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檢:嚴防「紙面服刑」 特別要解決好不願、不敢監督問題

2021-01-11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近年來,孫小果案、郭文思案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1月10日,最高檢檢察長張軍在第十五次全國檢察工作會議上再次點出上述兩個案件,並強調要嚴格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監督,嚴防「紙面服刑」。對立案、偵查和審判、刑罰執行等突出問題,檢察機關疏於監督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嚴肅問責追責。

檢察機關負有法律監督職責,如何履行?

對於偵查活動的監督,張軍表示,要與地市級、縣級公安機關聯網或者在執法辦案管理中心派駐檢察要積極推進落實,實現監督埠前移。辦案中的退偵、非法證據排除等均涉法律監督,要建立定期分析並向公安機關通報、匯總後向上級院報告制度。

對於刑罰執行的監督,張軍點出了孫小果案和郭文思案,稱對監獄的檢察監督不足。

他表示,要深化監獄巡迴檢察,常態化開展交叉巡迴檢察,協調、組織好跨省交叉巡迴檢察。完善審前未羈押罪犯交付執行監督機制,嚴格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監督,嚴防「紙面服刑」。「特別要解決好不願、不敢監督問題。」

張軍強調,對於刑事立案、偵查和審判、刑罰執行及監管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檢察機關應當依法發現、監督糾正但疏於監督,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嚴肅問責追責。

在行政執法方面,去年8月,國務院修訂《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明確提出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應當接受人民檢察院和監察機關依法實施的監督。

張軍表示,最高檢正在會同行政執法機關總結行刑銜接辦案難點和突出問題,就司法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機制等作出具體規定。

新京報記者 王俊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王心

相關焦點

  • 嚴格監督減刑、假釋嚴防「紙面服刑」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要求,要深化監獄巡迴檢察,常態化開展交叉巡迴檢察,最高檢要協調、組織好跨省交叉巡迴檢察。完善審前未羈押罪犯交付執行監督機制,嚴格減刑、假釋、暫予監外執行監督,嚴防「紙面服刑」。  檢察機關疏於監督造成嚴重後果應問責  張軍提到,要解決好不願、不敢監督問題。對於刑事立案、偵查和審判、刑罰執行及監管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檢察機關應當依法發現、監督糾正。檢察機關疏於監督,造成嚴重後果的,應當嚴肅問責追責。
  • 倒查「紙面服刑」,更須反思「紙面監管」!
    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在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工作中,黑龍江省呼蘭、松濱2所試點監獄及四川省宜賓市所在的5所省屬監獄對「減、假、暫」案件倒查20年,抓住多次減刑、「踩點減刑」、編寫虛假病情鑑定等問題,排查案件8萬餘件,確認並整改違規違法問題307個。(12月10日《中國紀檢監察報》)今年以來,「紙面服刑」事件頻頻被曝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7所監獄排查「減、假、暫」案件 紙面服刑倒查20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2月3日作出裁定,以郭文思所獲減刑均系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得、對郭文思減刑的裁定均確有錯誤為由,撤銷對郭文思的9次減刑裁定,恢復原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刑罰的執行。 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
  • 7所監獄對「減、假、暫」案件排查 紙面服刑倒查20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2月3日作出裁定,以郭文思所獲減刑均系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得、對郭文思減刑的裁定均確有錯誤為由,撤銷對郭文思的9次減刑裁定,恢復原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刑罰的執行。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
  • 紙面服刑倒查20年:查處一案帶一串,保外就醫均有獄警等參與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於12月3日作出裁定,以郭文思所獲減刑均系利用不正當手段獲得、對郭文思減刑的裁定均確有錯誤為由,撤銷對郭文思的9次減刑裁定,恢復原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刑罰的執行。 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
  • 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試點期間 如何破解「紙面服刑」等問題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社會一直高度關注。在「呈報」環節,聚焦罪犯計分考核、改造積極分子評選、立功獎勵,重點查是否存在私自加獎分,虛假呈報改造積極分子,偽造立功、重大立功材料等問題。在「把關」環節,聚焦「三類罪犯」刑期變更情況,重點查是否存在「踩點減刑、高分減刑、大幅度減刑、立功減刑」等問題。此外,掃描「鑑定」環節,聚焦正在保外就醫罪犯病情,重點查是否存在司法鑑定造假、社矯評估鑑定不真實、複查不認真等問題。
  • 法治面|「紙面服刑」放大保外就醫制度漏洞,審批權能否收歸法院?
    記者 | 梁宙編輯 | 翟瑞民1近日,國內幾起「紙面服刑」事件被曝光,使得「保外就醫」這項溫情的監外執行制度面臨諸多爭議,如何堵住該項制度的漏洞已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對此,2020年9月16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稱,內蒙古紀檢監察機關對巴圖孟和專利減刑、保外就醫、暫予監外執行等環節中有關人員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深挖徹查。截至今年8月21日,共對26個單位的65名公職人員進行了黨紀政務處分。同樣是在內蒙古,另一起「紙面服刑」事件也被曝光。
  • 紙面服刑曝刑罰執行腐敗,程序透明才能讓陽光照進黑洞
    (小塵4x/圖) 近期,一系列「紙面服刑」事件被曝光:內蒙古殺人犯巴圖孟和被判15年徒刑,卻一天也沒有進監獄;故意殺人被判死緩的內蒙古王某入獄
  • 一起「紙面服刑」案件65人被處分,多少環節失守?
    近日,中紀委網站通報了內蒙古王韻虹「紙面服刑」7年案件,共對內蒙古自治區監獄管理局、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檢察機關、公安機關、人民醫院等26個單位的65名公職人員進行了黨紀政務處分。這樣的「紙面服刑」並非個例,不久前,媒體曝出了另一起「紙面服刑」案。據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因故意殺人罪被判刑15年,卻利用保外就醫,一天牢也沒有坐過,還拿到了「刑滿釋放證明書」。目前這起案件還在調查中。這兩起「紙面服刑」案有個共同點,都是通過「保外就醫」的方式。什麼是保外就醫,保外就醫的流程又是怎樣的。
  • 殺人犯「紙面服刑」15年 重新收監查出貪汙問題
    日前,有媒體報導內蒙古呼倫貝爾男子巴圖孟和被判刑15年卻一天牢都沒坐,引發關注,大家也因此聽說了一個新詞組叫「紙面服刑」。被害人的母親韓傑表示,1992年,17歲的巴圖孟和因口角持刀將她兒子捅傷,此後她兒子因心臟破裂導致大出血死亡。次年,巴圖孟和被判故意殺人罪,獲刑15年。然而判決生效後,巴圖孟和直接從看守所回到了村莊,並未去監獄服刑。
  • 紙面服刑倒查20年,試點監獄排查案件8萬件
    其中,針對「違規違法減刑、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問題,特別是社會高度關注的未實際服刑卻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的「紙面服刑」問題,呼蘭、松濱2所試點監獄及宜賓市所在的5所省屬監獄對「減、假、暫」案件倒查20年,抓住多次減刑、「踩點減刑」、編寫虛假病情鑑定等問題,排查案件8萬餘件,確認並整改違規違法問題307個。
  • 內蒙古「紙面服刑」命犯系買兇案殺手,曾兩次減刑,在獄外結婚生子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八條第三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於實施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四條之規定,裁定對罪犯王韻虹七年一月二十日暫予監外執行的期間不計入刑期。
  • 政法系統「自我革命」,首次披露倒查「紙面服刑」20年
    除此之外,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教育整頓工作積極回應熱點,針對社會高度關注的「紙面服刑」問題,在2所試點監獄倒查20年,確認並整改違規違法問題307個。習近平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中央政法委秘書長、試點辦主任陳一新介紹,開展教育整頓試點工作,是新時代政法戰線實行自我革命的一大創新舉措。
  • 安徽也曝殺人犯「紙面服刑」,還結婚生子_輿情案例_民主與法制網...
    安徽也曝殺人犯「紙面服刑」,還結婚生子   獲刑12年未入獄,被害人家屬兩代「接力」反映問題,一封封掛號信卻石沉大海   1995年的一個夏日,因建房糾紛,27歲的程美枝被同村村民王氏父子毆打致死,行兇父子分別被判14年和12年。
  • 最高檢回應郭某思減刑案件:深刻汲取...
    每經編輯:彭水萍最高檢網站信息顯示,最高檢6月3日舉行「加強刑罰變更執行監督,促進雙贏多贏共贏」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國檢察機關開展刑罰變更執行法律監督工作情況,發布最高檢第十九批指導性案例,並回答記者提問。
  • 強化刑事立案監督依法保障非公經濟健康發展——最高檢第十檢察廳...
    檢察機關負有刑事立案監督職責,應當依法監督糾正涉及非公經濟案件不應當立而立和應立不立等突出問題,堅決防止和糾正以刑事案件名義插手民事糾紛、經濟糾紛等各類違法行為。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以「涉非公經濟立案監督」為主題發布第二十四批指導性案例,最高檢第十檢察廳廳長徐向春就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 於凡諾說:紙面服刑,某些人把服刑玩成了一種藝術
    一年後當選村主任,後來又成為了鄉裡和縣裡的人大代表……仕途一路亨通,服刑公然成了紙面服刑,如此這般,服刑似乎被玩成一種藝術?而壞人的最終落馬令人欣慰的同時也令人憤懣不已。她咽不下這口氣,儘管她的丈夫也認為她再折騰也是徒勞都不再支持她,儘管她自己也一度心灰意冷,但是她並沒有放棄。也許她的想法很簡單也很單純,壞人一定要受到懲罰!她不信這個邪,否則自己兒子死不瞑目。
  • 最高檢加強刑案辦理流程監控 重點解決這些問題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記者陳菲)最高人民檢察院近日印發《人民檢察院刑事案件辦理流程監控要點》,要求進一步加強對刑事案件辦理的監督管理,深化流程監控工作,促進嚴格、公正、規範司法。最高檢案件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流程監控是案件管理的一項基礎職能,也是強化案件辦理過程控制的重要途徑,通過對司法辦案全程、同步、動態監督,增強嚴格規範司法的剛性約束,對於強化內部監督制約,有針對性地防範和糾正司法辦案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 紙面服刑的操作,並不神秘、有人只是燒個鍋爐,有人只是按個按鈕
    畢竟,巴圖孟和職務犯罪東窗事發之前,韓傑已經奔走了快二十年,鮮有進展,好巧不巧在立案偵查前幾個月「紙面服刑」才引起了當地注意,這裡面的巧合實在難以用常理想通。二來,即便罪犯終於回到了監獄,當年的保外就醫手續是誰給辦的,經過誰的審核,直到今天,也沒個說法。韓傑一度得到的答覆是保外就醫材料等關鍵證據沒有了。
  • 「紙面服刑」15年拿到「刑滿釋放證明書」發生了什麼
    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卻僅在「紙面服刑」,並未入獄。此後又得以入黨、當選嘎查達(註:嘎查達即村主任),甚至當選旗人大代表。此案件近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目前,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牽頭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已抵達呼倫貝爾市重新全面核查、調查該案,但這起案件背後,一系列疑團仍有待解開……「紙面服刑」15年竟還拿到了「刑滿釋放證明書」一份原呼倫貝爾盟中級人民法院(註:現為呼倫貝爾市中級人民法院)1993年6月9日的刑事判決書顯示,1992年5月12日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