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凡諾說:紙面服刑,某些人把服刑玩成了一種藝術

2020-12-25 於凡諾說

文/於凡諾

最近,一名因故意殺人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的殺人犯,人們卻赫然發現當事人竟然一天牢也沒有坐,不僅大搖大擺入了黨,還當了村幹部,成了人大代表。

真的假的,

這是怎麼回事?

首先回到內蒙古呼倫貝爾當年的一起殺人案,事件因果非常清晰。

當年,該罪犯因口角持刀傷人致死,被判故意殺人罪,獲刑15年。然而判決生效後,該人在看守所僅僅被羈押了一年零五個月後,就直接從看守所回到了村莊,從此不用再去監獄服刑了。

而且接下來,更加令人目瞪口呆的是,殺人犯還搖身一變,竟然成為了當地的會計,接著還當選了村主任,後來又矇混入了黨,再後來還相繼當選了鄉裡和縣裡的人大代表。

這是什麼神操作?

原來,

當年的縣公安局為他辦理了保外就醫手續。

不過時隔多年,後來發現,不僅醫院方面沒有當初的相關存檔資料,警方的相關資料也未能找到。究竟是當年的手續材料都已經丟失,還是確係造假或者另有隱情呢?

接著,就是他取得保外就醫之後,因為公安局未形成監管,他實際上處於脫管狀態。

後來,他還拿到了《刑滿釋放證明書》。

再後來,他就擔任了村裡的會計。一年後當選村主任,後來又成為了鄉裡和縣裡的人大代表……

仕途一路亨通,

服刑公然成了紙面服刑,

如此這般,

服刑似乎被玩成一種藝術?

而壞人的最終落馬令人欣慰的同時也令人憤懣不已。

這是因為還有一位母親,

即那位被害人的母親,在兒子被殺死後豁然發現殺人犯才被羈押一年多,竟然就從看守所出來了。

她咽不下這口氣,儘管她的丈夫也認為她再折騰也是徒勞都不再支持她,儘管她自己也一度心灰意冷,但是她並沒有放棄。

也許她的想法很簡單也很單純,壞人一定要受到懲罰!

她不信這個邪,否則自己兒子死不瞑目。

尤其是在她得知本該服刑的殺人犯竟然成了政府幹部以後,

她索性豁出去了,把家裡的十多頭牛全部賣了,湊得八萬多元,然後開始一次一次地上訪告狀。

她說,「我啥也不管了,不過日子了……」。

當正義最終來臨,

當這位殺人犯被再次投入監獄執行刑罰,

也許我們難以想像,

為了這樣一份姍姍遲來的正義,

這位母親整整已經為此奔走控告了24年,

二十四年?

對於一個痛失兒子的母親而言,這是多麼漫長而又悽冷的二十四年。

二十四年了,

也許這位母親終於舒了一口氣。

然而我們卻不得不繼續追問,

在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的社會權力關係網背後,

什麼是罪犯躲避刑罰的「保護傘」?

為什麼在諸如此類的事件中,有關係有背景的人,似乎總有辦法架空和躲避,而好人似乎總是很受傷?

這令人心悸,

這算不算是一種腐敗?

如何防止此類腐敗?

畢竟,

紙面服刑,

這不是羞辱受害者,

這不是侮辱民眾,

這是對弱小者對國家律法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踐踏!

相關焦點

  • 一起「紙面服刑」案件65人被處分,多少環節失守?
    這樣的「紙面服刑」並非個例,不久前,媒體曝出了另一起「紙面服刑」案。據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因故意殺人罪被判刑15年,卻利用保外就醫,一天牢也沒有坐過,還拿到了「刑滿釋放證明書」。目前這起案件還在調查中。這兩起「紙面服刑」案有個共同點,都是通過「保外就醫」的方式。什麼是保外就醫,保外就醫的流程又是怎樣的。
  • 多起「紙面服刑」案中,醫務人員被一種看不見的東西「裹挾」?
    「有人說他在海南定居,有人說他去了北京。」武悅棟透露,多年之前,他的一位朋友曾在海南與莊永華打過招呼,見他身體健康、氣色不錯。判決書披露,多次獲得保外就醫的莊永華,並不符合保外條件。他的病情誇大了——支氣管哮喘之類的病症,被描述成「病情危重」。
  • 政法系統「自我革命」,首次披露倒查「紙面服刑」20年
    截至11月30日,試點地區處分處理2247人,其中廳局級幹部2人、處級幹部227人;立案審查448人;移送司法機關39人。除此之外,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教育整頓工作積極回應熱點,針對社會高度關注的「紙面服刑」問題,在2所試點監獄倒查20年,確認並整改違規違法問題307個。
  • 倒查「紙面服刑」,更須反思「紙面監管」!
    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12月10日《中國紀檢監察報》)今年以來,「紙面服刑」事件頻頻被曝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最典型的案例是,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民眾因此聽說了一個新詞叫「紙面服刑」。不可否認,減刑假釋制度在施行過程中確實出現了一些偏差。一方面,對未成年罪犯、老年罪犯等適用減刑假釋的相對較少;另一方面,減刑假釋適用過度「媚官傍權」。
  • 「紙面服刑」15年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發生了什麼
    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卻僅在「紙面服刑」,並未入獄。此後又得以入黨、當選嘎查達(註:嘎查達即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此案件近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判決生效後,按正常程序,罪犯巴圖孟和應從被羈押的陳巴爾虎旗公安局看守所,投送到監獄服刑。然而,巴圖孟和實際上並未被投監服刑。「巴圖孟和連一天牢也沒坐過!」被害人白永春的母親韓傑氣憤地說。記者多方採訪核實了解到,法院判決後,巴圖孟和以「全身水腫、尿血」為由前往醫院檢查。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 重新收監查出貪汙問題
    日前,有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引發關注,大家也因此聽說了一個新詞組叫「紙面服刑」。被害人的母親韓傑表示,1992年,17歲的巴圖孟和因口角持刀將她兒子捅傷,此後她兒子因心臟破裂導致大出血死亡。次年,巴圖孟和被判故意殺人罪,獲刑15年。然而判決生效後,巴圖孟和直接從看守所回到了村莊,並未去監獄服刑。
  • 「紙面服刑15年」背後:一個失子母親的27年
    對此,韓傑認為,「那些把他放了的人又是受誰指使。調查結束後,我要求依法獲得賠償。」巴圖孟和「紙面服刑15年」背後,是一個失子母親27年來的奔走。從一名餵牛養羊的農村婦女,到打零工維持生計的孤身老人,韓傑的夙願只有一個,就是為兒子討回公道。
  • 7所監獄排查「減、假、暫」案件 紙面服刑倒查20年
    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在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中,黑龍江省呼蘭、松濱2所試點監獄及四川省宜賓市所在的5所省屬監獄對「減、假、暫」案件倒查20年,抓住多次減刑、「踩點減刑」、編寫虛假病情鑑定等問題,排查案件8萬餘件,確認並整改違規違法問題307個。
  • 7所監獄對「減、假、暫」案件排查 紙面服刑倒查20年
    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在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中,黑龍江省呼蘭、松濱2所試點監獄及四川省宜賓市所在的5所省屬監獄對「減、假、暫」案件倒查20年,抓住多次減刑、「踩點減刑」、編寫虛假病情鑑定等問題,排查案件8萬餘件,確認並整改違規違法問題307個。
  • 紙面服刑15年,都在等真相
    日前,有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引發關注,大家也因此聽到了一個新詞叫「紙面服刑
  • 紙面服刑的操作,並不神秘、有人只是燒個鍋爐,有人只是按個按鈕
    從未服刑卻「刑滿釋放」,本就夠離奇,「刑滿」後的巴圖孟和不僅給洗得雪白,還貌似成了當地頗有「名望」的人物,不是野路子的那種。這些年他入了黨,當上村主任,還當選過陳巴爾虎旗人大代表。如果期待看到「浪子回頭」劇本,你註定是要失望的。2017年,巴圖孟和被發現利用職務騙取草原生態獎補資金,立案偵查之前,舊案沉渣泛起,巴圖孟和才又被重新收監。
  • 法治面|「紙面服刑」放大保外就醫制度漏洞,審批權能否收歸法院?
    記者 | 梁宙編輯 | 翟瑞民1近日,國內幾起「紙面服刑」事件被曝光,使得「保外就醫」這項溫情的監外執行制度面臨諸多爭議,如何堵住該項制度的漏洞已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同樣是在內蒙古,另一起「紙面服刑」事件也被曝光。因犯故意殺人罪本應服刑的王某,卻在獄外活動長達7年時間,旅遊、工作、結婚、生子,樣樣都沒有落下。據媒體報導,5名獄醫不同程度參與了對王某6次保外就醫、1次暫予監外執行的病情鑑定造假。
  • 安徽也曝殺人犯「紙面服刑」,還結婚生子_輿情案例_民主與法制網...
    當程家上下沉浸在痛失親人的悲傷中時,卻發現王某竟然沒有入獄服刑。據程家人回憶,1997年初春,接二連三有村民跑去和程家說看見王某。程桂盛起初不相信,直到家人們相繼親眼看見。   「在縣城撞見他(王某)在擺攤賣菜,我當時很氣憤,氣得攥緊拳頭,可又不敢上前,怕發生衝突,想著通過法律途徑再申訴。」程新平說。
  • 紙面服刑15年殺人犯重新收監:被害人母親的堅持促成,入監後查出貪汙
    央視新聞9月6日消息,日前,有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引發關注,大家也因此聽說了一個新詞組叫「紙面服刑」。被害人的母親韓傑表示,1992年,17歲的巴圖孟和因口角持刀將她兒子捅傷,此後她兒子因心臟破裂導致大出血死亡。次年,巴圖孟和被判故意殺人罪,獲刑15年。
  •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期間 如何破解「紙面服刑」等問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對於「執行」環節,聚焦正在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的管理情況,重點查是否存在「紙面服刑」、脫管失控等問題,以務實舉措,獲取「無死角」排查實效,交出專項整治合格答卷。關鍵詞3:監獄幹警監督對查擺出的問題不迴避、不遮掩、不護短整治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問題,繞不開監獄幹警的教育管理監督。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還搖身變「村官」,這什麼操作?
    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卻連一天監獄都沒進過,並先後入黨、當選嘎查達(註:嘎查達即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直到2017年,有關部門對該案進行糾正,這名罪犯才為當年的行為付出代價。半月談記者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見到了韓傑老人,她的普通話並不流利,但一提起當時未滿19周歲的小兒子的遭遇,話就停不下來。一份原呼倫貝爾盟中級人民法院(註:現為呼倫貝爾市中級人民法院)1993年6月9日的刑事判決書顯示, 1992年5月12日20時許,因發生口角,未滿18周歲的巴圖孟和捅了白永春3刀。巴圖孟和將其送醫後,前往派出所自首。白永春因心臟破裂導致的大出血而死亡。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一公安局副局長被指「穿針引線」
    「紙面服刑」這幾個字最近火了,引發這場輿論風暴的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的殺人犯巴圖孟和——他被判刑15年卻沒進監獄,還入了黨,當了村幹部,成了人大代表。犯故意殺人罪被判刑15年的巴圖孟和。巴圖孟和正是在礎古蘭任陳旗公安局長期間,從陳旗看守所走出,實現了「紙面服刑」。
  • 紙面服刑曝刑罰執行腐敗,程序透明才能讓陽光照進黑洞
    (小塵4x/圖) 近期,一系列「紙面服刑」事件被曝光:內蒙古殺人犯巴圖孟和被判15年徒刑,卻一天也沒有進監獄;故意殺人被判死緩的內蒙古王某入獄
  • 紙面服刑倒查20年:查處一案帶一串,保外就醫均有獄警等參與
    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在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中,黑龍江省呼蘭、松濱2所試點監獄及四川省宜賓市所在的5所省屬監獄對「減、假、暫」案件倒查20年,抓住多次減刑、「踩點減刑」、編寫虛假病情鑑定等問題,排查案件8萬餘件,確認並整改違規違法問題307個。
  • 最高檢:嚴防「紙面服刑」 特別要解決好不願、不敢監督問題
    1月10日,最高檢檢察長張軍在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上再次點出上述兩個案件,並強調要嚴格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監督,嚴防「紙面服刑」。對立案、偵查和審判、刑罰執行等突出問題,檢察機關疏於監督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嚴肅問責追責。檢察機關負有法律監督職責,如何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