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琴的孩子像苦行僧,身無長物,唯有堅持!

2020-12-23 常青藤Ivy521

01兒子學習鋼琴三年,

偶然的機會,聽北京一位藝術家的講座,「假如你的孩子到了學一門特長的年齡,而你又不知道學什麼,那就讓他試試鋼琴吧。」這句話種在了我的心裡。

初試欣喜 決定學鋼琴

兒子小斑馬四歲半,牽著他的小手到家附近琴行試課,老師是一位年輕陽光的大男孩,試課大約10分鐘,感覺和小斑馬很投緣,孩子對鋼琴也比較感興趣,果斷決定試試,交了一個季度的學費。

現在想想當時孩子那麼小,哪裡懂得想學鋼琴,也許就是對這個大玩具比較好奇而已。

第一次抗拒來得有點早 有點猛烈

每星期一節鋼琴課,第三節下課回家的路上,兒子問我「媽媽,我為什麼學鋼琴?」

我開玩笑的說:「學鋼琴的男孩子紳士,以後會有漂亮的女孩子喜歡。」,兒子默不作聲。

我知道他的小腦袋裡在想什麼,正式上課,老師要求嚴格,需要手指立著彈琴,保持手型,他覺著有些吃力,試課時候的樂趣全無,盤算著不想去上課。

老師也發現了這個問題,為了和他搞好關係,每節課前給他準備一個小玩具,即使這樣煞費苦心,也沒能堅持過第五節課,上課開始哭。我問小斑馬,為什麼這樣?他說,老師長得不帥而且不溫柔,我當然知道這是他的藉口,老師毫無辦法,只能提議換一位女老師。

按照小斑馬的要求,琴行換了一位溫柔的女老師,開始繼續學習,沒過兩節課,他又和我說,媽媽這位老師不專業,其實我也知道,她怕孩子哭,不敢嚴要求。

老同學指點 換琴行 再換老師

面對這種無奈的情況,我電話求助教鋼琴的同學,和她說了小斑馬的情況,並贅述道:沒想讓他學成郎朗,學得差不多就行。她非常嚴厲地告訴我,首先作為家長你的思想就不對,孩子學了就要認真對待,不然耗費時間精力還有資金沒必要;其次,如果覺著老師不適合孩子,可以換老師,但是不要試圖改變老師教課的方法,不然以後會很難進行學習。

老同學義正言辭的批評和建議,讓我決定為孩子換一家琴行,經過多番考察,終於選定一家各個方面都比較合意的,重要的是小斑馬非常喜歡他的老師,也能聽明白老師教授的內容,總算安下心來。

兩年後,第二次抗拒 踏著秒針準點到來

周末上課,其餘時間放學在家練琴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日子持續了兩年,小斑馬可以登臺演奏簡短的曲目,獲得的證書讓他體會到了小小的成就感和榮譽感。

本以為風平浪靜,沒想到隨著幼兒園的畢業,他認為鋼琴也應該結業,抗拒練琴,折指、翹指,指法錯誤接踵而來,到練琴時間就各種藉口,只能恩威並施,老師建議利用幼兒園畢業的暑假讓他參加中央音樂學院的鋼琴考級,用得來的證書鼓勵他繼續前行。或許辦法總比困難多,得到的二級證書雖然級別低,但對小斑馬很有用,他覺著自己可以過關斬將打怪獸。

還好我們沒有放棄

又過了一年,從二級學到了四級,曲目難度增加,4頁A4紙的曲目,可以一氣呵成,在別人羨慕的目光背後,是我和兒子千百遍不厭其煩的堅持練習,日復一日,不知有多少次在崩潰邊緣徘徊,更不知有多少次想放棄。

兒子說,媽媽不能放棄了,不然前面學的都白費了。初入小學比較忙碌,但是依然每天堅持練琴一小時,一路走來我們很慶幸,還好沒放棄,不然怎麼可以收穫今天小小的滿足感呢!

孩子像苦行僧 家長像唐僧

學琴是一條枯燥的不歸路,因為投入的時間成本太高,對著蝌蚪符號在那一遍一遍練習,孩子就像是去取經的苦行僧,身無長物,唯有堅持;家長更像是整天在耳邊督促嘮叨的唐僧,感受著他一絲一毫的喜怒哀樂!

當然,經年累月堅持下來,收穫的自然是沒有學琴的孩子感受不到的喜悅和成就感!

相關焦點

  • 學琴需要堅持,離不開父母的「藤條」
    而近日在謝霆鋒的節目中,二人又回憶起兒時學琴經歷,雖然童年時光被練琴佔據,可如今回想起來周杰倫對拿著藤條「監工」的母親充滿感激,而謝霆鋒則悔恨的說到:「真後悔自己當年沒有像杰倫一樣聽媽媽的話。沒有人會因為堅持學音樂後悔只有因為沒有堅持而懊惱
  • 孩子適不適合學琴?鋼琴老師不會告訴你的幾個事實!
    像孩子的手部條件好不好,對音樂的節奏感準不準什麼的,都是家長們急切想知道的。但要某些鋼琴老師來說,家長與其深究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學琴,還不如用其他的方式去引導孩子學好鋼琴,如合理利用在線音樂教育的方式將學琴滲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裡等。畢竟,成為鋼琴家是需要天賦沒錯,但如果學琴只是奔著順應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情操氣質等方面目的去的,那所謂的「適不適合」根本就不存在。
  • 要不要堅持讓孩子學鋼琴?
    只要一說到學琴,估計每個琴童家長都有一肚子苦水要倒吧,因為陪孩子練琴的確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差事。當然,這對於孩子來說應該也是一樣,他們估計也想不明白平時溫柔體貼的媽媽為什麼一到鋼琴陪練的時候就變得兇巴巴的。身為廣大琴童家長的一員,我就以自己身邊的例子聊聊陪孩子學鋼琴的那些事吧。
  • 孩子學琴,最貴的不是鋼琴和學費,而是最好的學琴年紀!
    雖然大多數人都會說學琴,任何時候都不晚我們也鼓勵有夢想的成年人學鋼琴但小時候學和長大了學確實有著不同的意義在人的一生中很多技能學習確實有一個最佳年齡段一旦錯失,就永遠失去了莫扎特——3歲開始學琴林俊傑——4歲開始學琴看到上面這些名人的學琴時間,大多數人會有這樣的疑問:學鋼琴越早越好嗎?
  • 成人學琴跟孩子學琴有什麼不同?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成人跟孩子之間學鋼琴到底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孩子:學琴雖然也有因為自身對鋼琴感興趣的,但大多是因為家長想培養孩子的均衡發展,或讓孩子有個一技之長等等,所以孩子在學琴上「被動性」佔比較多。因為主動性不夠,加上孩子天性愛玩好動,想要學好鋼琴,往往都需要家長在一旁監督陪練,這也是孩子學琴的一個明顯的缺點。
  • 金琳 || 「身無長物」
    「身無長物」文/金琳 貧窮是任何人都憎惡的,有時候被說成「身無長物」。「身無長物」這個成語的解釋,對窮人來說,是說一個人貧窮的除了自身外,沒有任何東西;對富人來說,是不喜歡置辦身外多餘無用的東西。 一個人貧窮的到了「身無長物」,按現代名詞是無產階級,是苦難。共產黨領導「身無長物」者——無產階級鬧革命,使得中國廣大「身無長物」者翻了身。我們現在的國家主席習近平,領導人民脫貧致富,讓全中國人民大都過上小康的生活之後,強調節儉,體現人們現在的「身無長物」。
  • 琴媽自述:我為什麼堅持讓兒子學鋼琴
    3、不趕進度,可以慢但不要錯每首練習曲,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都希望能趕緊練熟。有時候我們會和孩子約定今天練幾遍,但在這個途中,如果發現錯誤,必須及時糾正,否則練得越多,改起來越痛苦。我跟逃逃經常這樣,開始我開了個比較大的數,比如10遍。
  • 我給孩子學琴配的輔助工具,說不定能幫到你 想學琴的家長看過來
    早上好呀~這是一篇遲到的約稿,聊聊學琴的輔助工具。前段時間大家一直催我的文章我交答案了。▼作為兩名琴童的家長,我當然也是深有感觸,直到現在我還是需要經常盯著孩子的手型和姿勢。因為孩子年紀小力量弱,不管學琴多久,也容易大毛病小毛病不斷。
  • 杭州盲童9歲學琴已過鋼琴十級,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看看這個!
    但是,他還是堅持下來了,一路走來,與最好的自己相遇。琴學苦練,初學鋼琴總覺得它是一個很困難的事情,我們都會遇到不熟悉鍵盤、譜子記不下來、指法不對、節奏不對等等問題。這都是一個必經的過程,任何事情的成敗都取決於其過程和我們的態度。
  • 學鋼琴,要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堅持,這對她一生都有好處
    我有時忍不住也動手打孩子,每每看到孩子痛苦大哭,我也感到非常難過,一直在問我自己一開始選擇鋼琴是不是錯誤的。可是,鋼鐵不是一天就能煉成的,中間的過程要經歷很多磨練和打造才能有所有成就。不說將來在鋼琴上能有多大成就,最起碼要讓她懂得什麼是堅持,這對她以後的學習和工作都是有好處的。我還是一如既往地安排她上課,哪怕哭也要哭著把琴彈完。
  • 學英語不需要「苦行僧」,iEnglish攻克中國英語學習「老大難」
    全世界最Easy的語言,怎麼學才能像母語一樣輕鬆?想要學好英語,首先要了解語言學習的本質規律。從母語學習的過程來看,孩子並沒有刻意背詞彙、學語法,而是在大量語言自然輸入的基礎上,進行從簡單到複雜的輸出,在不知不覺中掌握語言。
  • 學琴,最奢侈的不是學費,不是鋼琴,而是...
    雖然我們說,學琴,任何時候都不晚,我們也鼓勵有夢想的成年人學鋼琴,但小時候學和長大了學確實有著不同的意義。在人的一生中,很多技能學習確實有一個最佳年齡段,一旦錯失,永遠失去了,畢竟最好的年齡一生只有一次。有人統計過著名鋼琴家的學琴年齡,發現3-7歲的佔91%,其他9%是8歲。郎朗——3歲學琴
  • 我問賢爸 | 女兒練了2年多琴,轉而想學架子鼓,該堅持還是......?
    現在也學了2年多了,但是學的效果不是特別理想,每天她也不練琴,或者每天還得我提醒她催她,在琴跟前不到10分鐘就不想彈了。從去年開始,她說她要學架子鼓(覺得架子鼓很酷),她說彈琴太累了。我一直給她說, 鋼琴是你自己選的,得堅持,而且學架子鼓也是從最基礎的開始學習,一樣得每天練習,才能達到你看到其他小朋友表演的成果。
  • 一位專業鋼琴老師的「大白話」:小孩為什麼要學琴,怎麼開始學?
    在多年執教經歷中,吳老師覺得普通家長關於孩子學琴最關心的有七個方面問題:學琴有啥好處?幾歲開始好?怎麼培養音樂細胞?怎麼選購鋼琴?學琴有哪些誤區,等等 ...所以在下面的文章中,她集中解答了這些問題,都是「大白話」;她還說,這些是她基於個人經歷的看法,希望自己的經驗能給大家起到一個參考作用,就很滿足了 ...這就是吳斯如老師,文藝吧?
  • 劉詩昆:學琴從來都不是娛樂或消遣 關鍵也不在興趣
    如果孩子學琴不刻苦,家長應該讓步嗎?學琴也是學業,不是消遣記者:有家長遇到這樣的難題:孩子剛開始學琴的時候,熱情很高;可是一段時間以後,熱乎勁過去了,練琴越來越不用心,進度也不理想。此時最讓家長為難,如果放棄,半途而廢太可惜;如果繼續,又擔心強迫孩子學,效果也不好。請問劉先生怎麼看?
  • 楊冪談教育「5句話不要跟孩子說」,學琴其實也一樣
    節目中的楊冪看著這幾句後,說:「我這輩子都不會對我的孩子說這種話。」這些刺耳的話語猶如利刀一般深深地扎在孩子心上,給孩子留下痛苦的記憶,然而,很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然而,和楊冪說的一樣,所有教育都必須注意語氣和措辭,一旦說錯話,很可能成為惡性循環,起到反效果,學琴亦是如此。比如下面的這五句話,是絕對不可以對學琴的孩子說喲!
  • 小演奏家|李星瑤學琴小記
    瑤瑤的表現讓劉老師備感意外,雖然平時會接觸到很多孩子,也算是見多識廣,但是像這樣天生樂感好的孩子還真是難得一見。意識到孩子的這份特殊的才華後,劉老師及時向瑤瑤的父母通報了此事,希望父母能夠在音樂上多多培養孩子。瑤瑤父母平時工作很忙,但對於孩子的教育卻從來沒有怠慢。此時,夫妻二人正在考慮著讓孩子學些才藝,聽劉老師這麼一說,就正式決定讓瑤瑤學習鋼琴。用父母的話說:「先試試看吧!」
  • 教了15年鋼琴,來說句心裡話:現在孩子學琴的進度實在太快了!
    這位老師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現在小孩的學琴進度太快了!很多孩子根本來不及消化,來不及練好基本功,就被「逼」著在考級路上緊追慢趕。這麼做的結果,往往是過早斷送了孩子的學琴之路。怎麼辦?要慢下來;怎麼理解這個「慢「字呢?來看看六六老師的「大白話」分享,感謝!
  • 我給孩子學琴配的輔助工具,說不定能幫到你
    適合人群:剛學琴,但對譜記憶能力比較弱的孩子。使用頻率:過渡期產品,能記譜就要及時撤掉相信很多初學琴童的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到底應不應該給孩子貼鋼琴貼呢?貼了擔心孩子會依賴,不貼孩子經常連中央C都找不到,這可怎麼辦。
  • 琴爸琴媽多年總結最詳實攻略:讓孩子不再把練琴當成苦差事
    每位琴爸琴媽都有個希望,希望孩子每天能主動自覺地去練琴,可是這樣的情形總是由希望變成失望。隨著學琴時間的深入,孩子動不動就哭鬧不想練琴。這個時候家長總是進退兩難,家庭中一些不協和的聲音,便會自然而然的冒出來:「興趣最重要,孩子不喜歡就別練了「」學音樂以娛樂開心為主,不要太為難孩子,不想學就不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