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把電腦落飛機上了,到了住的地方才發現,隨後發了個朋友圈,表達了一下懊惱的心情。沒過一會收到我媽的微信語音,隨時關注我動態的她跟我說別著急,累了一天了先好好睡一覺,休息好了再去找。
電腦裡有很多重要的資料,並且有寫了一半的公號文稿,這麼一耽誤直接影響更新,所以當時心裡挺煩的,打心裡責怪自己的疏忽大意。手機裡傳來我媽的聲音,原本煩躁的情緒有了些許緩解。
可就在語音結束前的最後幾秒,忽然聽到背景音裡有個人在說,幹個什麼都幹不好,笨死了電腦都會丟。聲音很大,恨不得遮過我媽的聲音。是有多想罵我,是有多想讓我聽到。
這個聲音,是我爸。
從小六姥爺就是這麼對我和六舅舅的。我們考試考的砸了,跑步摔跤扭傷了,在他那基本都是換來一句,笨死了。
我從沒跟他聊過關於教育的話題,所以直到現在我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但我覺得,爸爸總歸應該是愛我們的吧,可能他是在恨鐵不成鋼?可能他是想用這種方式督促我們自省?
但是我們並不喜歡。
這樣久了常常會讓我感到自卑。確實啊,考試考砸不能怨別人,走路摔跤不能怪路不平,可能我真的是很笨吧。
可是犯了錯誤受了傷害我也很難過啊,況且傷心、失落、自責的情緒已經重重的壓在我的身上,我記得教訓了,我會努力改正了,我需要的是有人摟著我幫我消毒包紮,而不是在傷口上撒鹽。
逐漸的,我們和六姥爺之間的交流變得很少,心裡不開心的時候我更願意跟媽媽說,雖然六姥姥也會批評教育,但她的口氣是溫和的,並且會幫我去分析原因,指導我解決問題,還會鼓勵我吸取教訓,下次爭取做得更好。
這讓我想起一個朋友。
幾天前她跟我說,家裡的水龍頭壞了,嗞嗞的往外呲水。朋友說出去找個維修工來修修吧,老公自告奮勇,這點小事不用花錢,交給我就行。
折騰了倆小時,終於,不呲水了,變成了噴水。眼瞅著冒的一地都是,老公幽幽的說了句,不行啊,早知道這樣,還是應該找維修工了。
憋了一肚子火的朋友一下就爆了,不會幹還逞能,簡直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女人的抱怨一張口那可就收不住了,老公在噼裡啪啦的埋怨聲中板著臉喊了一句,別說了我去找人!拿起衣服推門走了。
後來,水龍頭修好了,夫妻倆的情分卻受了傷。
朋友問我該怎麼辦,我問了她幾個問題。
——你老公主動修水龍頭的初衷是什麼,是想省點錢自己操持簡單的家庭維修嗎?
——是。
——他吭哧吭哧幹了倆小時,累不累?
——肯定累啊。
——他料想到付出辛勞之後反倒把事情變更糟了嗎?
——當然沒有。
——他有沒有自責的感覺?
——好像有點。
那就是了,你都這麼清楚,還埋怨他幹嘛呢?
我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好多年前的事了,那會我一個月工資大概兩三千吧,有天下班去逛個街,包竟然被人劃了,錢包不翼而飛。
我沮喪極了,裡面有半個多月的工資啊。我也真是的,明明每天花不了多少錢,幹嘛非要裝那麼多現金呢?屁股都能想到雙肩包背在後面看不到不安全,為啥逛街還背雙肩包呢?
我給六爸打電話,他說,到家門口了就趕緊回來吧,沒事的,人沒丟就行。
他是個不善言談的人,過多的安慰我壓根就不期待有,可他沒有吵我,我還是有點訝異的。
見面之後我簡單講述了丟錢包的經過,其實也沒什麼好講的,我壓根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丟的。各種銀行卡充值卡都在裡面,唯一慶幸的是身份證不在錢包裡,少了一些麻煩。
我問六爸,你不怪我嗎?他說,有什麼怪的,你又不是故意的,你也很自責了不是嗎,好像怪你就能把錢包找回來了一樣。而且你也不是成天丟三落四,運氣不好而已,沒事。
是的,六爸是對錢從來不計較,但那次還是讓我覺得特別的暖心。既然已經無可彌補,那麼就讓對方放寬心,去引以為戒,這樣的關係,才會讓婚姻中的兩個人相處的很舒服吧。
都說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很大,近乎是根深蒂固的。我不知道我那個朋友是否也有個愛在不恰當時候給人傷口撒鹽的爸爸媽媽,但我是真的很怕成為我爸爸的樣子,在婚姻關係和子女教育上,都一直努力的學著我的媽媽。
五年前我有了六六,當了媽媽。新生命降臨帶來的喜悅無以言表,隨之而來的也有數不盡的糟心事。
我不知道是不是男人這種生物遇到小孩子就會變成「笨手笨腳」,反正我們家六爸,是。衝奶粉,奶瓶沒擰緊,直接塞到六六嘴裡,奶順著瓶口流一脖子;逗孩子玩,大手一捏,六六倆大腿上留下幾個手指印子……這樣的例子簡直數不勝數。
我也崩潰啊,有時也忍不住的叨嘮。但好多次我看到六爸臉上閃過自責的神情,或是表現出驚慌失措的心疼不已,都生生咽下了嘴邊的話。知道自己錯了就好,自己的孩子,他怎會不心疼?我知道,他不需要身邊人一而再的埋怨他,你做的不好。
對於六六也是一樣。
小孩子走路,風風火火的,連蹦帶跑。經常是我在一旁喊著,六六慢點,抬腳,看路,小心點兒,會摔跤的,她前面跑的就像聽不見。往往,話音還沒落,小朋友就以各種姿勢倒在了地上。
遇到這種情況,一些媽媽可能會說,你看,我說什麼,摔跤了吧,早就說了你不聽。潛臺詞,好像有點用活該來表達心疼的意思。我不會這樣。
因為,曾經我也成為過那樣的一些媽媽,而六六的反應是哭得更兇了,還往我懷裡鑽,伸手求抱抱。我一下就驚了。我不知道她那小腦袋裡在想什麼,但我能清楚的感覺到她的難過和害怕。
後來我換了一種方式,我說,沒關係,站起來吧,媽媽親親就不疼了,這次摔倒就是因為跑太快沒看清楚路,下次走路小心點就好了。六六會很快的爬起來,跟我抱抱親親,轉眼就笑呵呵的去玩了。
我依舊會常常在她耳邊念叨走路要看路之類的安全教育,雖然不知道有沒有用,但至少,她不會在摔倒受傷之後,再感受到多一層的傷心難過了。
不要拿埋怨當做生活的調味劑,像過多的芥末一樣嗆著鼻,卻淹沒了掩藏在背後那份香甜的愛意。
關心一個人,關心一件事情的發展,最需要也最難得的,是感同身受。感受當事人受挫後的打擊和難過,體會當事人犯錯誤的懊惱和自責。自然,你也就不再忍心說出那些刺激的話語,把關懷生生的變成了風涼話。
誰犯的錯誰都懂。很抱歉我的錯誤可能已經影響到你,但我仍然希望你能陪我寬寬心,幫我想想轍。傷口上,就別再撒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