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常態下 星繪醫美脫穎而出的秘訣

2020-12-23 艾瑞網

2020年的新冠疫情加速醫美市場的洗牌,一些現金流以及資金不充足的機構、大量黑醫美診所快速被市場淘汰。在疫情期間,星繪醫美也投入了1000萬的平臺資源,幫助平臺醫生和機構度過難關,通過多種方式幫助醫生、機構搭建和求美用戶溝通橋梁,將線下手術前所需的步驟全部線上化。

隨著時間變更,醫美消費主力軍已經從22-35歲擴散到18-60歲。其實這個現象早在16年起,就已經慢慢凸顯。尤其是90後步入社會逐漸成為成熟,以及醫美行業科普程度逐漸加深,醫美受眾年齡更廣泛。

醫美主力軍消費人群已經從以前的80、85後一代擴散到90後、00後、70後、60後。他們的所有消費習慣都逐步線上化,而且對美認識和要求也更高。

尤其是新技術,慢慢滲透到醫美行業,製造出一些新的產物,智慧共享醫美生態正在逐漸形成。以星繪醫美為例,過去是我們基於用戶的搜索為其推相關內容,但問題是用戶搜索的東西不一樣是她需要的東西,比如用戶認為自己臉型輪廓比較大,搜索各種小臉項目,但其實她可能只需要改善鼻子和下巴。

新技術的滲透也幫助我們研發出更好的工具,更科學地判斷消費者的需求,幫助醫生和機構為求美用戶做出更科學的方案。達成三方滿意程度,這就是星繪醫美在做的事情。

目前星繪醫美已經覆蓋平臺35%的用戶。根據星繪醫美變美方案,用戶可以判斷自己需要調整的部位,在搜索相關項目,查看醫生、機構的線上直播案例和評價等,優選出一個機或者多個機構,發起視頻面診,通過面對面溝通以及面診後獲得變美方案,選擇契合醫生機構下單。

星繪醫美的視頻面診功能在對醫美用戶是免費的,還會對醫生和機構與現金和流量獎勵,進行扶持。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

相關焦點

  • 星繪醫美打造獨特的醫美生態
    星繪醫美打造獨特的醫美生態 2020-11-27 17:55:04 來源:環球財富網
  • 更美APP七年沉澱,專注於醫美行業在市場破局中脫穎而出
    在這個追求顏值的時代,整容醫美已經成為普通不過的事情,而且隨著醫美消費者的需求量增加,將為醫美行業帶來發展空間。而更美APP從誕生之日起,就專注於醫美行業,七年沉澱,成為國內知名的醫美平臺。  近日,更美APP總監在梅花學院進行了專題分享,今天我們主要跟大家交流兩個比較務實的內容,一是作為有七年時間沉澱的醫美網際網路企業,更美對醫美行業有哪些洞察。二是醫美機構在現如今市場環境中如何破局,脫穎而出。
  • 臺灣「網紅」星和醫美來大陸,獨特」三美閉環」模式締造70%復購率
    他們在今年與大眾點評、天貓等平臺積極展開合作,僅3家門店在雙十一便創下了點評醫美商戶銷售額全國第三的佳績,新氧也曾評價星和為「最懂網際網路的醫美企業」。  網紅營銷如何在醫美領域成功應用?身為網紅的星和醫美創始人洪子琄最能知道答案。
  • 瑞麗醫美拼財報「顏值」不算美 疫情之下深陷增收不增利困境
    來源:投資者網導語《投資者網》劉昊華在「顏值經濟 」風口下,大量醫美機構開始尋求登陸資本市場。但是,經過醫美行業的黃金期後,許多醫美機構開始步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特別是進入疫情期後,醫美市場以來再次洗牌。
  • 星和醫美成美團雙11大促黑馬,這家臺灣網紅夫妻創辦的第一醫美品牌如何贏在大陸?
    在這份榜單中,有一家之前並不為大陸市場所熟悉的星和醫美科技(簡稱星和醫美),殺入三甲,成為雙11醫美領域最大的一匹黑馬。這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背後有什麼樣的故事?二是藉助社交平臺線上引流至線下,注重頻效和人效。在臺灣,對醫美廣告的把控極其嚴格,競爭遠比大陸激烈。如何低價、高效的獲客?星和的做法是與網紅KOL合作,在醫美領域率先成功實踐「網紅經濟學」。
  • 星繪醫美逆勢暴漲的奧秘
    新冠疫情防控「常態」下,醫美消費逐漸得到釋放,醫美領域重新開啟高速增長。在2020美沃斯醫療美容大會上,醫美薈董事長兼CEO吳鳳糕分享了醫美薈與消費者共同成長,以及在疫情之下實現逆勢暴漲的奧秘。優選、適價、共享這些關鍵詞不僅是醫美薈增長的推動力,更是其與求美者對話的交流密碼。
  • 要做醫美界名創優品,「星和醫美」用「生美+醫美+保養品」切入內地市場 | 早起看早期
    36氪近期接觸到的「星和醫美科技」(下稱:星和醫美)也是一個輕醫美品牌,它2008年在臺灣創立,2015年10月進軍內地市場。「生美+醫美+保養品」的三美融合模式據創始人林信一介紹,與上述品牌不同的是,星和醫美的思路是「三美融合」,即同時從醫美診所、美容院、醫療級護膚保養品三個細分領域切入,以貫穿美容護理全流程。
  • 臺灣「星和醫美」要做醫美界名創優品,用「三美融合」切入內地美業...
    36氪近期接觸到的「星和醫美科技」(下稱:星和醫美)也是一個輕醫美品牌,它2008年在臺灣創立,2015年10月進軍內地市場。 「生美+醫美+保養品」的三美融合模式 據創始人林信一介紹,與上述品牌不同的是,星和醫美的思路是「三美融合」,即同時從醫美診所、美容院、醫療級護膚保養品三個細分領域切入,以貫穿美容護理全流程。
  • 疫情下的韓國醫療美容業:國外「冷凍」,國內「爆發」
    疫情下的韓國醫療美容業隨著「韓國綜藝」、「韓劇」、「韓妝」等韓國文化流行,韓國整形美容業也逐漸被大眾所了解,赴韓美容整形成為一種趨勢。世人眼中的整形強國,每年有不少外國人慕名到韓國變美。然而疫情卻導致這部分客源流失了七成多,新冠疫情下,韓國醫美業的現狀究竟如何,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據悉,受新冠疫情影響,近來首爾江南一帶的整形醫院接待外國顧客人數大幅下滑,但同時來諮詢或接受整形手術的本國顧客卻不斷增加。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時下的「醫美」在做些什麼?醫美專家聚首熱議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年初醫美領域也和其他行業一樣受到極大衝擊。不過,在國內疫情得到很好控制後,愛美人士們又紛紛尋求醫美服務。不少醫院整形美容科室迎來了就診高峰。 「這更需要醫美行業做好醫療質控,拒絕過度虛假宣傳,才能讓行業健康發展,更好為市民提供服務,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
  • 美團的醫美生意:發力輕醫美,貼近消費者
    醫美電商市場重要的「窗口期」剛剛打開,誰能更貼近消費者,誰就能分享到更大的醫美行業成長紅利。據調查,2017年的時候,部分頭部醫美機構的營銷獲客費用只有6.4%流向醫美平臺,但到了2019年這個比例就達到了33.7%。在今年上半年疫情對全行業的衝擊下,網際網路醫美平臺就用新的內容呈現方式將醫美消費成功的線上化遷移。
  • 後疫情時代——新股瑞麗醫美如何突圍
    作為浙江省的領先醫療美容服務供應商,瑞麗醫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今天開始招股。後疫情時代,被壓抑的醫美消費需求逐步顯現,加之出國受限,更加有利國內醫美的發展。「醫美」股成為近期資本市場最耀眼的明星,瑞麗醫美的上市也備受關注。招股書顯示,瑞麗醫美目前擁有四家醫療美容機構,其中三家位於浙江省,一家位於安徽省,服務包括美容外科服務、微創美容服務和皮膚美容服務。
  • 做醫美真的能把皮膚做好嗎?什麼皮膚問題適合找醫美?
    大家是不是經常在網上看到很多明星十年前和現在沒什麼差別的照片或者視頻,例如很多港星,仿佛時間像是沒有在他們身上流逝,我們不禁感嘆:皮膚狀態也太好了吧,甚至比十年前還好,真的是時間比較眷顧他們,沒有在他們臉上留下任何痕跡嗎?當然不是!
  • 摘下美團點評最佳人氣的星和醫美,如何在唯快不破的時代中堅守服務初心
    在摸索了近2年之後,2008年林信一創立了「星和醫美」這一品牌,並選擇了「輕醫美」這種非手術類的小風險領域。這種自然形成的交換邏輯,最終也演變為星和自己的「網紅策略」。在這種打法的帶動下,有關星和服務體驗的圖文在Google中的自然排序始終處於前列,而這種不斷堆積起來的「護城河」也讓星和在廣告投入上每年大幅下降,在淨利潤率較低的輕醫美領域,保持著自己的盈利能力。
  • 報告:疫情期間80%兒科診所門診量下降,醫美門診持平
    報告:疫情期間80%兒科診所門診量下降,醫美門診持平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李瀟瀟 2020-07-12 16:18 來源
  • 醫美「破局」2020:頭部率先復甦 行業線上化提速
    近期,《國際金融報》記者與多位醫美從業者進行了深入交流,試圖復盤特殊年份下行業的發展特點,並展望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其中,「疫情加速了行業的洗牌,兩極分化將進一步彰顯」已經成為業內共識。成都市醫療美容產業協會副秘書長、成都市「醫美之都」政策顧問龔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就直言,疫情加速了行業內「良幣驅逐劣幣」的趨勢。
  • 伊婉-- 醫美高速發展下的合格產物 讓醫美回歸醫療本質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美的追求已不再停留在梳妝打扮上,通過整形美容技術來實現美麗蛻變,逐漸為越來越多的國人所接受。 據艾瑞統計2019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達到1769億元,增長率放緩至22.2%;2019年中國醫美用戶1367.2萬人,預測2023年醫美用戶達2548.3萬人,但2020年受疫情影響,行業發展略受影響,艾瑞預測經過未來3-5年的行業自我調整與變革,市場將逐步回暖。
  • 三甲名醫聯手新氧推進醫美服務線上化 破解醫美資源稀缺難題
    央廣網北京7月28日消息 今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患者線下就醫不便、醫生資源不足」等亟需解決的問題,但另一方面,突發事件加快了醫療「線上化」普及,滿足了新形勢下的診療服務需求,為醫療服務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 2600家醫美醫院倒掉了,醫美賽道的選手們還能怎麼突圍? | 超級觀點
    我把這種小而美的診所業態叫精品診所,精品診所是醫美行業裡的主流趨勢。 疫情對於中型醫美機構的負向影響最大,尤其是過去依賴渠道獲客的醫美機構,他們在疫情期間無法獲得流量,同時他們的體積也相對較大,無法很好調頭。反而對小而美的精品診所的正向影響最大,他們最大程度的線上化、聚焦品類,利用醫生IP做精細化運營,成本相對更低,更契合95、00後醫美主力軍的消費偏好。
  • 新氧APP火到美妝圈 榮膺ELLE美妝之星榜單「安全醫美指導獎」
    近日,被譽為「年度購物必備指南」的ELLE美妝之星榜單發布,網際網路醫美平臺新氧APP獲「安全醫美指導獎」。與此同時,新氧上線第二期綠寶石醫生榜單,甄選100名專業醫美醫師為愛美人士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權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