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綜藝」來了,《我和我的經紀人》能看到真實的職場生活嗎?

2021-02-21 影視圈

 文 | 茶色不語

戶外競技和治癒慢生活題材之後,觀察類真人秀成了綜藝節目在題材上的新寵,但無論主題是親子關係、夫妻生活還是單身青年的自我,最後都會淪為與感情有關的大型催婚、催戀、秀恩愛現場。因此,主打職場生活的《我和我的經紀人》一出來就顯得與眾不同。但是,聚焦明星職場的觀察秀,能否引發觀眾共鳴,仍有待考察。

人,一生的主題不是只有戀愛、婚姻、生育,觀察類真人秀也不應該局限於一隅、老生常談,目前看來,職場生活或將成為新風口。畢竟,「職場」也是現代社會非常重要的關鍵詞。

 

此前有過不少「職場劇」引發了大眾關注,但最後往往都逃不開被評價為「披著職場外衣的偶像劇」。因此,與需要創作的電視劇相比,很多觀眾更加期待「職場綜藝」帶來的真實感。

 

 

從婚戀邁向職場,觀察類真人秀升級

 

觀察類真人秀的核心,是把明星或素人的真實日常曝露在鏡頭之下,節目組不得強行幹預節目流程,也不能設置遊戲和任務來營造戲劇效果,影響節目走向,明星或素人完全隨心而動,將真實的私生活在不同程度上與觀眾進行分享。

 

從去年的《我家那小子》到《妻子的浪漫旅行》再到《心動的信號》,觀察類真人秀成噴井式爆發,一時之間成為各大電視臺和視頻網站2019的重點項目。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播出的觀察類真人秀有《我家女閨女》、《妻子的浪漫旅行2》、《美好的遇見》、《女兒們的戀愛》和《戀夢空間》,即將播出的有《好先生進化論》和《我家有女初長成》等。

 

這些綜藝基本上都是主打夫妻生活、戀愛情感、親子關係以及獨身狀態,但是隨著節目的推進,基本最後都逃不開「成為相親節目」的下場,第二現場觀察室也成了大型催婚現場。

以《我家那閨女》為例,明明是不同職業的4位獨立女性,憑藉個人能力擁有美好生活。卻因為單身成了「毒瘤」,就連剛剛二十出頭的傅園慧,都被節目組安排一周換一個相親對象。

 

這種過度放大兩性情感、美化戀愛關係、錯誤看待單身群體的觀察類節目,不僅使觀眾開始審美疲勞,更從價值觀上無法認同。如果只有一兩檔節目,看起來可以算是個熱鬧,當集中營式的爆發,就是根本上的觀念錯誤。

 

在這種趨勢下,即將播出的《我和我的經紀人》便顯得與眾不同。它沒有繼續焦灼於兩性情感,而是轉向職場,聚焦個人成長與更為純粹的私人感受。

 

 

明星從體驗者轉變為親身者

 

職場是每一個社會成年人都無法逃脫的宿命,就連一向披著職場外衣談戀愛的「瑪麗蘇偽職場劇」,都能在某些時候觸發職場人的神經。可想而知,以職場為舞臺的觀察類真人秀,勢必會引發大多數群體的共鳴,具有廣泛的潛在受眾群。

 

早在前些年戶外真人秀盛行時,職場類綜藝就開始孵化,不過常常是以明星體驗為主,嘉賓大多會在單期或幾期的篇幅內,體驗外賣員、計程車司機、清潔工等職業。但重點始終還是局限於娛樂性,而不是現實的殘酷。

 

比如《極限挑戰》某一期中,黃磊體驗了計程車司機、黃渤體驗了外賣小哥、張藝興則體驗了KTV服務員;《挑戰者聯盟》中,明星嘉賓根據節目組對角色定位、需求的設計,完成不同情境下的職場挑戰;《你好,菜鳥》則是讓明星化身為新晉員工,體驗5天的職場生活。

 

這種體驗式的職場真人秀,看上去更像是明星們的cosplay,他們是自己又不是自己,娛樂大於真實。

《我和我的經紀人》卻不同,這是中國首檔聚焦經紀公司的職場真人秀。明星們始終是他們自己本人,要完成的是他們自己真實生活中必須面對的職場難題,充滿了不確定性。

 

究竟藝人對自己的工作有怎樣的思考?經紀人如何幫助藝人找到適合的職業規劃?在繁忙的工作中,藝人與經紀人又如何面對諸多分歧與選擇?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這些在《我和我的經紀人》中,或許都將一一呈現。

 

目前節目已官宣的嘉賓包括:朱亞文與經紀人一娃、張雨綺與經紀人筱雅、白宇與宣傳經紀琪仔、春夏與她的經紀人、歐陽娜娜與壹心娛樂時尚總監黃金周、喬欣與經紀人浩浩。其中,名氣不輸藝人的知名經紀人楊天真,也將以公司經營者的身份在節目中亮相。

 

當楊天真的名字出現時,你就不能將這檔節目單純地看作明星們的主場,經紀人往往才是明星光環背後掌控大局的人。

 

對於粉絲來說,經紀人是神秘的,他們不僅能成為自家愛豆最信任的人,和他們稱兄道弟做家人,有的甚至能和愛豆走向婚姻的殿堂。這樣的他們在工作中又有著怎樣的處世之道?這一點也是觀眾所最好奇的。

 

明星+經紀人+職場,目前看來,這檔節目已經囊括了足夠的話題點。

 

 

 

獵奇大於共鳴,不具備觀察類真人秀的靈魂

 

《我和我的經紀人》對追星女孩來說,絕對是福音,通過「明星—明星夥伴」這組職場關係,記錄他們工作中發生的鮮活有趣的故事、展示生動的相處模式、揭露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與運營生態,可以更直接的窺探到自己愛豆舞臺之外,職場之上最本我的模樣。

 

但對於宣傳主打的「同時也展現了當代多樣的青年職場文化」這一點,卻不盡然。

 

觀察類節目除了滿足觀眾的窺探欲外,最重要的是真實引發的共鳴感。觀察類真人秀在為社會貢獻出多個極具討論價值的話題後,重點是讓觀眾產生情感認同與共鳴,從而主動進行自我反觀。

 

誠然,《我和我的經紀人》的真實,僅局限於藝人和經紀人這一窄小的群體內,觀眾更多得到的還是窺探欲的滿足,而不是由人推己的共鳴感,更無法展現「多樣的青年職場文化」。

畢竟,相較於大範圍的職場,娛樂行業只是冰山一角,而「明星與經紀人」這種工作關係,或許更只是冰山上的一塊冰而已。

 

相對來說,韓國綜藝《社長的耳朵是驢耳朵》似乎更能體現大眾的職場生活和「潛規則」。

看過《未生》、《今生是第一次》等韓劇的觀眾都很清楚,韓國是一個社會等級制度相當嚴苛的國家,後輩對於前輩必須恭恭敬敬,下級對上級要無條件服從,最終使得職場中的眾生苦悶壓抑。

 

《社長的耳朵是驢耳朵》便是從這一普遍的職場現象入手,以疏解員工負面情緒為目的,給員工們提供了一個與老闆溝通的窗口。節目通過職場中後輩的視角,對前輩甚至老闆進行觀察,通過日常工作中的一舉一動來判斷,他到底是友好的,還是難纏的。

 

而被觀察對象也不僅僅局限於明星,而是包括了首爾市長樸元淳、中餐廚師李連福以及喜劇人金俊昊。比起只追求流量和名人效應的《我和我的經紀人》來說,顯得更為全面和真實。

 

當然,因為節目還沒有播出,或許在《我和我的經紀人》中,觀眾也能看到職場中諸多的關係,如:從屬關係的上下級、平等關係的合作搭檔、普通的同事,以及關係更為親密的閨蜜朋友等。

 

但,這樣的工作關係實在太過於特殊,對大眾的指導意義會有多深,還需要更多的觀察。總之,希望《我和我的經紀人》打出職場觀察類真人秀的第一槍後,可以儘可能真實的展現工作關係中的一切,不要像婚戀觀察類真人秀一樣,總是重複一個套路,最終陷入僵局。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經紀人》:明星們不為人知的職場生活
    這看上去的確很「楊天真」,她對這些畫面的流露很是坦然,「我覺得這是一個讓外界看到我們這個行業怎麼回事兒的一個很好的契機,所以既然做就做到最真,別來虛的。」雖然正片裡對這次會議的展示時間有限,但據楊天真透露,她們當天的開會時長超過4小時,「真的很認真的在開會。」這次會議也是接下來各位明星和經紀人發生的支線情節的引子。
  • 《我和我的經紀人》:職場真人秀的商業潛力
    」……在知乎「如何評價騰訊綜藝《我和我的經紀人》?」 作為國內首檔聚焦真實經紀公司的職場真人秀,騰訊視頻的自製網綜《我和我的經紀人》剛播出兩期,播放量超1.2億,首期微信指數超過259萬,微博話題#我和我的經紀人#閱讀量8.8億,圍繞經紀人的職場專業度、職業困境等討論量118萬,多次登上微博熱搜榜。憑藉著真實內容和精良製作,《我和我的經紀人》吸引了大批網絡年輕用戶的關注和喜愛(數據統計截止3月29日)。
  • 《我和我的經紀人》文案,職場人值得一看!
    作者 | 歐陽睿(4A廣告文案主筆)來源 | 4A廣告文案(ID:AAAAIdea)最近有一部綜藝節目挺火的! 騰訊視頻與壹心娛樂聯合推出的《我和我的經紀人》。這檔被稱作國內首檔聚焦明星與經紀人關係的職場真人秀,在3月17日一上線就迅速包攬了各大話題榜單。
  • 《我和我的經紀人》綜藝,暴露了99%職場新人的問題
    有的人看節目就圖個樂兒,有的人卻能從中洞察背後原理,並舉一反三。從整體到局部,都摳得仔仔細細。當大家都被歐陽娜娜的顏值吸引時,這裡,卻有人總結了一套其中的職場問題和思考。望君一觀,請君一思。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進擊的小春姐(ID:jinjidexiaochunjie)五一我在看《我和我的經紀人》節目,原以為這是一部綜藝。看完之後發現經紀人的職場問題跟我們職場有很多共同之處,也仿佛看到了剛畢業那會兒的自己。
  • 《我和我的經紀人》,職場大戲誕生記
    從一部明星網綜,到一出職場大戲,《我和我的經紀人》讓人改觀的原因是什麼?以真實為依託,用典型樣本折射職業特徵真實,是這部綜藝讓網友改觀的最直觀原因。得益於紀錄片式真人秀的形態,節目組展現出的經紀人工作狀態、方法、情緒,以及面臨的實際環境,與明星之間的相處模式等職業生態都近乎寫實。
  • 《我和我的經紀人》綜藝,暴露了99%職場人的問題
    來源 | 進擊的小春姐五一我在看《我和我的經紀人》節目
  • 《我和我的經紀人》帶來了哪些關於職場文化的思考?
    《我和我的經紀人》以此為視角,把壹心娛樂這一國內藝人經紀公司從幕後拉到臺前,對經紀人與藝人之間真實的工作流程和不為人知的職場故事,進行了一一展現,摘掉了大眾對藝人、藝人經紀行業的濾鏡,從而能更理性、客觀地認識光怪陸離的娛樂行業。
  • 看綜藝也能了解真實職場?你不可錯過的幾部韓國職場綜藝
    前段時間《我和我的經紀人》的播出,讓國內經紀公司的職場生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走進大眾視野,展現出非公眾日常了解的經紀公司背後運作的面貌。 職場是社會中絕大多數人都繞不開的一個話題,職場綜藝也是綜藝大類中非常特別的一類。
  • 《我和我的經紀人》,揭示30歲職場人的殘酷真相
    它吸引我的地方,最開始是我非常好奇明星和經紀人的相處日常,目前國內還沒有類似的綜藝。看完之後,我發現它的價值遠不止滿足窺探心理,它在很認真地講青年職場,而且講得比所有的職場劇都要真實。裡面講的是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 普通人在混職場,離明星很近的經紀人在混職場,就算是明星本質上也是在混職場。
  • 《我和我的經紀人》熱播:職場最怕什麼?
    好久不見啊姐妹們,這裡是很久沒出現的阿喵🙄今天把我炸出來的是最近頻繁上熱搜的綜藝《我和我的經紀人》,很多人對楊天真的口紅色號感興趣,也有一波熱搜安排給她修圖,本人卻因為看完這兩期節目,想要寫寫我的共鳴點
  • 《我和我的經紀人》:職場大魔王楊天真養成計
    這段時間,職場真人秀《我和我的經紀人》火熱,而節目背後的大Boss楊天真也成為了熱搜榜上的常客。無論是靠《鎮魂》出圈的白宇、乖乖女喬欣、還是因為家事屢上熱搜的張雨綺,楊天真總能把藝人的路線規劃得明明白白。
  • 《我和我的經紀人》憑什麼成為青年職場人的心頭好?
    文藝作品是反映現實生活的一面鏡子,綜藝節目也不例外。一檔廣受歡迎與好評的節目,在題材上往往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 真實揭秘經紀公司,這部綜藝比職場劇更硬核
    同時節目突圍Q1季度創作類型,首次將明星和經紀人行業曝光於聚光燈下,彌補了市面上職場真人秀的創作缺失,今天冷眼君就來說說這檔節目。  《我和我的經紀人》突破以往創作類型,選取了真實的經紀公司為職場敘事場景,展現了經紀公司的運作過程和工作故事,挖掘出職場表現、人際關係等相關看點。節目不僅捕捉了藝人與經紀人的互動實錄,還有面對危機處理、藝人宣推、對接資源等經紀行業的實際業務展現。
  • 十餘檔節目扎堆來襲,「回春」的職場綜藝能抓住觀眾的心嗎?
    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的職場人士,都開始稱呼自己為「打工人」。的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職場都是難以逃避的部分,甚至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時間。也因此,職場這一題材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也一直是綜藝和影視劇的重點內容來源。
  • 十餘檔節目扎堆來襲,「回春」的職場綜藝能抓住觀眾的心嗎?
    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的職場人士,都開始稱呼自己為「打工人」。的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職場都是難以逃避的部分,甚至佔據了生活的大部分時間。也因此,職場這一題材有著非常廣泛的群眾基礎,也一直是綜藝和影視劇的重點內容來源。  回顧國內綜藝市場,從早期火爆一時的電視招聘類節目《職來職往》《非你莫屬》,到近兩年融入觀察元素的《令人心動的offer》《老總來了》,與職場相關的綜藝節目始終未曾缺席。
  • 《我和我的經紀人》比職場劇更好看的職場真人秀
    這幾天張丹峰被曝出軌,作為吃瓜群眾我不明真相。但講真,畢小姐能算經紀人?整天在微博發自拍,明星拍照她擠鏡頭最前面,職業素養呢?最多是個助理,還是不合格的那種。再說素人就是素人,平時可能也算眉清目秀,跟明星站一起就不行了。
  • 《我和我的經紀人》文案,職場人看完想哭!
    LOGO大師整理編輯(ID:logods)圖片來源:《我和我的經紀人》微博最近這段時間大家應該被
  • 《我和我的經紀人》:職場辨識度,是你最值錢的資本
    在《我和我的經紀人》中,品牌商擔心代言人張雨綺,會因私事而影響品牌傳播。經紀人楊天真一句問話,巧妙地打消她的顧慮:你們品牌核心關鍵詞是什麼?品牌商說:時尚、獨立、自信、大膽。這正好與張雨綺的個人定位完全吻合。張雨綺的辨識度,幫她規避掉了潛在的風險。楊天真一直將打造藝人的職場辨識度,放在工作的首位。
  • 職場從來沒有同情分,這部綜藝為沒出校園的你還原真實的職場生活
    這部綜藝一經推出口碑並不是很好,甚至有不少網友直言,和原版的內容如出一轍。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評分也逐漸的得到了穩步的回升。現如今,豆瓣上的評分已經達到了7.9分。誠然這部綜藝雖然有許多地方需要改善,但是也可以算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 「實習三個月,我看到了職場最真實的一幕」
    受「大學裡要混個一官半職」這樣一種想法的影響,大一的時候加入了我們學院的學生會,大三的時候成為了學生會主席。我把學生會主席的經歷當成我求職過程中的一個優勢。可是,我來這個所謂的大廠實習快1個月了,每天的工作就是跟著銷售經理去拜訪客戶,然後就是幫其他同事點外賣、拿外賣,這好像就是我每天的日常。聽上一任學生會主席講,他現在做的工作也和我實習內容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