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在巴菲特辦公室的牆上有一行字:有錢的傻瓜到處受歡迎。而有錢的公司也是到處都歡迎。
什麼叫有錢的公司?一般來說,就是看這家公司帳面有沒有充沛的現金,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現金奶牛」,這時候,我們就要仔細研究它的「現金流量表」。現金流量表是反應上市公司在一定會計期間(如月度、季度或年度)現金和現金等價物流入和流出的報表,它詳述了由公司的經營、投資與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現金流,就是錢進又錢出,年底算總帳,進了多少錢,出了多少錢,取個淨值就是現金流量。公司的血液是現金,現金在公司內部就像血液在人體內部一樣不停地流動。
根據上市公司不同活動的性質,現金流分為以下三類——經營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籌資活動現金流。每類活動又根據企業的業務活動細分為各種現金流入和流出項目。這裡就一一列出了。
分析上述三類活動的現金流量,能夠更好了解影響上市公司現金流量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經營活動現金流應該和淨利潤類似,這說明利潤換來的是真金白銀,如果經營活動現金流低於淨利潤,說明利潤只是紙上富貴。因此,巴菲特十分重視公司的現金流量,道理很簡單,只有真金白銀才是真的,其他一切都是虛的。
為什麼相同的現金淨流量會對公司有不同的意義,產生不同的影響?現金的增減變化又是怎樣發生的?打個比方,2017年,A公司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達到1個億,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又分別耗費了7000萬元和1000萬元,因此,A公司的現金淨流量達到了2000萬元。同年,B公司經營活動的現金流量為-4000萬元,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為-2000萬元,但它獲得了8000萬元的融資性現金流量,因此,B公司的現金淨流量也達到了2000萬元。
在這個案例中,這兩家公司2017年的現金都增加了2000萬元,但投資者對它們的印象卻大不相同——第一家公司經營穩健,能夠自給自足;但第二家公司的經營不善,只能依靠融資「續命」。
通過對現金流量表的分析,我們可以更加客觀地評價上市公司的支付能力、償債能力和周轉能力,並在此基礎上更好地預測未來長期現金流量,幫助我們對上市公司進行準確地評估。
但我們也不要一棍子打死所有企業,有些央企、國企它沒有很好的現金流依然股價會持續上漲,因為這些企業是國家的戰略命脈,國家就是它們源源不斷獲得資金支持的金主,然而私企可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