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娃頭五天,生理漲奶期忍不了的痛!分享幾件好物幫你安心度過

2020-12-21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很多寶媽由於第一胎啥都不懂,沒少吃了漲奶的苦。

連章子怡都說自己漲奶時,胸部硬得像兩塊堅不可摧的巖石。

就是由於缺乏經驗,不懂母乳餵養的知識,才導致自己要經歷這樣的痛苦,而且內心受著折磨。

明明奶水就不多,突如其來的漲奶打的新手媽媽們措手不及。

痛起來的時候,真的不能忍,擠又擠不出,摸一下就疼,可是不擠又更痛,一開始就給新手媽媽一個「下馬威」,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因為沒有跟寶寶磨合好,寶寶經常哭,還會讓寶媽總覺得自己沒用,帶不好娃,很容易打擊新手媽媽們母乳餵養的信心。

像是章子怡說到的「生理性漲奶」,很多新手媽媽並不知道,所以也更不知道如何應對,但還有一些是人為的,導致新手媽媽漲奶沒有及時吸出,堵奶更嚴重。這都會讓寶媽們對母乳餵養感到恐懼。

知識擴展:

除了生理性漲奶,還有病理性漲奶,是寶媽因為一些乳腺方面的疾病,導致乳腺不通暢,奶水無法正常排出而出現的漲奶。

產後前五天,母乳餵養很關鍵

大部分寶媽在這5天裡會經歷生理性漲奶。

產後孕激素下降,泌乳素開始「接管」,在這時候寶媽的奶量就開始增加,乳房會變得十分充盈及腫脹,如果沒有及時將奶排除,乳房就會紅腫、疼痛,痛感可以直達腋下,嚴重時,乳房硬的像石頭,有些寶媽甚至還會出現發熱的症狀。

通常在產後2-3天出現,持續三四天左右,這是生理性漲奶期。標誌著乳腺腺泡開始分泌成熟乳。

我現在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了。生二寶的時候,雖然我已經有第一次的經驗了,但是和章子怡一樣,還是沒能躲過第二次。

因為這個時期對於大多數寶媽來說是必經的,只不過要看如何應對才能儘可能減少痛苦,甚至可以避免這種情況,讓這個時期度過的更舒適一些。

跟各位寶媽們分享一下我對生理性漲奶最深有體會的幾個點。

●「乳房硬得像石頭」的這種情況,最容易出現在夜裡。

白天的時候醫生護士會時刻叮囑寶媽們要讓寶寶多吸奶,但是夜晚就特別想睡個好覺,就在這時候,漲奶就會悄悄來臨,因為夜晚睡的很死的時候,就容易因為長時間沒有讓寶寶吮吸而導致乳房腫脹。

硬生生把自己痛醒。

但是別看乳房腫脹的厲害,可這裡面並不是因為奶水過多而腫脹的,因為裡面更多的是血液、淋巴液等組織。

但是歸根結底,吸得少容易脹奶是真理。

所以產後一定要讓寶寶多多吮吸。一方面避免奶水多了脹奶,另一方面還能讓寶寶吃到更多的初乳。

●下奶湯過早食用,下奶湯就變成了「堵奶湯」

雖然寶寶出生後,寶媽們已經開始產奶了,但是不見得奶水都能下來。

因為乳腺可能還不是很通暢。所以,可想而知,在不通暢的情況下,喝了下奶湯,奶水產量高了,可是乳腺管不通,奶水流不出來,最後憋脹的還是寶媽哦。

也希望家裡的老人都能夠明白,再怎麼怕自己的小孫子小孫女餓著,也不能心急餵還沒開奶的寶媽喝下奶湯。只會變成「堵奶湯」,不光苦了寶媽,奶水也越堵越少。

因此,這也是為什麼醫生護士在寶媽產後總是叮囑要寶寶儘早吸奶的原因之一,因為寶寶就是一個「人肉吸奶器」呀~

●前5天裡,乳頭條件不好者,脹奶會更嚴重

在這段時間裡,有一些寶媽乳頭條件不好,比如說凹陷、乳頭過大,寶寶都沒法正常吸奶。

在這樣的情況下,會給母乳餵養帶來困擾,寶媽就更容易出現漲奶痛。

這時候就有必要使用一些工具,比如吸奶器和乳頭保護罩。乳頭過大的寶媽可以使用吸奶器,乳頭凹陷的寶媽可以用保護罩輔助餵養。

如果需要推薦的話,我當時用的是美德樂的電動吸奶器,屬於吸奶器中價格較高的,但是確實好用,雙邊的。大寶那時候用過手動的,每次吸奶累得手酸。也用過別的電動吸奶器,但是吸的效果並不是很好,這款我是親身體驗覺得好才安利給大家的哦。

但是還有重要的一點,產後初期,吸奶器是針對那些寶寶沒法吸奶,或寶媽無法讓寶寶吸的時候才使用的,如果寶寶可以吸奶,就應該讓寶寶多吸才是。

等奶水多了,寶寶每次吃不完的時候,寶媽再用吸奶器吸出剩餘的奶,這樣可以讓奶量增加,寶媽乳頭皸裂疼痛,這時候就不建議讓寶寶吸了,也需要用到吸奶器。

所以呢,不建議乳頭條件正常的寶媽在早期使用吸奶器哦,容易吸水腫。

上面講的這些更多的是知識科普,接下來要說的是處理辦法。

如何平穩度過生理性漲奶期?

①寶寶多吸

前面已經強調很多遍了,所以這裡不再多做贅述,多吸、早吸是必須的。

②冷敷熱敷用對方式

很多新手媽媽可能還沒來得及嘗試就脹到發硬了,只好請來通乳師,幫忙解決。

如果早有準備的話,自己是可以解決的,比如前面說的讓寶寶儘早吸,多吸。在結合熱敷冷敷,效果會更好。

因為熱脹冷縮嘛,所以,每次在餵奶前進行熱敷10分鐘開奶,餵奶後冷敷20-30分鐘,通常在24小時後,漲奶就會有所緩解哦。

如果這期間疼痛,腫脹,應該用冷敷的方式緩解,而不是熱敷哦。

網上有說將捲心菜葉子放冰箱,也能起到冷敷的效果,但其實堅持不了多久就不冰了。

我這裡想再給寶媽們安利一個好物,就是乳房冷熱敷墊,兩用的,裡面填充的材質可以加熱也可以冰凍,能夠持久鎖溫。

準確的說,生完寶寶後,它的用途有很多。

比如坐月子的時候,冰凍後可以緩解側切傷口的腫痛;

平時餵奶的時候熱敷冷敷都能用到;

給娃斷奶的時候,冷敷降溫,熱敷放鬆胸部組織,緩解給寶寶斷奶時,寶媽們的不適;

生理期的時候,可以加熱用它來熱敷緩解肚子痛,加熱的方式也比較簡單。

這也是我用的比較好的好物哦~

③輕輕按摩試著揉散小硬塊

如果自己感覺到漲奶了,有輕微的腫脹,並且用手摸到了小硬塊,這時候最好自己試著把硬塊揉開,不然會加重堵奶。

揉的時候輕柔一些,可以從根部向乳頭方向推壓,能夠緩解脹痛。

也看到一些寶媽自己分享的方法,說用潔面儀按摩,主要是利用潔面儀輕微的震動將堵奶的奶塊化開。不少人說效果不錯,感覺寶媽們也可以試試看。

好啦!關於生理性漲奶的分享就這麼多啦,希望可以幫助到新手寶媽們。對於母乳餵養被灰心,一定要自信,像是漲奶這些,大多數母乳媽媽都經歷過,也都是很常見的,並不能說你是沒有把寶寶養好哦。

尤其是生完寶寶的頭五天,度過生理性漲奶期,就意味著勝利了,因為熬過這個時期,往後母乳餵養就不會這麼艱難了。

參考文獻:

[1]於曉惠, 張素霞. 產後3天母乳餵養護理體會[J]. 白求恩醫學雜誌, 2005(4).

[2]吳小虹. 產後奶脹的原因分析與護理對策[J]. 中國醫藥指南, 2010, 08(016):170-171.

相關焦點

  • 章子怡都怕的「比生娃還痛的開奶痛」,一套「加減乘除」法來應對
    開奶痛是每個母乳媽媽的噩夢。就連章子怡,拍電影《臥虎藏龍》和楊紫瓊對打,指甲被掀飛,手指在雪地裡冰敷下就繼續拍的拼命三郎,也畏懼這個「最摧殘的酷刑」,把開奶稱為「痛不欲生,比生娃還痛」。母乳對大人、小孩都有很多好處。
  • 章子怡二胎產子哭訴,喊話「漲奶」比生娃還痛,汪峰:太心疼她了
    相信很多寶媽們都經歷過十月懷胎的不容易、還有宮縮疼痛、生娃撕裂的痛苦,很多人以為經歷完這些就結束了嗎?生娃的疼痛遠遠不僅如此。章子怡二胎產子哭訴,喊話「漲奶」比生娃還痛,汪峰:太心疼她了關於漲奶這件事,明星章子怡也對此有很大的感觸。從懷二胎開始,章子怡的動態就受到不少網友關注。2020年伊始,章子怡在網上宣布了產子的喜訊,完成自己的願望,健康的生下一枚男孩子,現在可是兒女雙全,很多網友紛紛慶祝她:圓滿了!
  • 「經歷過一次,痛不欲生……」剛生完二胎的章子怡一條微博,引數萬媽媽點讚!醫生卻這樣說
    1月5日,剛生完二胎的知名演員章子怡就在微博上感慨:生理性漲奶,是給所有堅持母乳餵養的寶媽們上的最摧殘的「酷刑」!生醒醒時我就經歷過一次,痛不欲生,這次產後多一刻都沒耽誤,及時讓寶寶吸吮,就這樣也在所難逃!產後53小時漲奶症狀開始出現,雙乳硬得像兩塊堅不可摧的巖石,感覺你用錘子鑿它都未必能成功,裡面的奶水需要寶寶一點一點吸出來或者擠出來,它的疼痛感覺不低於宮縮或生產。
  • 有比生孩子更痛的事兒嗎?漲奶堵奶比生娃還要痛10倍
    有人將疼痛分為十二個等級,產痛被列為最高的一級,以至於大家都覺得生孩子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痛的事。 其實這樣的認知未免也to young to simple了,生孩子只是經歷疼痛的開始,後面還有無數的挑戰等著你去解鎖,保證幫你打開疼痛新世界。
  • 生娃後,如果你的老公願意為你做這幾件「害羞」事,證明嫁對人了
    可沒想到當晚老公只忙著照看孩子,一點也不照顧雪晴的感受,雪晴想上廁所卻疼得起不來,想讓老公幫忙沒想到丈夫卻說自己矯情,都生完孩子了,還那麼公主病,別人生完孩子都沒像你一樣來回使喚我。雪晴當時心就涼了起來,沒想到當年那個為了自己愛喝的飲料跑了五條街的男人現在如此對待自己。
  • 來自一個二胎媽媽的血淚經驗:給剛生娃或即將生娃的你
    身邊有幾個朋友馬上要當媽媽了,朋友圈裡言談透露著欣喜期待之餘的緊張,生之前需要給寶寶買什麼東西呀?生完要注意什麼?
  • 章子怡曬與兒子同框照,生理性漲奶疼痛難忍,汪峰暖心幫妻子揉腳
    章子怡在分享了幸福的畫面後,為了引起不必要的質疑和誤會,大女兒小蘋果第一時間點讚了子怡媽媽的微博,數日前醒醒生日時她還專門錄製了視頻為妹妹送上祝福,章子怡也自豪地曬出視頻秀了一把幸福。小蘋果和子怡媽媽的關係很好,一些別有用心製造話題的人就不要拿孩子說事了,人家一家幸福著呢。
  • 「生娃後好像忘了帶腦子出院!」看完笑劈叉了,哈哈哈哈哈
    @Angela璐璐:我姐一個同事每天中午公司準許她回家兩個小時哺乳,有天店裡特別忙,這姐姐過了餵寶寶的時間,胸有些漲,好不容易閒了著急準備回家餵寶寶,正好有個大爺來藥店買藥,本來要說結果張嘴就是,你好大爺,你奶漲麼?大爺當時就懵逼了,說我買藥,看來真是一孕傻三年啊
  • 漲奶要怎麼預防和解決?你需要科學有效的方法
    漲奶這件事情個體差異很大,有的媽媽生完寶寶很多天都沒奶,而有的媽媽卻因為漲奶而發愁。有人肯定覺得,漲奶好呀,說明奶多,寶寶才夠吃呀。但實際上漲奶並不是一件好事,下面就來詳細說一下。什麼是漲奶漲奶一般分為兩種情況:正常漲奶是乳房漲,但寶寶吃完奶後乳房就軟了,這樣是沒有問題的。不正常的漲奶是乳房脹痛、灼熱,局部變紅,或者媽媽有低燒。
  • 生娃後會有哪些變化?說出來「件件扎心」,只有最後1件讓人欣慰
    分娩生娃是痛苦的,產後生活也不輕鬆,但相比為人母,這一切都值得。執筆:張大貓編輯:張大貓定稿:歐陽比文這幾天群裡很熱鬧,不斷有新人加入。但如果你當了母親,產後脫髮的嚴峻問題甚至會讓你懷疑人生。從生完孩子開始,之後數個月內很多寶媽都會被脫髮的問題深深的困擾。嚴重甚至還會出現斑禿。這和產婦體內激素水平變化有關,激素水平一波動,毛囊會被強烈刺激,脫髮也就成了自然現象。
  • 生完孩子的前兩年,是女人一生中最困難的時候…
    專注家庭親子,育兒培訓、親子互動活動、泉城吃喝玩樂惠生完孩子頭兩年,再好的感情,也要經歷一下忙亂的摧殘;生完孩子頭兩年,再多的耐心,也要經歷爭吵的洗禮;生完孩子頭兩年,再美的回憶,也成為記憶的奢侈品;生完孩子頭兩年,老婆眼中的老公變成了懶蛋,老公眼中的老婆,溫柔也不復從前……有一種心酸,叫生孩子的頭兩年。
  • 章子怡產後曬餵奶照,稱漲奶如「酷刑」,當媽媽太不易了
    2020年的第二天,章子怡就在微博裡發表了微博,宣布自己生下了第二個孩子的好消息,同時她也和網友們分享了自己身為母親遇到的一些問題。 章子怡在微博裡和各位網友分享了她生完二胎後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漲奶"。 1月2日章子怡在醫院生下兒子後,沒過多久就見她在微博上與網友分享她的產後經歷。她在微博上說自己生醒醒(章子怡的女兒)時,就經歷過生理性的漲奶,現在生了兒子後,又經歷了一回。在微博裡,章子怡將漲奶稱為最摧殘的"酷刑",這樣的形容讓人聽了都害怕。
  • 「生完娃忘帶腦子出院」,看到第3條已經笑得不能自理!
    吶,給大家分享一下:起初只是這樣一句話@糖媽:我月子裡每天傻到什麼也想不起來,我媽說你是不是生娃時把腦子也一起生在醫院裡了,出院還沒帶出來我姐一個同事每天中午公司準許她兩個小時回家哺乳,有天店裡特別忙,這姐姐過了餵寶寶的時間,胸有些漲,好不容易閒了正著急準備回家餵寶寶,正好有個大爺來藥店買藥,本來要說,你好大爺,需要什麼藥
  • 早生娃好還是晚生娃好?從六組圖六大方面來總結,看完心裡有數了
    調查顯示:杭州白領女性30歲以上生寶寶的比例高達70~80%,其中四分之一的女性超35歲。如今很多女性對於結婚沒有太多的想法,但對於生娃這件事,女性們卻非常糾結。特別是很多剛結婚的女性,都明確的表示不想要孩子,或晚幾年再生娃。
  • 好劇分享丨《產後調理院》「直播」生娃、坐月子?真實的過分!
    2、禽獸期這時女主已經痛的死去活來,天真的老公還讓她用拉瑪澤呼吸法緩解。女主也非常乾脆利落的回道:在我掐死你前,馬上把無痛拿來!沒必要浪費好幾千塊錢!我還記得當時生丫丫時,隔壁床有個產婦就是家裡老人不讓打無痛,最後醫生說再不打無痛,產婦的力氣都快折騰完了,老人才不得不答應。打完無痛後,女主從地獄回到了天國,她已經可以像沒事人一樣看書,刷手機,回郵件了。不過平靜只是短暫的,真正「酸爽」的分娩即將來臨。
  • 寶媽獨自帶娃的這六種痛苦,你經歷過哪一種?真心疼女人!
    春節期間,帶著娃去了外婆家,我樂得清閒,躺在沙發上一邊感慨著還是親媽好,一邊刷著朋友圈。這天被刷屏的一條是:張娜拉還原媽媽獨自帶娃的日常,看完淚崩!作為曾經也是奮戰在帶娃一線的過來人,忍不住點進去看了下,我只是看了不到一半已經淚目。
  • 孕媽只要承受懷胎十月的痛?太年輕,產後的五種疼痛你根本想不到
    01接下來就看看你在月子裡曾被或將被哪幾種痛所困擾?第一種痛:產後宮縮痛無論是以何種方式將自己的孩子帶來帶到這個美麗的人間,產後宮縮痛都是每一個孕媽們必須經歷的過程,尤其是在產後兩到三天時尤為劇烈,甚至超過分娩時的十級痛。
  • 5分鐘純硬生順產!美國新冠疫情下的二胎生娃經歷
    3月26日,在球球出生的第8天,我終於有了一些零散的時間開始寫這篇推送,雖然並不知道啥時候能寫完發出來… 自3月以來,美國疫情愈演愈烈,這讓我在臨近生產的前一周坐立不安,急需一個出口來安撫自己的焦慮情緒,於是我開始每日寫點兒啥,記錄產前日常和自己的心情,一會兒大家即將看到的就是19號生產當天,生完娃4小時後我在醫院的隨筆。
  • 助眠好物純分享 | 排名第一的神器你用過嗎?絕對是哄睡媽媽的福音!
    每天頂著兩個熊貓眼的常爸最近急需提升睡眠質量,於是就請所有人分享一兩款自己用過的助眠好物。等會開完了,發現把大家的推薦集合一下,就是一篇關於提升睡眠質量的好文了!介紹完cosleeper,辦公室的媽媽同事們就說,這應該是毫無懸念本場助眠好物排第一的神器!(看來大家在娃小時候都沒少經歷半夜把自己折騰醒來哄娃睡的經歷!)
  • 「生完娃忘帶腦子出院」,看到第3條已笑得不能自理
    有一位寶媽是這麼說的:我月子裡每天傻到什麼也想不起來,我媽說你是不是生娃時把腦子也一起生在醫院裡了,出院還沒帶出來。有天店裡特別忙,這姐姐過了餵寶寶的時間,胸有些漲,好不容易閒了正著急準備回家餵寶寶,正好有個大爺來藥店買藥,本來要說,你好大爺,需要什麼藥?結果張嘴就是,你好大爺,你奶漲麼?大爺當時就懵逼了,說我買藥,看來真是一孕傻三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