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曾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表示,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小時候母親的逼迫。而近日在謝霆鋒的節目中,二人又回憶起兒時學琴經歷,雖然童年時光被練琴佔據,可如今回想起來周杰倫對拿著藤條「監工」的母親充滿感激,而謝霆鋒則悔恨的說到:「真後悔自己當年沒有像杰倫一樣聽媽媽的話。」
每個孩子都只有在長大之後才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那些像周杰倫一樣從小被逼著學習的孩子,如今卻都充滿感恩
和周杰倫有類似經歷的林俊傑
以及同樣有著超高音樂素養的劉憲華
面對baby的提問,他這樣回答
而相反,像謝霆鋒這樣長大後懊惱,沒有再堅持一下的,也大有人在
已經忘記當年為何放棄琴路有始無終的王迅
沒有人會因為堅持學音樂後悔只有因為沒有堅持而懊惱
但是,愛玩又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讓他們老老實實的坐在鋼琴前練習2小時,每天如此,日復一日,如果沒有家長的「強迫」,根本就不可能完成。所以學琴往往堅持不下去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家有兒女》裡就有這麼經典的片段,劉星對媽媽說:我不願意學您就不讓我學啊?我不懂事難道您也不懂事兒嗎?您就應該從小逼著我學呀……媽媽啞口無言。
這樣對話發生在影視劇中,我們可能一笑置之。而現實生活中有多少相同的情況正在上演,當孩子說出那句「當初為什麼沒有逼我一下?我現在什麼特長都沒有」的時候,父母一定是最悔恨的。
深圳大劇院藝術總監、深圳市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徐霞就曾在微博裡分享過這樣的痛心的經歷:
孩子學琴一年,終日以淚洗面,和很多父母一樣,徐霞和愛人 選擇「尊重孩子」,了斷了痛苦的學期生涯,結束了雞飛狗跳的生活。然而事情並未就此結束,在十幾年後,孩子考入大學後埋怨媽媽:「為什麼不強迫我學下去?大學許多同學都會樂器……」
這樣悔不當初的情況還有很多:
1、鄰居家一個妹妹曾學過一段時間的小提琴,那時她的媽媽覺得孩子逐漸失去興趣,而且學音樂「佔用」太多學習的時間,所以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備戰高考那年,她以十幾分的差距與心儀的學校失之交臂,而當她得知這所學校為藝術特長生降20分的時候,猶如晴天霹靂,成為了她一生的遺憾……
2、過年聚會時,我的小學同學和我抱怨:「當時我說不想學了,我媽就真不讓我學了。你說現在工作了,年會的時候,連一首完整的曲子都彈不下來……以後一定得逼著我家孩子學!」
不想學習以及「三分鐘熱度」是每個孩子的通病,家長要做的不是一味的妥協,致使孩子長大後後悔不已;而是應該做孩子的引路人,陪伴孩子一路堅持。我們當然希望每個孩子都能笑著練琴,可如果一定會哭,那麼小時候的哭,也總比長大後懊悔的哭,好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