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8年的房竟不是自己的
瀋陽市和平區中馳國際大廈的業主們面臨著一個問題,已經使用了多年的房子無法辦理房產證,還被通知房產已被拍賣。
從2018年得知消息至今,「被拍賣」的業主們每天都處於擔憂之中。其中有些業主出於投資,還買了不只一套房產,「當年我們都是全款買的房,並且一直使用,水電費的票據我們都有。怎麼這房子還不是我的了?」
瀋陽的白女士2012年購買了中馳國際大廈的一套1184平方米左右的門市房,當時的價格為2960多萬元。
白女士回憶,因為當時這套門市房正在出租,其中一部分租金折抵房款,「沒有貸款,相當於全款購買。」
在之後的幾年裡,租客退租後,這套房產白女士自己使用。
然而到了2018年,大廈突然被貼上了一則「執行公告」,「意思就是整棟樓的房產都被拍賣了,而且已經進入了執行階段。」
白女士稱,包括自己在內,大廈裡所有的購房業主至今沒有拿到房產證,「購房協議、交房手續等等我們都是有的。沒有房證的原因是當時開發商說有一些驗收手續一直沒有辦完,所以沒有。」
「我是2015年買的,用我兒子的名義。」另一位業主劉女士告訴記者,她在中馳國際大廈擁有6套44平方米的寫字間,當時購買總價格在290萬元左右,也是全款購房。
當年的5月20日,劉女士辦理了全部6套房產的入住手續,並進行了裝修。
買下房產至今,劉女士使用上沒有任何障礙,但至今已經5年多,卻始終無法辦理房產證,讓她擔憂不已。
發現張貼的「執行公告」後,業主們對事情進行了調查。
按照業主們的說法,這棟大廈是在2014年被開發商抵押給了一家資產公司。這家公司又在2016年將債權通過拍賣的方式轉賣給了另一家公司。
在業主們的調查中,2016年的這場拍賣疑點重重,「我們向法院提出了執行異議,法院暫時中止了執行。」
目前,整棟大廈仍處於中止執行期間,雖然房子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對於我們來說,這裡的房產無法進行買賣,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拿到房產證,只有拿到房產證那個時候,這個房子才真正屬於我們吧。」業主們表示,雖然糾紛背後疑點重重,但是也不會放棄,一定要通過法律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遼瀋晚報首席記者 呂洋
(責任編輯:馮慶洋)
來源: 遼瀋晚報
【來源:東北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