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兒子學習鋼琴三年,
偶然的機會,聽北京一位藝術家的講座,「假如你的孩子到了學一門特長的年齡,而你又不知道學什麼,那就讓他試試鋼琴吧。」這句話種在了我的心裡。
初試欣喜 決定學鋼琴
兒子小斑馬四歲半,牽著他的小手到家附近琴行試課,老師是一位年輕陽光的大男孩,試課大約10分鐘,感覺和小斑馬很投緣,孩子對鋼琴也比較感興趣,果斷決定試試,交了一個季度的學費。
現在想想當時孩子那麼小,哪裡懂得想學鋼琴,也許就是對這個大玩具比較好奇而已。
第一次抗拒來得有點早 有點猛烈
每星期一節鋼琴課,第三節下課回家的路上,兒子問我「媽媽,我為什麼學鋼琴?」
我開玩笑的說:「學鋼琴的男孩子紳士,以後會有漂亮的女孩子喜歡。」,兒子默不作聲。
我知道他的小腦袋裡在想什麼,正式上課,老師要求嚴格,需要手指立著彈琴,保持手型,他覺著有些吃力,試課時候的樂趣全無,盤算著不想去上課。
老師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為了和他搞好關係,每節課前給他準備一個小玩具,即使這樣煞費苦心,也沒能堅持過第五節課,上課開始哭。我問小斑馬,為什麼這樣?他說,老師長得不帥而且不溫柔,我當然知道這是他的藉口,老師毫無辦法,只能提議換一位女老師。
按照小斑馬的要求,琴行換了一位溫柔的女老師,開始繼續學習,沒過兩節課,他又和我說,媽媽這位老師不專業,其實我也知道,她怕孩子哭,不敢嚴要求。
老同學指點 換琴行 再換老師
面對這種無奈的情況,我電話求助教鋼琴的同學,和她說了小斑馬的情況,並贅述道:沒想讓他學成郎朗,學得差不多就行。她非常嚴厲地告訴我,首先作為家長你的思想就不對,孩子學了就要認真對待,不然耗費時間精力還有資金沒必要;其次,如果覺著老師不適合孩子,可以換老師,但是不要試圖改變老師教課的方法,不然以後會很難進行學習。
老同學義正言辭的批評和建議,讓我決定為孩子換一家琴行,經過多番考察,終於選定一家各個方面都比較合意的,重要的是小斑馬非常喜歡他的老師,也能聽明白老師教授的內容,總算安下心來。
兩年後,第二次抗拒 踏著秒針準點到來
周末上課,其餘時間放學在家練琴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日子持續了兩年,小斑馬可以登臺演奏簡短的曲目,獲得的證書讓他體會到了小小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本以為風平浪靜,沒想到隨著幼兒園的畢業,他認為鋼琴也應該結業,抗拒練琴,折指、翹指,指法錯誤接踵而來,到練琴時間就各種藉口,只能恩威並施,老師建議利用幼兒園畢業的暑假讓他參加中央音樂學院的鋼琴考級,用得來的證書鼓勵他繼續前行。或許辦法總比困難多,得到的二級證書雖然級別低,但對小斑馬很有用,他覺著自己可以過關斬將打怪獸。
還好我們沒有放棄
又過了一年,從二級學到了四級,曲目難度增加,4頁A4紙的曲目,可以一氣呵成,在別人羨慕的目光背後,是我和兒子千百遍不厭其煩的堅持練習,日復一日,不知有多少次在崩潰邊緣徘徊,更不知有多少次想放棄。
兒子說,媽媽不能放棄了,不然前面學的都白費了。初入小學比較忙碌,但是依然每天堅持練琴一小時,一路走來我們很慶幸,還好沒放棄,不然怎麼可以收穫今天小小的滿足感呢!
孩子像苦行僧 家長像唐僧
學琴是一條枯燥的不歸路,因為投入的時間成本太高,對著蝌蚪符號在那一遍一遍練習,孩子就像是去取經的苦行僧,身無長物,唯有堅持;家長更像是整天在耳邊督促嘮叨的唐僧,感受著他一絲一毫的喜怒哀樂!
當然,經年累月堅持下來,收穫的自然是沒有學琴的孩子感受不到的喜悅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