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 淺析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

2021-02-19 大理人

莎士比亞是位偉大的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有悲劇也有喜劇,他的戲劇往往包含有深刻的含義。這正如文藝復興時期其他傑出的作家、藝術家一樣,莎士比亞的創作充滿了人文情懷和對人性的深入思考,如詩人般經典的對白、如哲人般深邃的透析,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正是其中的代表。


悲劇往往具有其獨特的魅力,古希臘時代的劇作家,如索福克勒斯、埃斯庫羅斯都以悲劇而揚名。一部《俄底浦斯王》被後人研究了幾千年也不能窮盡其中的奧妙,哲學、心理學、宗教觀念、人倫觀念各種啟示層出不窮。莎士比亞的悲劇是繼古希臘悲劇以來的又一高峰,他的作品猶如源源不絕的甘泉,總能使讀者從中得到知識的濟養和生命哲學的啟發。

作為一出成功的悲劇,筆者認為它必須具備以下四個因素:

▣ 理想和現實的衝突(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當美好遭遇殘酷,矛盾就不可避免的產生了);

▣ 人類本身固有的缺陷(人無完人,人類生而有之的缺點往往會成為其悲劇宿命的起源); 

▣ 對命運的無可奈何(命運是神秘的是強大的是不可逆轉的,每一個動人心魄的悲劇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命運所左右);

▣ 悲劇人物理想人格的毀滅(莎士比亞強調人性,因此當一個人的理想人格徹底毀滅時,悲劇便也走向了高潮,人物死亡悲劇收場,引出讀者無限的遺憾)。

作為莎士比亞最具感染力的悲劇作品之一,《哈姆雷特》就是理想與現實強烈衝突而形成的悲劇。浪漫王子哈姆雷特是個理想主義者,他堅信生活的陽光正直,認為人都應該是光明磊落的,可回國後的遭遇卻無情的將這一幻想徹底毀滅~父親的去世、母親的改嫁、成為繼父的叔叔毫無廉恥的奪取王位,這一切的變故使得哈姆雷特陷入了理想與現實激烈的對立之中,這種由一個極端主義進入到另一個極端主義的性格最終在得知事情真相後得到徹底的大爆發,最後被復仇的烈焰所吞沒。


《奧賽羅》中的悲劇元素十分鮮明,作為一名黑人將領,奧賽羅自卑多疑的性格造成了他與玳絲摩娜的愛情悲劇。玳絲摩娜是個富有英雄情節的女人,因此儘管她並不了解奧賽羅,卻義無反顧的簡單明了的喜歡上了他,其實對她來說,喜歡奧賽羅的理由很簡單,她喜歡聽奧賽羅講述那些頗為傳奇的經歷,當亞果的妻子告誡玳絲摩娜小心奧賽羅的嫉妒時,玳絲摩娜卻毫不在意的說「我想他在出生地讓陽光把這種(嫉妒)都吸走了」而奧賽羅知道妻子喜歡自己的原因,或者說他對妻子的愛本來就不放心,這種心態使得他對妻子又愛又恨,最終陰謀家亞果的言語只起到了在乾柴上放一點火星的作用,便使得這不牢靠的愛情被炸得粉碎。(呵,這看似是多麼的咎由自取啊,可人的性格是能改變的東西嗎……也許可以,但那做起來是多麼的難啊)


《李爾王》的悲劇似乎離我們太遠了,因為我們總是一廂情願的認為親情是最牢靠的,是最溫暖的(這是中國式家庭培養出來的潛意識),可當把家庭置身於宮廷,親情置身於財富和權利時,你會發現,家的牢靠與溫馨是如此的脆弱,在權力和財富的慫恿下,美好的人性被扭曲得一塌糊塗。叔本華說「人每時每刻都是有作惡的想法的」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關鍵是具不具備這種能力而已。李爾王的悲劇是人在物質社會中的道德淪喪,莎士比亞在作品中毫不留情的揭示了這一客觀存在的社會問題。


《麥克白》的悲劇頗似於古希臘悲劇,強調命運對人的超弄,麥克白本身功成名就、富有健康,可他卻相信女巫的預言,並一個一個的去應驗,最終落得個身敗名裂的悽慘結局,這與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是多麼的類似啊,人的行為受到不可抗拒的神的喻示,最終逃不掉既定命運的安排,可憐的是人在其中的抗爭是如此的渺小。


可以看到,悲劇必然伴隨著痛苦和死亡,人們著迷於悲劇,正是著迷於在欣賞的過程中人物的遭遇與自身遭遇類似而產生的共鳴。然而,悲劇並非悲觀,在不了避免的結局之外,在更多的情節上,悲劇往往透析著劇作家對人性和人生,對生命和生活的感悟,在這過程中往往表現出了人作為萬物的靈長宇宙的靈魂的積極性~明知遙不可及卻至死不渝的追求,這種看似無力的抗爭體現著的是人類不甘擺布無所畏懼的精神,因此,死亡是生命的結束,但決不是生命的終結。

【大理人】往期文章推薦閱讀(點擊藍字可直接跳轉到文章)

「大理人」劍川象圖拍攝花絮

當代學者張文勳先生為「大理人」題名

旅行 | 一路向西去大理

大理最美風景線

生活在大理,生活在別處

相關焦點

  • 悲劇背後的美與價值——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悲的源頭,僅僅了解這些是不夠的,接下來我們將從四大悲劇體現的人性的多面性、人文主義胸懷和對人生困境的理解三個方面對《莎士比亞四大悲劇》進行淺析,了解他們經久不衰的內涵和意義。
  • 莎士比亞四大喜劇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經常在一些文章中看到,「莎士比亞說」這樣的句子,說到莎士比亞,不得不提的是莎翁的四大喜劇與四大悲劇。
  • 莎士比亞的四大喜劇和四大悲劇
    莎士比亞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戲劇作品,又以「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最為突出。他的作品常常成為藝術家的靈感之源,文藝復興以後大量的繪畫作品取材於他的創作。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莎士比亞的悲劇作品是其作品中最光輝絢爛的一筆,劇中的人物大多以死亡為結局,表現出悲沉雄渾和震撼人心的氣勢。「四大悲劇」指得是《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 莎士比亞--四大喜劇+四大悲劇
    今天帶來的是6月第一篇推送~作者最近終於拜讀了莎翁最著名的四大喜劇和四大悲劇。四大悲劇包括:麥克白、李爾王、奧賽羅、哈姆雷特。四大喜劇包括: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威尼斯商人、無事生非。今天這篇主要是會給大家介紹一下每本書的大概故事情節,還有每本作品的一個大致風格和作者個人閱讀感受。
  • 「一起來聽書」之《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一起來聽書」之《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浙江圖書館、浙江民生資訊廣播聯合推出2020年4月29日21:00 FM996播出當林俊傑放棄追求自己心愛的女生的那一晚,他竟然失眠了,所以就提筆寫下了這首《莎士比亞的天分》。你看,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似乎有很多關於莎士比亞的故事,包括藉由他的名字或者是藉由他的故事改編和創作的一些歌曲。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好好聊聊莎士比亞,聊聊關於莎士比亞的故事。我們聯合浙江圖書館文瀾讀書島推出的線上閱讀分享會,本期的分享主題就是享譽世界的文學經典,《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排名榜單揭曉!《哈姆雷特》排名第一!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包括《哈姆萊特》、《奧瑟羅》、《李爾王》和《麥克白》。這些悲劇主人公從中世紀的禁錮和蒙昧中醒來,雄心勃勃地想要發展或完善自己,但遭到不可避免的失敗和犧牲。這些人物的悲劇,深刻揭示了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已開始出現的種種社會罪惡和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表現了人文主義理想與殘酷現實之間矛盾的不可調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吧!
  • 實驗察哈爾高中閱讀經典之《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莎士比亞碰不得。研究莎士比亞的書早已成了圖書館,永遠發掘不完。其實真正偉大的作品,沒有什麼好評論的,評論不過是喝彩。」     「他自己知道使命告終,地位永恆。可惜誰也沒有對他說過:威廉,你是僅次於上帝的人。正因為僅次於上帝,比上帝可愛。」
  • 莎士比亞四大喜劇四大悲劇
    恩格斯對莎士比亞的喜劇的評價很高,在一八七三年十二月十日致馬克思的信中指出:「單是《風流娘兒們》的第一幕就比全部德國文學包含著更多的生活氣息和現實性。單是那個蘭斯和他的狗克萊勃就比全部德國喜劇加在一起更具有價值。莎士比亞往往採取大刀闊斧的手法來急速收場,從而減少實際上相當無聊但又不可避免的廢話。」寫在這一時期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1595)有喜劇的氣氛。
  • 城薦丨一定要讀的《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這次是無刪減版!
    熟讀莎士比亞作品的人,確實可怕——優秀得可怕! 如果列一個莎翁忠實讀者清單,上面會寫滿如雷貫耳的名字:歌德、狄更斯、雨果、邱吉爾、霍金、魯迅、金庸…… 歌德說:我讀到他的第一頁,就使我這一生都屬於他了。 邱吉爾說:寧可失去一百個印度,也不願失去一個莎士比亞。
  •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中國十大悲劇,你知道都是什麼嗎?看過幾部?
    說起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那就是會以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之一,其實還真不是如此,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分別是《哈姆雷特》《麥克白斯》《李爾王》和《奧賽羅》,是沒有《羅密歐與朱麗葉》這部劇的,當然《羅密歐與朱麗葉》也是莎士比亞比較有名的一個劇,而且也是悲劇
  • 22幅畫作帶你重溫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莎士比亞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當屬戲劇作品,又以「四大悲劇」和「四大喜劇」最為突出。他的作品常常成為藝術家的靈感之源,文藝復興以後大量的繪畫作品取材於他的創作。莎士比亞的悲劇作品是其作品中最光輝絢爛的一筆,劇中的人物大多以死亡為結局,表現出悲沉雄渾和震撼人心的氣勢。「四大悲劇」指得是《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
  • 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四大悲劇莎士比亞有四大悲劇,很多人以為《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翁的悲劇,其實不是。
  • 悲劇比喜劇更觸動人的靈魂,何為悲劇?莎士比亞:理想與現實矛盾
    當你遇到莎士比亞的悲劇作品,多讀幾遍就會「靈魂出竅」,因為這裡有戲劇的悲喜交融、時空自由、人物個性十足的特點。讀起來就像是作為旁白在指導戲劇的演出,卻觸不到任何人物的實體。有些人你看得到,卻無法真實的感觸,所以閱讀認知的人性與現實還有很大差距,而莎士比亞能把這些距離縮小。
  • 第五人格:已有麥克白和哈姆雷特,這是要湊齊莎士比亞四大悲劇?
    隨著求生者入殮師卡爾的演繹之星紫皮「哈姆雷特」海報的公布,細心的玩家們赫然發現一個「規律」,那就是官方似乎打算湊齊莎士比亞四大悲劇,到底是怎麼回事?01約瑟夫的藍皮——麥克白相信玩家們直到現在依然記得監管者約瑟夫的藍皮「麥克白」剛開始是作為春節活動獎勵物品而出場的,後來被玩家們吐槽「不吉利」而撤下,說大過年的,為什麼搞一個悲劇人物的時裝
  • 淺析Fate,從對悲劇的執念出發看莎士比亞,文字力量因感知而偉大
    #fate#011丨序言提到莎士比亞,這位名滿世界的文豪,任何人都無法用語言來描摹其傳奇的一生與極具浪漫色彩的悲劇文學。022丨執迷悲劇的文豪:歷史洪流裡的莎士比亞有人說,最神秘的人也是最多變的人,這話用在莎翁身上恰到好處,每一本莎士比亞傳記都是5%的真相與95%的猜測,可哪怕一千個 人眼中會有幾十萬個莎士比亞,但整個世界依舊對他抱有絕對的愛與敬意。
  • 李劼 | 莎士比亞的悲劇風格
    人們假如能夠從喜劇《威尼斯商人》中讀出悲劇意味,那麼也就領略了莎士比亞的悲劇風格。因為莎士比亞的悲劇,通常是用喜劇筆調寫的。莎士比亞的過人之處在於十分嫻熟地擺弄人性的天秤,朝這一邊傾斜是喜劇,朝那一邊傾斜是悲劇。翻過來是夏洛克,翻過去是泰門;這一面是野獸,那一面是天使。對人性的如此洞察,在《莫比·迪克》的作者顯然是十分茫然的。《莫比·迪克》的作者一寫阿伯船長,就掉進了阿伯船長的情緒旋渦裡難以自拔。莎士比亞無論寫什麼人物,都冷靜得仿佛在漫不經心地玩弄一張張紙牌。
  • 《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莎士比亞的情節動力究竟是什麼?
    最近,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朱生豪原譯的《莎士比亞悲劇喜劇全集》,共分五大卷,將莎士比亞的作品,按照悲劇與喜劇的體例,各自分裝,而它的譯本,全部是採自朱生豪的原譯,這樣,保留了更多的朱生豪原譯的原汁原味的風格。
  • 《JOJO》中唯一破除莎士比亞悲劇的二喬,卻是最讓人同情的角色
    ——莎士比亞作為英國在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戲劇家、詩人,莎士比亞是人文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同時也被很多人稱為「悲劇大師」。莎士比亞的四大悲劇聞名遐邇,對全世界的作者都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當然,也包括漫畫界。
  • 讀《文學回憶錄》看莎士比亞
    我這裡也是起到一個拋磚引玉的作用,介紹《文學回憶錄》裡,我喜歡的一些時代,大家要是有和我不同的興趣點,也可以買書來讀。首先我給大家簡短的介紹一些莎士比亞的生平,然後重點介紹他的主要作品。莎士比亞二十二歲來到到倫敦。最初在劇場打工,然後修改古代劇本,接著寫了二十年,也成三十七歌劇本。一類喜劇,一類悲劇,一類歷史劇。
  • 《莎士比亞悲劇全集·朱生豪譯》作者:[英] 威廉·莎士比亞
    下載連結在文末,書拿走,底部四連發(轉發、收藏、點讚、在看)走一波喲~莎士比亞留存至今的戲劇共39部,其中悲劇和喜劇最為普及。本套書收錄了莎士比亞所有的悲劇和喜劇,其中悲劇10部,喜劇13部。對莎劇的分類主要參考了權威的牛津版和諾頓版的《莎士比亞全集》。莎士比亞的寫作經歷一般被分為三個時期,從初學階段,到成熟時期,再到和解劇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