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之後,羅永浩成為王海的下一個「獵物」
"辛巴假燕窩事件"的不斷發酵,引發輿論的空前關注。與此同時,直播帶貨也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隨著一紙政令的出臺,預示著直播電商由爆火逐漸走入沼澤區。而由職業打假人王海點起的這把火,也註定會在未來較長時間內,不斷燃燒和蔓延。
繼辛巴之後,同為直播帶貨網紅的羅永浩也未能倖免。
先是王海質疑其直播的鄧特艾克(Dently Active)漱口水涉嫌虛假宣傳,後又被網友指出其推薦的低價旅遊團/卡、蘭蔻196色號口紅、ZOCAI佐卡伊珠寶、皮爾卡丹品牌羊毛衫等涉嫌虛假宣傳。一時間,輿論甚囂塵上。
面對王海,羅永浩"有理有據"霸氣回應;面對售賣假羊毛衫,則豪氣地代為消費者進行三倍賠付。
但一切看似不卑不亢、臨危不亂的背後,卻是羅永浩入局直播電商以來面臨的巨大危機。
直播電商玩得風生水起,掙得盆滿缽滿,眼看要完成《真還傳》的羅永浩,在2020年年末的節骨眼,還是諸事不順,接連絆倒在直播的溝溝坎坎間——先是直播公司被終止收購,接著就遇到王海等人的打假。
俗話說,欠債總是要還的。前期掙錢太容易,如今面臨覺醒的消費者、職業打假人的搖旗吶喊、輿論的喧譁以及監管的大棒,那些無知或心存僥倖的主播達人們,將要迎來集體還債的時候。而那些坐在金字塔尖的網紅和明星們,恐怕也很難倖免。
疫情未消,直播電商的持續火爆,委實刺激了不少人的眼球。動輒破千萬、破億的銷售數據,讓無數人咂舌的同時,也令資本和投機者紛紛加碼和跑步入局。
然而,直播電商虛假繁榮背後的大量泡沫,終於還是在無數韭菜們的哀嚎和刷數據黑產的曝光下被無情戳破。
虛偽之下,直播平臺自然也不能倖免,不少平臺也開始發聲,表示將從嚴整治刷數據黑產。不曾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今直播售假再次曝光在輿論的聚光燈下,那些想要加大直播電商投入的視頻平臺們,應該會倍感無奈吧。
儘管目前輿論的焦點,還在辛巴、羅永浩等頭部直播網紅身上,但平臺方也難言安全。如果消費者追究起直播平臺的連帶責任,恐怕沒有人能脫得了干係,輕鬆上岸。
直播電商的網絡效應是巨大的,尤其是頭部網紅,動輒上萬件、數百萬件的銷售量看起來輕輕鬆鬆。如果品牌方售假,那所得的差額,幾乎可以用暴利來形容。
拿辛巴的假燕窩來說,一次銷售了近6萬單,銷售金額達1500多萬元。如果網傳的成本僅為4元1碗不假,那麼按直播17.2元1碗計算,銷售的總差額近1000萬元!
金額高還不算,關鍵是維權難。辛巴事件的女主若沒有王海的幫助,恐怕現狀會更加悲慘。因此,在"辛巴假燕窩事件"之後,直播電商引起媒體和相關部門的重視自然也是應該的。
"山雨欲來風滿樓",作為職業打假人,王海的高調和指哪打哪,固然讓很多人反感,但也讓更多直播網紅開始戰戰兢兢起來——說不定哪天就輪到自己了。
而在網紅們很難對帶貨的商品真偽進行甄別的時候,直播間賣出去的貨,有多少是真,有多少是假,便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了。
如果說,之前直播電商是個人人追捧的香餑餑,不需要考慮太多售後和擔責問題的話,那麼從此以後,大家可能要慎重起來了。在選品、審查資質,甚至擔責方面,也要多個心眼,否則出了問題,連累可不僅僅是一單生意那麼簡單,更會影響主播的聲譽,嚴重的有可能要承擔連帶賠償,甚至坐牢。
在自媒體時代,粉絲就是影響力,如果失掉了粉絲的信賴和擁躉,再有名氣也會變得一文不名。而很多人往往就因為過度膨脹和虛榮心,漸漸失掉了社會責任意識,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經歷假燕窩事件之後,辛巴的前途已經岌岌可危了,而羅永浩已然成為第二個風口浪尖的人。
在處理危機方面,羅永浩固然技高一籌,但是能否平安著地,既考驗他的情商,也考驗他的人品,更考驗他的擔當。
而在以王海為代表的打假者"群起而攻之"之下,羅永浩今後恐怕也無法繼續趴在直播電商的紅利上怡然自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