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長江的盡頭回家》貴州篇今晚播出 龔琳娜唱響布依族盤歌

2021-02-28 江蘇衛視

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本周五晚21:10將在江蘇衛視播出第二期。

節目第二站來到了貴州省水城縣,這一次,探訪小組由龔琳娜、彭宇、謝安然、李宣卓組成。探訪小組將在龔琳娜的帶領下,探訪水城縣刺梨、朝天椒、紅心獼猴桃等特色物產的生產基地,展現水城縣脫貧致富的新面貌,並策劃直播助力當地好物品牌的推廣與銷售,推動各種特產走出深山。龔琳娜一行還走進了古老村落天門村,唱響了當地特色的布依族盤歌。

香辣,是大眾對於貴州美食的普遍印象。本次龔琳娜水城之行從辣椒基地到特產刺梨,品嘗的各色美味更是讓人垂涎欲滴。在辣椒種植基地,龔琳娜和基地辣椒研究員在聽說彭宇是湖南人後,請他現場嘗試生吃辣椒。那麼,彭宇的「湖南胃」與貴州的辣椒在節目中將展開怎樣的一場跨地域的辣味交流呢?也正是這樣的辣椒在當地的脫貧攻堅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且採摘周期較長,另一方面它為留守老人創造了工作機會,並且採摘的勞動強度相對不大。水城縣的小辣椒種出了脫貧「致富果」,照亮了水城縣的脫貧之路。

本期節目還來到了水城縣野鍾村的刺梨種植基地,在這裡,探訪小組一行四人遇到了刺梨種植戶鄧吉棟。今年79歲的鄧吉棟曾是野鍾村的村支書,是野鍾村最早一批帶頭種植刺梨的果農。雖然已近耄耋之年,但鄧吉棟仍不忘帶領村民探索致富的道路。以往村民大多種植玉米,收成不定,而自2013年開始大規模改種刺梨後,當地居民的收入實現了翻番。

龔琳娜更是表示:「刺梨是家鄉獨一無二的水果,剛吃進去很酸,但之後口感會回甜。」有著「維C之王」稱號的刺梨到底是什麼味道?好奇刺梨味道的彭宇、謝安然、李宣卓為了吃上刺梨可是費了一番功夫,刺梨的表面都是針刺,不僅採摘需要戴手套,吃之前還要把表面的刺去掉,謝安然在品嘗後直言:「一開始吃很酸,但後面你會越吃越上癮。」而據鄧吉棟介紹,刺梨不僅可以直接吃,還有制果乾、泡酒、煨茶等各種花式做法吃法。

水城之行探訪小組還來到了天門村,這裡是布依族的特色村寨,至今仍保留著完整的吊腳樓村落形態。

在這裡,布依族通過世代流傳著的織布扎染工藝製作出獨具民族風情的特色服飾。謝安然和李宣卓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體驗試穿布依族服飾,化身布依族「公主」和「王子」。別具一格的布依族服飾讓謝安然愛不釋手,美美的上演了一出「公主出遊記」。

布衣族盤歌被譽為布依族的「無字百科全書」,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對家鄉懷著深切情感的龔琳娜特意邀請了中國音樂學院的專業老師來到家鄉,對這些有特色的民族歌曲進行錄製。吳廷貴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布依族盤歌的代表性傳承人,在他的教導和傳播之下,當地現在有多位布依族的學生能夠演唱和伴奏盤歌。

在現場,龔琳娜還學唱起了特色盤歌《三根竹子一樣高》,田野間的錄音結束後,龔琳娜開心的表示:「我是貴州出來的歌者,唱響家鄉的歌給了我最大的文化自豪感,唱響家鄉的好聲音,是我最想做的一件事情。」

悠揚迴響的山歌、質樸獨特的自然風光、真摯樸素的人文情懷……今晚21:10鎖定江蘇衛視《從長江的盡頭回家》貴州篇,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關注「江蘇衛視」公眾號、視頻號,解鎖更多福利!

點點「分享」「贊」,就知道你「在看」

相關焦點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帶你品味貴州的酸辣滋味
    山東有線—江蘇衛視《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加上獨特的氣候條件,貴州當地的物產絕對是綠色天然的招牌。探索好物第一站,龔琳娜、彭宇、謝安然、李宣卓集結在了朝天椒種植基地。在謝安然的「慫恿」下吃了一大口辣椒的李宣卓提前感受了一下貴州火辣辣的熱情。貴州特色物產已經讓人應接不暇,豐富的人文風情更是值得駐足體驗。龔琳娜在天門村遇到田間對歌的布依族村民們,興之所至的她說唱就唱,跟田那邊的布依族人對上了歌。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今晚開播 煜盛文化引領電商扶貧新風潮
    煜盛文化與江蘇衛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將於10月16日開播,由江蘇衛視和優酷視頻每周五晚21:10同步播出。(《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本周五開播)《從長江的盡頭回家》邀請到龔琳娜、白舉綱、劉儀偉、汪小敏、謝安然等多位藝人及網絡帶貨紅人,共同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雲南站暖心結束
    「海安舅舅」師生重聚引宗庸卓瑪落淚昨晚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在江蘇衛視首播。節目中宗庸卓瑪、楊昆、彭宇、謝安然一行人組成探訪小組來到長江上遊的雲南,深度感受當地發展的新面貌,助力開拓當地脫貧新局面。節目嘉賓們還探訪了寧蒗民族中學,在探望朱朝書老師的過程中,他們共同回顧並見證了一段真實感人的「海安支教史」。十餘位朱朝書老師曾經的學生「回家」,當面表達了對恩師傳道授業、堅持投身支教事業的感謝。節目播出後,許多觀眾為這段師生重逢的場景所感動。
  • 「天下貴州人」相聚珠海 楊鈺瑩、龔琳娜挑大梁
    黔籍明星各展才華 龔琳娜首唱新歌獻故鄉  作為一臺向世界宣傳貴州的晚會,從貴州走向全國的黔籍明星自然必不可少。「神曲女王」龔琳娜為家鄉宣傳不遺餘力,首先在上午召開的「天下貴州人」走進廣東高峰論壇上進行了聲情並茂的演講,極富感染力的講述讓很多對於貴州了解不多的觀眾動容落淚。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楊鈺瑩唱響江西民歌
    李泊文、程梓感受鄱陽湖生態之美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第十期將於今晚21:10播出。本期歸鄉人、著名歌手楊鈺瑩將回到江西省九江市,與演員李泊文、程梓及主持人彭宇共同組成探訪小隊,與鄱陽湖候鳥親密接觸,體驗多寶沙山綠化工作,感受陶淵明的「採菊之樂」,在品嘗鄱陽湖特色大閘蟹的同時領略九江的生態致富之路。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10月16日21:10首播! 足不出戶帶你遍覽長江好景好物
    不用擔心,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將於10月16日起每周五晚21:10與大家見面。雲南苦蕎茶、宜賓燃面、屏山紅茶……長江沿岸幾十個城鎮的特色物產,總有一款你會喜歡!
  • 江蘇衛視《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用綜藝講好脫貧攻堅故事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本著「不僅要脫貧,而且要致富」的創作初衷,通過一次次真實探訪,助力長江兩岸扶貧產品銷售,真正幫助扶貧地實現發展。首期節目中,雲南籍演員楊昆及歌唱家宗庸卓瑪以「回家嘉賓」的身份亮相,帶領觀眾重走茶馬古道,採摘扶貧「金果」;貴州篇中,貴州籍歌手龔琳娜也將回到家鄉,用自己的歌聲和能量,為家鄉的脫貧攻堅工作助一份力。作為「當地人」,嘉賓有更真實、懇切的意願為當地的脫貧攻堅工作助力,節目也希望通過他們的實地探訪和紀實,讓觀眾對長江的文化有一個更具體、更生動的感知。
  • 江蘇衛視《從長江的盡頭回家》本周五暖心開播 打造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新標杆
    基於長江流域的物產潛力,《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別出心裁將長江作為一條線索貫穿節目始終,記錄和串聯起脫貧攻堅的奮鬥故事。如在雲南篇中,雲南籍演員楊昆及歌唱家宗庸卓瑪以「回家嘉賓」的身份出現在節目中,與主持人彭宇帶領觀眾一起領略「萬裡長江第一灣」,重走茶馬古道,採摘扶貧「金果」,讓觀眾感受到當地獨特的風土人情;在貴州篇中,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孟非化身地道重慶導遊 馮提莫、彭宇金佛山「打筍」困難重重
    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第七期將於本周五晚21:10播出。孟非「專業吃火鍋選手」身份上線馮提莫解鎖新技能此次的探訪小組中孟非、馮提莫都是重慶人,重慶人回家聚會的第一選擇必然是重慶火鍋。
  • 跟著螢屏走一趟8000裡支教路,《從長江的盡頭回家》今晚開播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這兩個宏大的主題如何通過真人秀節目傳遞給觀眾?今晚在江蘇衛視播出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將給出答案。和同類節目相似,《從長江的盡頭回家》也有著為當地農產品帶貨的環節。比如首期直播雲南好物推薦專場中,生長在2700米涼山高海拔地區的寧蒗小蘋果等就被推介給觀眾。
  • 習近平時間|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長江,中國最長的河流,覆蓋沿江11個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的經濟帶,佔據全國「半壁江山」的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改善長江生態環境和水域生態功能,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如今的長江兩岸,每天都在演繹著人水和諧共生的故事。上遊、中遊、下遊共飲一江水的「長江人」,相約守護著這條綿延萬裡的「共同的家」,共畫美麗和諧的新時代長江萬裡圖。《習近平時間》推出「奮進新徵程」系列,今天播出《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 龔琳娜沙寶亮助力《中國夢想秀》第六季(圖)
    周立波與追夢人一起唱響夢想秀主題曲  為期3個月、上萬個報名電話、100位追夢人、64個圓夢成功……今晚9:10,浙江衛視第六季《中國夢想秀》(以下簡稱「夢六」)將迎來「壓軸的夢想」——「圓夢特別節目」。
  • 龔琳娜:搞怪另類民歌歌手,《忐忑》唱響民歌神曲,至今無人超越
    這首歌龔琳娜最早公開演唱是在龔琳娜的老師鄒文琴的音樂會上,當時引起了業內人士極大的關注,繼而將龔琳娜的《忐忑》推薦至2010年的北京新春音樂會上,龔琳娜演唱了一段3分45秒的《忐忑》,這段演唱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以後,經網友在網際網路上轉載。在CCTV-音樂頻道播出的音樂會上的演唱視頻是網絡上流傳的《忐忑》最早的視頻。
  • 曹荔莎將貴州民族聲音帶到國外,加拿大多倫多現場演唱《好花紅》
    、天下貴州人活動組委會、加拿大貴州同鄉聯誼會、加拿大貴州商會聯合主辦,貴州茅臺獨家冠名的「2020天下貴州人春節聯歡晚會」於元月11日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來自海內外的黔人貴友將歡聚一堂,說家鄉事,敘家鄉情,載歌載舞共度新春佳節。
  • 黔南布依族歌舞劇《刺藜花紅》唱響北京
    10月20日晚,北京中國評劇大劇院屬於貴州,屬於黔南《刺藜花紅》。70名演員組成的《刺藜花紅》演員陣容,強大絢麗,開場舞蹈一亮相就緊緊地抓住了觀眾的神經。90分鐘的演出,觀眾自始至終都處於熱切的期待中,演出結束謝幕,觀眾仍依依不捨。
  • 聽龔琳娜唱華晨宇的《齊天》是啥體驗?今晚《嗨唱轉起來》揭曉
    一個是劍走偏鋒風格多變的「神曲天后」,一個是《歌手2020》最年輕的「歌王」,當龔琳娜站上舞臺演唱華晨宇的《齊天》時,舞臺會碰撞出怎樣的精彩?這個畫面將出現在今晚20點10分播出的《嗨唱站起來》第九期節目裡,歌壇前輩龔琳娜又將帶來別樣驚喜。
  • 當龔琳娜開始好好唱歌,所有人都跪了
    可是龔琳娜卻在節目播出後,發了這樣一條微博:「不是你唱得有多好,而是對手太弱了。」龔琳娜出生在貴州貴陽。1980年貴州電視臺剛成立,龔琳娜就被邀請錄影。在貴州少年宮,她學會了演唱各個民族歌曲。於是他們到處籌集資金,終於借來了一套編鐘,並創作出了《鍾樂和鳴》、《湘夫人之歌》和《遂古之初》。2018年,龔琳娜和老鑼,將國寶編鐘和屈原的詩歌搬上了舞臺。這對跨國夫婦在央視《經典詠流傳》中唱響了《離騷》。2018年5月,老鑼和龔琳娜的工作室,成立了「曾侯乙編鐘音樂老鑼公益基金」,他們帶著編鐘走向國際,讓全世界聽見中國的聲音。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孟非體驗搖蜜直呼「好玩」 馮提莫拍出大片既視感
    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第八期將於今晚21:10播出。
  • 3天幫被拐35年的布依族老人回家,他的抖音成為尋人燈塔
    10月17日晚上7點,從貴州村寨被拐賣到河南35年後,布依族婦女德良終於見到了家人。在離開家鄉的35年中,她因聽力受限,沒學會漢語,只說布依語,與人溝通困難。即便在家人眼中,她沒有姓名,不知出生年月,活得無憑無據。  黃德峰從沒想過,他在抖音上做的布依語視頻能促成這樣一件善事:幫一個35年前被拐賣的、不通漢語的布依族婦女找到回家的路。
  • 《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白舉綱探尋非物質文化遺產
    Reborn組合開啟「逛吃模式」由江蘇衛視和煜盛文化聯合出品的公益文化紀實類真人秀《從長江的盡頭回家》第四期將於本周五晚21:10播出。本期歸鄉人白舉綱化身段子手、爆「梗」不斷,他將帶領Reborn組合、彭宇走進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體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瀘州油紙傘的製作,探秘同樣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先市醬油的傳統釀造工藝,尋找堯壩鄧黃粑的傳承人,邂逅地道的瀘州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