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留言問我他們到底適合不適合學鋼琴。自己很喜歡,但是又不知道自己是否適合學習這個。雖然我個人的建議是,喜歡就要去學啊,如果有人考慮費用,又不追求專業性,可以自學啊,加上我的文章和直播,相信大家可以學成一首兩首曲子的。
那從專業角度上講,到底大家適合不適合學琴,取決於下面四個因素。
第一點 手
很多人都知道非常好的老師都會告訴大家:彈琴無關手的大小,小朋友手還小呢不也學琴了嗎?但是今天我就想告訴你,彈琴和手的大小還是有關係的,雖然手小的好處也有就是會相對靈活一些,但是手小的人練習八度或者廣闊的音域就是會吃力。小朋友確實手小也在彈琴,可是他們不會在手小的時候,老師就說教她彈奏八度吧,因為也夠不到啊。所以小朋友彈奏的曲子肯定是要相對簡單一點的。就算有的孩子學得快八歲過了十級,那也是少部分。我們在講常態下,手小確實會對鋼琴練習上會有一點影響,會練習有些吃力,也不代表完全不能彈。
第二點 樂感與節奏感
很多小朋友在娘胎裡的時候,媽媽就喜歡給孩子放音樂聽,雖然沒有一定數據表明這樣孩子出生後就會有樂感,但是不能否認的是,樂感與節奏感是有的人先天就是好。
老師也許不教的那麼詳細,有的人體會就很好。這和唱歌一個道理,有的人天生就是唱歌好聽,音準好。當然我沒有唱歌好聽的人就一定有樂感,樂感是對音樂的把控。對音樂的一種感覺,有的人對音樂的感覺就是聽到某些曲子會帶入的很深,可以聽到這首曲子的伴奏拍子。但是有的人就沒有這個概念。所以一個有樂感和節奏感的人學習鋼琴也會更加高效,快捷。
第三點 聽力
耳朵對音準把握非常精確。這是天賦的一部分,而且非決定性因素。 聽力還可以說成視唱練耳。怎麼判斷自己這個能力好不好呢?小學音樂課上有沒有老師彈奏一段音符,我們跟著mamamama mimimimi的唱?應該都會有,如果你是九年義務教育並且上了學的話。只是可能很多人忘記了。這個時候很多人都能聽出來音高,可以大概跟著唱出來,有的人就聽不出音高。所以聽力是很重要的。
之前有一天在直播的時候,聽到一個粉絲說:她看到過一個人,從來沒學過音樂,鋼琴,但是就可以聽到這個曲子就可以彈奏出大概的音符,而我們現在很多音樂學院的鋼琴老師都可以做到聽到歌曲就可以彈奏出這首歌,都不存在視奏,就是聽了就可以彈。
當然這個和她們的專業性練習很多。主要還是靠後面他們的練習。只有少部分人是帶有固定音感的。
當你看完這篇文章發現你手指又長,樂感又好,聽力還不錯。哇,那你還等什麼?趕緊去學鋼琴啊。當你看完你發現你都不太好,沒關係,多努力一點,一定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