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的遊戲》,我最喜歡的形象是Cersei。
她沒龍,也沒有死而復生的超能力,人設缺乏善良又不溫柔,沒有多少人真的愛她。有人逼近,她強昂著頭心裡也發虛。她的緊張,仇恨和其實脆弱的愛都是真的。面臨的失敗和屈辱也都是真的。
不過她還是活下來了。靠不討人喜歡的權謀,殘忍,泣血的犧牲。我喜歡這個人物描寫,是因為無論如何,她的主角光環都是沒靠外掛的。也是因為她的超級不完美,在所有咬牙切齒的心狠手辣之下,藏著的軟肋。
那是個相當粗礪的女人。
粗礪,其實我原本用的詞是tough,但我沒有找到非常準確的中文對應。大約指的是要夠有勇氣,夠皮實。有時候尖銳。有膽魄長驅直入。可能不夠細緻,當然也不嬌氣,耐得住摔打,也有韌性能在無論多大的失敗和屈辱中爬起。
以前沒懂。粗礪並不是鈍感,不是要讓原本敏感的心包成銅牆鐵壁。是要既保持對世界的開放和敏銳,也經得住痛苦的折磨,以及啟迪。如此才能逐步,因為這些不同的勝利和挫折,撐大胸懷。
「Tough的生命更有質感」。
是我五年前寫的。當時正值一個艱難的項目期,業務內容複雜,又是臨危受命,一切手忙腳亂。要協調明星,外國導演,並不怎麼聽話的大團隊。為了儘量好地完成工作,那半個月都在陌生的高原上披星戴月。連軸轉和壓力導致發燒,重裝跋涉又讓腰部的骨頭受傷,夜裡躺床上,敷味道難聞的藥膏,根本沒法兒睡,也疼得偷偷掉眼淚。
然後在微博上寫了這句話。今天翻到的時候,心裡想,當時的困難算什麼困難啊,小題大做,還有點過來人的嘲笑。可是以今天的自己,依然被這句話激勵。以前沒意識到,困難最徹骨的每個節點,都是跳躍式成長的機會。那次,是第一回獨當一面。以後每回困難,幸運的都撐了過來,撐過來又跨了一大步。
我是三年前開始長皺紋的。一起出現的,還有脫髮,這一兩年還有了白髮。我在鏡子前煞有介事端詳,想著如果自己是種石頭,怕是永遠成為不了珍珠。
除開年紀漸長和自尋的壓力,缺乏時間保養。工作緊張,大幅縮減的私人時間,又優先留給了健身和寫作,美容卡都取消了。當然也會痛惜年華逝去。不過就是忽然有一天想,人是難能兩全的,如果能力有限,只能成為一塊粗礪的石頭,那就成為石頭好了。
成為一塊石頭。相貌的粗糙只是表面,還有更多意識上的堅持,倔強,硬碰硬,刪繁就簡。意識也會受挫,會留傷疤,掉頭髮長皺紋。這是一種取向吧,就是當你選擇了粗礪,就付出所有因之而來的代價。
當然不是為了受苦而受苦,如果我能將自己保持得新鮮年輕,旅途風和日麗,我也高興。只是在成為珍珠或石頭的岔路口,跟隨了石頭。
我常常跟人表達不好,我所堅信的這個選擇到底是什麼。大概是,比起乘著風飛到上空,更喜歡徒手攀登。比起華服,更熱愛磨練肌肉。比起細膩的光芒,更熱愛風霜。我是悟性不夠好的人,之所以熱愛成為石頭,也是在這個過程裡,更快地發覺和遇到,先賢們反覆傳頌的珍貴品質,勇敢,堅韌,這些都讓人心生嚮往。
可以不名一文,但能擁有越來越大,隨時起跑的力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