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樹佛手瓜

2021-02-12 不完美星球

整個九月,忙著新書宣傳,都沒怎麼在家。幸好八月初,老爸走之前把白菜蘿蔔都種上了,讓鄰居幫忙去地裡澆點水即可,我們也儘量在外面跑五六天,就回家一趟,打理一下然後再出去。畢竟秋天,地裡除了種下新的菜,大部分果蔬還在頑強生長,草卻不再猖獗的時期,必須要做的事情不多。

集中跑完幾次宣傳,九月底從三十多度的廈門回北京,一下飛機,秋風撲面而來,把好幾天前的汗都吹飛了。放下行李就去地裡,走到東院門口,院牆外的洋姜花已經開到最熱烈階段。飽滿燦爛金黃一片。在藍天下顯得格外昂揚,今年的洋姜只在春天澆了兩次水,就再也沒管過,還是長了有一人高,足見今年雨水充沛。

一進院子,殘荷落葉,成群的蚊子撲來撲去。蜜蜂再也飛不出夏天的敏捷。沒有了蟬鳴蛙叫,連蛐蛐的聲音也聽不見了。蝴蝶飛著飛著,就落在一簇葉子上,再也不動了。日光蹲下去一截,可以鑽過屋簷,照到泥牆上。蘿蔔白菜綠成一片,是秋天最後一點生機。我們環視一周,最後站在衛生間旁邊,被一片景象驚呆了。只見原來一株大榆樹,此時已經變了另外一番模樣,像披了一件綠色鬥篷,佛手瓜的藤曼爬滿了整個區域,難以想像,三四米高的樹梢上,它也上去了。密密麻麻長滿鱗片一樣的葉子,遠看過去,一座綠色小山包。更讓人吃驚的是,大大小小垂下來無數顆果實,高的在樹梢,低的伸手可得。因為實在太重,這顆大樹一共四支胳膊粗的分叉,有三枝,均被墜斷。連著皮耷拉下來,正好方便佛手藤蔓大面積往上爬。

 這株佛手瓜,是我們院裡發育的第三代。說起來種它也很費了些周折。一開始是我爸建議我們種一苗,說很好種,產量高又不用怎麼管,適合我倆。14年的冬天就讓我去超市買一個佛手瓜,育上苗。其實我們沒打算種,也就沒上心,順義這邊,大多數人還不認識這東西,賣的極少。去村裡超市看了一下,沒有。另外覺得冬天就要育苗,也太麻煩了,就和我爸說,買不到。以為這事兒就算完了,回家過年一看,我爸從老家那邊買了三個,給育上了,活了兩苗。年後裝一個鐵桶裡,讓我帶回來。我們坐火車,莫名其妙提了一個鐵桶。進站時安檢小哥嚴肅的盯著屏幕看半天,才讓我們過去。

回來放屋裡,時常澆水,讓它一直保持緩慢的生長。一直到轉年春天,才移植到地裡,開始往大長時,隨便給搭了一個架子。爬的亂七八糟,最後還是結了小一百多個。自己吃不了,又送朋友不少。我們發現這種「瓜」的好處真是太多,煎炒烹炸燉湯醃菜做餡都好吃。還經放,秋天收了,可以一直放到春節。第二年留瓜自己育苗,佛手瓜很有趣,是直接從一個果實裡長出苗來,剛查了一下,這種現象叫「胎萌」。第二次有經驗了,給搭了一個很大的架子,結果它們順架子又爬到旁邊杏樹上,差點把杏樹壓塌。那次結了有兩三百個,把我們的收穫推到了一個新高度。今年我想,既然你愛爬樹,乾脆,就給你找顆大樹來過過癮。我們院最大的一棵樹,就是那顆榆樹了。

 沒想到它能生生把一顆樹拉斷。這種生命力簡直嘆為觀止。不過它確實也做了一件好事。我們一直想把這顆樹放倒,因為實在擋光,半個院子都被遮住,到秋天日光傾斜,照不到多少地方,所以白菜什麼的,每年都長不太好。不過伐樹又有點不忍心。這下利落了,居然是讓佛手瓜拔刀相助,削下去一半,有兩大枝耷拉下來,垂到堆肥棚頂上,我怕把棚頂壓壞。弄下來,樹枝已經快幹透,劈成小段。中秋叫朋友們來吃飯,煮玉米花生的柴禾都足夠。

 佛手瓜是特別晚熟的一類蔬菜,去年冬天送周圍種菜的朋友一些。希望能廣泛傳播。拙樸他們種到夏天,所有的蔬菜都快吃完了,它還一點動靜都沒,老黃一看,連花都不開,以為就沒戲了,結果給拔了。我們悔沒有提前提醒他,佛手瓜就是個慢性子,前期只管到處爬,一點看不出來要結果的樣子,一旦結果,就特別豐盛。處理完壓斷的樹枝,我們收了今年第一批成熟的佛手瓜,數了一下,65個。還結著很多。抬頭看上去,掛滿枝頭,像一顆真正的佛手瓜樹。我突然覺得佛手瓜很像我爸。給塊地方就長,能吃能喝,默默的努力攢勁兒,誰也攔不住。最後拿出很多果實,你愛吃不吃。就這麼倔。

第二次又收了一大堆,也懶得數了。拿給細毛不少,因為據說櫻桃也特別愛吃,還和我說,每天吃佛手瓜都行。其實我們也給她家苗了,說是也沒長出來,給了四五家拿去種,沒有一個成功的,這事也是蹊蹺。前幾天,細毛突然發現,她家杏樹上居然結了幾個佛手瓜。一看,就是以為不行的那顆苗,自己偷偷爬上了樹,悄無聲息開花結了果。行了,不用送她們了。

   

秋天最耀眼的洋姜花

正在把壓斷的樹枝弄下來

做了一個工具摘高處的佛手瓜

最後那個小盆並沒有用

壓根不往裡掉

中秋那天拿到細毛家的佛手瓜

總指揮笑話易筱沒種出來

易筱說你贏了

從佛手瓜蔓看出去

有人說拍出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感腳

這個時候,其他那些果蔬

都已經枯萎了

剛種進去不久的綠葉菜

又可以吃最後一批

菜花也開始結球

胡蘿蔔今年長勢也挺好

南牆下的兩顆小棗樹都瘋了

改種了一棵核桃

秋天的陽光

就是摔進來的

又是廣告時間,最近在北京庫布裡克書店,布了一個小展,展出了我的新書《流學的一年》原稿36張。大概要展一個月,歡迎有興趣的小夥伴去觀摩。另外在10月21號的下午,有一次見面分享活動,我和路路會到場,屆時還很榮幸的請到了李小萌來主持。很期待和曾經的職業主持人的對話。不知道她會問出什麼問題。

我倆布展了一下午,還挺累

感謝Mia的幫忙

想了解更多展覽詳情,請點左下角的「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彩虹班特輯】佛手瓜的故事
    我告訴小朋友,這是我們平時吃的佛手瓜,只不過它現在發芽了,我們把它種在小菜園裡,它會慢慢長大,開花,長出更多的佛手瓜!小朋友們一直在圍著這三個佛手瓜,覺得很好奇,我見小朋友們都對這個佛手瓜挺感興趣的,就對小朋友說:「誰願意明天帶一個佛手瓜來的?」當時有很多小朋友都舉手說願意,於是我給他們布置任務,讓他們明天帶一個佛手瓜來。
  • 遺失的美好引爆佛山,《隱秘的美味》帶你了解佛手瓜
    「蜜月期」的第一次衝突,守護風雨天裡的浪漫小溫馨  在「浪客團」首次營業廣獲好評之後,主理人劉一帆收到了一份來自「友情哥」的神秘包裹——韶關佛手瓜。  為了做出既有人文情懷又兼具創意的金沙佛手瓜,劉一帆可謂火力全開。而門面擔當左卓不僅自告奮勇承擔起了採購工作,更自創了特飲「綠山牆的安妮」。
  • 佛手瓜的5種簡單做法,清脆爽口,每年夏季總也吃不夠!
    1、佛手瓜、胡蘿蔔切絲,金針菇切去根部,稍稍分開2、鍋內水燒開後加入金針菇汆燙幾十秒3、撈出後在涼水或冰水內浸泡一會兒,瀝乾水分晾涼備用4、鍋內水燒開後加入佛手瓜汆燙幾十秒5、撈出後在涼水或冰水內浸泡一會兒,瀝乾水分晾涼備用6、鍋內熱少許油,加入胡蘿蔔煸炒熟,盛出晾涼7、所有食材放在一起,調入鹽、糖、生抽、醋、
  • 深度 | 佛手瓜之戀
    據《農民日報》報導,通過多年的發展,惠水縣已經建成以好花紅鎮佛手瓜扶貧產業園為核心的貴州省最大的佛手瓜種植基地,輻射帶動全縣發展佛手瓜種植1.6萬畝,其中深石山區1萬餘畝,龍鬚菜(佛手瓜尖)種植基地800畝,盛果期可日產220噸以上,年產量達4.8萬噸,實現產值約6000萬元。
  • 佛手瓜寓意好,家裡養一棵,果子掛滿枝頭
    家裡養了佛手瓜,果子沉甸甸!越來越多的人,從家裡養花轉變成了養果樹,開花一樣好看,精心伺候還能長出沉甸甸的果子,全家人吃完全夠,不用再吃出去買菜了,沒錯,花花說的就是佛手瓜!佛手瓜是葫蘆科,藤蔓生命力很強,特別愛爬牆,在家裡養,一定要給它多搭幾個架子,或是扯幾根繩子,讓它有攀爬支撐的地方,初夏到來,跟蒲扇似的葉子伸展,在藤架下就可以乘涼了!佛手瓜喜光,最好在室外地栽種植,盆栽可能結果比較少,生長期要補充美樂棵的果蔬營養液,給它足夠的養分,讓它結出來的瓜更大!
  • 中醫隨筆|枳殼和佛手的愛情
    不信,我就給你說一個關於枳殼和佛手的愛情故事。 知道重慶的江津為什麼能盛產枳殼和佛手嗎?相傳在乾隆年間,江津很多地方的土地上冒出了許多矮壯蔥鬱的樹木,仿佛神仙一夜之間種下的仙樹。春夏之交開白色小花,到了冬季就結了滿樹黃澄澄的果實。這果氣味芳香,果肉汁水飽滿,酸甜可口,人們甚是喜愛,叫它們「甜橙」,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廣柑。
  • 雲南千年菩提古樹,長出「佛手」,你親眼見過這個佛手嗎?
    成功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比如之前的樹抱佛景觀。雖然看起來有點害怕,但是每天打卡的人還是很多。很多人對雲南風景優美,溫度舒適有印象,比如香格裡拉,大理。但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是一棵可以生長佛手的古樹。是不是很神奇?讓我們看看!歷史背景這棵奇怪的古樹生長在美麗的香格裡拉,被稱為菩提樹。
  • 佛手丨碩果何曾墮雪霜,樹頭數載歷青黃
    此前我們介紹木瓜時曾提到,林黛玉不喜歡點香,素日屋只擺些「新鮮花兒、木瓜、佛手之類」以代替。探春的書房裡也有佛手,《紅樓夢》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金鴛鴦三宣牙牌」寫板兒要佛手吃: 案上設著大鼎。左邊紫檀架上放著一個大觀窯的大盤,盤內盛著數十個嬌黃玲瓏大佛手。
  • 陳思捷:深耕十年自帶流量的「佛手精靈」
    每天挑果,打包,寄快遞,全國各地的粉絲在等著她寄出的那一個個金黃佛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陳思捷是金華最初探路佛手銷售的電商之一,因為對品質近乎苛刻的追求和品類不斷發展,「佛手精靈」的雅號在圈內不大致而而走。她清秀溫婉的形象,也和佛手「清供佳果」契合,做佛手電商九年,她寵辱不驚,自帶流量,不失為一種小小的驚豔。
  • 作為吃瓜群眾,這個瓜你吃過嗎?
    >佛手瓜到底是什麼瓜?營養豐富、水分高佛手瓜是一種生長在南方的蔬菜北方較為少見所以,很多北方人不知道佛手瓜該怎麼吃即便它的價格十分親民也無從下手佛手瓜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K、葉酸等成分蛋白質和鈣的含量均高於黃瓜還具有高鉀低鈉的特點
  • 凜冬裡的那一蓬綠瓜
    洋瓜本名佛手瓜,因自國外傳入的物種,老家人就叫它洋瓜。父親用鋤頭挖松硬土,種下長著扎手尖刺、胚芽盡出的幾個老洋瓜,鋪上厚厚的農家肥。老洋瓜在冬天容易被霜雪凍壞,要趕在霜凍來臨之前種下,還要用稻草或玉米秸稈蓋嚴實,抵禦風刀霜劍。瓜種下之後,父親拿著砍刀,到山上砍一些細長結實的毛竹,開始搭瓜架。瓜架不能太密,不然果實掛不下來,也不能太稀疏,否則不夠結實,容易倒塌。
  • 中國這棵千年樹齡的菩提樹,一夜之間伸出「佛手」,科學無法解釋
    雲南驚現「佛手」雲南就有一個很奇特的景觀突然被人們發現了,那就一棵原本有兩千年樹齡的菩提樹,在人們沒注意的情況下,一夜之間就多了一隻「佛手」。因為是從菩提樹上面長出來的,再加上神似人類的「手」的形狀,所以才被稱為「佛手」。
  • |藥膳館|當歸佛手,緩解痛經
    對此,建議日常可食用當歸佛手燉雞湯進行調理:材料:當歸10克、新鮮佛手10克、雞肉150克,食鹽適量。做法:①將當歸、佛手涼水中浸泡10分鐘;②雞肉去皮洗淨切塊,一起放入燉盅中加水約1.5碗隔水燉1小時;③取出後加少許食鹽,即可喝湯吃雞肉。
  • 佛手山的傳說
    這裡依山傍水,山中溪水清澈見底,汩汩而下,匯入了海浪河中,海浪河河水翻騰,浪花捲起之處,魚兒跳躍,山間野果滿枝,水果的清香飄出數裡。林中鳥鳴蟲語,野花遍地,真比仙境美景還要美上三分。小仙女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動了凡心,便捨棄了多年的修行,投胎轉世來到海浪河畔的一戶農家,成為了一對老夫婦的女兒。
  • 佛手印象(四)--溯源--2020.1.15
    題佛手楊卓酸甜苦辣是非多,一樹青黃曆久磨。堪許蒼天憐意起,化來佛手慰心波。       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 Swingle。       芸香目,芸香科,柑桔屬,香櫞種。
  • 佛手蓮花的寓意是什麼?佩戴佛手蓮花的玉飾有什麼寓意?
    一隻佛手、一朵蓮,這是玉雕作品中常常出現的造型。對佛教有所了解的朋友們都知道,佛手與蓮花是佛教文化中的經典搭配。
  • 翡翠佛手是什麼意思?有哪些深刻寓意?你會愛上這樣的佛手
    在市面上,有一種雕刻著佛手的翡翠製品。這翡翠雕刻佛手是什麼意思?其實,翡翠佛手,是佛教文化的延伸。佛手的「佛」與「福」諧音,寓意美滿幸福、吉祥如意;佛手的「手」為勤儉節約之手,寓意手到財來、守財安家。另外,一般佛手上還會握有一顆掌上明珠,有心肝寶貝之說。
  • 待桃花開滿樹,我們旅行去欣賞滿樹的沁香
    待桃花開滿樹,我們去欣賞滿樹的沁香,拍個照,擺個p0s,站在樹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後,甚至是爬在樹丫上面,站著拍一張,然後蹲著也拍一下。在這桃花的芳香中感受春天氣息好不愜意!一個桃子種在不是主地的土塊裡的毛桃樹生長不是很快,但隨著春去秋來一年又一年也長高長大了,聽說桃樹從樹苗種下到成樹開花結果需要三年時間,在這漫長的等待裡我便時時盼望著它長大開花結果
  • 盤活閒置地 種出「致富瓜」_ 脫貧攻堅進行時_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我種植佛手瓜有十幾年了,以前種植面積不大,而且每到春節期間銷量就下降,收入少且不穩定。」林聲江說,直至近年,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他租用了同村村民的6畝閒置土地,還能收到政府發放的免費肥料,如今種植規模已擴大到9畝。「現在有永興電商扶貧中心通過網絡、社區團購等幫我們賣瓜,就連今年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我的佛手瓜也沒有滯銷。」林聲江感慨地說道。
  • 它被稱「千金瓜」,是蔬菜中的「硒庫」,含鐵是南瓜的4倍,多吃
    佛手瓜,一種葫蘆科的瓜類,外觀有點像人雙手合十,所以得名「佛手瓜」,這種瓜產量很高,有十分強悍的生長能力,只需要種一顆,一家人都吃不完,所以又被人稱為「豐收瓜」。但佛手瓜還是很多人感到比較陌生的蔬菜品種,菜市場碰到了也不認識,更不知道怎麼去烹飪,殊不知錯過了一種口感好、高營養的優質蔬菜品種。佛手瓜其實是「舶來品」,十九世紀才傳入中國,早期在沿海少數地方種植,七八十年代內陸地區才開始慢慢種植,但仍然沒有怎麼普及。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優質的蔬菜品種,口感清脆可口,嫩的佛手瓜可以直接當水果食用,老點的也可以炒食、燉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