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填海造屋?不稀奇!中環銅鑼灣尖沙咀都是這麼來的

2021-02-20 橙新聞

點擊關注橙新聞

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香港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圖:香港經濟日報

香港政府最近發布的《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目標是在東大嶼海域進行1,700公頃的填海工程,這個計劃馬上引發極大的社會迴響,有人對這個計劃各種支持,指造地長遠可以解決房屋問題;也有人對此持懷疑態度甚至大張旗鼓地反對,反對原因五花八門。

橙子君就比較實際了,直接給「明日大嶼」算了一筆帳,發現這計劃對整個香港來說絕對穩賺不賠!

先來看看這個「明日大嶼」的願景:重點是在大嶼山中部海域,也就是香港島及大嶼山之間的交椅洲及喜靈洲附近水域,填海建造多個人工島,涉及1,700公頃,發展東大嶼都會。

填海所得的土地儲備,可興建26萬至40萬個住宅單位,容納70萬至110萬人口,其中有70%用作公營房屋,也就是12萬個私人住宅及28萬個公營住宅,預計2032年首階段住宅單位便可入夥,迎來首批居民。

要填海自然要產生一大筆費用,有人擔心開支問題,擔心開支沒錯,但也別忘了算算別的造地方式的開支和收益。

其一,相對近岸填海,雖然明日大嶼這種策略性及大規模的填海計劃,需要較大的投資成本,涉資約5,000億元(港幣·下同),但絕不會影響居民生活和工商活動,不需要遷拆及補償等,絕對不會騷擾到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其二,中部水域是淺水地帶,平均水深4-8米,填海並不困難。在反映了海砂漲價的影響下,按發展局推算估計,每呎成本為1,300至1,500元,全部1,700公頃填海的成本約為2,600億元。

大嶼山

與收回新界農地和用棕地發展新市鎮相比,填海真的性價比超高!政府收購新界農地每呎最高1,350元,還要為農作物和其他損失多付25%的補貼,也就是差不多1,700元。

棕地僅佔香港土地面積1%,分布零散,大小不一,形狀不規則,多數夾雜村落,很難發展。

有人說,興建人工島是「倒錢落海」,但你們沒有聽說過「賣地」這回事嗎?

填海1,700公頃當中30%是私人住宅,按1公頃≈10萬呎計算,假設是六倍地積比率(也就是容積率),「明日大嶼」所能提供的樓面面積就多達1.53億呎。

假設每呎賣到4,000元,庫房就可收到6,120億元,扣除填海費用5,000億還能倒賺1,000多億元!人工島上未來商業發展,也能收到稅收差餉。

不得不說,政府這個算盤打得還是精明!

填海這件事在香港歷史都不是首次了:據統計,截至2016年,香港約有7,000公頃土地是通過填海獲得,填海而來的土地約佔香港總土地面積約6%,佔香港已發展土地面積的25%,承載了全香港27%的人口居住地,以及70%的商業活動用地。 

目前香港9個新市鎮中,有6個都是通過填海興建的,包括荃灣、沙田及馬鞍山、屯門、大埔、將軍澳和東湧。

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圖:土木工程拓展署

1985年至2000年,填海創造香港逾30平方公裡土地,每年平均約2平方公裡。

但2001年至2015年的15年期間,填海所創造的土地只有6.9平方公裡,每年平均僅約0.4平方公裡,這些填海活動主要還是為了配合大型基建設施,就沒怎麼發展過新市鎮了。

1977年將軍澳新市鎮。圖:土木工程拓展署

1988年將軍澳新市鎮。圖:土木工程拓展署

2013年將軍澳新市鎮的發展。圖:土木工程拓展署

實際上,填海工程與房屋政策關係密切,上個世紀大量內地移民湧入香港,房屋供應嚴重不足,低下階層生活得不到保障,市民怨聲載道。政府1967年起加速填海,改善基層住屋狀況,才逐漸紓解民怨。

敲黑板劃重點~圖:土木工程拓展署

60年代沙田新市鎮的發展。圖:土木工程拓展署

1973年沙田新市鎮的發展。圖:土木工程拓展署

到1990年代後期,政府認為房屋供求大致平衡,(其實好像一直供應都不太夠?)這才開始少了填海。

1992年東湧新市鎮。圖:土木工程拓展署

1998年東湧新市鎮。圖:土木工程拓展署

2004年東湧新市鎮。圖:土木工程拓展署

另外,自1990年代起,大家開始關注填海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1997年保護海港協會成功推動《保護海港條例》立法,維港的填海活動自此受限。

然而,香港近年房屋出現嚴重短缺,填海工程再次被拿出來作為方案,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提出「土地大辯論」,這才決定要重拾填海造地這個得罪最少人的辦法。

像大家非常熟悉的中環、灣仔、銅鑼灣、尖沙咀等商業核心區大多是由填海得來最高法院、皇后像廣場、新港澳碼頭、信德中心、交易廣場、國際金融中心、港鐵香港站、新政府總部大樓、香港會展等大型建築物都是在填海土地上興建的

相信「明日大嶼」將成為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有望創造34萬個就業職位!按政府最新資料,第一階段1,000公頃的交椅洲填海,將提供4,000萬呎商業樓面,等於中環的80%。

為了配合發展,還會有一套策略性的交通運輸網絡,有鐵路有公路,由西至東,將新界西北、大嶼山、東大嶼山都會和市區連接起來,豐富了香港整體的運輸網絡,也讓居民生活更加便捷!

橙子君到沙田的街上訪問了一圈,看看這片同樣由填海發展而成的土地上居住的市民,如今都怎麼樣了?對於政府提出的「明日大嶼」願景,市民們又有什麼看法?點擊視頻觀看↓↓↓



(文中圖片來自星島、網際網路)


往期精選 點擊閱讀↓↓↓

《藍色緊身衣是什麼鬼?香港消防處大跳洗腦神曲超歡樂!》

香港地產代理業面臨大裁員!寒冬來襲樓價隨時暴跌……》

更多香港新鮮資訊,盡在橙新聞

相關焦點

  • 詳解香港旺角、尖沙咀、中環、上環、銅鑼灣潮牌店
    香港潮店詳解,我們把香港潮店分為旺角、尖沙咀、中環、上環、銅鑼灣5個章節,而每一個章節都會有介紹數間值得一去的潮店。香港潮店的氛圍是大陸無法比擬的不過國內潮牌也是一直在努力的。旺角、中環、銅鑼灣等是潮牌的集中地,多不勝數的潮店還是和以前一樣繁榮。
  • 【食】香港尖沙咀、旺角、銅鑼灣、中環....美食攻略!
    瑞華6:30就開始營業,很多老街坊和上班的年輕一族都喜歡來這裡「打躉」。一杯香濃醇滑奶茶,一個酥脆香口菠蘿油,換來的就是一個神清氣爽的早晨。 小貼士:很好吃而且量足,四個人去最佳,能多點幾道,每種點心都不會讓你失望。由於店面不大,經常要等位。
  • 香港為什麼一定要填海
    此後填海成為有意識的行動。政府修建港口、鋪築道路,各種公共設施的建設,經常需要填海。香港最早繁榮的街道,正是維多利亞灣南岸的西環和中環。政府在填海,商業組織和農民也填海,在那時代,當然不會有反對的聲音。 香港填海造陸達到高潮,是在1960年代。那時香港人口劇增,經濟繁榮,工業園區勃勃而興,房地產業也興起。填海伴隨著香港經濟發展。
  • 劉德華為「填海計劃」發聲,香港填海造陸漫談(一)
    ,還伴有一條深情誠懇的宣傳短片,將香港多年來人多地少帶來的社會問題以及由最新的填海計劃引出的對未來的展望一一呈現。「荷蘭境內的丘陵都被挖去填海了,弗萊福蘭省幾乎是創造出來的」,荷蘭人建造的圍海大堤1800公裡,造地面積達到70萬公頃,「上帝造海,荷蘭人造陸」說法亦由此而來。
  • 香港 尖沙咀,銅鑼灣從早吃到晚!sonny angel來報導!
    這期就要分享銅鑼灣和尖沙咀幾家人氣餐廳,讓你感受到其實美食比逛街更重要!也可以當做一次香港三天兩夜的美食之旅哦。來到香港,早餐一定要吃茶餐廳!蘭芳園於1952年由林木河創辦,老店開在中環,至今歷史悠久。位於尖沙咀這間是新店,九點多就能看見門口已經有人在排隊了。
  • 答應我,來香港不要再吃華嫂冰室了好嗎.
    如果你想在香港感受本地茶餐廳風味,只要在非熱鬧商業區隨便找一家即可,實在無需特意來這些名聲在外、甚至有些營銷過度的茶室打卡。 (Michael曾經不止一次問我,其實為什麼這間華嫂冰室這麼出名?這麼多遊客來排隊?我想了半天只想到大概是餘文樂推薦過吧哈哈。)
  • 香港地產協會欲借珠海桂山島填海造地:28年填個「香港島」
    據香港房地產協會官方發布「桂山島『創世新城』2021-2049計劃」文件顯示,該計劃開發之土地連同外圍水域屬中央政府所有,該區域的司法及執法權則由香港特區政府代理。圖自港媒桂山島地理位置優越,島嶼屬內地水域,處於珠江口正中,距香港、深圳、珠海、澳門皆不遠。由水路到中環及尖沙嘴只需30分鐘,至澳門、珠海只需20分鐘,至深圳只需40分鐘。
  • 購 物 | 香港銅鑼灣
    八達通的充值可以去地鐵站的自助充值機,或者去7-11便利店(香港有很多7-11便利店)。沒有八達通的小夥伴就要提前兌換好港幣了,可以去中國銀行兌換,也可以去關口的兌換窗口兌換(不太划算),去香港的銀行取款機直接取也行(會收取手續費)。兌換港幣主要是坐車方便,其他店內購物都可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了,目前我知道的就只有尖沙咀的龍城大藥房要求一定要現金支付。
  • 香港購物攻略——尖沙咀
    不同的是,沙田的商場挨在一起,我可以給大家一個明確的指路描述,尖沙咀很多商場,這個要靠大家自行地圖來輔佐了。再找不到就得問熱心腸的香港朋友了。ps:現在很多香港人也不是那麼友好,知道也不告訴你的情況我也遇到過。
  • 香港,填海計劃.
    香港房價高,不只是地少人多,關鍵是,很多土地囤積在開發商手中。為了解決土地供應問題,香港特區政府放了狠招——填海造島。這個造島項目又一個好聽的名字:明日大嶼願景。如果項目完成,島上的住房可供70萬~110萬人居住。2019年3月19日,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公布了「明日大嶼願景」的預算,整個計劃的成本至少6240億港元(約合人民幣5300億元)。
  • 古怪MK人、旺角草根天堂......體驗香港最IN潮流夜生活
    然而當我們聽遠方來的朋友說"新天地真好玩"的時候,我們或多或少會露出一點鄙夷。同樣,向真正的香港人提及銅鑼灣、尖沙咀和中環的時候,也會或多或少會在他們臉上看到鄙夷的神情。銅鑼灣摩肩接踵的是遊客,旺角摩肩接踵的是本地人。香港音樂人恭碩良誇張地說:"在旺角行走,不知什麼時候身上就被飛到口水。但我喜歡。"
  • 香港今夕,於戰後港口建一座城
    這些計劃包括在堅尼地城建造漁業批發市場、在香港仔填海造碼頭、買柴油機實現漁船機械化等。而制定香港十年城鎮規劃也是其中一項。 為此,港英政府邀請英國著名規劃師阿伯克龍比爵士來港製定規劃。在此之前,阿伯克龍比在英國的規劃領域已經縱橫了 30 餘年。
  • 這麼玩 I 香港必打卡的街拍勝地,網紅氣質這麼練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香港地鐵竟然是這麼有畫面感的,各種色彩的馬賽克瓷磚,寫滿了洋氣啊!還與幾個地方沒有去,比如「天后」、「炮臺山」,都值得去打卡。不想露臉來個ins手勢也不錯!隨手拍都是大片感這大概就是香港有魅力的地方,彩虹邨其實只不過是香港早期興建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九龍。但是意外的做的好看!最多人打卡的,就屬這個彩色的籃球場了,配上小清新的ins風背景,讓你可以盡情的造作吧~
  • 2019香港印象6–天星小輪中環太平山頂
    香港吸引了眾多來自內地的遊客,來看看中國這一塊跟內地社會制度有著很大不同的領土。我們可以說香港的生活好,雖然也有人指出香港的居住環境不盡人意,但是切不可說香港的制度好,只能說各有優劣、一分為二、內地也有很多優點……
  • 討論 | 香港銅鑼灣有哪些閒逛地方?
    其中香港海底隧道、維多利亞公園、港鐵天后站、怡和午炮、皇仁書院及香港中央圖書館等則位於銅鑼灣東區部分(天后或銅鑼灣尾段)。,商品的價位由港幣數十元到數萬元都有,絕對可以逛足一天,喜歡國際知名品牌的,可以逛利園 、 名店坊 ;找尋中高檔商品的,可以到時代廣場 、 崇光百貨 、 wtc more世貿中心 ;不愛大型商場、又想找年輕潮流服飾,那就到金百利商場 ;而廉價衣飾和生活雜貨的銷售熱點,自然就是渣甸坊 。
  • 林鄭月娥:填海造地1700公頃!
    (今日香港的各大媒體頭條都給了「明日大嶼」計劃)據香港大公文匯全媒體報導: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10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就市民關注的土地供應問題,提出「這是繼《香港提出將租借大灣區30平方公裡建60萬港人新城》、《香港建議在大灣區開發130平方公裡新城,可容納350萬人》之後,香港為解決港人的居住問題,提出的又一份重磅利好規劃!━ ━ ━ ━ ━丨香港,地從何處來?「建飛地、造港城、大填海...」8月16日,宣布國務院辦公廳《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辦法》並於9月1日正式實施。
  • SOGO銅鑼灣店及尖沙咀店周圍美食攻略
    2015年SOGO店慶定於5月15日開始,你是否已經準好血拼了呢?在搶購的同時,一定要有充足的體力,那麼美食怎可辜負!快來看看阿寶給你精心收集的SOGO銅鑼灣店及尖沙咀店周圍都有哪些吃飯的地方吧!SOGO銅鑼灣附近美食推薦!
  • 香港文壇尋訪散落在角落的香港書店
    很多人去香港都會提一個空箱子。箱子不一定很大,但一定要拉杆的,且輪子好使,很結實。要不然,沒法裝書。
  • 《港囧》在香港忘了好好吃飯,香港地鐵線老味道都在這裡了!
    可惜一家人都忘了點一份菠蘿包,喝一杯紅豆冰沙,或者是去吃一碗竹升面,喝一碗蛇羹。大家都是來香港觀光的,忙著代購和娛樂,都忘了在香港好好吃飯。一路奔跑只能帶我們匆匆地看看香港,坐下來好好吃飯,才能讓我們讀懂香港。
  • 去香港中環,不嘗一嘗這些老字號就真的很可惜!【中環美食全攻略】
    但還有一樣也是中環獨有的,就是很多歷史悠久的香港老字號餐廳,也有很大部分聚集在了中環,像是發哥很喜歡的蘭芳園,馳名中外的九記牛腩,百年歷史的蓮香樓,甚至於「富豪飯堂」的陸羽茶室,通通都在哦!當然要坐在小板凳上面細細品味啦,往凳子一座,市井中的古早感就來了,再喝一口濃鬱的奶茶,頗有幾分歲月靜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