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孩子學琴配的輔助工具,說不定能幫到你 想學琴的家長看過來

2021-01-17 什麼值得買

早上好呀~這是一篇遲到的約稿,聊聊學琴的輔助工具。前段時間大家一直催我的文章我交答案了。▼

作為兩名琴童的家長,我當然也是深有感觸,直到現在我還是需要經常盯著孩子的手型和姿勢。因為孩子年紀小力量弱,不管學琴多久,也容易大毛病小毛病不斷。

所以這段時間我也把市場上各種練琴輔助工具補充完整,也包括我自己自用的還不錯的工具都整理出來了,跟大家一起細細聊一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練琴輔助工具清單

練琴輔助 -鋼琴貼、樂譜夾、鋼琴蓋緩降器、鋼琴護眼燈

音律訓練-節拍器、視唱練耳資源

姿勢矯正 -手型輔助器、指力器、升降踏板、升降鋼琴凳

這些類別基本上涵蓋了學琴方方面面需要,我也對適用人群和使用頻率做了一個歸類。大家可以對應著來看。

本文沒有任何推廣,是否需要這些練琴輔助工具也要看每個孩子具體的練琴需求。涉及的品牌大家可以在淘寶或天貓搜關鍵詞去查看,價格差異比較大,從幾十塊到幾百塊都有,大家可以自行對比選擇哦。

鋼琴貼

適合人群:剛學琴,但對譜記憶能力比較弱的孩子。

使用頻率:過渡期產品,能記譜就要及時撤掉

相信很多初學琴童的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到底應不應該給孩子貼鋼琴貼呢?貼了擔心孩子會依賴,不貼孩子經常連中央C都找不到,這可怎麼辦。

其實孩子熟悉鋼琴鍵,就跟我們成年人熟悉電腦鍵盤是一個道理,一開始面對26鍵英文字母鍵盤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經常偷看鍵盤上的字母,甚至會上演單個手指打字的「獨指神功」。

而作為孩子剛開始接觸88鍵鋼琴按鍵的時候,其實也是一樣陌生的。

所以,如果我們能用鋼琴貼給孩子貼上琴鍵位置,對於孩子快速認識琴鍵是十分有幫助的。▼

當孩子對於琴鍵位置相對熟悉,能夠記譜之後,就可以把琴鍵貼撤出,以免孩子對於貼紙形成依賴。

而正因為鋼琴貼是學琴的過渡性產品,所以也建議大家在挑選鋼琴貼的時候,選擇一些不留膠的貼紙產品,以免在之後揭除的時候出現問題。

樂譜夾

適合人群:有自製譜需求的孩子

使用頻率:長期使用,記得做好分類

除了基本的教材以及老師給的譜子以外,我一般還會有額外給孩子加不同譜子的習慣。因為這樣能讓孩子接觸到不同風格的譜子,進一步激發孩子的練琴興趣。▼

因此,所以我需要長期自備樂譜夾。國慶我剛給孩子們囤了一批,並按顏色做了分類,把流行歌曲、哥哥的補充譜子和弟弟的補充譜子都進行了歸類,整齊且不會亂。▼

當然,市面上的樂譜夾還是有很多不同款式和種類的。但我建議大家一定要買帶線圈的,因為好翻頁。另外,建議大家樂譜夾要買豎立著用的,因為會非常穩固,避免了樂譜東倒西歪的糟心。

鋼琴護眼燈

適合人群:有夜間練琴習慣的孩子,或者琴安置位置光線長期不足

使用頻率:長期、每天、高頻

我家孩子最開始是白天練琴,晚上不練琴的。但隨著孩子學習任務越來越多,時間調整之後,晚上我們也安排上學琴了。

但晚上練琴一小時,的確光線效果就是沒有白天好,孩子長期盯著樂譜上密密麻麻的「小蝌蚪」,說不擔心眼睛視力狀況是騙人的。▼

這段時間也非常多家長發現了同樣的問題,也催我開團護眼燈,所以從前兩個月開始,我就跟品牌方買了市面上的兩款經典的護眼燈一起在測評,一臺是明基的PianoLight防藍光頻閃樂譜燈。▼

另一臺是柏曼的閱讀護眼落地燈。▼

我想要重點看看孩子的使用體驗和效果,再來決定跟大家推薦哪一款。特別接下來入冬,光線變化更明顯,有晚上練琴習慣的孩子,或者琴所在位置光線不足的話,還是建議備一個。如果大家還有其他牌子推薦也告訴我,我綜合擇優推薦。

鋼琴蓋緩降器

適合人群:沒有安裝緩降器的鋼琴

使用頻率:長期、高頻

鋼琴在各類樂器裡面算是比較笨重的一種,而鋼琴的琴蓋也是「相當有份量」。

所以日常小琴童們在練琴的時候,如果操作不謹慎就很容易被笨重的鋼琴蓋砸傷手,會比較危險,所以我給家裡的鋼琴裝了一個緩降器。

這個不是必備的,因為很多鋼琴本身會額外配置,但如果是本身沒有配置,我還是非常建議大家加裝一個。

鋼琴蓋緩降器是一個很小的加裝裝置,如果鋼琴蓋下來有2.5cm間距,就可以安裝。▼

當鋼琴蓋要降落的時候,液壓的緩降器就會開始工作,使鋼琴蓋在下落的時候緩慢下落,防止夾傷孩子的小手指,可以說是非常貼心了。▼

琴蓋緩慢落下

另外,長期開關閉合琴蓋,時間長了琴蓋就會容易鬆動或者磨損,而緩降器則能夠做到勻速控制琴蓋降落速度,延長鋼琴的使用壽命。

節拍器

適用人群:琴童必備,無論哪個級別

使用頻率:高頻、長期、一直都需要

節拍器的重要性就不用說了,彈琴時想要樂曲好聽流暢,節奏準確特別重要。可是小朋友剛開始的時候,很容易「難的速度慢,易的速度快」,更別提通過節奏變化來表達情感了。

所以節拍器是必備,你可以選擇古典節拍器也可以選擇電子節拍器,其實原理是一樣的。這兩款都是我之前買過的節拍器。

古典節拍器就是我們經常看的那種,豎狀,然後有一個度量尺通過擺動的頻率來體現不同的「嗒嗒」節奏。使用也簡單,調好節拍,上好發條,再撥動指針就可以啦,不用更換電池簡直太貼心。▼

電子節拍器就跟電子手錶一樣,用調整數值的方式來達到調節奏的效果。使用起來也很方便的。▼

節拍器對孩子來說,是很好的練琴輔助工具,但是也建議家長們能夠正確引導孩子使用,避免過度依賴。

因為音樂中除了勻速,還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變化,例如rubato、accel、rit等等,如果我們一味糾結速度而忽略了這些變化,音樂就會變得呆板無趣,反而矯枉過正了。

視唱練耳資源

適用人群:琴童必備,無論哪個級別

使用頻率:高頻、長期、一直都需要

視唱和練耳是在音樂學習中兩個緊密相關的概念。無論學習任何一種樂器或是聲樂,視唱練耳都是基礎,兩者相輔相成。

視唱練耳的主要作用就是:發展音樂聽覺,增強音樂記憶力,培養正確的音準和節奏感;從而獲得熟練的讀譜技能及豐富的音樂語彙,在實際的音樂活動中積極地使用聽覺。

所以說,耳朵沒訓練好,節奏聽辨精度低、音準聽辨精度低,手指跑再快,炫技飛得再眼花繚亂,也沒用。之前在給孩子找試聽練耳資源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套非常棒的訓練課程,當時也是第一時間分享給了大家,如果你當時沒有留意到這門課程,可以點擊以下文章(《孩子真是好難,原來練琴還得……磨耳朵》)領取資源哦。

另外,《巴斯蒂安的音樂派對》這套書對於視唱練耳也非常有幫助,推薦給大家入手。

巴斯蒂安是美國當代著名鋼琴教育家,有巴斯蒂安家族編寫的鋼琴教材已經成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三大教材品牌之一。

這是一套以音樂啟蒙為目標的鋼琴教程,教程分為A、B、C、D四個級別,每個級別包含3本圖書,分別為「鋼琴派對」「理論與聽力訓練派對」和「演奏派對」,還有一本以獨特方法引導幼齡孩子認識音符和樂譜的《讀譜教程》。

A級主要是幼兒鋼琴的啟蒙要點,像數節拍、認識琴鍵、基本手型認知等;

B級主要是幾個主音調的認識和簡單的曲目彈奏;

C級主要是樂譜的認識及嘗試彈奏出一首完整曲子;

D級主要是學習五指彈奏和更多音調的學習。

四個級別循序漸進,能讓孩子在演奏、讀譜、聽力等方面的技能齊頭並進的發展。▼

教程充分考慮到了幼兒的思維和認知發展,一開始的內容是通過填色、繪畫等遊戲方式從認數字、認字母等方面,學習這些未來會演變為指法、音名等音樂元素的內容,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了具象,提高了幼齡琴童學習音樂、鋼琴的興趣,非常有意思。所以,想要訓練孩子視唱練耳水平的家長,建議可以直接入手呢。

手型輔助器

適用人群:初學琴童做手型糾正需要

使用頻率:短期過渡需要,孩子手型有改善可撤

手型是我們都很關注的地方,特別是塌手腕這件事情。孩子的手掌偏小偏軟,容易塌陷,這樣會造成手型不對,不但會影響彈奏的準確性,還會讓手指和手腕產生酸痛感,這也是很多孩子覺得練琴挺難,抗拒練琴的一大因素。

抬手腕練習沒有太大的秘訣,其實跟孩子本身的手臂力度是有很大關係的,所以其實最好的糾正孩子手型的是伏地挺身的練習。▼

提高孩子臂力,是長期能夠幫助孩子輕鬆抬手腕的好辦法。所以孩子開始學琴,多讓孩子練練標準伏地挺身,一定有幫助,這是治本的方法。

但如果孩子臂力還沒上去,踏手腕情況又太明顯,那麼可以選擇這款手型輔助器也是有一定幫助的,它減輕了孩子塌手型的情況,但弊端是輔助器是輔助功能,並不治本。

手型輔助器使用起來還是挺方便的,首先是因為「傻瓜式安裝」,按下扳扣接好橫杆就行,不傷琴,也不影響琴蓋閉合。▼

更重要的是因為它能橫跨八個八度,覆蓋全部琴鍵,這樣孩子無論彈到哪個琴鍵都能及時矯正,不用彈到哪挪到哪,反覆拆裝。

而且它的橫杆直徑有1.5釐米那麼粗,承重力強,還不會把娃的手卡出痕。▼

還有超省心的一點是,它適用於市面上各類鋼琴,根本不用考慮型號、長度的問題,閉眼買就行,所以大家如果需要,也是可以看看的,初期可以是一個過渡,中期和後期,使用率就大大降低了,畢竟孩子不可能一直靠這個輔助器來彈琴。▼

握力器和指力器

適用人群:琴童必備,無論哪個級別

使用頻率:高頻、長期、一直都需要

握力器和指力器其實是兩個東西,一個是握圈,一個是練指力,對孩子們都很重要,琴童長期必備,因為手指的力度和靈活性是任何階段學琴都需要鞏固的,繞不開。▼

剛開始練琴時,小朋友的手指頭不夠有力、靈活,特別是無名指和小拇指,簡直是「黑洞」般的存在,只要輪到它們,不是太小聲就是彈歪、彈錯、跟不上節奏,讓人絕望。

為了彌補手指力量、靈活度和跨度的不足,他們會開發出各種奇怪的姿勢,手型也保持不了,一旦養成習慣,就非常難改。

握力器解決的是孩子手指力度大小的問題,市面上握力器其實很便宜,大概也就10塊錢到幾十塊錢左右,而且有不同的重量,孩子年紀越大、 學琴越久,需要的握力器重量越大,就跟舉啞鈴一樣的,慢慢增加重量,讓手的伸展-握拳更有力量。▼

指力器解決的是孩子單個手指力度大小的問題,而且也對手型矯正有幫助。價格差異就比較明顯了,幾十塊到幾百塊都有。

指力器的摁壓力度可調節,通過替換兩種不同磅數的彈簧,孩子就可以練習不同的指力。▼

使用時,手指就像玩遊戲一樣,我家Eric每次一玩都愛不釋手。

升降踏板

適用人群:年紀小或高度不夠的孩子

使用頻率:高頻、長期、一直都需要

升降踏板價格也差異很大,我選擇的是200-300元價位的這款,因為它能夠支持跟鋼琴的延音系統打通,就是當孩子在升降踏板上踩延音鍵時,也能同步到鋼琴上,而且對型號沒有任何要求,這對孩子學習來說,很方便。▼

如果孩子平時練譜比較少用到延音效果,普通的一個小凳子去支撐腿的高度,也是可以的。如果家裡有合適的凳子,其實一分錢預算也不用花。

但如果孩子有學到,但又高度不夠,為了讓孩子演奏更完整,升降踏板備著,也是極好的。平常基本不需要維護,穩定性還蠻好的。

像我之前選的那個款,可升降的幅度多達14-28釐米,而且靈活可拆卸,倆孩子如果身高差距比較大,交替練琴時調整起來也很簡單。

升降鋼琴凳

適用人群:年紀小或高度不夠的孩子

使用頻率:高頻、長期、一直都需要

孩子的練琴高度和姿勢也很重要,有時候塌手腕不是因為孩子姿勢問題,而是凳子比較低,孩子就是得塌手腕練琴,所以孩子坐在凳子上,抬手,手臂是剛好和琴鍵水平高度,才是標準的座位高度。

以這個高度為基準,升降鋼琴凳是避免不了的。我家買的鋼琴是自配了升降鋼琴凳,但是電鋼琴沒有,所以也因此多看了市面上的升降鋼琴凳的品牌。一般是可以選單人或雙人,我建議大家選雙人,方便陪練。▼

實木材質的升降凳會更持久用,外層有一層綠色環保的薄膜,還可以防水防潮,潮溼的雨季也不怕。

今天的文章來自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作者萌芽是兩個男孩的媽媽,也是世界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創辦了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研發了孩子的第一門百科動畫課、0-5歲的早教啟蒙課、正面管教課、情緒管理課等針對孩子或父母的系列課程,在各大知名育兒平臺均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同時也是噹噹排名第一的育兒暢銷書《教養力》的作者。

相關焦點

  • 我給孩子學琴配的輔助工具,說不定能幫到你
    適合人群:剛學琴,但對譜記憶能力比較弱的孩子。使用頻率:過渡期產品,能記譜就要及時撤掉相信很多初學琴童的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到底應不應該給孩子貼鋼琴貼呢?貼了擔心孩子會依賴,不貼孩子經常連中央C都找不到,這可怎麼辦。
  • 學琴路上的五級,你到了哪級?
    現在愈來愈多的孩子學習鋼琴,家長們也非常支持,但是這種支持更多體現在考級上,而非能力的培養。其實學鋼琴並不是為了會彈幾首曲子,也不是考級拿證書,而是為了學習一門技能,升華自己。 如果孩子學鋼琴不培養這五種能力,那麼即使「學」了鋼琴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孩子適不適合學琴?鋼琴老師不會告訴你的幾個事實!
    你的孩子適合學鋼琴嗎?這可能是你見過的最好分析!每一個想送孩子學習鋼琴的家長,在最開始抉擇時,通常有著各種各樣的疑慮。對他們來說,好像每一個學琴的孩子都非得表現出像莫扎特那樣的天賦,才適合進入音樂的大門。
  • 學琴,最貴的不是鋼琴和學費,而是你的黃金時光
    小編認為,兒童學琴的年齡要因人而異,如果兒童的接受能力強,樂感和節奏感都很好,手指有一定的力量,那三歲就可以學習鋼琴了,如果小孩尚未定性,對音樂還不是十分感興趣,節奏感也差些,可到五、六歲再學琴也未嘗不可。
  • 成人學琴跟孩子學琴有什麼不同?
    當今社會,學鋼琴不再是孩子們的專屬,越來越多的成年人也加入其中,有些是家長為了給孩子樹立榜樣;有些是工作之餘想增添點樂趣;還有些是因為自身對鋼琴的熱愛
  • 孩子學琴,最貴的不是鋼琴和學費,而是最好的學琴年紀!
    林俊傑——4歲開始學琴看到上面這些名人的學琴時間,大多數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學鋼琴越早越好嗎?其實這個這並沒有嚴格界定,因為孩子之間存在很大的個體差異,這要看具體條件。鋼琴每彈奏一個音大約需要30克的力,低音區需要的力度則更大,如果孩子年齡過小,骨關節、韌帶和骨節囊都較鬆弛,這時候開始強度較大的鋼琴練習,容易使這些組織受到損傷。
  • 學琴的孩子像苦行僧,身無長物,唯有堅持!
    ,而你又不知道學什麼,那就讓他試試鋼琴吧。」現在想想當時孩子那麼小,哪裡懂得想學鋼琴,也許就是對這個大玩具比較好奇而已。第一次抗拒來得有點早 有點猛烈每星期一節鋼琴課,第三節下課回家的路上,兒子問我「媽媽,我為什麼學鋼琴?」
  • 鋼琴考級:學琴6年,兒子考10級獲得「優秀」!
    兒子學琴6年不到,我們只參加了2次考試。一個是2018年的8級,一個是2019年考十級。第一次老師建議我們考級是6級。我當時因為心存僥倖:不考級,學費不就不漲嘛!(太天真了,老師可不這樣想,他默認你已經達到這個等級了,學費依然漲)所以沒參加。
  • 老叟學琴
    我想離群索居而不得,只能在心裡懷想古人,尤其懷想魏晉時候那些人;在魏晉時代的人中,又特別想慕嵇康。「目送歸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遊心太玄」,這種澹遠閒雅的精神意境,追慕得令人心疼。於是,我想學古琴,我以為這是接近古人的一條有效路徑。我從靈魂裡發出來對古琴的嚮往。   我佩服您,嵇老先生!在「竹林七賢」中,性情最真的就是你,也數你最有骨氣。
  • 小演奏家|李星瑤學琴小記
    我教琴從來不是只教琴,我看重的是音樂背後的教育,瑤瑤的父母在關鍵時刻敢於放手,對孩子的教育有信念,這點是特別可貴的,好孩子加上好家長這是教育的重要基礎。」編者按:像瑤瑤這樣有天賦的孩子不在少數,但能像瑤瑤父母這樣敢於放手孩子的家長並不多見。有天賦的孩子加上有智慧的家長是孩子成才的重要條件。勤學苦練學琴半年開小音樂會一般情況而言,名師就是嚴師。
  • 劉詩昆:學琴從來都不是娛樂或消遣 關鍵也不在興趣
    如果孩子學琴不刻苦,家長應該讓步嗎?學琴也是學業,不是消遣記者:有家長遇到這樣的難題:孩子剛開始學琴的時候,熱情很高;可是一段時間以後,熱乎勁過去了,練琴越來越不用心,進度也不理想。此時最讓家長為難,如果放棄,半途而廢太可惜;如果繼續,又擔心強迫孩子學,效果也不好。請問劉先生怎麼看?
  • 學琴軟體flowkey幫你實現鋼琴夢
    如今,家長們尤其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例如學鋼琴就是很受歡迎的一種選擇,但是對於成年人而言,錯過了小時候學琴的最佳時期,現在時間又成了學琴路上的阻撓,難道,自己的嚮往和夢想只能就此耽擱嗎?其實不然,學鋼琴軟體flowkey或許可以幫你實現鋼琴夢。
  • 一位專業鋼琴老師的「大白話」:小孩為什麼要學琴,怎麼開始學?
    在多年執教經歷中,吳老師覺得普通家長關於孩子學琴最關心的有七個方面問題:學琴有啥好處?幾歲開始好?怎麼培養音樂細胞?怎麼選購鋼琴?學琴有哪些誤區,等等 ...所以在下面的文章中,她集中解答了這些問題,都是「大白話」;她還說,這些是她基於個人經歷的看法,希望自己的經驗能給大家起到一個參考作用,就很滿足了 ...這就是吳斯如老師,文藝吧?
  • 【中藝技巧】(家長必讀)學琴路上,鋼琴課你們請假了嗎?
    家長:生病不是主要的原因,關鍵是沒怎麼練!老師:千萬不要給她找理由不上課,不然她會把彈琴和學琴作為無關緊要的事,在孩子心裡有了這觀念,可以說完了,將來再也學不好。所以無論颳風下雨,不管彈得好壞都得來上課,這就是大人要有的態度!堅持就是好習慣,堅持就能培養好習慣。至於回課的具體情況老師自會有分寸,哪怕孩子被罵一頓孩子也知道錯在哪兒。就算是沒練,到老師這裡來練習,也比在家練強十倍。
  • 教了15年鋼琴,來說句心裡話:現在孩子學琴的進度實在太快了!
    這位老師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現在小孩的學琴進度太快了!很多孩子根本來不及消化,來不及練好基本功,就被「逼」著在考級路上緊追慢趕。這麼做的結果,往往是過早斷送了孩子的學琴之路。怎麼辦?要慢下來;怎麼理解這個「慢「字呢?來看看六六老師的「大白話」分享,感謝!
  • 學琴,最貴的不是鋼琴和學費,而是·····
    如果以下幾條能力您的孩子已經具備,那就可以開始考慮學琴了:  1、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到一定的水平,最起碼能認識簡單的五線譜。也包括一定的聽力以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如區分音樂的音高、音色、音調等。  2、孩子經常表現出喜歡彈琴的樣子:比如經常自己在琴上摸彈幾個音,或模仿成人演奏時的姿勢邊彈邊唱等等。  3、孩子的注意力能持續集中10分鐘或以上。
  • 學琴,最奢侈的不是學費,不是鋼琴,而是……
    學琴,最奢侈的不是學費,不是鋼琴,而是一去不返的最適合學琴的黃金時光。我少年最崇拜這個人,但是那時沒有條件學鋼琴,現在一輩子不通音律!一位暮年老人路過劇場,看見海報時的感慨在朋友圈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學琴,最奢侈的不是學費,不是鋼琴,而是一去不返的最適合學琴的黃金時光。我少年時沒有條件學鋼琴,現在一輩子不通音律!」
  • 從事了15年的鋼琴教學,來說句心裡話:現在孩子學琴的進度實在太快了!
    這位老師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現在小孩的學琴進度太快了!很多孩子根本來不及消化,來不及練好基本功,就被「逼」著在考級路上緊追慢趕。這麼做的結果,往往是過早斷送了孩子的學琴之路。怎麼辦?要慢下來;怎麼理解這個「慢「字呢?來看看六六老師的「大白話」分享,感謝!
  • 想讓孩子學鋼琴,家長要做好這4個準備!
    鋼琴作為「樂器之王」,除了可以培養孩子的樂感之外,還能開發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的協調能力和自信心等,這也是鋼琴為什麼能夠逐漸成為家長們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重要原因。 那麼,在讓孩子學鋼琴之前,家長應該做好哪些準備呢?
  • 我問賢爸 | 女兒練了2年多琴,轉而想學架子鼓,該堅持還是......?
    現在也學了2年多了,但是學的效果不是特別理想,每天她也不練琴,或者每天還得我提醒她催她,在琴跟前不到10分鐘就不想彈了。從去年開始,她說她要學架子鼓(覺得架子鼓很酷),她說彈琴太累了。我一直給她說, 鋼琴是你自己選的,得堅持,而且學架子鼓也是從最基礎的開始學習,一樣得每天練習,才能達到你看到其他小朋友表演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