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什麼是動畫製作委員會?它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

2021-03-01 橙心社

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句耳熟能詳的話,說的就是風險控制。

但這句話的出發點往往是投資者個體,如果從一個動畫企劃的角度來看,那麼企劃本身就是一個籃子,問題在於放雞蛋的人手上有多少雞蛋,又或者有多少人一起往裡面放雞蛋。

顯然,每個人手上的雞蛋都是有限的,大家往每個籃子裡放的雞蛋越少,就能往更多的籃子裡放雞蛋。但與此同時,每個籃子需要的雞蛋又存在一個下限,所以就需要更多的人往一個籃子裡放雞蛋。

而這種想法的結果,就是動畫製作委員會。

顯而易見,動畫製作委員的出發點是控制風險,又或者說分攤風險,而人們選擇面對風險的根本目的則是換取利益。我們常說的"用愛發電",其實就是這些創作者眼中的利益從單純的帳面收益變成了創作的滿足感,只不過那些十分成功的"發電"案例,往往又會伴隨著高額的帳面收益罷了。

那麼當動畫創作者找上投資者,組成動畫製作委員會之後,日本動畫業界會走到今天這種局面,就幾乎可以說是命中注定了。

只不過在動畫製作委員會時代的開篇階段,大部分觀眾可能都還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這個時代開端,是日本TV動畫歷史上的銷量霸權——《新世紀福音戰士》。

被稱為"21世紀日本動畫銷量霸權"的《化物語》,以累計110502的銷量勉強壓過了《機動戰士0079》一頭。而《化物語》的霸權頭銜之所以要加上一個"21世紀"的前綴,正是因為《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問世時間為1995年,而後者的累計銷量幾乎是前者的兩倍。

由此可見,《新世紀福音戰士》在日本TV動畫中擁有無可撼動的地位。換句話說,在《新世紀福音戰士》初次使用製作委員會模式時,大部分人對此都沒有什麼概念,而在這之後,面對這尊日本TV動畫的銷量霸權,已經沒有哪位投資者敢於喧賓奪主了。

但對於普遍的TV動畫來說,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動畫製作委員會在分攤風險的同時,也相當於將利益與權力分散了出去,比如音樂CD、動畫BD、周邊產品、動畫播放權等等,當下最常見的輕小說改編動畫還要再加一個版權方。

不同領域的投資者,看上的自然是TV動畫中不同的資源,音樂內容對CD銷量的影響,動畫質量對BD、DVD銷量的影響,機體設計會對周邊產品銷量的影響,還有動畫成品對路人觀眾的吸引力,能否提升原作銷量等等,都很可能成為決定作品走向的因素。舉個極端一點的例子,知名輕小說《狼與香辛料》的TV動畫,當時就沒有在電視臺上播放第七集,而是將其作為DVD的噱頭,以此增加碟片的銷量。

拋開"動畫"二字後,製作委員會模式也被廣泛應用於日本的影視行業,正因為這種創作模式同時受到了多方資本制衡,所以許多業界人士都認為,製作委員會是當下影視作品的藝術性與創新性日漸降低的重要原因。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加長遠,製作委員會本身其實不應該成為"背鍋"的對象,雖然它的出現讓大量動畫作品帶上了濃厚的商業味道,但同時也將許多本來無望被製作出來的動畫帶到世上。

如果自己就能獨攬大權,誰又會願意把利益分到別人手上?無論對於投資者還是創作者而言,這道理都是適用的,而製作委員會只是在如此前提下的必然產物罷了,這一點從京都動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讓自己成為版權方的嘗試中就可以窺見一斑。

另一方面,在可能的範圍內,動畫製作委員會也會顧及到作品的情懷,例如除了死板生硬的 "×××製作委員會"之外,還有許多更具人情味的例子,比如《AIR》的翼人傳承會,《涼宮春日的憂鬱》的SOS團,《現視研》的現視研研究會,《K-ON!》的櫻高輕音部等等。

所以一味地批判製作委員會模式,對於改善動畫業界並沒有什麼實質幫助。

除了製作委員會模式之外,從日本第一部國產TV動畫《鐵臂阿童木》開始,有限動畫的理念就已經和日本動畫業界徹底綁定。手塚治虫當年以單集五十萬日元的低廉價格做出了紅遍全國的動畫,也使得這一理念長期紮根於日本動畫業界。

如今常見的季番,製作費用大概在兩億日元上下,在數十年來翻了好幾倍的物價面前,這個數字和當年的單集五十萬日元相比顯然沒有什麼長進,頂多只能算是等比例上漲罷了。

真正令人唏噓的是,動畫的製作成本雖然隨著物價等比例上漲了,但許多動畫創作者的收入卻沒有多少漲動,諸如中割動畫這種"底層勞工"的收入甚至連翻一番的水平都沒有達到,而中割動畫的製作難度倒是翻了好幾倍。

所以面對那些張口就是"畫面太窮"的動畫觀眾,這些動畫創作者就很有資格說出那句經典臺詞——你行你上。

文:lock

↓長按關注↓

相關焦點

  • 什麼是動畫製作委員會?它的存在又有什麼意義?
    但這句話的出發點往往是投資者個體,如果從一個動畫企劃的角度來看,那麼企劃本身就是一個籃子,問題在於放雞蛋的人手上有多少雞蛋,又或者有多少人一起往裡面放雞蛋。顯然,每個人手上的雞蛋都是有限的,大家往每個籃子裡放的雞蛋越少,就能往更多的籃子裡放雞蛋。但與此同時,每個籃子需要的雞蛋又存在一個下限,所以就需要更多的人往一個籃子裡放雞蛋。
  • 疫情公益動畫製作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公益動畫廣告製作是近年來的一種流行趨勢,公益動畫宣傳可以改善政府形象,帶來更多的社會效益。比如疫情宣傳動畫、垃圾分類動畫等類似的公益動畫作品,不僅可以貫徹政策,還能給人們帶來更好的生活。公益動畫短片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傳播,那麼,疫情公益動畫製作目的和意義是什麼呢?
  • 日本製作委員會模式過時了麼?
    在這樣的背景下,已經沒有企業有魄力承擔獨立製作一部動畫的風險。然而,1995橫空出世的作品《EVA》(新世紀福音戰士),不僅讓「日本動畫」一躍成為日本最鮮明的文化名片,並且它使用的製作委員會制度更是讓日本動畫進入了一個新的製作模式時代。
  • 越來越多中國金主參與的日本動畫製作委員會,是怎樣的模式?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在日本,一部TV動畫劇集製作成本在2000萬日元左右,12集下來約2.4億,為了減輕巨額預算動畫製作帶來的成本壓力
  • 參與260多部日本動畫製作委員會的Aniplex,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經常看日本動畫的動漫愛好者對「Aniplex」這枚logo一定不會不熟悉,它頻頻閃現在很多動畫番劇的片頭,在製作委員會當中也往往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而說起Aniplex旗下的作品可謂是如數家珍,不僅出品了《物語》系列、《Fate》系列、《刀劍神域》和《偶像大師》等經典動畫,在今年的四月新番中,人氣動畫《埃羅芒阿老師》《Re:CREATORS》等的製作委員會中也有它的身影。據Aniplex官網上列出的作品,截止目前,Aniplex已經參與了超過260部動畫(包括TV動畫、動畫電影和OVA)的企劃、製作和發行。
  • 製作委員會
    關於我個人的看法一方面,資方做動畫更方便了,輕小說和漫畫想要動畫化的話,拉上幾個其他領域的資方,再找動畫製作公司,就能做一部動畫出來了。相比以前的複雜流程和高額製作資金,這個制度確實讓動畫製作變得簡單。事實上,也正是因為有製作委員會制度,日本動畫才能以每個季度如此高產的數量產出。
  • 為什麼會有預備役,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與現役的區別又是什麼?
    那麼,預備役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與現役軍人又有什麼區別呢?首先,預備役,全稱是中國人民解放放軍預備役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組成部分。預備役部隊是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一支重要力量。以現役軍人為骨幹,以預備役軍官、士兵為基礎,按統一編制為戰時實施成建制快速動員而組建起來的部隊。
  • 學習樂理有什麼用?它的意義是什麼?這裡告訴你答案!
    其實之前我有寫過一篇關於學習樂理知識的文章,是關於學音樂為什麼要先學樂理。發表完之後,我看到底下有人評論道:「我不會樂理,照樣作曲編曲」還有一些其他的評論。看到這些留言後,我想再次深度的講一下,關於樂理的作用與它存在的意義。樂理有什麼作用?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 娛樂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當年wg 的時候,一些人整天就是玩兒,什麼都不學,毫無人生目標。在社會恢復穩定以後,他們只能從事低端的工作。一直進入了 21 世紀,這些人仍然改不了」娛樂是主業,工作學習是副業「的生活習慣。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毫無能力可言。不過他自己倒有自知之明,害怕單位哪天開掉他,一個低端崗位老老實實幹到退休。
  • 看動畫是為了什麼,是否一定要有意義?追番不需要那麼死板
    ,比如「某某動畫是否值得觀看」、「某某動畫是否有意義」之內的討論問題。不過,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歸納為「觀眾看動畫是為了什麼」或者「動畫內容是否一定要有意義」。從實現的角度來看,這兩個問題其實是沒有討論價值的,畢竟每一個觀眾追番、看番的理由都不同。有的觀眾喜歡看動畫,就是因為他們認為動畫會給自己帶來某種新體驗;有的觀眾看動畫純粹就是為了打發時間,他們甚至沒有用眼睛看,反而是在用耳朵聽。
  • 【原來】通過動畫OP贊助 最有效地花錢支援動畫製作續作~
    ,BD銷量最直接的影響就是一部動畫能否收回製作成本,能否有後續二季、劇場版製作的可能,那麼現在除了買BD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支援自己喜愛的動畫做續作呢?日本某動畫製作公司的製作人對此做出了解答,而且還為大家科普了如何通過動畫OP最有效的花錢支援動畫,你可知道動畫OP中的贊助商名單其實大有文章嗎?
  • 事務所與製作委員會鬧掰-遊戲改編動畫『ISLAND』珈藍堂沙羅聲優換人
    結果本周一根據遊戲作品改編的『ISLAND』也出了一個奇怪的事,就是原來確定給動畫配音的村川梨衣,因為事務所要求改動腳本,最後製作製作委員會認為不能實現於是就乾脆換了另一個聲優山村響來繼續擔任這個角色的配音。
  • 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by 馮丹彤沒有任何一種感覺是純粹消極、毫無存在價值的。即使是在痛苦、委屈、震怒等等負面的情感體驗背後,往往有其存在的必要和價值。如疼痛的感覺,提示了身體某處的病變;委屈的感覺,提示了付出與獲得、遭人誤解和渴望理解的失衡;憤怒的感覺,提示了自己身心遭到了威脅,需要啟動自我的保護。
  • 人生有什麼意義?看完這篇文章,你就不再困擾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經歷,就是當我們日復一日的工作、賺錢、生活、娛樂、人際交往等等,每當塵埃落定的時候,只要我們的大腦偶爾有那麼閒暇的一刻,就會閃過一些念頭——「我現在做的這件事情,它到底有什麼意義?」、「我每天重複的生活,它到底有什麼意義?」,「我的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人生到底有沒有意義?」
  • 遊戲手機性能雖然好,但它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遊戲手機性能雖然好,但它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在安卓陣營中,有一種造型很誇張的旗艦手機,它就是遊戲手機。在國內,遊戲手機這一概念是誰開的頭並不清楚,但現階段,小米黑鯊、努比亞紅魔、聯想拯救者、華碩ROG四家就是主流的遊戲手機廠商。
  • 常熟音樂噴泉製作公司-設計廣場噴泉的意義是什麼如何正確的修理
    常熟音樂噴泉製作公司-設計廣場噴泉的意義是什麼對稱變化是平衡的重要形式~因為新的噴泉技術可能還沒有完全掌握或不成熟如果噴泉是匆忙建造的工程的主要質量將會很差·樂譜噴泉每一個水柱都由電腦控制其不同的動態和時差反映在整體上也就是說它形成一個像樂譜一樣起伏的圖形七個音階也可以做成步進鍵。
  • 《世界盡頭的咖啡館》: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全書其實旨在討論一個問題,書中稱其為PFE(Purpose For Existing),也就是存在意義。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來這裡?問的其實就是,你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你人生的存在意義是什麼?在開始思考「我」存在的意義之前,我最開始意識到的是——「我」可能不存在,我會死亡。我最早有關於「存在」的思考,是在12歲左右。我第一次意識到,我出生以前,這個世界沒有我,我不存在,幾十年之後,我死了,我也不存在。我只存在於中間這短短的幾十年。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事情。
  • 破產管理人委員會有什麼作用,破產管理人委員會的作用是什麼?
    破產重整管理人是隨這個時代的需求應運而生的職業,它是當企業經營不善,企業的管理者向當地的法院提出破產重整的申請時,負責幫助企業完成破產重整全部過程的職業。那麼破產管理人委員會有什麼作用,破產管理人委員會的作用是什麼?
  • 其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在《精靈寶可夢》的動畫中,出現了各種形形色色的配角,而要說無印篇裡出場最多的配角,相信就是一位叫做阿徹的攝影少年了,這位少年有很少一段時間內陪伴過小智一行人旅行,並跟小智一行人創造了很多不錯的回憶,那麼,這個人物存在於動畫的意義是什麼呢?按快門的機會是皮卡丘!
  • 蟬的存在,對於自然界有什麼意義?它到底是害蟲還是益蟲?
    「存在即有用」這是我對自然界中每一種生物的看法,當然蟬也不例外。從表面上看,蟬是一種「害蟲」,但是害蟲和益蟲本身就是人為定義的,有著片面性。所以,我們不能以我們人類的視角去狹隘地看待某一種生物。那麼,蟬這種生物對於大自然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