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蔣介石被稱為「蔣光頭」,最重要的原因,其實並非頭髮問題

2021-01-18 騰訊網

【今日導讀】

蔣先生做事,常「有頭無尾」

蔣先生的光頭,並不是天生的

作者:如去佛

正文3860字,閱讀需要約11分鐘。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宣布廢除陰曆(舊曆)、採用陽曆(公曆),並以1912年1月1日為「大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籍此表示與世界接軌、與滿清時代劃清界限。

在當時,元旦和新年是一個意思;這就是說,孫中山要讓大家此後都在陽曆1月1日過年。民間對此多有不滿,因為如果在1912年1月1日過年,就要在1月15日過元宵節;但1月15日是陰曆十一月二十七日,天上根本沒有月亮。

1913年7月,袁世凱當選民國大總統後,內務總長朱啟鈐改革四時節假,擬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袁世凱只同意了將「春節」確定為全國性節日、開始實行。但後來,袁世凱由於復闢之事惹得天怒人怨,其推行的「春節」也遭到反對。

1928年,蔣介石主導的國民黨發布宣言,要繼承總理遺志、堅定推行「國曆」(陽曆),並通令各級黨部及民眾團體廢除舊曆,「自1929年1月1日起,全國使用公曆,同時廢除舊曆和禁過舊年」;同時,嚴禁民間過春節貼春聯、燃煙花爆竹、互相拜年等。為此,蔣介石還邀請了蔡元培等諸多社會名流進行宣講,大力推行「國曆」。

可是在民間,老百姓並不買帳。當時的湖南名士葉德輝寫過這樣的對聯: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曆,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到了最後,蔣介石的這紙禁令便不了了之。直到1934年初,國民政府停止了強制廢除陰曆,稱「對於舊曆年關,除公務機關,民間習俗不宜過於幹涉。」

1934年2月14日春節間,有個學生寫了首小詩:今天是廢歷The New Years day,在家玩耍多Happy!但上峰仍叫我們去學校Study,想起來,真是多麼的Sorry。

蔣介石和宋美齡

這樣的事情,對於蔣介石來說,絕非個例。其主導的很多事情,比如其推行的歷次「反腐運動」,做到最後往往都「有頭無尾」、無疾而終。蔣先生做事情「光有頭,沒有尾」,為自己贏得「蔣光頭」的雅號,此號絕非浪得虛名。

民間發明了蔣先生的這個稱呼後,之所以能夠迅速流傳開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其本人的形象特徵也一直是光頭。

如去今天要和大家聊的話題就是,蔣先生是天生不長頭髮、還是人為剃掉的呢?我們先看一張他年輕時的照片。

照片上的蔣介石,當時的年齡大約為30歲,頭髮雖然不是非常茂密、髮際線也靠後,但至少可以看出:蔣介石並非天生不長頭髮的禿子。

第一種說法,蔣的光頭、是自己主動剃的。

蔣介石幼年父親早逝,其母王夫人將其撫養成人。蔣家世代信佛,王夫人也是虔誠佛教徒。吃齋信佛的她常為幼年蔣介石講解佛經,並帶他去附近雪竇寺禮佛。14歲那年,王夫人還特意為蔣挑選了一位信佛的姑娘作結髮妻子。

南懷瑾在《虛雲老和尚全集》中提及:蔣介石生平專參篤信「陽明禪」,並受雪竇寺的一個老和尚啟蒙,故在壯歲以後,終身不蓄髮。南懷瑾認為蔣介石不蓄髮,和他信佛有關。

「陽明禪」是明代王陽明先生的學問,大致就是將禪宗的教義、禪宗的語言納入了儒家學說。臺灣有座草山,後來被蔣介石改名為陽明山;蔣對王陽明的崇敬,由此可見一斑。

南懷瑾當然是一家之言。不過,蔣介石和多個佛學大師有機緣卻是不爭事實,如太虛大師、虛雲老和尚等。只是後來,蔣介石改信了基督教。

民間對蔣的光頭,還流傳其他說法;比如說,他留光頭因為一個讓他咬牙切齒的對手。他們說,蔣介石不留頭髮是因為那個一直令他寢食不安他的對手姓毛(即毛主席),所以頭頂上「絕不留毛」。

1945年的蔣介石

這種說法當然純屬猜測杜撰。蔣介石開始光頭時,主席尚未鯤鵬展翅,不可能招致蔣介石如此用心。

蔣介石自己說剃光頭是延續軍人習慣。50年代他對軍校學生的一次訓話時說過:其實我並不是光頭。但是我在北方的時候,北方系的軍人全部都是光頭,所以我也留了光頭。後來為了革命來到南方,南方軍人並不剃髮,大家覺得我很奇怪,於是就都以為我是光頭了,實際我是有頭髮的。

蔣介石最早在保定軍校學習,而後兩度留學日本。保定軍校的教育模式一切都參照日本,教官也多選用日本士官學校畢業者。日本軍隊特別喜歡給軍人剃光頭。蔣介石將光頭解釋為北方系軍隊(或日式軍事教育)的行為習慣,似乎合情合理。但是,仔細分析也有疑點。

出身北方系的軍事將領許多,他們並非「全部都是光頭」,這其中就包括蔣光鼐、陳誠等民國著名人物。他們在校期間會將頭髮全部剃掉,但一旦離開軍校,都不會繼續再留光頭。因為對於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光頭還是一種不雅的髮型。

蔣介石當然也有選擇的權利,但在之後的漫長歲月裡,他沒有試圖改變自己的光頭形象;這絕不是因為他喜歡光頭。他晚年曾兩次澄清自己不是光頭、並且對待理髮的態度非常認真;因此,蔣說自己光頭是軍人習慣,更像是在掩飾。

第二種說法,蔣介石得了禿頭病。

蔣介石第三任妻子寫的《陳潔如回憶錄》中透漏:蔣年輕時愛逛妓院,染上了一身花柳病。有人據此推論,蔣介石得的是梅毒,梅毒症狀之一就是掉發;蔣的光頭,乃是梅毒併發症導致的。

這種說法的問題在於,梅毒可以治癒,並且治癒後、脫掉的頭髮會迅速長回來。蔣介石似乎不該因此一輩子沒有頭髮。

年青時留辮子的蔣介石

無論蔣介石光頭是否和梅毒有關,其年輕時,是花街柳巷的常客卻是不爭的事實。在他的日記中可以看到,蔣曾經經常去找妓女陪自己喝酒、打牌、睡覺。

蔣在某日曾寫道:「到了妓院,看到床鋪髒亂,餘拂袖而去。」

一次,從福建到上海途經香港時,在日記中寫道:「香港乃花花世界,餘能否經受考驗,就看今天。」然而,經過痛苦思想掙扎的蔣介石,當天晚上還是去了妓院。

蔣他在日記中承認:「我的毛病就是好色也。」就連在馬路上見到美女而心動,他也會寫入日記:「見豔心動,記大過一次。」甚至,他在解決性苦悶時,也毫不忌諱地在日記中記下來「以自慰振興精神」。

據記載,蔣介石在上海有一個相好的妓女叫做介眉。介眉希望與他結婚,此時深陷情網的蔣介石也有此意,但他要介眉寫一盟約。而介眉不肯,於是二人的婚事就此沒有什麼進展。後來蔣要到福建打仗,介眉要跟著一起去。蔣介石沒有答應,介眉於是要求他在上海陪她幾天。蔣介石不忍捨棄這段感情,便與她又過了幾天卿卿我我的風流生活。

但是,事後蔣介石又在日記中寫道:「我真是不像話,離開家前、緯兒拉著我的手不讓我走,母親重病在床,我都沒多理會,但我竟然在介眉家多住了好幾天。」

儘管梅毒導致蔣介石禿頭的說法不可全信,但蔣介石從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頭髮確實經歷了一個從密到疏、再到近似於無的過程。

針對蔣二禿子的說法,還有人認為:蔣氏家族可能有禿頭的遺傳基因。民間也將蔣先生稱作「蔣二禿子」,這是因為他在蔣家排行老二、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蔣介卿。

蔣介卿:蔣介石同父異母的哥哥

關於蔣介石的身世,也有說其親生父親是河南人鄭福安的。其母親王採玉,大哥鄭大發,二哥鄭發,他叫合成,又名三發子。王採玉帶著蔣介石改嫁給蔣介卿的父親蔣肇聰。所以,民間對蔣介石也有「鄭三發子」的叫法。

有人研究蔣介石的後代發現:蔣家的男性,蔣經國、蔣孝勇、蔣孝嚴等,乃至孫子輩的蔣友柏,似乎都有「中年脫髮」的情形。這不能不使人猜測,也許蔣氏家族真的有著遺傳的脫髮症,正是這種遺傳病才導致蔣介石隨著年紀的增大逐漸變成了「蔣光頭」。

蔣介石理髮的故事

據說,蔣以前每次到漢口,都到武漢老字號理髮店「長生堂」、指定戴恆貴或其兒子戴友寶為他剃頭。到了晚年,其身邊人翁元回憶:蔣介石稀疏的短髮,也是定期就要修剪一次的。最早為他理髮的是從大陸上帶出來的一位老師傅,後來老師傅退休了,就由錢副官接替。蔣覺得他理得很好,之後就一直讓他剪髮,官邸裡頭的同仁就戲稱他是「天下第一把刀」。

錢副官的名字叫錢如標,當時他專門為蔣介石剃頭髮、刮鬍須;但這個「天下第一刀」,後來卻因為把蔣介石「爆菊」,被關了四年。

那是1971年11月間,蔣介石和宋美齡,到高雄「澄清湖賓館」避寒度假。一日午後,蔣先生大便不順,就讓錢如標為他塞通便甘油球。錢有心事,在塞甘油球時分了心,塞第一瓶時偏了、刺破了蔣的肛門肉。

錢如標居然沒有發現異樣,還接著塞第二瓶,仍未察覺。蔣介石低頭驚見馬桶裡鮮血淋漓,並覺肛門一陣劇痛,便大聲叫罵。其它侍衛趕緊跑進來,只見蔣介石捂著腚、鮮血從指間流出,嘴裡還在破口大罵,而一旁的錢如標呆若木雞;於是就明白了怎麼回事,立即將錢如標抓了起來。

蔣介石肛門受創,之後又發炎潰爛,治療快兩個月才痊癒。此後,蔣介石身體更加虛弱。蔣介石一氣之下要侍衛長把錢如標即刻移送軍法處法辦。就在當天下午,錢如標被押往屏東空軍基地、被連夜專機解送臺北。

蔣介石和母親王採玉

錢如標在臺灣經營著生意,平日裡跟政商界的關係都不錯。發生爆菊事件後,跟錢如標交好的政要紛紛向蔣介石求情。經過大家勸解,蔣介石也覺得如果將錢如標法辦,肛門受傷之事勢必張揚出去,影響形象。

於是,他冷靜思考後、把錢如標關在他在臺北的士林官邸禁閉室,以家法侍候。從此,宋美齡每次見到錢如標,都會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先生的身體就是你這個錢如標拖垮的,就是你這個錢如標害的!」

錢如標名義上被關了禁閉,但官邸人員私下常為他開後門、行方便,並未吃到什麼苦頭。

」中正頭」的故事

撤到臺灣後,蔣介石的個人崇拜越來越嚴重。臺灣教育部門,一度要中小學推廣「中正頭」。

某天,蔣介石的孫子蔣孝勇頂著光頭回了家。蔣介石大惑不解,問這是怎麼回事。蔣孝勇回答道:爺爺,您難道不知道,我們老師讓我們大家理「中正頭」,就是要剃個光頭的意思,好像全臺灣所有的中學生都是要理這種頭的。

蔣介石大為不悅。過了兩天,在一次軍政會議上,他特意說了此事:你們很多人會說我是個禿頭或理的光頭,其實我是有頭髮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罷了,我認為辦教育的,要中學生理光頭是不對的。

於是,這場中學生剃光頭的運動,在蔣介石的幹預下草草收場、不了了之。

相關焦點

  • 蔣介石到臺灣後,總結了一堆經驗,為何恨美國的馬歇爾?
    而且老蔣最愚蠢的一招,日本人都打過來了,還依然搞「攘外必先安內」,其實這就是賣國行為,就憑這做法必敗無疑。剛才我們說的,蔣光頭不會去總結反思自己的錯,他即使想到了,也不會從中找自己的原因,他要找別人的原因。既找手下的那些人毛病,甚至認為美國人也是造他失敗的因素。01在我們印象裡,美國人支持老蔣,其實美國人支持蔣光頭,當時認他有希望,確保自己的利益不受損。
  • 蔣介石為什麼總以光頭示人?和他的私生活有關?
    說到蔣介石,給後人的感覺總是一副光頭枯瘦的形象,由於在過去教育的誤導,蔣介石在很多國民心中往往是一個壞人和罪人的角色,所以有不少人甚至稱其為「蔣光頭」,那麼蔣介石為什麼平時總是以光頭的形象示人呢?
  • 蔣介石可以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何輸了,人生最重要的解放戰爭
    蔣介石正式在全國軍民上加一心,以及盟國的幫助下贏得了八年抗日戰爭的勝利。但是為何,蔣介石卻輸掉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解放戰爭。要知道,解放戰爭是兩黨雙方,最重要的一場戰役,贏了,坐擁天下,輸了,遺臭萬年。但最後,卻是蔣介石輸了。他輸掉這場人生中最重要的戰役,有很多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他違背了民意。
  • 何應欽密謀炸死蔣介石,結果失敗了,蔣介石為什麼不敢處罰何應欽
    聲明:本文素材來自《抗戰史話》一書,作者原創,獨家首發,轉載必究,拒絕偽史,保證不涉時政。1936年的雙十二,在中國歷史上可謂不同尋常。當然,那年的雙十二可不是什麼購物的節日,而是著名的「西安事變」發生日。
  • 陳布雷最得蔣介石器重,為何最終選擇自戕?後世忽略一重要細節
    其實在這年的春天,蔣介石就委託邵子力轉贈自己戎裝照片給陳布雷,以表達主動交接之意願。並且頗為謙遜地落款為「弟蔣中正」。1927年是陳布雷人生的最重要一年,更是他事業的真正上升期。這年的1月,陳布雷和另一位潘公展的人去了南昌與蔣介石會面,算是蔣介石的一次面試。
  • 蔣介石在接班人問題上一直視蔣緯國若無物 蔣緯國自己道出了原因
    蔣介石有兩個兒子蔣經國和蔣緯國,但是在接班人問題上,蔣介石眼中從來都是蔣經國,從來沒有把蔣緯國列入其中。 其實,看看蔣緯國的經歷,蔣緯國可不是泛泛之輩。
  • 孫中山先生重用蔣介石,為何卻始終沒給蔣軍權?蔣自身的原因
    孫中山先生在生前,對蔣介石作為一個軍事人才是很信任和重用的。但中山對蔣介石的信任和使用,又是有條件有限度的,他始終沒把「振興黨國的重任」放在蔣介石的身上,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作為軍事顧問,史迪威被蔣介石厭棄,陳納德被重用,原因很簡單
    史迪威,是美國的高級將領,作為中國戰區總司令,蔣介石的參謀長,他1942年3月的重慶,同時還擔任中緬印美軍戰區司令官。抗戰時期,他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保證公路的暢通,指揮的中國軍隊,提高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提高美國對中國的援助的援助作用,堅持讓戰爭打下去。
  • 蔣介石精通日語,且掌握德語和俄語,為何最重要的英語卻不懂?
    可是,蔣介石因其受到自身條件和視野的限制,尚沒有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蔣介石執掌國民黨最高權柄後,開始同英、美等發達國家打交道。因為不懂英語,在外交、軍援和其他禮儀場合難以溝通和交往,使他感到很不方便。這時,他才真正意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 張學良晚年透露蔣介石失敗的原因,失去了一個人,留下了一個人
    西安事變之後,蔣介石差點喪命,他決意報復張學良,把他騙到南京後軟禁了起來,一直到蔣介石和蔣經國都去世了才被放出來。 張學良就在被蔣介石的囚禁中,度過了他人生中的大半輩子,但他對蔣介石沒有特別恨,看待他也很公平。晚年談到蔣介石為什麼會失敗的話題,張學良認為光從軍事方面來看,蔣介石失去了一個人,留下了一個人,讓蔣介石註定了失敗。
  • 1932年蔣介石一個重要決定,成為四行倉庫八百勇士悲壯的根源
    然而上海對國民黨來說,從經濟、政治和軍事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按理說,蔣介石必須要在上海進行堅決的抵抗。①從經濟上看,上海是財富的聚集地,也是蔣介石經濟的主要來源。在1931年抗戰爆發前,上海的人口有300多萬,上海的工業實力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已經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及綜合性經濟中心。代表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是地價,我們來看看當時上海的地價。
  • 最見風使舵的漢奸,曾是我黨重要人物後投靠蔣介石,最後病死監獄
    如果把國家變成一個個的人,那麼可以說那個年代的中國就是一個誰都可以欺負的小姑娘,在面對西方人和身邊的日本惡漢時,真的沒有什麼辦法來保護自己,而且為什麼說是小姑娘,一個原因是小,力量弱,一個就是姑娘了,漂亮了自然會招人喜歡。但是在國家面前,這就是赤裸裸的武力侵略了,而且更讓人難過的還是,就算是國家內部我們也不是一個整體,被分成了很多派別。
  • 或許並非全是腸道問題,這4個原因很重要
    或許並非全是腸道問題,這4個原因很重要每個人都是有放屁這種行為的,雖然會非常的尷尬,但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之一,其實我們出現放屁的原因,主要是吃的比較多或者是肚子裡面有一些氣體,所以會通過放屁的形式排出,當然,有的一些人可能每天都會存在大量放屁的情況,而這可能和以下這個情況有著很大的關係,我們要引起重視。為何總是喜歡放屁?
  • 蔣介石日記裡的早期臺灣:贊日月潭平生理想風景
    蔣介石日記裡的早期臺灣:贊日月潭平生理想風景   中新網11月6日電 臺灣《旺報》「兩岸史話」欄目今天刊載署名周玉山的文章
  • 古月、王鐵成等特型演員逼真再現一代偉人,孫飛虎演的蔣介石最像
    他曾在87部影視作品中出演毛澤東,是最形似的毛澤東飾演者。1990年第十三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作品:《開國大典》。 1993年第十六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作品:《毛澤東的故事》。5 劉懷正劉懷正,中國電影演員 、朱德元帥特型演員、貴州省話劇團演員、四川省成都話劇院院長。
  • 蔣介石去世43年,何時回葬大陸?其孫預言了時間
    許多人紛紛回到家鄉祭祖,以示不忘故土先輩,然而並非每個人都能葉落歸根,死後葬在自己的家鄉故土,比如蔣介石,今天是清明節,也是他去世43周年的忌日。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去世,根據他生氣的遺願,蔣介石的棺槨並沒有下葬,而是選擇停放在臺灣桃園縣大溪鎮慈湖附近,取名為慈湖蔣陵。
  • 「高雄屠夫」彭孟緝犯下大錯,依然被蔣介石重用,晚年信佛贖罪
    參謀總長是軍隊中的重要職位,今天我們來講一位曾經在臺灣擔任「參謀總長」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此人名叫彭孟緝。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深得蔣介石信任,兩度擔任「參謀總長」,是臺灣軍政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提到彭孟緝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其實彭孟緝在臺灣的名聲很大,不過他的名聲卻不太好。因為彭孟緝曾經在臺灣犯下大錯,屠殺了幾千名無辜的市民,他也因此被稱為「高雄屠夫」。那麼,彭孟緝後來的結局怎麼樣呢?彭孟緝出生於1908年,湖北武漢人。1926年,彭孟緝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從學校畢業後,先後擔任排長、連長等職務。
  • 從日記看蔣介石晚年的內心世界
    1960年代中期之前,蔣介石通常會寫一滿頁的日記,有時還會寫得太多而放在邊款空處。內容也相當豐富,包括「雪恥」、勵志性的「名人名言」、讀書心得、時局觀感、預計要做的事情、日常記事、對人對事的評論等。而其最後幾年的日記,內容基本上只有最重要的記事,已經有時斷時續現象,字數越來越少,有一天甚至只寫了「雪恥」二字。
  • 此夫婦被稱為「捏住蔣介石命脈的人」,他們到底做了些什麼?
    此夫婦被稱為「捏住蔣介石命脈的人」,他們到底做了些什麼?文/無計讀史曾經有這樣一對夫婦,妻子每天在國民黨內部竊取材料,丈夫則負責送到共產黨的情報處。這是一對「英雄夫婦」,其中,妻子的名聲才更是響亮。她被稱為「握住蔣介石命脈的人」,她叫沈安娜。1 入黨沈安娜出生在江蘇省的一個書香門第,從小就是書籍陪著她長大的。待到沈安娜慢慢長大之後,沈安娜開始因為錢而犯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