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經紀人》再現靈魂叩問:演員應不應該參與綜藝?

2021-02-21 娛樂資本論

作者/吧啦


首次真實反映行業日常的職場綜藝《我和我的經紀人》曾引發行業內外對經紀人業務能力的熱議,更曾擴大到針對整個社會職場的討論:職場溝通是該婉轉還是直接?最新一期又真實地呈現了行業一個赤裸裸的現實——演員對於上綜藝與否存在很大的內心掙扎,帶動了行業內外的熱議。

演員春夏的宣傳經紀認為,春夏身上有很多閃光點是影視作品展現不出來的,希望她可以通過別的節目展現出來。但作為演員的春夏卻只想踏踏實實地演戲,通過角色去面對觀眾,甚至已經對參與綜藝產生了牴觸情緒。


事實上,不願意參與綜藝的演員不只春夏一個人。像胡歌、葛優這些比較有聲望的演員也曾經公開表示過不想參與綜藝。但同時,也有不少演員是通過綜藝才獲得知名度的提升從而獲得更多的角色機會。我們今天就來理討一下,演員到底應不應該參加綜藝?

過度消費、降低專業投入,

綜藝易模糊演員的職業定位?


「我為什麼暫時沒有接受真人秀邀約的原因,因為我不想被過度消費。演員不能快速消耗自己,如果一味追求市場容易喪失自己的個性。」演員胡歌曾經接受媒體採訪時表達過拒絕綜藝的原因是:參與綜藝對於演員來說是一種過度消費。


演員葛優也曾表達過類似的觀點,「薪酬確實高,比拍電影掙錢又多又快。但為了市場和收視率,(節目組)肯定得耍你、折騰你,讓你這兒劈個叉、那兒撅個屁股搞怪……太消費了,而且是過度消費」。



從導演的角度出發,這種觀點也並非沒有道理。某知名電影導演談及對影視演員參與電視綜藝節目這一熱點現象的看法時表示,一個好的電影演員,如果頻繁在電視中出現,會很難保持神秘感。


本質上,這種過度消費和降低神秘感對演員來說,都意味著作為演員的職業定位被模糊。過多展現角色以外的其他方面,會影響觀眾對其作品的觀感,甚至很容易讓觀眾出戲,出現「一看見這張臉就忍不住想起ta在某綜藝的表現」這類情況。在前兩期的《我和我的經紀人》中,白宇就明確表達過自己對於因參與綜藝而導致觀眾看影視作品時「跳戲」的擔心。同樣作為演員的朱亞文則希望通過塑造一個令觀眾印象深刻的角色,來覆蓋掉由參與綜藝帶來的跳戲感。


而對於演員來說,參與綜藝也就意味著對演員本職工作的時間投入減少。一般來說,一名專業演員除了需要花時間進組演戲之外,還需要體驗生活、觀察生活、廣泛涉獵以提高自己的文學素養。但花時間上綜藝就意味著放在這些專業事情上的時間減少。《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朱亞文也曾談到,在工作之外,演員確實需要時間去學習,去補充。

也正是以上種種弊端,不少演員都極少參與綜藝。


收入高、保持曝光,

綜藝是演員的商業價值提升機?


然而,我們依然能看到,國內大多數綜藝節目中都有演員的身影,甚至已經出現以演員為主要嘉賓、以演戲為主題的綜藝,比如《演員的誕生》。這就意味著,對於演員來說,參與綜藝有更多難以拒絕的好處。


       

一般來說,作品上線期間才是演員集中曝光的階段。但演員的商業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曝光度,如果只在作品、採訪和其他商業活動中曝光,恐怕很難保證商業價值不掉隊。


這個時候,在作品待播期,綜藝便是一種很好的曝光方式。


由於劇本痕跡相較於影視作品少很多,綜藝可以成為演員展現自身人格魅力的平臺,豐富演員作為一名藝人的整體形象。如果內容合適,綜藝還可以直接改善演員的口碑,樹立親民的形象。比如黃子韜通過《真正男子漢》這檔綜藝樹立了耿直、搞笑的形象,口碑開始逐漸扭轉,而《創造101》則展示了他作為發起人的嚴厲和對學員義氣的一面,大量的語言表達也強化了幽默風趣的大眾印象,讓他的形象更加豐滿。


       

正如春夏的宣傳經紀所言,綜藝還可以展現出影視作品所不能展現的那一面,甚至可以在演員困囿於同類型角色的時候拓展戲路。比如周冬雨在《我們相愛吧》中將她古靈精怪的一面表現出來,獲得了觀眾的喜愛,後續的影視作品角色開始向這個類型傾斜,觀眾也有很高的接受度。


一些演戲方向的綜藝,也確實需要和適合演員來參與。比如《演員的誕生》、《聲臨其境》等。如果發揮得好,對於演員來說是絕對的加分項。比如已經參演了多部影視劇的彭昱暢直到參與《演員的誕生》之後才得到大範圍認知。朱亞文參與配音節目《聲臨其境》也讓觀眾發現了他在聲線和臺詞上的優勢。

     

現階段的大部分綜藝都是針對年輕人市場,對於一些出道多年的演員來說,參與綜藝也是使自身受眾年輕化、擴大受眾面的上佳渠道,從而帶動商業價值的提升。有時候參與綜藝更是宣傳作品的一種渠道。


參與綜藝最直接的效果,莫過於能夠帶來影視作品之外的強曝光,提升人氣,一檔爆款綜藝帶動演員翻紅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憑藉《爸爸去哪兒》人氣暴漲的吳尊、林永健等人。


更直接點,無論是對於經紀公司還是對於藝人本身來說,一檔綜藝帶來的收入性價比往往比一部影視作品高出許多。雖然這往往成為大眾批判演員「棄劇從綜」的理由,但也未必全部演員都應該因此被批判。


知名導演還曾表示,他遇到一些演員在綜藝節目中賺了錢,又將這部分經費投入到資金尚且不足的電影創作中,「以綜藝補影視」。影視綜全面開花,這並非是不值得看好的現象。


「一些演員為了讓觀眾今後看大銀幕的時候『不出戲『,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角色,而不是自己,他們堅持不參加綜藝,這是一種好現象;另外一些演員,也有在綜藝領域賺了錢之後,在電影拍攝上樂於自降片酬,甚至是以友情的方式,盡全力去演的,這都是應該肯定的現象。」該知名導演說道。


這樣看來,參與綜藝的好處也是數不過來。


參與or不參與,

演員都不應該因綜藝而被用有色眼鏡看待


演員應不應該參與綜藝這個話題早已有討論,目前輿論環境中甚至形成了一種鄙視鏈:不上綜藝的演員更為高貴,也更值得粉絲驕傲。


事實上,很多綜藝對於現實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導意義,比如《爸爸去哪兒》這類親子綜藝、《心動的信號》這類戀愛觀察綜藝。每檔綜藝都有自己的價值觀,而演員的價值觀很多時候也是在綜藝中得到呈現,讓粉絲從喜歡作品上升到對演員價值觀的認可。



以《我和我的經紀人》為例,這檔節目真實地反映演員和經紀人的工作環境和狀態,引起大眾對職場的討論,這個時候,演員作為綜藝節目參與者的價值也得到了體現。如果演員都不參與綜藝,行業內對於演員這個職業的討論只會越來越少。不被討論的行業很難樹立清晰得當的價值觀。


從行業角度來看,沒有必要存在這樣的鄙視鏈。本質上,演員參與綜藝是作為藝人的工作的一部分,也並非所有綜藝都會模糊演員的職業定位,有些綜藝反而能加深觀眾對於藝人的演員身份的認知。


演員是否參與綜藝,是需要根據演員自身的發展階段和綜藝的類型來確定,一概而論的做法都不是明智的。演員參與綜藝固然不值得大力鼓吹,但不參與綜藝也並非就顯得身份高貴。


像《我和我的經紀人》這類能夠真實呈現經紀人行業日常情況,引發相關話題的探討,最後帶來了行業自省的綜藝,無論是對於行業、對於演員本身還是對於觀眾都有莫大的意義。


相關焦點

  • 「職場綜藝」來了,《我和我的經紀人》能看到真實的職場生活嗎?
    因此,主打職場生活的《我和我的經紀人》一出來就顯得與眾不同。但是,聚焦明星職場的觀察秀,能否引發觀眾共鳴,仍有待考察。經紀人如何幫助藝人找到適合的職業規劃?在繁忙的工作中,藝人與經紀人又如何面對諸多分歧與選擇?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這些在《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或許都將一一呈現。
  • 《我和我的經紀人》:營銷不可怕,只要內容不跑偏
    多方聯動和高度配合下,《我和我的經紀人》果然不負所望,讓各方實現了共贏。詭異的是,針對節目內容和品質的討論,反而沒有太多火花,這個結果對於節目方來說是幸運還是悲哀?抄襲還是引進?讓國產綜藝「自卑」的創意短板《我和我的經紀人》上線之前,針對版權引發的討論一度成為該劇的主要關注點。
  • 綜藝|《我和我的經紀人》:白宇曝光度不足,喬欣要解約,張雨綺問題最大!
    《我和我的經紀人》因為真實敢說,節目播出後引起了很高的熱度與話題,對於楊天真旗下的藝人來說這是很好的一個宣傳推廣機會,也讓大家對於經紀人這份工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 杜華學楊天真加盟《我和我的經紀人2》?粉絲:還有這等好事?
    楊天真錄製的《我和我的經紀人》第一季收官之後就傳出了要拍第二季的消息,但是一直沒有動靜,大家也不知道到底是楊天真繼續帶著藝人錄製第二季還是會換其他公司,結果最近《我和我的經紀人2》真的要來了《我和我的經紀人2》新瓜出現,傳言第二季經紀人換人了,杜華將接替楊天真成為第二季的綜藝主角,也就是說她要帶著樂華公司的藝人來這檔綜藝裡和大家見面了
  • 《我和我的經紀人》關於經紀人,明星與楊天真
    ▼最近被推薦看《我和我的經紀人》,看完以後,我真的替楊天真手下的經紀人捏一把汗,但又覺得他們很幸運啊。一方面覺得她的嚴厲直接很多人可能都接受不了,另一方面又覺得專業度又真讓人佩服。 老實說,我跟經紀人這個行業其實還是有點聯繫的,先撇開自己的身份,就因為周圍一些在娛樂圈的朋友們,我和經紀人打交道的機會也不少。 不過,像楊天真這樣多面性的經紀人,的確還是比較少見。 比如曾經合作過三年的頂級流量鹿晗。
  • 《我和我的經紀人》綜藝,暴露了99%職場新人的問題
    《我和我的經紀人》這檔節目(並不是廣告,也沒有廣告費)。當大家都被歐陽娜娜的顏值吸引時,這裡,卻有人總結了一套其中的職場問題和思考。望君一觀,請君一思。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進擊的小春姐(ID:jinjidexiaochunjie)五一我在看《我和我的經紀人》節目,原以為這是一部綜藝。看完之後發現經紀人的職場問題跟我們職場有很多共同之處,也仿佛看到了剛畢業那會兒的自己。
  • 《青春的花路》《我和我的經紀人》接連開播,優愛騰芒綜藝決戰2019?
    作者 / 手骨今晚,騰訊視頻《我和我的經紀人》開播。
  • 德雲社新綜藝,路透滿天飛,應不應該?
    但是卻迎來了德雲社的新綜藝節目的錄製,在幾天前德雲社演員們紛紛去到了天津,在天津開始了德雲鬥笑社錄製。 經過路透了解到,前期參與錄製團綜的德雲社演員有欒雲平,燒餅,張鶴倫,孟鶴堂,周九良,張九齡,王九龍,尚九熙,秦霄賢,劉筱亭,高筱貝等。
  • 《我和我的經紀人》:職場真人秀的商業潛力
    」……在知乎「如何評價騰訊綜藝《我和我的經紀人》?」 作為國內首檔聚焦真實經紀公司的職場真人秀,騰訊視頻的自製網綜《我和我的經紀人》剛播出兩期,播放量超1.2億,首期微信指數超過259萬,微博話題#我和我的經紀人#閱讀量8.8億,圍繞經紀人的職場專業度、職業困境等討論量118萬,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憑藉著真實內容和精良製作,《我和我的經紀人》吸引了大批網絡年輕用戶的關注和喜愛(數據統計截止3月29日)。
  • 《我和我的經紀人》綜藝,暴露了99%職場人的問題
    來源 | 進擊的小春姐五一我在看《我和我的經紀人》節目
  • 《我和我的經紀人2》嘉賓陣容官宣,主題是相親?
    最近騰訊公布了不少在騰訊平臺播出的消息,有新策劃的綜藝,也有綜藝第二季,比如一直傳要拍第二季的《我和我的經紀人》如今就得到了確認。是的,你沒看錯,這是一檔經紀人明星和戀愛相親結合在一起的新型第二季綜藝。
  • 鄭爽:經紀人太貴了我不想請,你的嘲諷我不聽
    記得他們還沒分手的時候,是有傳聞說張恆是鄭爽經紀人來著,而鄭爽也確實倒貼了不少錢。鄭爽還調侃了楊天真,經紀人真的很掙錢的,要不是實在幹不下去,她也不會去賣大碼女裝。鄭爽對楊天真說:我真的很想幫你,但我穿不了大碼女裝,別說是我,我的團隊都穿不了。
  • 《我就是演員》讓孫茜、張小斐成仇家,經紀人、丈夫齊上陣互撕
    《我就是演員》讓孫茜、張小斐成仇家,經紀人、丈夫齊上陣互撕講到現在最火的綜藝節目,當屬《我就是演員》了,這個綜藝節目自開播之後關注度就很高,不少演員想要通過這個平臺讓國內的觀眾再一次認識自己,像金世佳,楊蓉,塗松巖等等,通過這檔節目讓不少人開始關注他們,圈了不少粉。
  • 《我和我的經紀人2》來了?黃明昊趙露思加盟,嘉賓陣容我愛了
    相信提到《我和我的經紀人》這檔綜藝節目觀眾們都並不陌生了呢,《我和我的經紀人》是國內首檔聚焦經紀公司的職場真人秀,雖然這檔真人秀綜藝節目只有10期,但是其中的收視率可以說真的非常高了呢。畢竟這種這麼新穎的綜藝題材,總是會引起不少觀眾們的興趣呢。
  • 《我和我的經紀人》:職場大魔王楊天真養成計
    看似貌不驚人的她,憑什麼能成為經紀人行業的「一姐」呢?職場大魔王」究竟是如何養成的呢?快來和大白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01 前天和剛工作半年的妹妹吃飯,閒聊職業理想,她笑得燦爛:我的目標是自己創業當老闆!
  • 我和我的經紀人 再見
    #我和我的經紀人#今晚收官。這對壹心娛樂來說,是一次有趣的集體體驗,我們一起做了一件這個行業裡沒有人做過的事情。
  • 《我和我的經紀人》,揭示30歲職場人的殘酷真相
    文 | 李小墨我最近在追一部新綜藝。 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追綜藝了,我上一次沉迷綜藝還是2015年諾一參加《爸爸去哪兒》第三季,之後的綜藝都沒有給我追更的胃口。白宇的回答是:她也是第一次接觸。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她確實能力不足,但也算情有可原。 平庸的員工,不僅擺不平工作,還控制不好情緒,出色的員工,不僅工作上遊刃有餘,面對壓力也有職業化的情緒管控和抗壓能力。
  • 《我和我的經紀人2》陣容曝光,杜華或攜流量藝人參加
    每日更新,吃瓜不停,正能量小編為你守護娛樂圈《我和我的經紀人》第一季是楊天真和她旗下藝人一起參加的,這檔節目讓更多的人了解到了明星經紀人這份工作,同時也幫助楊天真順利把自己送進了娛樂圈。這檔節目第一季算是被壹心娛樂承包了,而網曝第二季承接這個節目的是樂華公司,老總杜華將帶著旗下部分藝人參與節目錄製。
  • 《我就是演員3》,李誠儒再現三如金句,小瀋陽首講當紅為何沉寂
    《我就是演員3》,李誠儒再現三如金句,小瀋陽首講當紅為何沉寂——引言。2021年1月9日,在經歷郭敬明、於正雙雙道歉的「抵制抄襲」事件後,於正不僅退出了這檔節目,在節目中曾有的鏡頭也被剪掉了,飽受波折的《我就是演員3》,已經播到第四期了。
  • 《我和我的經紀人2》要來?杜華將帶公司藝人加盟,陣容我驚喜了
    國內這些年綜藝節目做得非常好呢,現在國內已經有著很多好看的綜藝節目了,觀眾們現在都不愁沒有好看的綜藝打發時間了。而且現在國內打造的綜藝越來越新穎,有些節目的形式非常有趣,觀眾們也是追得開心了!說到國內新穎形式的綜藝,不知道大家會想到哪個節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