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田藝苗@馬世芳簡單生活
、
田藝苗
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青年作曲家、學者,作家,作曲技術理論博士,香港華人女作曲家協會常務理事。2007年開始擔任CCTV音樂臺《影視留聲機》欄目的策劃及撰稿。目前擔任《上海壹周》、《時代報》、《21世紀經濟報導》、《北京青年周刊》的音樂專欄作家。並創立了田藝苗 「穿T恤聽古典音樂」 音樂講座系列活動,遊講於上海、浙江等地,致力於古典音樂的大眾普及與推廣。
音樂視頻,漂浮的城市/田藝苗
田藝苗代專著有作有《古典音樂的巨匠時代》、《流影留聲:全球電影音樂經典鑑賞》、《靠譜》、《時間與靜默的歌:20世紀西方作曲家的孤獨吟唱》、《旅人:田藝苗作品集(CD)》。
馬世芳,一九七一年夏生於臺北。寫作者、廣播人站長。馬世芳的文字,往往揉合私我的青春記憶與波瀾壯闊的時代背景,筆端飽蘸情感,念舊傷逝之餘,也能引領讀者側身歷史後臺,懷想曾經滄海的激情與幻滅,於同代人中獨樹一幟。
父親是作家亮軒、母親是廣播人陶曉清,馬世芳耳濡目染,自小喜作文,九歲開始做廣播,十五歲因為一卷披頭四精選輯迷上老搖滾,並夢想以文字和音樂為生。
大學時代一面主編《臺大人文報》、一面在中廣青春網引介經典搖滾樂。畢業前夕和社團同學合編《1975-1993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雖是學生作品,選題製作卻出手不凡,至今仍被視為樂史重要文獻。
一九九五年退伍,編纂《永遠的未央歌:校園民歌20年紀念冊》,亦成為研究臺灣流行音樂的必讀參考書。廿七歲和朋友合著《在臺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轟動華人文化圈,開類型出版風氣之先。
二○○○年,馬世芳創辦音樂社群網站「五四三音樂站跨足社群經營與獨立音樂發行事業,屢獲臺灣金曲獎與華語音樂傳媒大獎肯定。
二〇〇六年,第一本散文集《地下鄉愁藍調》在臺灣出版,獲得各方讚譽,入選《誠品好讀》選書單、讀書人年度最佳書獎,入圍金鼎獎「最佳文學語文類圖書獎」。
馬世芳目前在News98主持「音樂五四三」節目,並持續撰寫雜文、專欄與音樂文字。
素材來源網絡,特此感謝!
本刊編輯:Anglers
本公益平臺原創素材、以及部分來源於期刊和網絡已授權的素材,歡迎只為交流和學習的轉載,實現原文的文化增值,以達尚音愛樂,人生新境界。對原文作者我們一起深表謝意,如有版權異議,請告知我們!我們當及時處理。
尚音愛樂
shangyinaiyue
聆聽世界 感悟人生
△長按或輕點後右上角
「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
投稿&推薦 shangyinaiyue@163.com.
將音樂推向更深更遠處,我的意義
感謝支持專業化、人文化的音樂學習和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