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鎧甲都有哪些?它們的防禦力如何?

2020-12-22 歷史真鑑

1.每個將士都有鎧甲?

在我國古代,只要是正常的朝代,上戰場前,一般都會給士兵將士們配備上鎧甲,當然,不同級別之間,鎧甲的等級質量肯定是不一樣的。

比如在發現的秦簡中,就有記載遷陵縣武庫的將士披甲記錄,他們的披甲率高達百分之七十,這還只是普通的駐防部隊,漢簡戍卒的披甲率則高達百分之百。

也有的士兵不會給配備這些,不是朝廷配不起,而是有的時候有戰術要求,比如唐軍的六成披甲。

「鎧……堅重之言也,或謂之甲。」

盔甲一般是分開的,像現在騎摩託車等都需要戴頭盔,它的功能和古代的差不多,就是用來單獨保護頭部的,而今天說的主要是甲。

2.古代鐵鎧

其實鎧甲很早之前就開始使用了,《史記》中早在黃帝蚩尤時期就開始使用了,之後不斷發展。最開始原始鎧甲就如原始人的衣物一樣,用皮甲。到了後來,冶煉技術成熟之後,開始使用鐵來製作鎧甲。

戰國時期是鐵鎧的發端時期,漢代時,正式進入鐵鎧時代,漢代的鐵鎧又被稱為玄甲,而鐵鎧基本可以算是我國古代鎧甲中的主角,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以它為主,當然,不同時代的鐵鎧有它不同的工藝和形狀保護特點。

有很多出土的漢代鎧甲都可以證明當時主要使用鐵鎧,還有一套鐵鎧,上面所用的甲片大概有六百多片,重量達二十多斤,穿著這麼一套行軍作戰,想必不輕鬆。

漢代劉勝的墓葬中也出土了一件鐵鎧,上面的甲片近三千片,重量達到三十四斤,可以說是甲冑之中的上乘之作。

當時的鐵鎧主要保護身體的四個部位,一個是保護主要軀幹的護身甲,主要用來保護脖子的盆領,保護胳膊的,再就是保護頭部的。有這四樣還算是比較齊全的裝備,有的士兵只有保護軀幹的護身甲。

這些甲都是由一塊塊甲片構成的,這些甲片的形狀也各異,有的是長方形形狀的大長條,有的是較小一些的長條,還有的是更小型的圓形甲片,這種的連接更密,保護性自然也更強,一般會用在比較重要的部位,比如說脖子處,當然,更高級的將領自然會用更高級的鎧甲。

這些甲片的連接方式也不是什麼鐵銅之類的,而是麻繩,皮繩之類的,編起來也不會特別複雜,一般會在保證鎧甲質量的同時,還會方便在戰後破損後修復一下。

除了鐵鎧還有一種是鋼鎧,這個比鐵鎧出現的要晚,在東漢時期有出現,後來不斷改進,三國時期,兩晉時期等等,漸漸成為軍隊的裝備。

有一種鋼鎧被廣泛用於軍隊中,正是諸葛先生改進過後的筩袖鎧,形狀類似於現代的套衫,只不過有的是長袖,有的是短袖,甚至是無袖,並且胸前不開襟。

還有很多種類的鎧,比如說明光鎧,在胸前背後貼兩片大金屬護盾,還有山文甲等。

3.鎖子甲

還有一種甲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鎖子甲,其他的鎧甲都是由甲片構成的,而鎖子甲在製作上就不一樣,他不用甲片,而是用小型金屬環環環相扣連接而成,有的連接方式和每個金屬結構不同,不過總的來說密度越大,它的保護力自然越強,高質量的鎖子甲,刀劍難傷,但是因為製造這麼一件鎖子甲,近乎需要數十萬金屬環,這就使得在製作上困難極大。

俗話說得好,難歸難,貴有貴的好處,在一場戰鬥中,努爾哈赤曾被一名弓箭手偷襲,箭正中他的脖子,但是因為努爾哈赤戴了由鎖子甲製成的護頸,所以沒有一箭致命,撿回了一條命。

參考文獻:

《釋名·釋兵》

相關焦點

  • 古代鎧甲(盔甲)實際防禦力到底如何?
    古代鎧甲(盔甲)實際防禦力到底如何?文:我是三甲第四名簡介古代將士穿在身上的防護裝具。甲又名鎧,《釋名·釋兵》:「鎧,猶鎧也。堅重之言也,或渭之甲。」中國先秦時,主要用皮革製造,稱甲、介、函等;戰國後期,出現用鐵製造的鎧,皮質的仍稱甲;唐宋以後,不分質料,或稱甲,或稱鎧,或鎧甲連稱。
  • 中國古代的鎧甲實際防禦力到底如何?
    在大多數有關古代戰爭的影視作品中,將領和士兵往往都穿著各種各樣的鎧甲,然而不論將領還是士兵所穿戴的鎧甲看上去是繁複還是簡單,其防禦力在劇情裡卻往往糟糕得不行。不論是刀槍弓箭還是鋤頭菜刀,往往都能破開鎧甲傷及性命,給人一種「穿上鎧甲也沒卵用」的感覺。那麼歷史上的鎧甲防禦力到底如何呢?
  • 中國的太帥,日本的奇怪,歐洲的全覆蓋,世界古代鎧甲哪家強?
    冷兵器時代,鎧甲就是士兵們最好的夥伴,鎧甲不但能夠給予戰士們沙場衝鋒的信心,還體現了歷朝歷代深厚的文化內涵。那麼在歷史上,各國的鎧甲都有哪些鮮明的特點呢?NO.1,中國唐朝明光鎧。唐朝時期,堪稱中國古代鎧甲的巔峰之作,其中又以明光鎧最為有名。唐代鎧甲的製作工藝複雜,以銅鐵等金屬構件拼接而成,鎧甲表面經過仔細打磨,皓如明鏡,在陽光下會反射出耀眼的明光,故而名為「明光鎧」。明光鎧的另一大特點,就是在胸前、背後有一個特殊的橢圓形金屬板,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護心鏡。大大提高了戰士們前胸和背後的防禦力,而且提高了美觀程度。
  • 影視中兩兵交戰,士兵的鎧甲跟紙糊的一樣一擊即破,古代戰場真的是這樣嗎?
    那麼,中國古代的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中國古代的士兵果真如此寒酸嗎?首先我們要確定一點,鎧甲很貴,是不容易獲取的戰備物資。在古代,私藏鎧甲是重罪。古代鎧甲的材料多種多樣,製作方式也各有不同,但每一種都非常複雜。以中國古代最常見鐵扎甲為例,製作一套鐵扎甲,首先要鍛造出好幾種規格的鐵片,在在鐵片上打出大小、位置相同的孔,隨後要用絲線或者皮繩將鐵片一片片按照特定的方式緊緊地穿紮起來,之後還要加上皮革或者毛氈、布料作為內襯。製作一套鐵扎甲,少則數百片甲片,多則近兩千片。
  • 國人總穿日本鎧甲打仗,於是這位大叔開始修復中國古代鎧甲
    有一個大叔,耗盡洪荒之力修復中國古代鎧甲。
  • 鎧甲勇士:塊頭最大的五個鎧甲,黑犀鎧甲墊底,第一都熟悉
    鎧甲勇士系列特攝劇是根據日本奧特曼系列製作的,日本有奧特曼,中國肯定就要有鎧甲勇士來拯救世界,他們都是我們兒時心中的英雄,每一個鎧甲都非常的帥氣有個性,今天就帶大家來盤點一哈塊頭大的五個鎧甲!首先來說塊頭大的鎧甲都是防禦力強的,抗揍耐打!
  • 古代十大神獸有哪些?它們的排名又是怎麼樣的?
    如果有人問你咱們十大神獸有哪些?你肯定現想到的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其他的就不知道了接下來讓咱們看看有哪些神獸他們又是怎麼排名的。第十:螣蛇螣蛇又稱騰蛇,漢族民間傳說中的一種能飛的蛇,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許多這方面的記載,稱為「神獸」,有諸多代表意義。 螣蛇一詞的典故出於《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鼯鼠五技而窮」,指螣蛇雖然無足,卻比多技的鼯鼠更能騰雲駕霧,遊走空中,藉此比喻凡人做事理當專心一致,最終必能取得成功。
  • 新片上映│《鎧甲勇士捕王》熱血出擊!
    影片介紹影片講述僵傀首領僵王變身閻神,將利用時空隧道回到古代搜集可以纂改人類歷史文明的天龍珠。為拯救人類的歷史不被改寫,鎧甲勇士們一路追到清朝紫禁城和秦始皇陵與閻神展開激烈戰鬥。而在爭奪天龍珠的過程中,大家得知了一個關於信一未來命運的秘密,捕王鎧甲也遭受閻神無比猛烈一擊,鎧甲勇士迎來了空前的一次危機……鎧甲捕王首現  戰鬥力超強
  • 我國古代對母親的稱呼都有哪些?
    中國古代的歷史發展是一個遷移變換的過程。由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更是一個漫長的時期。而在父系社會成立之後的是一個以奴隸制度為主的封建王朝。這個封建王朝也統一為特點建立的土地十分廣大,擁有從東海到西海蔥嶺的廣大國境。
  • 用紙做成的鎧甲,竟然比鐵甲還堅固?
    說到鎧甲我們想到的肯定是鑌鐵打造的沉重的「鐵衣」,古詩中就說「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鐵甲軍」「鐵浮屠」等等詞彙也都表明,古代精銳部隊多穿鐵甲
  • 中國古代十大著名鎧甲,除了鎖子甲你還聽過哪幾種?
    ,它們能夠有效的保護士兵,減少戰爭所帶來的傷亡。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國古代十大著名的盔甲吧。  玄甲:    鎖子甲是古代戰爭中使用的一種金屬鎧甲。公元前5世紀或更早,可能是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首先發明了鎖子甲,早期的鎖子甲無論材質還是性能均不如後世。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
  • 電影《鎧甲勇士捕王》熱血出擊 !
    經過長達兩年的精心籌備,有著良好口碑的《鎧甲勇士》系列第三部大電影《鎧甲勇士捕王》即將在10月2日登陸院線與全國觀眾見面。人類文明危機一觸即發  穿越古今勇戰終極boss《鎧甲勇士捕王》是中國英雄特攝劇《鎧甲勇士》系列的第三部劇場版大電影,同時也是《鎧甲勇士捕將》的劇場版大電影。
  • 你知道中國古代的盔甲都是什麼樣子的嗎?
    中國影視劇中的盔甲。實際上,此時的中國盔甲已經和我們絕大多數人對於盔甲的最初的印象已經很接近了,但這時的盔甲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發現,那就是甲片的重疊。在魏晉南北朝到唐代末年這六百年之間,中國武士身上的盔甲以鐵製札甲為主,對軀幹已經有了很好的保護,同時士兵頭戴鐵(皮)扎盔,防禦力較漢代大大增強,同時性能也略有提高。
  • 冷兵器時代的最大主角——淺談中國古代的甲冑及其在戰爭中的作用
    以上的鎧甲都屬於扎甲,當時中國古代的軍隊還裝備有另一種鎧甲"鎖子甲",鎖子甲因其"五環相護,一環受簇,諸環拱護"的特點,對箭矢有著十分強的防禦力。現在影視劇裡那種一刀砍破敵人鎧甲的情節其實並不符合古代戰爭的實際。事實上,從漢代到唐代以來,中國軍隊使用的刀一直都以利於穿刺的直身刀為主,而不是用於劈砍的彎刀,劈砍這種攻擊方式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對鎧甲造成損傷的,而實際戰爭多講究效率,要最快速的擊殺對手,並不會給你那麼長的時間來攻擊敵人。
  • 鎧甲勇士中的兩大龍套,雪獒俠防禦力驚人,地虎俠跳躍力最強
    鎧甲勇士第一部是非常經典的,至今讓人難忘,除了帝皇俠、炎龍俠、修羅俠、風鷹俠,不知道你們有多少人記得他?
  • 明代它是高級鎧甲原材料
    一般的鎧甲,要麼用鐵製作,要麼用皮革製作,部分還有用紙製作的,這都屬於常見思路。而這種鎧甲的材料非同一般,是用穿山甲做的!穿山甲做甲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用穿山甲的鱗片做甲,穿山甲的鱗片跟魚鱗差不多,而鎧甲中原本就有一類魚鱗甲,甲片也跟魚鱗形狀相似,原本你用鐵也好用皮也好,要做魚鱗甲,先得把甲片做出來,用穿山甲那就省事了,直接把鱗片摳下來就能用。
  • 軍事 | 如何挑選一件合適的鎧甲?這份攻略你值得看
    「穿上鎧甲,馳騁於萬軍之中,多了分保護;穿上鎧甲,行走於隊陣之間,更灑脫英姿。你有沒有想過自己身穿鎧甲的樣子呢?跟隨本文,為自己挑選一件最中意的鎧甲吧!其防護範圍包括全身。從頭到腳都保護得好好的,以便在同騎兵作戰中得到最大的保護。按宋代的軍備制度,步兵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弓箭兵鎧甲重28-33kg,長槍手更甚,一身鎧甲重33-35kg。想想穿著70斤的鎧甲,還要衝鋒作戰。是不是放棄了穿越到宋朝的念頭..但宋代的士兵也都是好樣的,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
  • 扎甲 魚鱗甲 堅如金石 | 大秦「俑」流傳 :鎧甲篇
    正在央視熱播的《大秦賦》對於古代軍事迷來說簡直就是年度大!福!利!有網友說看這種古裝劇其實更多時候是在看鎧甲和武器這部劇真可謂是近幾年來有關秦國和秦古裝劇中還原最好的一部!劇中西周公和東周士兵的皮甲樣式,讓很多古戰愛好者又開始對秦軍甲冑形制津津樂道了起來。
  • 扎甲 魚鱗甲 堅如金石|大秦「俑」流傳:鎧甲篇
    正在央視熱播的《大秦賦》 對於古代軍事迷來說 簡直就是年度 大!福!利!
  • 【科普】老制甲師談鎧甲,關於中國鎧甲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中國鎧甲的防禦力真的像電視劇裡那樣弱麼?某導演~鎧甲師傅:「我做的鎧甲道具。。。弓箭打不穿。。。長矛刺不穿」導演:「那我怎麼演,現在都喜歡看仙俠,豬腳不能隨便打穿鎧甲怎麼演?」小編語:中國鎧甲的防禦力還是挺靠譜的,唐朝以後的金屬甲多是由小塊的鐵片疊放排列組成,例如扎甲,山紋甲,對於刀劍以及弓箭的防禦力相當好,例如薊遼督師袁崇煥曾在城樓上被清軍射成刺蝟,脫下鎧甲一看所有的留在鎧甲上的箭都被卡在甲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