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去3年了,我卻常常會憶起。因為活到這份兒上,家人第一次給我過生日,能不憶家人嗎?
豐盛的菜餚,事先定做的蛋糕,這是不必細述的。但是,有一份生日禮物是必須要說的,而且這也是我寫這篇短文的動因。
這份禮物雖輕,輕得不足一兩,甚至只有幾錢,但在我心裡卻覺得很重很重。
肯定不是煙不是酒不是衣服不是水果等等物質的東西啦!
不用猜,猜也猜不到的。
我是在陽春三月草木蔥蘢的季節裡出生的,父母不認字,卻給我起了個春華的名字,華者,古義花也,春天是百花齊放的季節啊!大約在我生日前一個月時,我孫女跟她爸媽一起來到我的住地,在我和她爸媽聊天的時候,孫女跑到二樓我存放書籍的地方。坦率地說,我的書是亂堆亂放的,書櫥裡有,地板上也有,甚至廁所裡也有(我習慣了上廁所時看幾頁書),當然啦,床頭也有書。真不知道她花了多少心思,竟然在我堆得雜亂無序的書堆裡找到了我寫的散文集《苦楝樹》《花卉茶》,散文詩集《槐花雨》。當時我想:孫女想看看爺爺寫的文章吧!
倏忽之間,我的生日到了。孫女和她爸媽接我去他們預訂好的飯店吃飯,在去飯店的途中,都聊了些啥,早已忘懷了。小兒子早早候在了飯店,一落座,他就遞給我一條價格不菲的大中華(千元一條,市面上無售),孫女從小包裡掏出一本小冊子,草綠色的封面,巴掌般大小,真的很小很小,很輕很輕。打開來,一行行娟秀又稚嫩的文字出現在我眼前:
《走馬烏鎮》:我還問接待我們的鬱歡先生:「又憂鬱又歡樂,你的名字豈不矛盾?」他回答我:「因為這是茅盾的故鄉,我的姓名就是矛盾。」
《安吉的城標》:一掛斧劈石,幾叢修竹,活脫脫勾畫出了安吉的本質,活生生地構築起了安吉的城標。活竹上城標,高潔,清雅。
《圓明園寫》:然而,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地狼藉一地荒蕪,這些遺物以其凌亂悲涼的線條,勾畫出戰爭的殘酷和侵略者的兇暴與貪婪。
讓這一堆廢墟永遠警醒每一個中國人的神經吧!
《日食》:在螞蟻的記憶裡,留有一個可怕的夢魘;在蜜蜂的回顧中,瞥見了一個「冰川世紀」……
還有很多很多,不一一摘錄。
我真的被感動了,眼淚飽含眼眶,忍住,不要滴下。
孫女從懂事起,每到我的生日,總會給我發來祝福,雖寥寥數字,卻飽含一份千金難買到的親情。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那是友情,李白與汪倫之間的友情。
我孫女送給我的生日禮物,雖然很小很輕,其中蘊含的親情卻很重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