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龐統還活著,他能超越諸葛亮,鬥過司馬懿嗎?

2020-12-25 野史鑑

按照司馬徽的經典話語:「臥龍、鳳雛,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由此話可見兩人的才華不分伯仲。在我們這些喜歡三國歷史的讀者當中,大家都知道臥龍是指諸葛亮,鳳雛指的就是龐統,而水鏡先生司馬微這句話廣為流傳,相信也是諸葛亮和龐統本身的傳奇人物故事而密不可分。

特別不幸的是號稱「鳳雛」的龐統在公元214年率領軍隊攻城時,在戰鬥中被亂箭射穿,他的傳奇人生終止於36歲。因龐統出仕之路坎坷,而年紀輕輕就隕落於落鳳坡,故後人大多瞻仰臥龍諸葛亮。歷史上諸葛亮前後有組織5次北伐,也都敗在了司馬懿的手上,如果當初組織北伐的換成龐統組織是不是結局會更好呢?

以龐統在打仗時提前策劃好計謀比直接上戰場更為穩妥,不過在碰上實力相當的對手時,雙方都會因戰鬥水平相差無幾而打的不分上下,因「鳳雛」龐統擅用奇謀,總用以對方意想不到的方法取得成功。如在赤壁之戰所使用的連環計和攻打西川的上中下三計,無不顯示他擅用「奇」。如果在落鳳坡龐統沒有折損,那他能代替諸葛亮贏過司馬懿嗎?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下諸葛亮,雖然諸葛亮在軍隊管理的方面很優秀,但他的政治能力比軍事才能更強,在領導打戰方面,他更傾向於穩紮穩打。雖然他是一個很有才能的謀士,但做事並不武斷,在些關鍵決定上更熱衷於保守,失去戰略主動性。比如在劉備去世之前的幾場戰爭中,他主要都是給作戰提供後勤保障,很少看到他在戰前指揮的身影。

我們再來了解下司馬懿,在曹丕時期的他雖然一開始沒有得到重用,可後來掌握了軍政大權後他沒有體現厲害的軍事能力,他和諸葛亮一樣打戰更傾向於穩紮穩打,不過他處理政務能力強。

倘若從戰略上將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來做個比較,其實差距不大。但是他們三個人的不同性格在做真正的決策上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至於龐統他擅用奇謀,但膽大容易會戰敗,這也是他會戰死落鳳坡的緣由。所以,如若當時龐統沒有戰死在落鳳坡上,在與司馬懿的對抗中用奇謀制勝的龐統會比穩紮穩打的諸葛亮更有勝算!

相關焦點

  • 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周瑜,按實力如何排名,第一沒有爭議
    他們分別是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和周瑜。那麼,他們實力高下又該如何排名呢?我們看這五個人,屬於曹操陣營的有司馬懿和郭嘉,屬於劉備陣營的有諸葛亮和龐統,屬於孫權陣營的有周瑜。如果從他們對三個陣營的貢獻來說,我認為貢獻最大的是諸葛亮、司馬懿和周瑜。那麼,剩下的兩人就是龐統和郭嘉了。龐統和郭嘉之所以排在末尾,主要是他們對自己陣營的作用是在戰術上。
  • 龐統詐死!司馬懿和龐統誰更厲害?
    龐統36歲的時候,死於張任的埋伏之下,有後人認為龐統是詐死,其實他的身份是司馬懿。這一說法只是後人的猜測,並沒有真實依據。歷史上,龐統和司馬懿是兩位不相關的人。司馬懿足智多謀,和諸葛亮不相上下,倆人過手的時候比較多一些。司馬懿生於公元179年,卒於公元251年。司馬懿是魏國的一員大將,為曹操攻打劉備屢次獻計。
  • 諸葛亮,龐統號稱「臥龍鳳雛」,司馬懿綽號是什麼?
    然而,劉備這是兩個,但只得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大家都知道,綽號臥龍諸葛亮,龐統綽號鳳雛,司馬懿更暱稱霸氣,卻很少有人知道。諸葛亮誕生181年來,琅邪郡陽都縣,諸葛梁桂父親一樣太君程在東漢;諸葛亮張的3歲時母親去世。諸葛亮8歲父親去世,他的弟弟諸葛均其次袁術豫章太守任命叔父諸葛玄的生活。三人才,將軍雲,智慧多不勝數,創3傳說中的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之間。
  • 龐統是故意死的嗎,司馬懿真是龐統詐死改名的嗎?
    正史(三國志)對龐統並無相貌描述。大家都認為龐統長相醜是因為《三國演義》中的描述」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至於是否有評價未查到,正史無記載龐統長相的字眼。而傳聞中孫權拒絕龐統的投靠,曹操捨棄龐統,劉備不重用龐統皆是因為此人長相太過醜陋。
  • 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臥龍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
    可以說,這兩個人的死直接讓劉備失去了他統一天下的可能性。尤其是龐統去世時年僅三十六歲。那麼,假如在落鳳坡死的是臥龍諸葛亮,讓龐統去北伐,能打贏司馬懿麼?龐統,出生於179年。他是當時的荊州人,作為能夠跟水鏡先生混到一起去的「人才」,我們大約可以知道,他應該也是當地的一個豪族,或者是沒落的豪族。
  • 如果在落鳳坡死的是臥龍,活著的是龐統!歷史應該如何走向?
    在落鳳坡死的不可能是臥龍,而即便是臥龍,活著的龐統也不可能打贏司馬懿。龐統法正和諸葛亮是劉備帳前的三大謀士。這三者也都有自己的謀略特點,諸葛亮善於守城,治國安邦,理政。而龐統和法正則重在出奇計,可以說是戰略突破型人才,其中也包括戰術性的突破,所以在穩定後方的時候,劉備首選諸葛亮。
  • 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周瑜,這五人實力排名是怎樣的?
    先主然其中計,即斬懷、沛,還向成都,所過輒克。可惜一個流失擊中了他的要害年僅三十六。只能說命不好。第二:司馬懿。司馬懿第一次有所貢獻時實在曹操攻下漢中時期,他認為趁孫劉在湘水對峙攻擊巴蜀,但是被曹操否決,第二次他和蔣濟在建安二十四年襄樊戰事緊急時建議漢水以南地區為條件,讓孫權出兵荊州。結果關羽兵敗麥城。
  • 水鏡先生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和龐統,為何不推薦司馬懿?
    三國時期誕生很多名人,最知名的當屬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諸葛亮和龐統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高徒,水鏡先生感嘆兩人的才學和能力,特意授予"伏龍"、"鳳雛"稱號併到處為兩人打廣告。而司馬懿作為河東青年才俊,他在當地同樣有著"冢虎"的稱呼,當地人也認為他可以安定天下。
  • 三國志13如何擁有諸葛亮、司馬懿、龐統、徐庶4大謀士起家
    本文就分享一個有意思的玩法,在最高難度且不運用修正器的狀況下,迅速擁有諸葛亮、司馬懿、龐統、徐庶4大謀士起家。首先,選擇赤壁之戰劇本,配角選擇曹仁,歷史事情選擇無,退場都市選擇史實,為避免不測可以把壽命和戰死選擇無,本文的遊戲難度選擇最高。為何選擇這個劇本這團體物,前面在把4大謀士逐個支出麾下的進程中再停止詳解。
  • 三國歸晉早成定局 劉備司馬懿諸葛亮都不過是他的棋子
    諸葛亮先生憑藉著超越許昌氣象臺播音員的非凡本領和堪與本山大叔相媲美的忽悠技術,在赤壁之戰中和周瑜聯手完美的實施了草船借箭和向老天爺借東風,把曹操這個不可一世的對手打得屁滾尿流抱頭鼠竄。我們來想一個問題:如果這一次曹操沒有失敗,而是順利的拿下東吳,那麼整個天下基本就是曹家的了,誰敢與之爭鋒?
  • 三國最厲害的六個謀士,司馬懿第四,諸葛亮第三,第一無人能敵
    五、龐統在《三國演義》中,龐統的出場起點還是非常高的,臥龍鳳雛,用諸葛亮當時已經在劉備那掙得的功績,直接給了龐統一個非常高的身價。在小說中,諸葛亮是鬼才,神機妙算無人能敵,是一個超神般的存在,而龐統是唯一能與諸葛亮匹敵的人。龐統還沒有怎麼出場,就直接陰溝裡翻了船,所以就只能排第五。
  • 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何能騙過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其實原因很簡單
    而整部小說中,唯一能夠勉強與他抗衡的,只有一人,即司馬懿。在演義中,司馬懿不但在五丈原耗死了諸葛亮,在此之前還克日擒孟達,粉碎過諸葛亮的詭計,拿下過街亭,等等,被人稱為諸葛亮的勁敵。可是,智計多端的他,為什麼被諸葛亮的空城計,輕易騙過了呢?
  • 司馬懿的外號是什麼?比臥龍鳳雛還霸氣,註定他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三國中有兩位大神,更被當時的隱士水鏡先生稱讚為:「此二人得到一個便可以得天下」,他們分別是諸葛亮和龐統。奈何天不助劉備,他盡得諸葛亮、龐統二人的輔佐,不僅沒有一統天下,而且還被東吳的陸遜一把火燒的潰不成軍,最終含淚病逝於白帝城,估計劉備臨死前肯定認為自己被水鏡先生忽悠了。
  • 司馬徽把諸葛亮等人介紹給劉備,為啥不介紹司馬懿?原因很簡單
    如果水鏡先生司馬徽真的和司馬懿是叔侄關係,那晉朝的史書中肯定會有所提及,從各方面史料來看,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司馬懿就是司馬徽的侄兒。不過呢,司馬這個姓氏確實不多,且司馬懿和司馬徽最開始的出生地相距不遠,所以他們兩家還真有可能是同一家人發下來的。只不過到他們這一輩分,不知道血緣關係還有多少。這就好像劉備宣稱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一樣,中山靖王的後人很多,劉備和他們頂多算是個遠親的關係。
  • 諸葛亮送司馬懿一件禮物,看司馬懿的反應,便知諸葛亮鬥不過他
    在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對抗當中有這樣一件事,諸葛亮派屬下送給司馬懿一件禮物,小時候我們一看便深深的佩服諸葛亮秀的這波操作,但是直到長大後才發現當時司馬懿的反應真叫一個覺,也能因此事看出來司馬懿更勝諸葛亮一籌。那這是什麼樣的一件事呢?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諸葛亮送司馬懿一件女人穿的衣服。
  • 龐統死因:竟是精心策劃的自殺?他讓賢諸葛亮,卻為成全司馬天下
    劉備一度龍鳳兼得,為何還是沒能安天下呢?謀士才志存在時間、空間和陰陽差《三國演義》中有四位關係非同一般的謀士:程昱、徐庶、諸葛亮、龐統。他們不但與水鏡先生司馬徽都有過交往,還依次以才識相差「十倍」自謙。其實,他們屬於同門校友類型的集團。只是合作較為鬆散、隱形,僅限於推動哲學從新法家到新儒家,再到儒法混的精神層面。
  • 袁方荀彧賈詡郭嘉;周瑜龐統諸葛亮:水鏡八奇
    諸葛亮和周瑜,算塑造得不過不失。諸葛亮出場起點很高,關東大營解謎一戰,已和司馬懿塑造出絕代雙驕的聲勢。之後徐州與司馬懿合力對付了郭嘉,順便把妝神的梗用上了。取廬江那一戰,戲份還不如劉曄多。孫策死後赤壁之戰本是他的主場,又因為要凸顯諸葛亮和司馬懿,而且設定孫權也是跟張春華他們混過的,自有一套策謀,結果他的戲份也不多。實際上,細看周瑜的戲份,他作為「奇」的色彩並不重,甚至陳宮和袁術麾下的軍師,都比他像八奇……八奇級的奇策,也就是近來的詐死而已。真可憐啊。
  • 司馬懿二鬥諸葛亮
    第二次對決諸葛亮退軍後,曹魏很多大臣都估計諸葛亮在明年麥熟時還會入侵,建議調運糧草,以備再戰。而司馬懿並不這麼認為,他指出:「亮再出祁山,一攻陳倉,挫衄而反。縱其後出,不復攻城,當求野戰,必在隴東,不在西也。亮每以糧少為恨,歸必積穀,以吾料之,非三稔不能動矣。」
  • 諸葛亮稱臥龍,鳳雛為龐統,那麼司馬懿叫什麼?人如其名,很恐怖
    文|諸葛亮稱臥龍,鳳雛為龐統,那麼司馬懿叫什麼?人如其名,很恐怖 三國裡面有許多才智卓絕的能人志士。諸如諸葛亮、司馬懿、龐統、周瑜等等都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但是,幾乎是作為諸葛亮一生之敵的司馬懿,卻是只有寥寥幾人知曉。
  • 諸葛亮,司馬懿,魯肅,郭嘉,周瑜,三國時期謀士,到底誰最厲害
    是龐統、法正、諸葛亮、司馬懿、魯肅、郭嘉,還是周瑜呢?"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是一句十分有道理的俗語。要是比武,那麼只需要看看兩人誰能打贏就好,而要在謀略上比較,就不能簡單地進行對比了。畢竟,有的人認為戰略重要,有的人認為機變重要,有的人則看重謀士治國理政的能力。對於三國的眾多謀士來說,他們有的擅長領軍作戰,有的擅長出謀劃策,有的在內政上也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