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妻子: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攜企網】

2021-02-13 XQ攜企網51XIEQI

下花轎時,我掉了繡花鞋,是兇兆。

光緒三十二年六月初六,我的大喜之日。

五年後,我又見到他。嶙峋得清冷,而倨傲。

月色悽寒。

蓋頭久久沒掀,燈花大抵瘦了,他坐在太師椅上,翻書,不語。我瞥見牆角的一隻蝸牛,一點點向上爬,很慢,仿佛時間。

五年前,父母之命,我便成了周家的媳婦,年底完婚。他是江南水師學堂的學生,書香門第,祖父是京官,犯了錯,鋃鐺入獄,家道也便中落。我家為商,我長他三歲,似是一樁好姻緣。

成親在即,他卻要留洋日本,耽擱婚期。臨別,我隨周家人送行。他對我說,「你名朱安,家有一女,即是安。」周家無女,從那時起,我就自認是周家的人。讓他安心,讓家安寧,是我畢生所願。

我等了五年。等待有朝一日,一路笙歌,他來娶我。

可是,他遲遲不歸,杳無音信。

聽娘娘(紹興話,即婆婆,下同)和親戚說,他成了新派青年,囑我放腳,進學堂。我四歲纏足,母親言,好人家的女子都是三寸金蓮,大腳醜陋鄙俗,不成體統。今我二十有餘,又談放腳,徒遺笑柄。自古迄今,女子無才便是德,身為女人,開枝散葉,打理家務才是分內之事,讀書識字非正業。朱家傳統,容不得我挑戰。說到底,我不過是個小女子,舊時代的小女子。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婚禮時往大如船的鞋裡塞棉花,沒承想,下轎時竟掉了,欲蓋彌彰。

牆角蝸牛仍在奮力上爬,夜緩緩地淡了。我想起那年渡口,他對我說,家有一女即是安。彼時的他,舉手投足都是文弱書生氣,不似如今,稜角分明。我心內有點憎恨起日本來,是日本之行讓他改變。我預感到世道變了,只是不知新世道,容不容得下一個我。

洞房花燭夜,彼此默然的一夜。一沉默,就是一輩子。

三天後,他再度離家,去日本了。

02

宣統三年,也就是一九一一年,滿清垮臺。

我的婚姻,已經走過第五個年頭。

先生回國兩年來,先後在浙江兩級師範學堂和紹興中學堂當教員,現在是紹興師範學校校長。他從不歸家過夜,偶爾行色匆匆地回來,懷抱許多書,我看不懂。他和娘娘說話,說「國民革命」、「中華民國」,大抵是些國事,知我不懂,便不對我說。我沉默地聽,寂靜地看,他時而激昂,時而悲憤的模樣,我很喜歡。他是做大事的人。

我出街,街頭巷尾的茶館都是「革命」的說法,人們好像與從前不大一樣。像先生般不束辮的男人多起來,女人也漸漸不裹腳,天下亂了。先生似乎小有名氣,路過酒肆藥鋪,常聽聞「周樹人」云爾。我是驕傲的,因我是周樹人之妻。我亦是疼痛的,守著有名無實的婚姻,枯了華年。

先生是摩登人物,對這新氣象,自然是喜悅的。我卻是個舊人。貼著「包辦婚姻」,邁著三寸金蓮,被風雲突變的世道裹挾著,顫巍巍地撞進新時代,往哪裡走,我不知道。

晌午,我回娘家。

先生去北平了,我不識字,託小弟寫封信。

先生樹人:

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

望納妾。

妻朱安

一九一四年十一月

先生未復,聽說動了怒,說我不可理喻,不可救藥。

正如下花轎時掉鞋,在他面前,我如履薄冰,卻總是弄巧成拙。我是愛他的,甚至允許他納妾,可他不懂。只有娘娘疼惜我,打理周家上下多年,我不像周家媳婦,更似周家女兒。一九一九年,先生為了事業舉家北上赴京,我於是離了這江南水鄉,離了娘家。一別,竟是一世。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我的人生依附於丈夫,他是大器之才,命運繫於國運。我的一生,便在天翻地覆的歷史洪流中,顛沛流離,支離破碎。

人生盡處是荒涼。


圖為魯迅與其第二任妻子許廣平


03 

北平只有老鴰憔悴的哀叫,日子裡滿是乾枯的味道。

我們住在二弟周作人處,弟媳信子是日本人,作人留洋日本時「自由戀愛」而結合。她思想進步,又懂寫字,深得先生喜愛。來到北平我才知,先生聲名竟如此顯赫。來訪者絡繹不絕,有學生,也有大人物。每遇客訪我都居於後屋,他應該不想我出面待客。先生由內而外都是革新,只有我是他的一件舊物。

今日我在後屋時,作人走進來。

「大嫂,你怎麼一個人在這?」

我笑了笑,沒有答。

「大嫂真是安靜之人啊,這麼些天都沒聽你講過話。」他的聲音裡有舊日時光的味道。

我想了想,說:「作人,你教我認字吧。」

「好啊!聽大哥講,我只當你頑固不化。既然你追求進步,我斷然全力助你。」

他寫下八個字:質雅腴潤,人淡如菊。「形容大嫂,恰如其分。」

後來,每當先生待客,作人便來後屋教我寫字,有時也與我交談。十幾年的婚姻,我心如枯井。作人似是井底微瀾,讓形容枯槁的時日芳草萋萋。

「大哥現在教育部供職,也在北大教書,不叫周樹人,叫魯迅,是著作等身的大文豪,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袖。

「大嫂,你雖是舊式婦女卻不愚鈍。你很聰慧,大哥不接受你或是先入為主的偏見,以為婚姻自主就是好。

「事實上,你也看到,信子是我自己選擇的妻,她揮霍無度又常歇斯底裡,大哥一味崇洋,未免太過激進。

「大哥是成大事之人,歷史恰到岔口,所謂時勢造英雄,他定會青史垂名。社會規範劇變,總有人成為犧牲品,龐然歷史中,小人物的疼痛無足輕重。歷史會忘了我們的。」

「……」

斑駁的時光疊疊錯錯。在北平八道灣的四年,是我人生中唯一的陽光。無論如何冰冷漠然的人,在暗如淵壑的生命裡,總有一次,靠近溫暖,靠近光明。生是修行,緣是塵路的偈誥,因這來之不易的剎那芳華,我忘記哀傷,忘記幽怨,得你,得全世,得一世安穩。

然而,滿地陽光涼了。

作人與先生決裂,因先生偷窺信子沐浴。

人生如紙,時光若刻,涼薄薄涼,夫復何言?

結髮十七載,未曾同居,現在竟窺弟媳,大約是為「新」。先生料我不識字,書信從不避我,我於是看到作人遞來的絕交書。

魯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我不是基督徒,卻幸而尚能擔受得起,也不想責誰——大家都是可憐的人間。我以前的薔薇的夢原來都是虛幻,現在所見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訂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後請不要再到後邊院子裡來,沒有別的話。願你安心,自重。

先生被迫遷居,臨行對我說,留在作人家,或是回紹興娘家。

我不說話。兩行清淚,驚碎長街清冷。他們兄弟二人已然恩斷義絕,此地可堪留我?若回紹興,我便成休妻棄婦,給朱家蒙羞。世人都說先生待我好,誰知我吞下多少形銷骨立的荊棘?我一輩子,無論多難,只哭過兩次。那是一次。

娘娘心疼,勸先生:「你搬了家,也要人照料,帶著她罷。」

先生瞥了我一眼,清冽而凜然。那年渡口,早已物是人非。往事倒影如潮,歷歷湧上心頭。

花自飄零水自流。

04 

磚塔胡同六十一號,先生與我的新居。我是歡喜的。興許這樣的獨處,可以拯救我。

先生肺病,終日咳得厲害,只能吃流食。我寫信給娘家小弟,託他去東昌坊口的鹹亨酒鋪買鹽煮筍和茴香豆,那是先生最愛的小食,寄過來,我磨碎煮進粥裡。先生好一點後,我常走十裡路去「稻香村」,這間南店北開的糕點鋪,自製各式南味糕點,是先生極鍾情的。先生恢復得很快,待我亦不似原先淡漠,甚至將我的臥室作為書房,莫不是一種恩賜。

家裡又開始賓客如雲,我不再避諱。一切向好。

直到,她出現。

高顴骨,短髮,皮膚黑,個子很小,標準嶺南人長相,說話不會翹舌。先生講新國文,久居北平,京腔很重,有時糾正她,她便撒嬌似的說「講乜嘢(粵語,即說什麼)?」先生笑,眉山目水間的情意展延,是我從未見過的溫暖。

女孩幾乎天天造訪,先生比任何時候都快樂。他放心我不識字,日記和書信都放在臥房桌上。我於是知道,女孩叫許廣平。她給先生寫很多信,濃情蜜意溢於言表。我不明白,大抵又是新人做派。

那日,女孩坐在客廳,我斟茶給她:「許姑娘,喝茶。」歲月如水人如茶,顧盼之間,雲煙四起,藏住多少曲折心思。我不過是想提醒她,誰才是這裡的女主人。無論如何,她是客。

許廣平抬眼看我,一個眼睛裡燈火閃映的女人,笑容像清晨簇新的陽光。她太年輕了。我已年逾不惑,年華驀地在眉眼間輕輕凋謝。青春是一闋流光溢彩背後本能的張皇,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爭鬥。可我,不戰而屈。

我默默轉身回臥房,聽聞先生說,「她是我母親的太太,不是我太太。這是母親送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負有贍養義務,至於愛情,我並不知。」我的心仿佛被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一隻飽含熱淚的眼睛。先生何等睿智,又如此愚鈍。我是大家閨秀,是舊式女子,不擅辭令,不懂表白。於我而言,愛是生活,是死生契闊的相依相隨,是細水長流的飲食起居。我以為,經年的忍負與犧牲或可換來先生的一抔柔情,沒承想,我的深情卻是一樁悲劇,我的愛情亦是一場徒勞。世界變了,所有人都只當我是舊中國落伍、無望的一代,誰知我曾不斷衡量與丈夫的關係,嘗試了解新世界。我終是背負著命運十字架,隨波逐流。

外面兀自歡聲笑語,許廣平說,「這是一場費厄潑賴(英語fair play的音譯,即公平競爭)。」我聽不懂。恍惚間,滿世喧囂折盡。

05


相關焦點

  • 魯迅妻子: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就這樣雙方同意了這場「天造地設」的婚姻,並訂於1901年完婚。女方是老姑娘朱安,男方是誰呢?他就是被毛澤東評價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魯迅,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1901年二人準備完婚,卻傳來魯迅拿到了赴日本留學的獎學金的消息,這一下老姑娘朱安又得「待字閨中」了。
  • 魯迅妻子,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我待他再好也是無用。」01她,一個21歲的老姑娘1878年紹興城朱戶人家添一女嬰,取名為「安」,希望一生可以安寧。朱安生活的環境就是中國最傳統的家庭,信仰「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會詩詞也要會針補」的「神論」。
  • 魯迅妻子朱安 一生欠安 魯迅妻子,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只願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魯迅妻子朱安 | 一生欠安文|李夢霽01下花轎時,我掉了繡花鞋,是兇兆。
  • 看哭了,魯迅妻子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祝願她生生世世永遠不要再遇見魯迅.
    我待他再好也是無用。」01她,一個21歲的老姑娘1878年紹興城朱戶人家添一女嬰,取名為「安」,希望一生可以安寧。朱安生活的環境就是中國最傳統的家庭,信仰「女子無才便是德,不會詩詞也要會針補」的「神論」。
  • 魯迅原配朱安:無性無愛守41年活寡
    就這樣雙方同意了這場「天造地設」的婚姻,並訂於1901年完婚。女方是老姑娘朱安,男方是誰呢?他就是被毛澤東評價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的魯迅,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佔最大領土的作家」。1901年二人準備完婚,卻傳來魯迅拿到了赴日本留學的獎學金的消息,這一下老姑娘朱安又得「待字閨中」了。雖然二人的婚事暫時完成不了了但朱家人卻也很快就釋然了:魯迅這個準女婿的身份地位越來越高了,對朱安來說以後嫁出去了也會有面子。
  • 魯迅死後,一生無性無愛的妻子,終於說出一句著名的怨言!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魯迅先生的家的那位為他獨守空房幾十年的夫人的事。看看朱安是怎麼傾訴著心中的苦悶,說出一句著名的怨言的。魯迅先生和他的第一位夫人朱安和他在1906年那年,在他母親的包辦下他們成婚了。他的夫人朱安並不是大美人,她給人帶來的感覺像是一個發育不全的人。
  • 魯迅髮妻,婚後41年無性無愛,無兒無女,臨終前的一句話令人落淚
    1878年,浙江紹興一戶姓朱的商人家中添了個女孩,朱家人給她取名"安",希望她一生平平安安。長大後的朱安,雖然沒有博學多才,但懂得許多基本的禮儀,對人也十分厚道。1899年,朱安21歲,這在當時已經算是「高齡姑娘」,所以朱家人很是著急,到處為她物色好人家。
  • 守著婚約孤獨病逝的汪靜宜:7歲與林彪定親,終身無愛無性無後代
    1907年12月5日,湖北黃岡林家大灣林姓人家,一生功過無限的林彪出生了。第二天,8公裡外的林父好友汪友誠家的女兒也出生了。林汪兩家交好,汪父見林彪與女兒汪伯梅只相隔一天。於是提議兩家結親,林父當即答應。
  • 魯迅小腳夫人朱安:獨守空房41年,在魯迅身亡時說了一句著名怨言
    今天我們所要了解的是魯迅和他的妻子朱安的愛情故事,雖說是夫妻,她卻獨守空房41年。魯迅是我們所熟知的大文豪,是以筆為武器,喚醒人們愛國情懷的戰士。他與許廣平的愛情故事也是被世人所熟知。許廣平當時的大多數女子不同,她自小做任何事情都有著自己的主見,她不願意裹腳並且希望自己能夠像男子一般在學堂上課。
  • 朱安一生守活寡,她卻得到了魯迅全部的愛,許廣平她憑什麼?
    魯迅在遇到許廣平前已經結婚了,他的結髮妻子叫朱安。用魯迅的話來說,朱安就是他的母親硬塞給他的一個禮物。因為年幼喪父,魯迅從小看著母親為了他們幾個孩子含辛如苦,所以他對母親十分的敬重,在他看來,只要母親開心,他寧願放棄愛情,所以他雖心有不滿不甘,但還是接受了無愛的婚姻。
  • 84 年前魯迅深夜離世,獨守空房41年小腳妻子,一句怨言道盡一生
    婚禮這一延期就是7年,朱安已經28歲了,這七年她一直呆在周家,任勞任怨,沒有提起要成婚的事。但是朱父開始急了,自己的女兒已經28歲了,在那個年代一個女人28歲是沒有人會要的,所以他找到周父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意識到理虧的周母找了個理由把魯迅從日本給騙了回來,這下子魯迅終於沒辦法,在回來沒幾天後就成婚了。
  • 1936年魯迅身亡,妻子朱安「獨守空房」41年,她竟說出了這種話
    哪怕是到了21世紀,魯迅的文章依然那麼犀利,帶給我們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如果要說起魯迅的私人生活,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屬他和許廣平的愛情故事了。但其實許廣平並不是魯迅的第一任妻子,在此之前魯迅就有過一位妻子。這位妻子可以說是非常盡職盡責,一直都在默默的陪伴著魯迅,但是這種陪伴非常特殊,魯迅將她娶回來以後,就讓這位妻子獨守空房,而她這一守就是四十年。
  • 魯迅身亡後,獨守空房41年的朱安,說了一句飽含心酸的著名怨言
    自古以來,哪一個女子,不希望能夠和自己心愛的男子長相廝守,守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起走向人生的晚年,能夠經常陪伴在愛人的身邊,時刻關心他,照顧他,也得到愛人的呵護。這是每一個女子所嚮往的,最美好的婚姻生活狀態。可在現實生活當中,又有多少情侶,多少夫妻是真正的兩情相悅呢?
  • 43歲名媛孫瑩瑩離婚,結束3年無性婚姻:「柏拉圖式的愛情」騙多少人!
    2015年,孫瑩瑩嫁給了這個比好小6歲的土豪李仕凡。剛結婚的時候,孫瑩瑩時常在社交網站秀恩愛,還曾節目裡說,老公非常愛她。多少婚姻就死於無性生活,無性就是無愛的潛臺詞。如果婚姻是好的,那一定是兩人努力的結果;如果婚姻不太好了,那可能是其中一人偷懶了。
  • 魯迅這句「天才加流氓」是評價著名文學家郭沫若的,這是什麼意思
    魯迅,郭沫若,這兩個人可以說都是文學壇上值得讓人尊敬的,相信大家也知道不少他們的名言,按理說兩個對文學都非常喜愛之人應該會成為知己,好朋友,但是魯迅和郭沫若正好相反,他們兩個不僅不是朋友,還相互嫌棄,郭沫若曾經用四個字形容魯迅,說他是文學流氓,衣冠禽獸,對此魯迅只回應了10個字,但字字戳心。
  • 1936年魯迅深夜去世,獨守空房41年的「妻子」,說的話讓人心疼
    其實,作為近代思想改革提倡者和解放者的魯迅,對待朱安這個原配妻子,並沒有盡到做丈夫的責任。二、包辦婚姻,多有不幸在朱安親戚朋友的介紹下,朱安與魯迅聯姻,與此同時,朱安與魯迅也成為包辦婚姻的代表。與此同時,朱安對待這個不曾謀面的未婚夫,卻是非常的友好,即便是後來倉促結婚,朱安也沒有說過魯迅的一句不是。剛開始的時候,魯迅寧可選擇離家出走,也不接受朱安這個包辦婚姻下的妻子。為此,魯迅曾出走日本多年,在日本度過自己的快樂時光。但即便如此,朱安還是在家裡等待著魯迅。
  • 魯迅,中文網際網路永遠的梗王
    我也沒閒著,在忙一個大家期待已久的福利,這個福利我敢說中文網際網路上僅此一家。用魯迅先生的話就是,真正的自媒體人,要敢於沉下心來做好內容,服務讀者。(我瞎說的)這幾天,中文網際網路上就發生了一件大事,網友發現北京魯迅博物館推出了「魯迅說過的話」檢索系統,今後,誰再惡搞魯迅先生的名言名句,隨手一查就能讓杜撰者顯形。
  • 男人當和尚,女人守活寡:中年夫妻的婚姻,正在忍受「性」的折磨
    十幾年的感情早已淡漠,從紅著臉表達愛意的熱戀情侶,變成了爭吵時撕破臉皮的陌生人。夜晚的欲望燃燒殆盡,躺在身邊的也不是愛人,是床伴。不得不問,性,是婚姻中的必需品嗎?有人作答:沒有性,何來愛情?所以性,決定了愛情,男人無性,女人就無愛。中年夫妻的婚姻,正在忍受「性」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