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已故藝人高凌風曾聲稱臺灣綜藝領先大陸綜藝至少20年;前幾天,還有臺藝人炮轟大陸綜藝是臺灣20年前就玩過的內容,而如今臺灣綜藝節目卻碰上了收攤潮,擋也擋不住。段子庫《正晶限時批》剛在7月31日收攤,又有臺灣綜藝面臨停播。
據報導,于美人主持16年的《新聞挖挖哇》調整時段,和新節目打對臺,不得已交出主持棒,而謝震武主持9年的《今晚誰當家》也因近來收視率不佳,終於走上收攤的命運。製作單位表示,正在思考未來的轉型跟出路,也將再為謝震武量身規劃全新節目,對此,謝震武則表示:「靜待公司規劃新節目,期盼儘快與觀眾見面。」
臺灣談話性節目開開收收,主持人來來去去,對此,臺灣製作人黃裕升有感而發,「臺灣綜藝圈已經一腳踏進棺材」。
對此,《天天天下》節目評論員重陽認為,臺灣的節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涉及政治的政論類節目,還有一類是涉及明星、娛樂八卦的綜藝節目,現在雙雙在走下坡路,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小部分因素是臺灣政局相對混亂,島內輿論生態發生了變化,再加上上百家媒體,所報導的內容雷同,看點自然減少。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觀眾,這讓我想到一個段子:有位臺灣某大學的教授說大陸日子不好過,老百姓吃不起茶葉蛋。很可笑的一件事,卻吸引了不少觀眾,這種類似的談話節目最終會調低公眾的智商,讓人變得淺薄。還有一個根本的因素是臺灣地區的經濟不景氣,任何一個經濟體,經濟發達的時候它的文化產業往往也會發展的很好,還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歌曲風靡一時,而經濟不行了文化產業也不會撐太久,這對我們來說,特別是電視臺做了很多娛樂綜藝節目,也讓人感覺黔驢技窮,只靠山寨,有些東西我們可能並不適應和習慣,如果不能拿出自己的精神文化產品,不去創造,不去很好地服務我們自己的觀眾,那終究也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