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槍是「百兵之王」?
這需由槍的構造、特徵和使用方法說起。
明代程宗猷說:「槍乃藝中之王,以其各器難敵也。」清昊殳也說:「語云:『槍為諸藝之王』,以諸器遇槍立敗也。」這是因槍由一桿、一頭組成,構造較長,攻擊距離遠,直出直人,攻防變化快,殺傷力大。持器械對抗時,持槍者佔有槍長的優勢。這就出現了 「以其各器難敵」、「以諸器遇槍立敗」的說法。故前人將槍尊為 「統領」各種兵器的「王」其它器械也就只好俯首稱「臣」了。
槍術,以攔、拿、扎為主,其中扎槍是主要進攻方法。「如對短器,持槍一戳,即人彼身」(程宗猷語)「彼之長槍閃閃而進. 疾如流星,我就精熟,只能格得彼槍不中入我自身」(戚繼光語)。讀了這些文字,真如見槍威風凜凜,高居王位,俯視群下之勢。翻檢有關槍法的典籍,鮮見用槍防其它器械方法的記載。可見「世人尊槍為藝中之王」也就足必然的了。
雖然攔槍和拿槍是槍術中的主要防守方法,但這是指「以槍防槍」的方法。即程宗猷說的「惟用於你我皆用長槍」。槍法古籍中,防法雖多,但都是防槍的方法,即所謂「以槍對槍」。
既然槍尊為「王」,對其它器械以攻為主,不言而喻,持其它器械對槍時,必是以防為主,先防後攻。如刀術,以纏頭刀和裹腦刀為主要刀法,而這兩個刀法恰恰就是用於防槍的。這不僅進一步闡明槍對於刀為「王」,而且說明以刀對槍時,先著眼於防槍,防而後攻。各種器械的撩、掛、撥、格等,也多是用於防槍的。
常有人問:既然「槍為百兵之王」,為什麼在一些武術對練套路裡,如空手奪槍、單刀進槍、撲刀破槍等,槍又處於劣勢呢?因持槍者是以扎為主,很少有防法。而這些套路主要突出各種"奪」、「進」、「破」槍的方法。其目的在於研究、訓練防槍的本領。槍法靈活,無處不攻,無處不人,各種器械都在研究破槍之法。從白兵的角度來看,稱「槍為百兵之王」是有道理的。
《星途功夫》是為拳館俱樂部武校健身館推廣宣傳、賽事策劃、廣告、名人代言、商演、體育用品、保鏢、人才吸收和推薦。
敬請關注公眾微信:
星途網拳館(俱樂部)推薦平臺:gongfuquanguanjulebu
星途網武術頻道:wushuziyuan
星途網功夫頻道:gongfupindao
星途功夫王者:gongfuwangzhe
星途功夫路:xingtugongfulu
歡迎武林之星、武館、武校、俱樂部、健身館入駐星途功夫,我們將免費為您推廣。
合作電話請諮詢:13926415531
詳細資料請發郵箱: 770823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