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稻盛和夫的名字,中國讀者簡直是太熟悉不過了。他所撰寫的《幹法》、《活法》、《阿米巴經營》等書,幾乎是職場人士的必備之品。
做為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掌門人,稻盛和夫先生幾十年來始終如一地遵循他的「利他」原則,保持內心的真善美,用「心法」去做人、做企業、做公益、做慈善,他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提高心性,釋放真我」的箴言。
2019年,八十七歲高齡的稻盛和夫先生又為我們寫出這本《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一書,用他的親身經歷,向世人指出一條通往幸福的路。
稻盛和夫先生八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1932年,稻盛和夫出生在日本九州最南端的鹿兒島,他的父親開了一家印刷小作坊,在七個孩子中稻盛和夫先生排行老二。1945年二戰臨近結束時,家中的印刷廠和房屋都被炸毀,全家人陷入生活困境。當時的稻盛和夫先生正在讀高中,由於小學和初中成績平平,接連考了兩次才勉強升入高中,所以,此時的稻盛和夫正處於失意、困頓之中。
1955年,23歲的稻盛和夫先生從家鄉鹿兒島的縣立大學「應用化學」專業畢業,一心想當醫生的他遇到了人生的重大轉折。為了生存的需要,他不得不改行從事「無機化學」工作,在京都的絕緣製造商——松風工業當技術員。
此時這家企業正瀕臨破產,各種矛盾層出不窮,在這種情況下,稻盛和夫先生只好沉下心來,專心研究新金屬陶瓷技術,並取得巨大成功。四年後,27歲的稻盛和夫先生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京都陶瓷株式會社,從此走上了經營者的道路。1984年,52歲的稻盛和夫先生創辦了第二電電企劃株式會社,並逐步發展成為日本第二大通訊企業。2010年78歲的稻盛和夫先生成為日本航空株式會社的會長,一年後,這家瀕於倒閉的航空公司起死回生,14個月扭虧為盈。
一,無私的「利他」之心,是構築人生基礎的堅固磐石
稻盛和夫先生在他的這本新書中,特別強調了「利他」之心,這也是稻盛和夫先生「心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在本書的前言部分,稻盛和夫先生直接指出「一切成功都歸結於利他之心。」
那麼,究竟什麼是「利他之心」呢?
簡單地說就是「不以金錢名譽為目的,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儘自己最大能力去做有利於他人的事」。
當年稻盛和夫先生創建京瓷公司時,就是本著「利他之心」,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填補整個行業的空白,為更多的人帶來工作的機會,改善生活條件。包括後來他創辦第二電電,接手日本航空都是發心於「利他」,上有利於國家,下有利於民眾。
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信條就是「提高心性,磨鍊靈魂」,就是要把人生中所經歷的酸甜苦辣都當做是一種磨礪,在得失榮辱間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淨化,把「利他之心」發揮到極致,讓心靈更純淨,更自由。
二,心存善意,對厄運說感謝,這才是人生幸福的秘決
稻盛和夫先生在擔任經營者的幾十年裡,他領導下的企業個個都是利潤相當可觀的,他始終堅持「盈利有道」原則,而這個「道」就是正道,「有人格的,用正當手段,走正道去盈利」。
善是世間一切美好的根本,在稻盛和夫先生的人生字典裡「善」就是心懷感激,就是謙虛自律,就是對他人施以關愛和善意。
「善是永遠不會虧本的投資」,美國作家梭羅在他的《瓦爾登湖》一書中這樣寫到。
只有心懷善意,才能無視環境的好壞發自內心地去感激。在萬事順利時,心中充滿感激之情,這是大多數人可以做到的。但是在逆境中,在遭遇災難、困境和各種不如意時,我們還能心存感激嗎?這時,很多人都會抱怨「上天為什麼如此不公平」。
少年時的稻盛和夫先生就曾經陷入這樣怨天尤人的怪圈。當年,稻盛和夫先生家中有幾位親友都患上了肺結核,他也得了浸潤肺,這是肺結核的早期症狀。
後來,稻盛和夫先生又在求學上經歷了一連串失敗,可想而知,當時他是多麼困惑、苦悶和失望。找到工作之後,稻盛和夫先生坦然接受現實,埋頭於自己的研究工作,終於獲得可喜的成果。對於這段在苦難和逆境中度過的人生,稻盛和夫先生為我們總結出幸福的秘訣:「不管眼前多麼嚴酷,既不能怨恨,也不能屈服,而是要一以貫之地積極應對,這才是人生幸福的秘訣」。
三,永不言棄,傾聽「神靈的私語」
創業者的路從來就不會是平坦的,稻盛和夫先生也是如此。在京瓷公司創辦初期,他所遇到的困難數不勝數。為了從IBM公司拿下訂單,他和員工們同吃同住,經常是拂曉才回宿舍休息,因此被人們稱為「拂曉先生」。經過無數次的試錯,產品最終得到了IBM公司的認可,為整個京瓷公司帶來強大的自信。
「抱有燃燒般的強烈的意志,心懷光明的希望,一步不停,踏實前行,那麼看起來山窮水盡之路,也會有登高望遠、豁然開朗之時」——這就是稻盛和夫先生的「神靈的私語」。這就是他幾十年來拼命工作,埋頭研究,一心不亂,永不言棄的真實寫照,也是他想告訴世人的成功秘訣。
作為日本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領軍人物,稻盛和夫先生與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本田公司的本田宗一郎被人們稱為「經濟四聖」,如今其他三位先生已經作古,稻盛和夫先生仍然在為社會的發展和繁榮做著貢獻,這本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就是他為我們帶來的智慧之言。
「世間萬物,始於心,終於心」,這位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走過半個多世紀的老人,用自己的行動復盤,為世人找到通往人生幸福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