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導讀】
蔣先生做事,常「有頭無尾」
蔣先生的光頭,並不是天生的
作者:如去佛
正文3860字,閱讀需要約11分鐘。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宣布廢除陰曆(舊曆)、採用陽曆(公曆),並以1912年1月1日為「大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籍此表示與世界接軌、與滿清時代劃清界限。
在當時,元旦和新年是一個意思;這就是說,孫中山要讓大家此後都在陽曆1月1日過年。民間對此多有不滿,因為如果在1912年1月1日過年,就要在1月15日過元宵節;但1月15日是陰曆十一月二十七日,天上根本沒有月亮。
1913年7月,袁世凱當選民國大總統後,內務總長朱啟鈐改革四時節假,擬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袁世凱只同意了將「春節」確定為全國性節日、開始實行。但後來,袁世凱由於復闢之事惹得天怒人怨,其推行的「春節」也遭到反對。
1928年,蔣介石主導的國民黨發布宣言,要繼承總理遺志、堅定推行「國曆」(陽曆),並通令各級黨部及民眾團體廢除舊曆,「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國使用公曆,同時廢除舊曆和禁過舊年」;同時,嚴禁民間過春節貼春聯、燃煙花爆竹、互相拜年等。為此,蔣介石還邀請了蔡元培等諸多社會名流進行宣講,大力推行「國曆」。
可是在民間,老百姓並不買帳。當時的湖南名士葉德輝寫過這樣的對聯: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曆,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到了最後,蔣介石的這紙禁令便不了了之。直到1934年初,國民政府停止了強制廢除陰曆,稱「對於舊曆年關,除公務機關,民間習俗不宜過於幹涉。」
1934年2月14日春節間,有個學生寫了首小詩:今天是廢歷The New Years day,在家玩耍多Happy!但上峰仍叫我們去學校Study,想起來,真是多麼的Sorry。
蔣介石和宋美齡
這樣的事情,對於蔣介石來說,絕非個例。其主導的很多事情,比如其推行的歷次「反腐運動」,做到最後往往都「有頭無尾」、無疾而終。蔣先生做事情「光有頭,沒有尾」,為自己贏得「蔣光頭」的雅號,此號絕非浪得虛名。
民間發明了蔣先生的這個稱呼後,之所以能夠迅速流傳開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其本人的形象特徵也一直是光頭。
如去今天要和大家聊的話題就是,蔣先生是天生不長頭髮、還是人為剃掉的呢?我們先看一張他年輕時的照片。
照片上的蔣介石,當時的年齡大約為30歲,頭髮雖然不是非常茂密、髮際線也靠後,但至少可以看出:蔣介石並非天生不長頭髮的禿子。
第一種說法,蔣的光頭、是自己主動剃的。
蔣介石幼年父親早逝,其母王夫人將其撫養成人。蔣家世代信佛,王夫人也是虔誠佛教徒。吃齋信佛的她常為幼年蔣介石講解佛經,並帶他去附近雪竇寺禮佛。14歲那年,王夫人還特意為蔣挑選了一位信佛的姑娘作結髮妻子。
南懷瑾在《虛雲老和尚全集》中提及:蔣介石生平專參篤信「陽明禪」,並受雪竇寺的一個老和尚啟蒙,故在壯歲以後,終身不蓄髮。南懷瑾認為蔣介石不蓄髮,和他信佛有關。
「陽明禪」是明代王陽明先生的學問,大致就是將禪宗的教義、禪宗的語言納入了儒家學說。臺灣有座草山,後來被蔣介石改名為陽明山;蔣對王陽明的崇敬,由此可見一斑。
南懷瑾當然是一家之言。不過,蔣介石和多個佛學大師有機緣卻是不爭事實,如太虛大師、虛雲老和尚等。只是後來,蔣介石改信了基督教。
民間對蔣的光頭,還流傳其他說法;比如說,他留光頭因為一個讓他咬牙切齒的對手。他們說,蔣介石不留頭髮是因為那個一直令他寢食不安他的對手姓毛(即毛主席),所以頭頂上「絕不留毛」。
1945年的蔣介石
這種說法當然純屬猜測杜撰。蔣介石開始光頭時,主席尚未鯤鵬展翅,不可能招致蔣介石如此用心。
蔣介石自己說剃光頭是延續軍人習慣。50年代他對軍校學生的一次訓話時說過:其實我並不是光頭。但是我在北方的時候,北方系的軍人全部都是光頭,所以我也留了光頭。後來為了革命來到南方,南方軍人並不剃髮,大家覺得我很奇怪,於是就都以為我是光頭了,實際我是有頭髮的。
蔣介石最早在保定軍校學習,而後兩度留學日本。保定軍校的教育模式一切都參照日本,教官也多選用日本士官學校畢業者。日本軍隊特別喜歡給軍人剃光頭。蔣介石將光頭解釋為北方系軍隊(或日式軍事教育)的行為習慣,似乎合情合理。但是,仔細分析也有疑點。
出身北方系的軍事將領許多,他們並非「全部都是光頭」,這其中就包括蔣光鼐、陳誠等民國著名人物。他們在校期間會將頭髮全部剃掉,但一旦離開軍校,都不會繼續再留光頭。因為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光頭還是一種不雅的髮型。
蔣介石當然也有選擇的權利,但在之後的漫長歲月裡,他沒有試圖改變自己的光頭形象;這絕不是因為他喜歡光頭。他晚年曾兩次澄清自己不是光頭、並且對待理髮的態度非常認真;因此,蔣說自己光頭是軍人習慣,更像是在掩飾。
第二種說法,蔣介石得了禿頭病。
蔣介石第三任妻子寫的《陳潔如回憶錄》中透漏:蔣年輕時愛逛妓院,染上了一身花柳病。有人據此推論,蔣介石得的是梅毒,梅毒症狀之一就是掉發;蔣的光頭,乃是梅毒併發症導致的。
這種說法的問題在於,梅毒可以治癒,並且治癒後、脫掉的頭髮會迅速長回來。蔣介石似乎不該因此一輩子沒有頭髮。
年青時留辮子的蔣介石
無論蔣介石光頭是否和梅毒有關,其年輕時,是花街柳巷的常客卻是不爭的事實。在他的日記中可以看到,蔣曾經經常去找妓女陪自己喝酒、打牌、睡覺。
蔣在某日曾寫道:「到了妓院,看到床鋪髒亂,餘拂袖而去。」
一次,從福建到上海途經香港時,在日記中寫道:「香港乃花花世界,餘能否經受考驗,就看今天。」然而,經過痛苦思想掙扎的蔣介石,當天晚上還是去了妓院。
蔣他在日記中承認:「我的毛病就是好色也。」就連在馬路上見到美女而心動,他也會寫入日記:「見豔心動,記大過一次。」甚至,他在解決性苦悶時,也毫不忌諱地在日記中記下來「以自慰振興精神」。
據記載,蔣介石在上海有一個相好的妓女叫做介眉。介眉希望與他結婚,此時深陷情網的蔣介石也有此意,但他要介眉寫一盟約。而介眉不肯,於是二人的婚事就此沒有什麼進展。後來蔣要到福建打仗,介眉要跟著一起去。蔣介石沒有答應,介眉於是要求他在上海陪她幾天。蔣介石不忍捨棄這段感情,便與她又過了幾天卿卿我我的風流生活。
但是,事後蔣介石又在日記中寫道:「我真是不像話,離開家前、緯兒拉著我的手不讓我走,母親重病在床,我都沒多理會,但我竟然在介眉家多住了好幾天。」
儘管梅毒導致蔣介石禿頭的說法不可全信,但蔣介石從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頭髮確實經歷了一個從密到疏、再到近似於無的過程。
針對蔣二禿子的說法,還有人認為:蔣氏家族可能有禿頭的遺傳基因。民間也將蔣先生稱作「蔣二禿子」,這是因為他在蔣家排行老二、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蔣介卿。
蔣介卿:蔣介石同父異母的哥哥
關於蔣介石的身世,也有說其親生父親是河南人鄭福安的。其母親王採玉,大哥鄭大發,二哥鄭發,他叫合成,又名三發子。王採玉帶著蔣介石改嫁給蔣介卿的父親蔣肇聰。所以,民間對蔣介石也有「鄭三發子」的叫法。
有人研究蔣介石的後代發現:蔣家的男性,蔣經國、蔣孝勇、蔣孝嚴等,乃至孫子輩的蔣友柏,似乎都有「中年脫髮」的情形。這不能不使人猜測,也許蔣氏家族真的有著遺傳的脫髮症,正是這種遺傳病才導致蔣介石隨著年紀的增大逐漸變成了「蔣光頭」。
蔣介石理髮的故事
據說,蔣以前每次到漢口,都到武漢老字號理髮店「長生堂」、指定戴恆貴或其兒子戴友寶為他剃頭。到了晚年,其身邊人翁元回憶:蔣介石稀疏的短髮,也是定期就要修剪一次的。最早為他理髮的是從大陸上帶出來的一位老師傅,後來老師傅退休了,就由錢副官接替。蔣覺得他理得很好,之後就一直讓他剪髮,官邸裡頭的同仁就戲稱他是「天下第一把刀」。
錢副官的名字叫錢如標,當時他專門為蔣介石剃頭髮、刮鬍須;但這個「天下第一刀」,後來卻因為把蔣介石「爆菊」,被關了四年。
那是1971年11月間,蔣介石和宋美齡,到高雄「澄清湖賓館」避寒度假。一日午後,蔣先生大便不順,就讓錢如標為他塞通便甘油球。錢有心事,在塞甘油球時分了心,塞第一瓶時偏了、刺破了蔣的肛門肉。
錢如標居然沒有發現異樣,還接著塞第二瓶,仍未察覺。蔣介石低頭驚見馬桶裡鮮血淋漓,並覺肛門一陣劇痛,便大聲叫罵。其它侍衛趕緊跑進來,只見蔣介石捂著腚、鮮血從指間流出,嘴裡還在破口大罵,而一旁的錢如標呆若木雞;於是就明白了怎麼回事,立即將錢如標抓了起來。
蔣介石肛門受創,之後又發炎潰爛,治療快兩個月才痊癒。此後,蔣介石身體更加虛弱。蔣介石一氣之下要侍衛長把錢如標即刻移送軍法處法辦。就在當天下午,錢如標被押往屏東空軍基地、被連夜專機解送臺北。
蔣介石和母親王採玉
錢如標在臺灣經營著生意,平日裡跟政商界的關係都不錯。發生爆菊事件後,跟錢如標交好的政要紛紛向蔣介石求情。經過大家勸解,蔣介石也覺得如果將錢如標法辦,肛門受傷之事勢必張揚出去,影響形象。
於是,他冷靜思考後、把錢如標關在他在臺北的士林官邸禁閉室,以家法侍候。從此,宋美齡每次見到錢如標,都會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先生的身體就是你這個錢如標拖垮的,就是你這個錢如標害的!」
錢如標名義上被關了禁閉,但官邸人員私下常為他開後門、行方便,並未吃到什麼苦頭。
」中正頭」的故事
撤到臺灣後,蔣介石的個人崇拜越來越嚴重。臺灣教育部門,一度要中小學推廣「中正頭」。
某天,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勇頂著光頭回了家。蔣介石大惑不解,問這是怎麼回事。蔣孝勇回答道:爺爺,您難道不知道,我們老師讓我們大家理「中正頭」,就是要剃個光頭的意思,好像全臺灣所有的中學生都是要理這種頭的。
蔣介石大為不悅。過了兩天,在一次軍政會議上,他特意說了此事:你們很多人會說我是個禿頭或理的光頭,其實我是有頭髮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罷了,我認為辦教育的,要中學生理光頭是不對的。
於是,這場中學生剃光頭的運動,在蔣介石的幹預下草草收場、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