關於新能源新政的疑問和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這次就給大家一次性打包解決。
搖號政策又變了?
一人名下只能有一輛車?
中籤概率是大了還是小了?
家庭搖號,我們家的總分夠嗎?
那是選傳統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
伴隨著每次搖號政策的調整,茶餘飯後都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尤其是對於常年搖號不中的朋友來講,這次則多了更豐富的選擇。隨著12月7日,《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和《實施細則》正式公布。最大的變化就是增加了以「家庭」為單位的搖號新方式,同時提出,推動個人名下第二輛及以上的小客車有序退出。
其實,言簡意賅地說這次調整就是為了解決分配不均問題,例如:有的家庭一輛車也沒有,全家人參與搖號,長期獲得不上指標,而有的人個人名下或者是一個家庭擁有多輛車,形成一種不平衡。而以「家庭」為單位參與搖號也已經呼籲了很長時間,這次算是正式落實了。顯然,對於常年搖號不中的家庭來講,這就是「集全家人之力,共同搖號」,中籤的概率也會比以往有所提升。
眼看新政就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施行,今天就以十問十答的形式解決最重要的十個問題,通俗易懂地告訴您該怎麼選?
01
新政策最大變化有哪些?
最重要的就是增加了以「無車家庭」為單位搖號和積分排序的指標配置方式,「無車家庭」將明顯高於個人的普通指標搖號中籤率和新能源指標配額數量,優先解決「無車家庭」群體的擁車需求。
同時,推動個人名下第二輛及以上在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有序退出。簡單來說,就是你一個人名下有多輛在本市登記的小客車的,車輛更新時可以選擇其中1輛申請更新指標,但允許車主向其名下沒有本市登記小客車的配偶、子女、父母轉移登記多餘的車輛。這裡還特別指明,配偶需滿足婚姻存續期滿一年;子女和父母要符合「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親屬關係存續期滿一年的條件。這也是為了避免「假結婚」等違法操作。
02
2021年指標總數量?
對於大家來說,最關心的一定就是2021年的指標數量。儘管新的政策變化很大,但總指標數量依舊為10萬個。
03
指標分配比例?
優先增加「無車家庭」配置指標。普通指標4萬個,新能源指標6萬個。指標配置由每年六次改為三次,五月配置新能源指標,六月、十二月配置普通指標。
普通指標:「無車家庭」遠高於個人申請
新能源指標:2021年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數量的60%優先向「無車家庭」配置,其餘向個人配置。
2022年度該比例調整為70%。
2023年度及以後該比例調整為80%。
04
如何定義「無車家庭」?
「無車家庭」由主申請人和他的家庭成員組成,總人數至少為2人,可以共同申請指標的家庭成員範圍限定在配偶、子女及雙方父母。對於人員數量的上限不設要求。
「無車家庭」可以既參加普通指標搖號,也可以申請新能源指標,二者可以同時進行。2021年1月1日起,每年的1月1日-3月8日、8月1日-10月8日這兩個時間段內,可以填報、提交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籤」後,家庭成員十年內不可以再次參與搖號。
05
家庭申請方式?
目前正在以個人名義參加指標配置的申請人,如果想轉換為以家庭為單位申請指標,有配偶的,首先判斷配偶是否符合「名下無本市登記的小客車」及「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兩個條件,符合這兩個條件了,夫妻就可以共同以家庭為單位申請指標;沒有配偶的可以考慮和子女或父母共同申請,當然,有配偶的也能和符合條件的子女或雙方父母共同申請。
判斷父母是否可以加入申請,要從兩方面來看,一是名下是否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只要一方名下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雙方都不符合條件;如果雙方均無本市登記的小客車,再看是否符合「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條件,符合的一方能加入申請(不要求雙方均滿足才能加入申請)。
判斷子女是否可以加入申請,除了要符合「名下無本市登記的小客車」及「住所地在本市的個人」兩個條件外,還要看子女的配偶擁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情況,配偶有本市登記的小客車的,子女不能作為家庭申請人。
06
民間歌謠
民間歌謠俗語中有很多是關於歲時節日的,重陽節也不例外。下面這幾則都是有關重陽節的歌謠俗語,體現出了重陽節飲菊酒、放風箏的風俗,以及在重陽這日佔卜天氣的風俗。菊花黃,黃種強;菊花香,黃種康;九月九,飲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陽。九月九,是重陽;放紙鷂,線愛長。
07
如何計算家庭積分?
計算家庭總積分時,一是充分體現夫妻作為家庭核心成員的因素,夫妻雙方都在搖號的中籤倍率高;二是家庭成員在搖號池中人多的中籤倍率高;三是家庭有老有小、代際數多的,中籤倍率高。
階梯或輪候積分:搖號每滿一年加1分
基礎積分:主申請人為2分,其他家庭申請人為每人1分
權重係數:主申請人已婚,夫妻二人的和乘以權重係數2;沒有配偶就無
家庭代際:家庭申請人中包含有幾代人,最多為3代。
知道每一項都是什麼意思了,這個計算公式圖也就一目了然,不妨可以先來算算。以最複雜的三世同堂情況為例,家庭申請人包括主申請人、主申請人配偶、2名子女及雙方父母共三代8人,其中有4人正參加搖號,個人階梯數均為5為例。看上去很複雜,套用之後還是很容易算清楚的。
08
未來新能源汽車發展是什麼規劃?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在上個月官方就已經給出了回答。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就為我們詳細帶來了關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未來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裡,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所以,我們也可以展望一下,未來10年內新能源汽車將逐步完成市場過渡,所謂傳統燃油車的市場「拐點」也將在這段時間到來,等到2035年前後,新能源市場就將成為市場主流。
09
新能源汽車急需解決的「痛點」?
當然,以市場表現來看,新能源汽車儘管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但在目前所佔市場份額依舊比較低,主要受限於性價比和用車便利性兩大「痛點」。
首先,相比傳統燃油車,純電動車型受電池成本所限,整體售價都比較高,在目前電池技術沒有突破性發展的前提下,受制於此,很難單靠價格吸引消費者;其次,就要說是用車的便利性,無論是充電樁的建設還是充電速度,目前都無法與傳統燃油車相比,儘管用車成本有大幅降低,但所要面臨的「裡程焦慮」依舊影響著大部分消費者對其進行選擇。
10
目前純電動車型表現如何?
今年的新能源市場絕對算是非常熱鬧,無論是特斯拉Model 3實現國產,還是五菱宏光MINI EV的「爆款」登場,都對傳統燃油車市場構成了一定的「威脅」,話題度與市場熱度也都是持續走高。同時,電池租賃與換電模式也成為了市場新亮點,實現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又一次創新。
而在電池與續航方面,包括年初比亞迪「刀片電池」和蔚來100kWh電池包都被消費者所熱議,而在市場上同樣湧現出了更多「長續航」的新車,小鵬汽車P7、廣汽蔚來007、埃安LX等車型續航均突破600公裡,而即將登場的嵐圖FREE續航更是高達860公裡,對於消費者來講,目前市場上的選擇也是非常豐富。
11
你的下一輛車真會是新能源汽車嗎?
關於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從多個角度來討論。首先就是解決「牌照」問題,以北京為例,獲得新能源指標的概率要比傳統燃油車高上不少,並不受限行影響,這無疑對於很多人來講是更符合實際用車需求,而在有些其他城市購買新能源同樣也可解決「牌照」問題;而隨著基礎設施的進步,充電問題相比幾年前也有了明顯改進,再加上電池租賃、換電模式、快充的技術進步,對於解決充電問題是有明顯幫助的。
而2020年更可以看作是新能源市場的歷史「拐點」,造車新勢力經過了一輪市場的「洗牌」、越來越多To B 市場銷售為主轉向 To C 市場、傳統車企對於新能源市場也越來越看重,新品牌、新平臺的誕生取代了「油改電」的過往,顯得更具誠意。
你的下一輛車真會是新能源汽車嗎?對於短期需要解決「用車剛需」的朋友,無疑是個不錯選擇,但對於目前已有燃油車的朋友來講,新能源並非目前時間點的「剛需」,下一輛車也不會這麼快就被新能源所取代,或許還需要10年左右,才能迎來市場真正「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