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矛到戟再到槍,槍尊為百兵之王,抗日戰爭中仍出現它的身影

2021-01-14 北鬥觀察者

矛,簡單實用、殺傷力強,在漢代還無法充分展露,在當時的兵器譜排名榜上,鐵矛始終排在同時代的鐵戟之後,戟是矛與戈的結合體,同時具有這兩種兵器的主要特徵。既可以像戈那樣鉤和啄,也可以像那樣刺擊,因此這種功能多樣的兵器,稱霸了主戰兵器舞臺八百年之久。

魏晉南北朝時期,冶鐵技術的高速發展,讓大量的鐵質鎧甲廣泛裝備騎兵,騎兵的防禦能力得到空前的提高。戰場環境的改變,讓破甲能力成為那個時代衡量一件兵器優劣的最高標準,也就是在這個時期,發生了根本的轉變,超過了鐵戟,並導致鐵戟迅速衰弱。那麼發生這種轉變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原因呢?

面對防禦能力極大增強的重甲騎兵,鐵戟因為破甲能力弱,被穿透力更強的矛所替代。到了唐代,隨著重甲騎兵的沒落,又長又重的鐵矛很快被功能相近,卻更加短小的槍所替代,而且在唐軍的部隊中,達到了人手一支的裝備比率,而到了軍事疲弱的宋代,短小輕便的槍獲得了更為廣泛的應用。

槍,在兵器譜中被尊為「百兵之王」,在宋代的種類極為繁多,並且分工明確,有守城專用的拐突槍、抓槍,有騎兵專用的雙鉤槍、單鉤槍,還有步兵用的素木槍和錐槍。在這些種類繁多的槍中,造型最為內斂的錐槍卻承擔著極為艱巨的任務,它要面對當時世界上最強悍的敵人和最堅固的鎧甲。

《武經總要》中,對於錐槍有著如下的評價,其刃為四稜,頗壯,銳不可折。在宋代,西夏人利用冷鍛法,打造出了那個時代防禦力最強的冷鍛甲,冷鍛甲對箭矢和短兵器都有著極為優異的防禦能力,那麼結構簡單的錐槍,能否承擔起破甲的重任呢。

錐槍簡潔的造型,以及穿透性槍的特點,讓它成為最具通用性的主戰兵器,而且他它的基本造型被一直延續到了熱兵器時代。在抗日戰爭中,依然可以看到錐槍的身影。

嶽飛在青年時代,便憑藉掌中槍單騎斬殺金軍將領而一戰成名,在南宋湧現出的眾多抗金英雄匯中,嶽飛的戰功最為卓越,十幾年的戎馬生涯,他所率領的嶽家軍,與金國交戰不下數百次,所向披靡未嘗敗績,嶽飛和他的掌中槍,是大宋軍人永遠的驕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槍是「百兵之王」?
    為什麼說槍是「百兵之王」?這需由槍的構造、特徵和使用方法說起。
  • 中華冷兵論之長兵:棍戈矛戟槍,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格鬥武器發展史
    一、冷兵總論自古以來,關於中國冷兵器的分類有著諸多說法,如《說文解字》有言:「兵者,械也。」而《周禮》則說:「蓋五兵之源,唯戈、殳、戟、酋矛、夷矛爾。」自元以來,民間更有『十八般武器』之言,但是這些分類過於瑣碎,很難從單一角度說清楚中國冷兵器的發展歷史。
  • 槍和矛都是古代的重要冷兵器,兩者的區別在哪裡?
    1.矛比槍歷史悠久,槍雖為百戰之兵,實際上是由矛演化而來 槍由矛演化而言,其代表的意思便是矛實際上早於槍,或者兩者存在並存的時代,但槍綜合了矛的特點
  • 探秘中華武學,看十八般兵器之百兵之王——槍
    前言明代程宗猷說: 「槍乃藝中之王,以其各器難敵也。」清吳殳也說: 「語云: 『槍為諸藝之王』,以諸器遇槍立敗也。」槍的發展史槍也稱矛最早出現在原始社會中,當時的矛是將棍子一端磨尖或者將打磨的石頭、獸骨當作矛尖,這也是槍最原始的狀態。隨著時代的進步從石器時代進入了青銅器時代,商周時期就出現了青銅製作的長矛並且成了重要的格鬥兵器。
  • 古代十八般兵器排行(前八),刀是百兵之帥,劍是百兵之君
    一、刀 刀被稱為「百兵之帥」,刀最初為單面長刃的短兵器。刀的最初形態,與鉞非常接近。英雄譜:關羽(青龍偃月刀)、楊戩(三尖兩刃刀)、楊志(祖傳寶刀)、聶風(血飲狂刀)二、槍 槍在古代稱作矛,為刺兵器,殺傷力很大,其長而鋒利,使用靈便,取勝之法,精微獨到,其他兵器難與匹敵。
  • 墨子發明的百兵之賊:公孫瓚用它橫掃鮮卑烏桓,冉閔用它幹啥了?
    墨子不但發明了移動堡壘,他還給堡壘中的敢死隊員專門發明了一種兵器,這種兵器刁鑽古怪,所以後來被稱為「百兵之賊」。「百兵之賊」威力巨大,從春秋戰國到明朝,一直都有名將在用,比如後漢白馬將軍公孫瓚、十六國時期的武悼天王冉閔都曾拿著它衝鋒陷陣所向披靡。
  • 百兵之王,躍馬挺槍——紅纓槍(圖賞)
    火尖槍——傳說由太乙真人傳給三太子哪吒,槍頭會噴火。涯角槍——《三國演義》中蜀國五虎將之一趙雲使用的長槍,取「海角天涯無對」之意。丈八蛇槍(丈八蛇矛)——《三國演義》中蜀國五虎將之一張飛使用的槍矛,又稱「丈八點鋼矛」,槍頭彎曲有若盤蛇。
  • 中國古代之霸道冷兵器——槍
    百兵之王 槍在現代一般指火器槍。槍在古代稱作矛,為刺兵器,殺傷力很大,其長而鋒利,使用靈便,取勝之法,精微獨到,其他兵器難與匹敵。故稱為「百兵之王」。武術長器械的槍由古代兵器矛演變而來。槍的長度約相當於人體直立,手臂伸直向上的高度。槍法以攔、拿、扎為主。這是槍術的基本動作。槍術在十八般武藝中比較難學,不易掌握,俗說:「年拳,月棒,久練槍」。
  • 戟是什麼時候從刀變成槍的?詳解戟的發展和演變史(下)
    今日武術家及民間所使用的戟,實際上和前述的古戟並不同源,即便是戰國時代的組合戟也和今日的戟沒有更直接的關係。今日之戟,實際上是一種在宋代以後興起的刀矛合體的兵器。宋代軍事著作《武經總要》中稱之為「戟刀」,此書所繪示的戟刀的圖形和今日的戟基本相同。
  • 武俠小說:劍之飄逸,刀之厚重,槍如長虹,什麼兵器是百兵之王?
    在這十八般武器之中,最受人歡迎的還是要說劍刀槍這三個了,但是對於百兵之王這個稱呼,也是有著無數的爭端,那麼究竟誰才是百兵之王呢?說起劍,相信大家最早的記憶一定是那一句古風詩句——少年鮮衣怒馬,仗劍江湖。於是,在很多喜歡古風的人眼裡,那一個個帥氣的古人騎馬仗劍走天涯的形象便在心目之中出現了。
  • 槍是百兵之王,那誰家槍法是兵王之王呢,羅家還是楊家
    冷兵器時代,武器種類可謂花樣百出,而我們中國素有"十八般武器"之談,其中,槍被列為刀、槍、劍、棍,"四大名器"之首,號稱"百兵之王"。是冷兵器時代徵戰的常用兵器。在各類演義之中,槍更是被刻畫傳神,威風八面。
  • 十八般冷兵之矛與槍:狠絕天下百世兵,孤槍九連國境絕
    在中國冷兵器的歷史之中,要說歷史悠長的莫過於刀,但是如果說起對戰爭的影響力,矛與槍卻赫赫有名。無論在車戰還是步兵作戰之中,矛與槍都能夠有效的殺傷敵軍,因此明代著名軍事學家茅元儀高度評價了矛槍在步兵戰陣之中的作用:「陣之所用者,莫槍若也。」
  • 百兵之王!崔器死前,為何堅持使用長柄槊而不是刀劍?
    但這段劇情也因此出現了戰術錯誤,崔器的第一次持槊突擊,更合理方式應該是「向前直刺」,而不是用槊去「劈砍」。用長柄矛和長柄斧、棗陽槊這種砍砸式武器對劈,是以己方之短對敵方之長。這個劇情,不知道是故意體現崔器的戰術錯誤?
  • ♞細說電影中曾出現的18般兵器
    古往今來,無數愛恨離合、悲歡情仇的故事,都曾在江湖中上演。那些江湖俠客們,在江湖歲月中一直陪伴他們的,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敵人,而是手中的兵器。一、刀 寒光利刃誰與爭鋒 橫刀立馬我為中流刀,作為十八般兵器中排名第一的兵器,號稱「百兵之首」。作為一種最實用的兵器,江湖中處處可見刀的身影。
  • 古代有「百兵之王」稱號的槍矛,如何從戰場上的寵兒淪為配角
    槍矛善刺能砍,能長能短,既是步兵的攻守利器,又是騎兵的衝鋒殺器,有「百兵之王」之稱,在古代兵器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主要構造以槍頭和槍桿為主,槍頭又由脊、刃、身、環鈕、骹等部分組成。明朝軍事巨著《武備志》對槍矛讚譽有加,認為「陣所實用者,莫槍若也。」
  • 每日兵器:淺談冷兵器槍從鐵桿到白蠟杆的進化
    長槍之物,由來最古,車戰時代,將士利用長兵,弓矢之外,惟以矛為最適宜,故矛有丈八之稱,槍之來,實始於此;惜當時雖為戰鬥之具,惟無一定使用之法;兩 陣相對,不過藉此兵器,遙相擊刺而已。相傳槍實傳自苗蠻,槍譜載:西方有武吃氏者,民以勇悍著,不論男女,都嫻武藝,藝精者王,群眾慴服,莫敢有違;故武 吃氏之族,小兒五六歲,即令習武,孱弱不能軍者,父母棄之,裡人不與伍;其族尤以長槍法著,槍長七尺至八尺,金其鋒而以木為柄,舞動時,寒星點點,銀光皪 皪,潑水不能入,用以臨敵,矢石所不能摧,此有槍法之始也。
  • 槍是百兵之王,被諸多英雄喜愛,可你知道長槍上為何要掛紅纓嗎?
    棍乃百兵之祖,槍乃百兵之王,古代兵器長槍,歷史非常悠久,在春秋戰國時以步戰為主,軍隊的武器就是長矛、彎刀和弓箭。長矛就是後來的長槍,各個封建王朝也一直改進延用,歷史上有很多使用長槍的英雄,首先必須要提到的就是西楚霸王項羽,項羽的長槍也稱霸王槍,還有三國時期的常勝將軍趙雲,使用的是龍膽槍也是長槍,宋朝名將嶽飛的嶽家軍在戰爭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嶽飛本人的武器被稱為瀝泉槍,在歷史上也十分有名。
  • 百兵之王,與唐舞麟有緣分的3把長槍,黃金龍槍助他擊退深淵位面
    長槍被稱為百兵之王,別稱為百兵之賊,說明了這種武器在戰鬥中的優勢比較大,畢竟「一寸長一寸強」,將長槍技法融會貫通之後,在戰鬥時的攻防範圍就比較寬廣了。唐舞麟就很擅長使用長槍,他與槍的緣分也很深厚,下面就舉幾個例子來看看。
  • 被譽為「四大兵器」之首的槍,在戲曲中竟有如此精彩的使用!
    槍是中國古代冷兵器之一,是由利刃加棍棒組成的長柄刺擊兵器,外形與矛相似,柄長於刃,與短兵器械完全相反,綜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也是刀槍劍戟中的「四大兵器」之首,被稱為「百兵之王」。
  • 古代十大名槍,趙雲的龍膽槍只能屈居第二,第一不愧為槍王之王!
    ,然可貴的是,有些名器卻隨著主人一時的叱吒風雲而揚名千古,令人遐想無限。槍者,乃百兵之王,素有一寸長一寸強之說,執槍者因向來以正面拒敵,不弄詭詐之道,故:槍稱君子械,人存俠客心,否則便不配以槍為伴。槍之戰法靈活豐富,守能遮、架、攔、擋,攻則扎、刺、撻、抨、纏、圈、拿、撲、點、撥等等,實在變幻莫測,神化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