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陪著我的只有孤獨,我的人生一片荒涼

2021-01-10 秦思君

「孤獨是最可怕的,它讓人脆弱。」在《百年孤獨》當中,一個家族經歷了發展、繁榮、興盛,卻在最後以一種無法阻擋的趨勢之下,按照早就定好了的命運一步步走向衰敗,當看到最後的悲劇結尾,人們的心中只剩下無盡孤獨。

「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心中孤獨,到了哪裡都會覺得孤獨。獨自一人,只覺得已經深陷入孤獨的狂歡當中,而當身處喧囂熱鬧處,即使周圍都是人間煙火,卻仍然覺得孤單不已,縱使見到四周都是歡聲笑語,也只會覺得內心空冷寂寞,滿身寒涼。

餘秋雨先生出生在一個動亂的年代,時代的洪流與命運般的悲劇造成了他早期的內心孤獨,而等動亂過去後,雖然得到了短暫的快樂,但很快,新的文化與思想的衝擊又使得他回到了孤獨的懷抱。

少年孤獨

「祖母一邊對我說,一邊又向那些陸續到我家聚集的鄉親們解釋,鄉親們也都回去了。這時我突然感到寂寞,擱下飯碗就到外面去玩。」

最開始的時候,什麼都還不懂的少年面對那些老是突然起來的熱鬧只覺得有意思,覺得好奇。當熱鬧過去之後產生的寂寞只是一種短暫而表面的寂寞。可當後來,當他漸漸長大,漸漸明白這些熱鬧背後的意義之後,表面的寂寞就變成了內心深處的孤獨。

「此刻災難過去,他們現在正合力聲討那幾個造反派頭目,爸爸則背過臉,為晚年選擇了孤獨。」當動亂的時代稍微有了好轉之後,過去的人和事以一種新的面貌出現在了餘秋雨先生和他的家人面前。

如果在這個時候選擇放下過去,選擇對過去的朋友釋懷,那麼晚年將會收穫一幫還能夠談天說地的朋友,但他的父親選擇了「背過臉」。這樣一種決絕的方式表明了他對於那些朋友的無法原諒。

在那麼漫長的痛苦的日子裡,那些朋友們始終沒有說過一句話。「在那麼長的時間內說幾句平實的公道話並沒有太大的風險,而對當事人確實救命繩索。」

那是個人人都只求自保的年代,餘秋雨先生在那個年代學會了品味生活中的孤獨。他的叔叔因為那些折磨曾經嘗試三次割腕自殺,而他的父親則「十年蒙冤」,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而遭遇了長時間的折磨。

到了餘秋雨先生的父親臨終前,他依舊不想讓那些「朋友們」來參加他的追悼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困難與折磨將他的身體拖垮,也將他的心變得越發堅硬。「他沒有留下一份與這座城市相關的通訊錄。」

親人的經歷與選擇帶給了餘秋雨先生孤獨的內心,看著數年時光沒有得到一個朋友幫助的父親,看著父親臨到終了依舊無法選擇原諒,以那樣一種決絕的方式對過去告別,作為兒子,心中必然會有所想法。

遭遇批判

「歷史已有記載,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當那個時代終於真正的過去後,因為出色的文筆,餘秋雨先生的生活過得好了些。可好的日子並沒有很久,很快,因為一些風言風語,他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在《文化苦旅》當中,他寫了一位被時代捉弄成罪人的人。而在生活當中,他自己好像就變成了這樣一個所謂的「罪人」。

隨著一篇《餘秋雨,你為何不懺悔?》文章的廣為流傳,餘秋雨先生原本恢復和順的生活遭遇到了巨大的衝擊。文中用非常犀利的文字批判了餘秋雨先生的部分作為,並表示餘秋雨先生對於他在當時因為時代而做下的錯誤行徑「斷然選擇了遮掩和偽飾。」

在這邊文章傳播開來後,面對著如同狂風暴雨般的詰責,餘秋雨先生沒有做太多的辯解。「每個人的心裡或多或少都會有那麼些許的掩藏的難過,一點一點累積起來,也就釀成舊傷,揭開就是化膿腐爛的傷疤。」

過去的那段歲月早已成了餘秋雨心中的一段結了痂的過往,一旦撕開便是鮮血淋漓。在這段轟轟烈烈的紛爭過後,面對大眾的口誅筆伐,餘秋雨先生默默寫了一篇《借我一生》來回應。

《借我一生》是餘秋雨先生對於那段日子的回憶,是他在重新將傷疤解開後的心血之作。這篇文章其實並不一定能夠改善當前的這種局面,但面對那些問責,他還是選擇了這樣一種痛苦的方式來說明,來解釋。

「沈萬山也許至死都搞不大清究竟是什麼邏輯讓他受罪的。周莊的百姓也搞不清,反而覺得沈萬山怪,編一些更稀奇的故事流傳百年。」餘秋雨先生自己就遭遇過很多莫名其妙的編撰,在那些人的筆下,忙起來的時候,餘秋雨先生可能在幾天內就得離上好幾次婚。

回歸孤獨

「文人總未免孤獨,願意找個山水勝出躲避起來。」

在外界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之下,餘秋雨先生又重新回到了孤獨當中。當一個人的心中充滿了孤獨,那他看到的、想到的自然也都是孤獨。看到美麗的山水,想到那些才華橫溢的文人,心中卻仍然只覺得孤獨。

餘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當中說:「中國文人的孤獨不是一種脾性,而是一種無奈。」當面對著鋪天蓋地的問責,面對著有口卻找不到一個最合適的方式,找不到一個讓大家都滿意的方式來言說的困境,餘秋雨先生只得通過自揭傷疤的方式寫下《借我一生》,去換一個不知道不知道會有什麼走向的結果。

「他們最容易灑脫出去,但又常常感到一種灑脫的孤獨。」在餘秋雨先生用這樣一種「灑脫」的方式來當做回應的時候,其實也就代表他決定轉身擁抱孤獨。

餘秋雨先生與他的妻子馬蘭在一起過得十分和睦,兩人的關係很好。但即使是餘秋雨先生在文字中描寫他與妻子歲月靜好的語言也會遭到責罵,仿佛從那個時代過來的每一個人都必須帶著沉重的負擔與悔意前行,但凡有一點點的輕鬆與快意都是不對。

在《借我一生》中,餘秋雨先生寫道,「我把氣氛調理得很輕鬆,然後請嶽父談談回憶錄的寫作,尤其想聽聽與妻子有關的內容。」因為那些指責,好像原本很好的家庭氛圍都成了錯,餘秋雨先生的內心在那些來自四面八方的批判聲中越發孤獨。

小結:

「(朱耷)用畫筆來營造一個孤獨的精神小天地。」餘秋雨先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概也用文字來營造了一個孤獨的思想小世界。他筆下的世界由他來打造,但當世界被送入到其他人手中後,到底會收穫到什麼樣的回饋就不得而知了。

因為時代的動亂,因為特殊時期所造成的悲劇,餘秋雨先生的過去過得十分孤獨,看著他的父親受到百般責難卻始終沒有一個朋友願意出來說上一句公道話,看著他的父親到了最後也始終不願意放下,他內心自然而然會受到影響。而當後來時代變化後,新一輪的詰難又再次讓他回到孤獨當中。

陪伴我的只有孤獨,我的人生十分蒼涼。發出這樣的感嘆不僅僅是因為過去的那些經歷,過去遇到的那些人和事,更是因為當看到希望過後,因為時代的變化而產生的再一次的、需要他不停揭開過去傷疤的問責與批判。

相關焦點

  • 餘秋雨:伴隨我的只有孤獨,我的人生十分蒼涼
    而餘秋雨本人對於這些與文學無關的批評聲音卻很少做出解釋,他埋頭於文學,僅僅對反駁自己文章的人進行爭論,時間長了,反對他的聲音反而還越來越大了,他便總是感嘆陪伴他的只有孤獨。
  • 餘秋雨:人生不做預先設計,不要執著過去,也不要執著於小「我」
    餘秋雨以擅寫歷史文化散文著稱,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在出版後廣受歡迎。餘秋雨高考時,先考上了單獨招考的上海戲劇學院,但他的父母卻堅決不同意他去上海戲劇學院學習。其實,餘秋雨本人對戲劇也沒有多少興趣。於是餘秋雨又去參加高考「統考」,這次他報考的是解放軍外語學院。餘秋雨的統考成績非常好,特別是英語,是上海市第一名。
  • 「只有荒涼的地方,沒有荒涼的人生」
    馬鬃山高速公路大隊的文化牆上有一句話:「只有荒涼的地方,沒有荒涼的人生」。雖然遠離城市和家人,但年輕的民警輔警紮根戈壁,用這句銘言勉勵自己默默堅守著。   新華社發(杜哲宇 攝)【來源:新華網】  4月16日,在甘肅省酒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馬鬃山高速公路大隊駐地,民警輔警在業餘時間打羽毛球。
  • 讀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時間在指縫流逝,文化在心中銘記
    餘秋雨的文筆到底有多好?品一下《文化苦旅》中的這幾句就知道了: 時間和文字在一個個老庭院裡所磨,這是文化存在的極溫暖方式。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裡蹀躞,以此為歸。 腳步已像一條長不可及的綢帶,平靜而飄逸地劃下一條波動的曲線,曲線一端,緊系腳下。
  • 俞天白:荒涼出境界
    這一人生感悟,我是在敦煌鳴沙山月牙泉獲得的,而不是徵服沙漠而屹立於世的以色列。當我從敦煌驅車到達月牙泉的那一刻,在迫使你不能不感到自己是那麼渺小的無盡沙漠中,突然出現這一片盆景似的碧水、綠樹和飛閣流丹的建築組成的綠洲,那種驚奇與激動,簡直以為是在夢中。
  • 餘秋雨很美的一首詩,此生我在天堂等你,寫出了世間最感人的愛情
    無論是古代,還是在當下,無數的文人用手中的筆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寫下了令人感動的愛情詩,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當代著名作家餘秋雨的一首《我在等你》,這首詩也是膾炙人口,寫得很是深情,短短的幾句,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濃濃的愛意,還有對於愛情的理解,這樣的作品讀來最是令人心安,也讓人覺得很溫暖。炊煙起了,我在門口等你。夕陽下了,我在山邊等你。葉子黃了,我在樹下等你。
  • 餘秋雨:真正的放下,是「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著名文學大家餘秋雨就曾有過一篇現代詩歌,不管何時讀來,總能給人觸及心靈的感覺,就是這首《你不懂我,我不怪你》,也曾療愈了很多受傷的人們。往往,普通人經歷太多的絕望和不公之後,大概會憤怒,會墮落,會一蹶不振,會憤世嫉俗,但是餘秋雨筆下卻不是這樣一個弱者顧影自憐的狀況。面對這種種得不到與不懂得,只需淡淡的說一句「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只因為,「感情不在,責備自然不在」。
  • 王朔評價餘秋雨:他是90年代出名,我是80年代,我是他前輩
    而他批罵的最狠的一個人就是餘秋雨。2007年,王朔出書《我的千歲寒》的時候,批罵了郭敬明後,就開始批罵餘秋雨,說餘秋雨:"他是我的晚輩,冒充文化人,根本不入流!"不僅如此,王朔還談及舊事,並覺得那次事件中,餘秋雨是想收編自己,感覺很可笑。
  • 感受深情散文詩,餘秋雨《我在等你》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餘秋雨的一首散文詩——《我在等你》,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最美散文詩。餘秋雨,於1946年8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寧波市餘姚縣,中國著名當代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作家、散文家。餘秋雨於1966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1985年成為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
  • 餘秋雨:我的「仇人名單」,四個仇人簡稱淺芳麗莎,指的分別是誰
    餘秋雨,浙江人,上海戲劇學院文學系畢業。作品有《文化苦旅》《千年一嘆》等文史相關的經典。從小用功學習,一家人幸福平安,一直到餘秋雨大學即將畢業的時候,一場變故轟然來臨。
  • 抖音我以為孤獨的人只有我是什麼歌 馬良事關孤獨歌詞
    最近在抖音上聽到一首歌曲感覺還不錯,歌詞大意是「我以為孤獨的人只有我」,據悉這首歌歌名叫《事關孤獨》,是歌手馬良唱的。下面來看一下。我以為孤獨的人只有我才發現你也會如此難過什麼歌  歌名:事關孤獨  歌手:馬良  馬良,1990年出生於新疆,中國內地流行樂男歌手,畢業於新疆大學建築學。2018年,推出個人原創單曲《往後餘生》,他則憑藉該歌曲在抖音上獲得了一定的關注度;同年,其演唱的《醒著醉》、《不甘》等歌曲相繼發布。
  • 李紅:為餘秋雨甘願付出14年,卻慘遭拋棄,無奈獨自撐起一片天
    隨著兩人慢慢交往,李紅也被餘秋雨的學識吸引住了當餘秋雨處在人生低潮時,她毅然決然嫁給了他,一心當起了賢妻良母 ;當餘秋雨功成名就後,她獨自帶著女兒開始了艱難的生活……「家裡都快揭不開鍋了,讓我去深圳闖闖吧。」看了看家裡艱苦的條件,餘秋雨陡生一種 「百無一用是書生」 的感慨,便答應妻子出去打工的請求。
  • 一個人的荒涼:假裝出來的堅強,不需要你抹淚光!孤獨摩羯女子
    你只是一個孤獨的摩羯,女人的心,天真的靈魂!有些事卻是心甘情願,很多時候可能無能為力,有心無力!而你的劫難,卻是愛他!孤獨的夜裡,你狠狠的一個人面對心中的寒冷,可此時,誰把你當真?誰為你心疼?即使內心盛滿了孤獨與荒涼。在你的世界裡,分手的原因只有兩個:愛和敗。為愛而奮不顧身,為敗而孤獨一生。面對,可能不一定最難過。孤獨,不一定不快樂。得到,不一定能長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擁有。
  • 電影《無依之地》:道不盡,人生的孤獨和荒涼
    終於看到了趙婷的名作《無依之地》,金獅獎果然誠不我欺,後勁真是太大了,那西部的荒野高原在腦海中是怎麼揮也揮之不去。 這兩天我一直在想這部電影到底在講什麼?到底在表達什麼? 我想來想去,應該是在表達一種人類更加隱秘的情感,那就是人生的孤獨和荒涼。
  • 王朔點評餘秋雨:是我的晚輩,寫的根本「不入流」,不配稱作家
    在自己所在的作家圈,編劇圈裡,王朔懟過的人,真的太多了,而餘秋雨也是其中之一。王朔直言:不配稱作家,根本「不入流」王朔是一個直言不諱的人,在一次訪談中,王朔先生談到了餘秋雨,他說,餘秋雨的東西說穿了,就是傳統文化的瓊瑤,他是用瓊瑤的方式解釋傳統文化。在王朔的眼裡餘秋雨頂多算是一個遊記作者,還不能稱為是作家。
  • 你讀過最孤獨的一句詩是什麼?我先來: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人類的情感都是共通的,你想不清自己的孤獨是什麼,那就和我一起去古詩裡探討古人的孤獨!1.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解讀:也許人只有思考過「死」,才能更好地「生」。雖然這過程中難免會有「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的寂寞和悽涼,但這份感覺並不是壞事,那是我們追求人生意義的過程中,一定會因思考和追尋而產生的問題,是活著的感覺。2.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餘秋雨《我的仇人名單》如何對待仇人?受辱是為世界承擔苦難
    看到並閱讀餘秋雨《我的仇人名單》,無非是近來諸多事情讓我覺得煩悶又無奈。從7月底數一數,與同事合住的出租屋遭竊了。那偷竊的賊從後面的院門進去,偷竊之後,從前門逃走了。8月中旬,我們小區院門附近的一個彩票小站,被撬門子盜竊。
  • 我沒有想要很多,只想有一個人一直陪著我
    一直喜歡美好而長久的東西,一直希望文字能治癒孤獨,如果我的文字曾感動你,請點上方的關注,一起走下去哦~01孤獨是人生的常態,但沒有人真的想孤獨一生;我沒有想要很多,只想有一個人一直陪著我。我獨自在很多城市的火車站逗留過,也經歷過不少的夜深人靜的恐懼,每次看到眼前一閃而過的陌生面孔,都希望看到一個自己熟悉的人該多好,或者收到一句溫暖的問候也好。如果一生中一直有一個很愛的人陪著我,就不會害怕黑夜,卻對黎明充滿期待。
  • 餘秋雨用自身的經歷告訴我們:不要為人生去做預先設計
    有一次,餘秋雨把自己參加高考和選擇上哪個學院的過程分享了出來,他想要說的是:「年輕真的什麼都可以學會,千萬不要執著於我爸爸是學什麼的,我小時最喜歡什麼,我最不能接受什麼等等。」餘秋雨還說:「如果現在把你放到西班牙,你肯定能很快地學會西班牙語,並且能成為一個專家。」
  • 《少年的你》遇見你之前,我的世界一片荒涼
    陳念遇見小北之前,世界一片荒涼。無處不在的高考標語,隨時都在提醒考生「一考定終生」的可怕訊息。為了高考,學校、老師、學生、家長形成同盟。千篇一律的校服,固定死板的作息,小山一樣高的課本作業,都算不得什麼。同學之間的關係是冷漠是親密沒有關係。食堂裡吃什麼菜晚上睡在哪裡也沒有關係。「這裡不需要交朋友。」這裡不需要關心學習以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