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個小時晝夜不停
36 個拍攝點位精彩匯集
36 支國內一流新媒體平臺(高校)
同臺競技
在東城
尋跡古樸 遇見繁華
聚焦文化 活力 精緻 創新 幸福的閃光點
這是一場
緊張的挑戰之旅
難忘的發現之旅
精彩的成就之旅
今天(11月14日),「故宮以東·指尖陽光」36小時極限短視頻創作大賽落下帷幕。大賽於11月12日啟動,36支新媒體平臺(高校)戰隊齊聚東城區,在36小時裡用鏡頭發現、記錄、傳遞東城魅力,最終共有17部作品獲獎。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中央網信辦網評局局長華清,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楊春豔,光明日報副總編輯、光明網董事長陸先高,光明網總裁、總編輯楊谷,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徐和建,東城區委書記夏林茂,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吳松元,區政協主席宋鐵健,區委常委、區委政法委書記、區委辦公室主任陳本宇,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海英,副區長劉俊彩、胡雁出席活動。
與會領導共同啟動百億流量扶持計劃
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出席活動
中央網信辦網評局局長華清致辭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光明網董事長陸先高致辭
東城區委書記夏林茂致辭
本次大賽共邀請來自騰訊網、新浪網、百度、鳳凰網、網易、抖音、快手、愛奇藝、今日頭條、知乎、小紅書等30家國內一流新媒體網絡平臺的專業團隊,以及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6支高校的學生團隊,連續36小時內,在東城區極具代表性的36個點位進行拍攝,以3-8分鐘的優質短視頻作品濃縮呈現北京的城市風貌與人居畫卷。
大賽評委在對參評作品的內容質量、作品創新、技術含量進行打分後,最終評選出17部優秀作品。其中,《27號鄰居》《國風新語》榮獲一等獎,《前門以前》等五部作品榮獲二等獎,《追藍》等十部作品榮獲三等獎。一等獎《27號鄰居》作品騰訊看點創作團隊製片人康凱表示:「36個小時的緊張拍攝中,感受到了內務部街27號院裡以及周邊社區居民的人文關懷,我們也把自己融入了進去,希望能夠通過這個作品,把社區居民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體現出來。」
獲獎名單
一等獎
1.《27號鄰居》 27號院 文化共享 騰訊看點
2.《國風新語》 孔廟國子監 國風小注 搜狐視頻
二等獎
1.《前門以前》 前門大街 國粹穿越 咪咕動漫
2.《道味中國》 鮮魚口 飄香北京 留學生聯隊
3.《糧安天下》 首都糧食博物館 糧安天下 虎牙直播
4.《光亮》 77文創 新新文創 中國傳媒大學
5.《胡同記憶》 史家胡同博物館 胡同記憶 抖音
三等獎
1.《追藍》 琺瑯廠 精彩匠心 快手
2.《騰籠換鳥》 中糧廣場 騰籠換鳥 騰訊微視
3.《變與不變》 鐘鼓樓 暮鼓晨鐘 趣頭條
4.《記憶》 養老驛站 長者風範 嗶哩嗶哩
5.《簋街之夜》 簋街 夜經濟 西瓜視頻
6.《三裡河的小天地》 前門三裡河 人居畫卷 鳳凰網
7.《美後肆時》 美後肆時 文化惠民 小紅書
8.《還是老北京》 南鑼四條胡同 和諧共生 yy直播
9.《大醫精誠》 鼓樓中醫院 國醫精誠 北京化工大學
10.《手藝 守藝-非遺》 詠園 非遺文化 六間房
夏林茂向36支隊伍對東城區整體城市形象的精彩呈現表示感謝。他表示,36支戰隊在東城尋跡古樸,遇見繁華,共同對一座城市進行精彩的解讀和詮釋,這是對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生動實踐。同時,這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通過大家的深情挖掘、精心勾勒,用鏡頭發現東城、記錄東城、傳遞東城、宣傳東城,不但展示落實核心區控規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和首善標準,也把東城的古韻、潮流、味道、記憶,變成了可傳播、可體驗的內容,傳遞了東城的深厚底蘊,集聚著詩意、流淌著活力。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院長關玲發言
騰訊公司內容安全部總經理朱殿君發言
「故宮以東」×極創賽
指尖傳遞首善之區人居畫卷
小鏡頭呈現真善美,微視角凝聚正能量。本次活動依託東城區知名文化品牌「故宮以東」,來自騰訊網、新浪網、百度、鳳凰網、網易、抖音、快手、愛奇藝、今日頭條、知乎、小紅書等30家國內一流新媒體網絡平臺和6支高校代表隊組建的36支極創團隊,用濃縮的生動故事和精練的鏡頭語言,以更新穎、更符合網絡生態的呈現形式,全方位展示「五個東城」建設發展成果。
這是一場極限的挑戰,各參賽團隊在連續36小時之內,必須晝夜不停以東城的城市形象為創作背景、東城文化IP作為創作元素,完成發掘題材、創意內容、拍攝創作;這又是一場極致的表演,36支團隊同臺競技、集中呈現新奇的故事創意、高超的表現手法、多維的拍攝視角、唯美的城市捲軸,以3-8分鐘的優質短視頻作品濃縮呈現北京的城市風貌與人居畫卷。
「故宮以東·指尖陽光」36小時極限短視頻創作大賽,用鏡頭與城市的「對話」,去理解這座古今輝映、禮樂交融的千年古都,以創意與藝術的碰撞,去觸摸這座舒朗莊重、藍綠環抱的文化名城。這次精選東城區內極具代表性的36個拍攝點位,覆蓋公共文化、旅遊、衛生、養老、政務服務等方面,經過長達兩個月的精心打磨,變成了可傳播、可體驗的內容。在這裡,城市創新活力與人文魅力兼容並蓄,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歷史文脈與文化創意相得益彰。古都文化、紅色文化、京味文化、創新文化共同勾勒出「文在城中、以文化城、文城一體」的美好畫卷。在這裡,王府井盡顯「文化商業金街」的魅力繁華,前門三裡河再現「水穿街巷」的人文盛景,航星科技園譜寫創新湧流的時代華章。
「故宮以東」,讓我們一見如故。東城區這片文化沃土記載著千年古都的歷史軌跡,見證著城市蓬勃發展的生機活力。作為東城區的知名文化品牌,「故宮以東」與「36小時極創賽」相結合,是文脈傳承與短視頻創作的一次強強聯合。大賽推出一批易於傳播、深受廣大網友喜愛的陽光短視頻。在此過程中,東城區整體形象得到了更廣泛傳播,取得了理想的宣傳效果,為走進網絡世界積累了可借鑑的經驗和成熟的技術路徑。
盡展城市陽光
共築文明網絡空間的試驗場
城市溫度的背後是每個平凡人的蓄力。這次活動創新將首都功能核心區東城與「陽光跟帖」內容結合起來,是中央網信辦、北京市、東城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在網絡評論環節傳播「陽光、理性、平和、友善」理念,踐行清朗網絡空間建設的重大工程。
「故宮以東·指尖陽光」36小時極創賽作為中央網信辦與東城區聯合推出的網絡綜合治理體系的創新之舉,堅持培育引導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正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思想上深入學習,在實踐上充分發揮優勢,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添磚加瓦,生動講好「北京故事」「東城故事」的具體實踐項目。
「36小時極創賽」的成功舉辦,讓東城文化品牌建設與網絡傳播聯結起來,讓「陽光跟帖」倡議與廣大網民喜愛的短視頻等創作形式結合起來,讓優秀城市文化傳承與「疫後」經濟復甦結合起來,讓建設首都形象傳播展示窗口與講好「北京故事」「東城故事」結合起來,共同詮釋描繪東城區蓬勃發展的絢麗圖景。
傳播陽光理念,不僅要動員「平臺參與」,也要深入動員「網民創作」,不僅要在「優質跟帖傳播」上下功夫,更要在「優質源頭創作」上下功夫。此次「36小時極創賽」,通過與東城區文化地標的深度融合,不僅延展了「陽光跟帖」理念,踐行了「陽光跟帖」所倡導的「陽光、理性、平和、友善」理念,更是一場用影像之美詮釋東城文化地標名片的精彩創作之旅。
創意極限表達
「五個東城」藍圖更閃耀
東城區作為首都功能核心區,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也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經過緊張、激烈的36小時極限創作,各家平臺帶著滿腔熱忱與新穎創意,去體會和記錄「文化東城」「活力東城」「精緻東城」「創新東城」和「幸福東城」的新魅力,用鏡頭發現東城、記錄東城、傳遞東城,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思想文化戰線「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作出一次有益嘗試。
本次大賽在廣大高校引發熱烈反響,北電、中戲、中傳等紛紛組隊參賽。他們發揮專業優勢,走近東城鐘鼓樓等知名文化地標、東四地區的胡同精華區、基層社區,透過每一縷陽光、每一處景象、每一張笑臉,感受東城這座城市深厚的底蘊、棲居的詩意、流淌的活力、真實的變化,積極創作陽光短視頻內容,不斷傳播正向話題,發揮道德教化功能,強化青年群體的愛國主義情感,引導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價值觀。
在東城,36家創作團隊共同走過了一段精彩、跌宕、難忘的創作之旅,為傳播網際網路「陽光、理性、平和、友善」的理念奉獻出一批既有教育意義又能啟迪心靈,同時具備強烈時代特徵與藝術色彩精品力作,全面呈現了東城區在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首善之區進程中的「精氣神」與首善標準。「五個東城」建設中,文化是東城最大優勢,活力是東城的發展願景,精緻是東城的工作標準,創新是東城的動力源泉,幸福是東城的工作落腳點和奮鬥目標。
大賽期間,「學習強國」學習平臺以及多個網站、平臺對創作過程進行了36小時直播,線下陽光創作,線上直播互動,更吸引了廣大網友的深度參與和積極互動,「故宮以東」的城市名片,也在網友的一次次積極分享、轉發、留言、互動中收穫成果。「五個東城」的城市新形象,也首次聚集國內新媒體傳播平臺核心,在36支極賽團隊的深情挖掘、客觀勾勒、精心描繪中,在創作鏡頭裡、網絡傳播中逐漸變得立體、豐滿。
百億流量推介
「崇文爭先」舞臺更加廣闊
當前,東城區正在貫徹落實「崇文爭先」理念,拉開了文化引領城市發展的壯麗序幕,「一軸、兩區、五帶、五城」的「一二五五」的文化發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崇文爭先」理念揭示了文化在城市高質量發展中的價值和作用,凸顯了文化建設在城市建設中的排頭兵作用,勾勒了以文化塑造城市發展新格局的行動路線,「36小時極創賽」全面彰顯了「崇文爭先」的主動擔當,凝練了城市發展的精神價值。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東城區依託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優勢,堅定文化自信,培育「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商旅」等新驅動模式,打造一批有價值、有內涵的文化IP。
本次活動湧現出一批有溫度、有情愫、有共鳴的陽光短視頻內容,大家用濃縮的生動故事和精練的鏡頭語言,用更新穎、更符合網絡生態的呈現形式,來全方位展示「網際網路+故宮以東」深刻內涵,共同解讀、描繪和詮釋出「指尖陽光」的藝術張力,刻畫展現「崇文爭先」理念在這片土地上的勃勃生機,從而引發出廣大網友更加主動、由衷、積極的轉發和評論,這些也為網際網路傳遞主流價值聲音的奉上別樣解讀和精彩詮釋。
同時,大賽還啟動了「百億流量扶持計劃」,本次所創作的這批陽光短視頻會在30家網絡平臺進行展播,並在舉辦地東城區融媒體平臺進行展播,由北京電視臺擇優進行播出,持續助力「文化東城」建設。
借力「36小時極創賽」和「故宮以東」文化品牌內涵,東城區加速了文化傳播工程建設的步伐,努力建立以視頻為支點的內容傳播矩陣,首次面向主流網際網路視頻平臺發出創作邀約,探索構建青年群體喜愛的新品牌、新形象,匯聚東城文化走出去的核心產品宣介力量,推動東城成為中華文化國際展示的首要窗口。
通過線上線下互動,「36小時極創賽」深度吸引青年網民參與的創新表達方式,不僅烘託和提升了網際網路文化的價值和內涵,也符合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創新表達方式,不僅集中烘託了網際網路傳播與文化地標無縫銜接的價值和內涵,也正在不斷實踐和履行總書記對青年群體的殷殷囑託。
文字 | 劉旭陽 等
攝影 | 張維民 等
原標題:《36小時極創賽,以影像之美繪就「崇文爭先」絢麗圖景!百億流量扶持計劃正式啟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