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組統計數據在行業內瘋狂傳播,數據中稱,今年疫情3個月內,「2996家影視公司破產,12000多家教育培訓公司消失,11000家旅遊企業倒閉,50000多家小餐館關門轉讓」,龐大的企業倒閉數據顯示了疫情對中國經濟的破壞。那麼,這麼多企業破產、倒閉之後對法人有什麼影響?
1、企業的法人代表在不同的場合要承擔不同的法律責任。比如,在代表該企業的場合,其個人籤名即導致企業承擔責任的後果;如果企業破產並負有個人責任,法人代表會受到將來再辦企業時的諸多限制;如果企業觸犯了有關法律的規定,可能法人代表的人身會受到限制,例如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法人代表被拘留;法人犯罪,法定代表人會受刑事處分等等。
2、該法人如無成立上的缺陷(如:出資瑕疵),其虧損責任應由法人自己承擔,既不是股東也不是法人代表。當然如果是國有企業,法人代表如有失職行為,嚴重程度達到刑法追究的程度或應給予行政處分時除外。
3、個人獨資的法人,只要能分清法人財產與個人財產,亦不需法人代表承擔民事責任。有限公司形式的法人在負債時,由公司以全部財產承擔,不需股東個人承擔,成立時有出資瑕疵的情形除外。
依照《企業破產法》條律,企業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違反忠實義務、勤勉義務致使所在企業破產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因為法人代表比人具有「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這些身份中的一個或者多個,所以一旦被認為是因「違反忠實義務、勤勉義務致使所在企業破產的」,字破產程序終結之日起三年內不得承擔任何企業的董事、監事或者高級管理人員,還有可能承擔民事責任,對今後的任職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總而言之,企業破產不僅對法人代表有一定的影響,但還是對公司的影響是最大的,因此企業破產就代表著這家公司已經不存在了,但如果法人做了違法亂紀的行為,很大的可能是需要負法律責任的。
其實,企業破產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但既然破產已經成為了確定的事實,那就需要坦然去面對它,做好最後的收尾工作,安撫好員工,做好破產清算,結清員工帳單,這樣能夠避免很多的麻煩。所以在平常的生活中,還是需要好好經營好自己的公司,但如果想疫情這種無法預測的情況出現,要安撫好員工的同時,還是要儘量搶救自己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