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地處長江下遊的江蘇,始終以經濟強省的擔當力爭上遊,在深化對口支援、促進區域協同、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及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江蘇衛視始終肩負著一線主流媒體的使命,以「守正創新」的姿態,嚴把節目創作導向,致力從豐富的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從真實的百姓情感中把握需求。在持續打造情感類、益智類、科學類、音樂類、文化類等內容矩陣的同時,不斷研發新的模式樣態和題材品類,強化融合思路和帶貨思維,深挖內容價值的巨大潛能,用心調製著滿滿荔枝風味的「電視+」新口感,重磅推出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節目《從長江的盡頭回家》,該節目將於10月16日21:10暖心登陸江蘇衛視。
作為「中華文化廣播電視傳播工程」重點項目,該節目將圍繞「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及「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兩大主題,走進長江流域風格迥異的地區,通過一場「探訪+公益+文化+紀實+帶貨」融媒體公益行動,全面立體地展現長江經濟帶開花結果的新氣象。作為一檔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如何做出新意,又讓節目好看,考驗著江蘇衛視的節目組主創團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是關係國家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在此背景下,製作一檔以長江經濟帶為主題的公益節目,除了形式與內容創新,更應產生一定的現實價值和影響力,從而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貢獻一臂之力。
長江是貫穿中華民族命運,和歷史發展的一條河流,長江沿線地區擁有的豐富物產,足以匯集成一個寶庫。基於長江流域的物產潛力,《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別出心裁將長江作為一條線索貫穿節目始終,記錄和串聯起脫貧攻堅的奮鬥故事。
長江總流域覆蓋19個省級行政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節目組在調研的過程中,驚喜地發現,很多長江沿線物產有潛力被推廣到全國各地,藉助電視平臺和網絡直播作為載體,可以幫助當地打造出一條特色銷售產業鏈,甚至為當地留下一個具有巨大價值的「長江品牌」。於是,《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精心選擇與脫貧主題關係密切的省區,在每一個省區做一期節目,一期節目探訪該省區的幾個典型地方,主持人彭宇和每一站「回家」的明星嘉賓,與企業家、政策專家、文化學者、網絡主播等嘉賓,共同組成探訪小組,深入長江沿岸的鄉村小鎮探訪,聚合各方力量,找準適合當地可持續發展的特色物產,精心籌備一場網絡直播,把「長江品牌」的物產資源推薦給全國觀眾,也展現脫貧攻堅過程中的好政策、好點子,以及人民群眾脫貧致富的奮鬥面貌。
如在雲南篇中,雲南籍演員楊昆及歌唱家宗庸卓瑪以「回家嘉賓」的身份出現在節目中,與主持人彭宇帶領觀眾一起領略「萬裡長江第一灣」,重走茶馬古道,採摘扶貧「金果」,讓觀眾感受到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在貴州篇中,回到家鄉的貴州籍歌手龔琳娜,對當地的物產如數家珍,情不自禁想用她的悅耳歌聲,為家鄉的脫貧攻堅工作送去一份別樣的力量,吸引觀眾聽她娓娓道來那片熱土上正能量滿滿的扶貧故事。
保持對行業趨勢的敏銳判斷,堅守對內容品質的匠心追求,探索電視平臺的創新邊界,是江蘇衛視在新媒體時代中轉型升級的攻守之道。在今年的特殊環境下,江蘇衛視立足於電視媒體的公信力,踐行江蘇廣電總臺「雙頭部」傳播戰略,在助力復工復產、做強帶貨經濟的過程中,不斷拓展電視這一媒介的價值表達空間。
江蘇衛視獨闢蹊徑將「直播帶貨」作為《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的節目重要部分,生動呈現策劃、探訪、準備、謀劃這場扶貧帶貨直播的過程,讓觀眾全方位了解產品的同時,也可以直接下單訂貨,既帶來卓有成效的經濟創收,也打造長效賦能的品牌效應,積極拉動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
特殊的2020年,對主流媒體的融合能力進行了一次大考。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踐行好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能力,始終是所有主流媒體的追求,亦是江蘇衛視的一貫追求。通過半年多的實踐,江蘇衛視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藉由搭載融合思維,節目內容的社會價值、商業價值均得到了大幅提升。《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更是希望,在銳意進取的融合創新中,扎紮實實地把「長江」品牌推薦給全國觀眾,讓它走進千家萬戶中。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節目組結合當前電商行業中最受熱捧的潮流,把直播帶貨的模式直接服務於脫貧攻堅工作,其目的不只是單純講述各地奮力脫貧致富的生動故事,而是將重點落在通過「網絡直播帶貨」這條任務線索,充分展現當地的特色物產和風土人情,最終為當地帶來創收和打造特色的銷售產業鏈。
在直播帶貨漸成新風口的背景下,如何為網絡直播帶貨賦予更多正向價值,如何以更具未來感、破次元的內容再生產拓展直播的邊界,是整個媒體行業都在探討的命題。在這一命題面前,江蘇衛視走在了行業的前列,在匠心打造品質內容的基礎上,巧妙融合直播經濟因素,推出《從長江的盡頭回家》這檔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創新性地拓寬了電視平臺的互動和表達空間。
自覺承擔主流媒體責任擔當,
為扶貧事業提供「廣電樣本」
時間進入2020年下半年,脫貧攻堅已進入倒計時,迎來最後的決戰時刻。脫貧攻堅也成為今年廣電媒體內容編排的一條主線。電視媒體既是時代的記錄者,也是參與者。在脫貧攻堅戰中,身處省級衛視第一方陣的的江蘇衛視,匠心打造《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為代表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節目,不僅僅是扶貧故事的講述者,也深度參與了脫貧攻堅戰。
從這一點來看,在關鍵節點和大事要事面前,江蘇衛視自覺承擔起了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不失聲,有作為,扛起了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和任務,也為扶貧事業提供了一個「廣電樣本」。這背後正是源於江蘇衛視始終堅持「責任塑造形象,品質成就未來」的辦臺理念,堅持「有品質,有溫度,只引領,不跟隨」的頻道定位。
同時,江蘇衛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守正創新」,不斷策劃、製作、播出反映時代精神、貼近百姓生活的精品力作,傳播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以層次豐富、全齡覆蓋的節目內容矩陣,滿足觀眾多元化的觀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