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球爸爸學校大會|爸爸活過來,家就活了!|做好爸爸前先學會做天父孩子

2021-02-23 世界的脈搏

圖·向神宣告當好爸爸

「每個家庭都需要一個好爸爸,只要爸爸活過來,家就活了!」第一屆全球華人推喇奴爸爸學校大會以「爸爸的祝福」為主題,於十一月30日在新竹靈糧堂舉行。包括來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代表,共2、300人參與,在呼口號中,分享爸爸學校課程對夫妻、家庭之間帶來的饒恕、和好,以及對教會和更生事工帶來許多人生命的成長和改變,甚至吸引人歸主,一同見證「爸爸活過來,家就活了!」。

圖·個代表參與

圖·周神助牧師

做好爸爸前先學會做天父兒子

受邀分享的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說,要做好爸爸前,要先學做好兒子。他期勉爸爸們成為真兒子、真父親,也成為禱告、祝福家庭、城市和國家的人,讓我們家庭、城市、國家不再一樣。

周牧師強調,爸爸運動在末世非常重要,目的是為主預備合用的人。他引用瑪拉基書四章5節和路加福音一章17節說,在爸爸運動學做好爸爸前,要先學會做「天父」的兒子。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如何做爸爸,是因不知怎樣做兒子;可能也因為我們也沒有好爸爸。所謂「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到底是父親先轉或兒女先轉?在我們成為好爸爸前,為何要先學習做好兒子?若沒有做好兒子,一直學做好爸爸是很困難的。「只有先做真兒子,才可能做真父親!

為何我們沒有兒子的心?他提醒,是因有「孤兒」、「奴僕」的心。做好兒子的關鍵在於經歷天父的愛,活出榮耀生命,使我們不再是「孤兒」和「奴僕」,也不再比較。「最榮耀的不是社會成就,而是成為好父親!」

周牧師表示,耶穌在世上就是為做天父的兒子,因為祂說「我以父的事為念」。我們可能是不好的父親,但也是經歷天父無條件的愛,學習做天父的兒子,在家做好兒子。當我們會做天父的好兒子,天父的心放在我們裡面,我們就有為父的心,以致於能學習做好父親。「如我們沒有做神兒子的榮耀,裡面不可能做好父親。」所以我們要學習做天父的兒子,還有「屬靈的父親」。

圖·專題談好爸爸的重要和影響

圖·黃贊彥牧師

神國事工具傳承感染性

會中安排專題「爸爸、媽媽學校和教會成長—新竹靈糧堂」,由新竹勝利堂鍾嘉華牧師主持,推動爸爸學校不遺餘力的推喇奴爸爸學校創會理事長黃贊彥牧師分享,投入服事興起爸爸們有四個原因:

一、每次讀到瑪拉基書四章5、6節,他都非常感動,甚至流淚,也提醒要讓「父親轉向兒女」唯一的道路,首先要先轉向天父,做天父榮耀的兒女,也是神的心意。

二、爸爸學校是教會與國家社會的需要。傳統上父親是一家之主,當父親活過來,家就活過來,國家也就活過來。

三、爸爸學校也是神國的事工。當爸爸學校在一所教會開辦,也邀其他鄰近教會的弟兄參與,所以不是一間教會的事工,而是國度的事工。

四、具有傳承性。為鼓勵畢業校友每兩年回鍋當學長,一起同工分享,不但具有傳承性,也具有感染性。當各地的爸爸興起,熱心同工服事,牧師服事也比較輕省,對教會成長也有助益。

黃牧師提到,他曾經購買很多書,準備自己寫教材,但因牧會太忙;當他看到韓國推喇奴爸爸學校在臺灣舉辦,就與當時聯絡人高牧師接觸,了解韓國怎麼做,而且已有現成教材。他相信這是華人重要事工。

他自己也悔改在神面前,為過去對子女不夠了解,子女說什麼都沒有在聽,而向子女道歉。於是他找仍在牧會的高重達牧師,鼓勵高牧師放下牧會,專心推動「華人爸爸學校」的服事,因為這禾場需要更大。

本身是韓國宣教士,在臺灣讀神學院畢業後,原本認為應該做牧會工作的高重達牧師,從一開始推喇奴爸爸學校在臺灣辦活動需要同工,因原來的宣教士離開臺灣,他懵懵懂懂就受邀參與。當他邊牧會邊在爸爸學校服事,一度因為服事過重想推掉爸爸學校的服事,當黃牧師鼓勵他全力投入時,他很掙扎,後來神感動他順服投入,也覺得這是能幫助教會的家庭事工,也是很好的事。

高重達牧師

劉興華

驚奇爸爸學校在各國推動情形

臺灣推喇奴爸爸學校推動協會理事長劉興華弟兄分享,爸爸學校在臺推動至今,已有5、6000名畢業校友。今年初他和幾位同工到韓國參加推喇奴爸爸學校世界年會,感受到韓國主辦單位的熱情,驚奇爸爸學校在世界各地推動熱烈情況,不少弟兄因此希望在臺舉辦第一屆的華人推喇奴爸爸學校大會。

黃贊彥牧師的師母吳繡喜提到,2008年,她以唯一一位「觀察員」身分參與臺灣首次舉辦的爸爸學校,受到很大的震撼。她看到一群弟兄像孩子般,七手八腳做海報、喊隊呼,一上場就雄壯威武、虎虎生風。當他們在小組分享見證時,又像小男孩般哽咽,甚至嚎啕大哭,互相擁抱,有很多的醫治釋放。當爸爸們在連續呼喊:「主啊,我是一個爸爸!」時,愈喊愈大聲,也愈有確據把握。

為何開始有媽媽學校?吳繡喜師母說,因著媽媽們也提出需要,加上爸爸在學校學會後,需要媽媽支持,因而從2013年開始舉辦媽媽學校,首次有50多人來。她記得有一堂課是寫給母親的信,雖然她的母親以94歲高齡安息,但這是她首次寫信給母親,過程中有很多感動、醫治,以及再次與神連結。

高重達牧師也談到,媽媽學校很不一樣,去年一場活動有23位慕道友來,當中就有11人舉手願認識耶穌,不少人受洗;甚至有的人原本準備要籤離婚協議書,參加媽媽學校後決定不籤,這也是媽媽學校帶來的改變。

2008年參加過爸爸學校的新竹靈糧堂苗其傑主任牧師強調,「爸爸學校」應該是教會的火車頭事工,不但可以成全聖徒,幫助教會牧養,也成為家庭祝福。當弟兄被興起,樂意參與服事,也能去支援其他爸爸學校;當爸爸學校與媽媽學校成為一體,並成為幸福小組連結的管道,對於傳福音、國度連結很大祝福。

吳繡喜師母

苗其傑牧師

爸爸學校進監獄受刑人感動

另一場「爸爸學校和更生事工」,由劉民康弟兄主持,更生團契吳國驊牧師和基督教更生團契桃園區會附設日光之家的主任,以及爸爸學校彭建忠弟兄和漆夢麟弟兄一同分享。吳國驊牧師提到,每位受刑人上爸爸學校後都痛哭流涕,因為當神的愛觸摸到他們的心,知道自己不配,其中有一位受刑人有17年未見到家人,原本準備懇親會向母親洗腳,沒想到懇親會前一周母親過世;後來其父親卻在今年受洗,這位受刑人希望出獄後能為父親洗腳。吳牧師很感恩,每次監所開課,爸爸學校從臺北、臺中都有人前來參與,讓他很感動。

漆夢麟也提到,進到監獄前原本忐忑不安,而進去後還要經過16道門。他為一位受刑人洗腳,對方的腳因罹患皮膚病,讓他原本不敢碰觸,但突然有聲音對他說:「你若不去愛他們,誰去愛他們?」當他把手接觸到對方的腳,對方一直顫抖流淚,把他抱得緊緊。

來自韓國da di 教會好爸爸學校總部代表問候,祝福華人的好爸爸學校未來做更大的事。會中也有媽媽學校的音樂劇、合唱和見證,以及旮亙樂團和活力不老合唱團演唱。

好爸爸與更生事工

da di 教會代表(左)祝福

好媽媽合唱

AMIS旮亙樂團演出

敬拜

敬拜

相關焦點

  •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眼裡有活」的爸爸
    我也不認為我太太需要我幫忙,她只是需要一個做家務的夥伴而已。願意做家務的老公,心裡一定裝著家,裝著孩子,裝著愛。就像著名演員黃磊,前幾天在綜藝節目上,他的妻子孫莉前去探班。兩人在節目現場秀恩愛,羨煞旁人。這還不說,真正令觀眾們佩服的,是這對夫妻生活中的默契。
  • 「爸爸,我恨你!」三流爸爸只會吼,二流爸爸只給錢,一流爸爸卻...
    ——家微君「作為爸爸,如果滿分是100分,你給自己打多少分?」一則視頻採訪中,幾位爸爸給出了80分、95分、98分,明顯爸爸們對養育孩子這回事,自我感覺良好。老公,你今天辛苦了,我給你熬了雞湯,喝完之後,跟我一起晾衣服吧;老公,現在有兩個活要幹,你想幹哪個?你先挑一個,你不愛幹的我來幹。如果老公做不好,也不會責怪他,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老公一起做。慢慢地,老公操持家務越來越順手。只要他有能力或者有精力,就會多分擔一點。在爸爸的感染下,兒子從小就學會了拖地,收拾房間,每天主動收拾飯桌。
  • 毀三觀日劇《爸爸活》:你爸爸是我情人!
    是的,豆子又給你們挖到一部毀三觀的高能日劇《爸爸活》(又名大叔幫幫我)。「爸爸活」——是日本社會的一種現象,指只約會、但並不發生性關係,從而接受男性經濟援助的一種交往方式。哦豁,和大叔唱K,吃飯,看電影就有零花錢拿。傳說中的「包養式戀愛」?豆子的好奇心根本停不下來!
  • 媽咪閱覽室|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
    你家的那位是不是一回家就躺屍?抱孩子不到十分鐘就找各種理由開溜?平時陪手機的時間比陪娃的時間多得多?
  • 《臺北兒子》:給爸爸當爸爸,才真正學會如何做兒子
    《臺北兒子》是作家大冰在他的故事集《孩子》中講述的一個故事。作者介紹的很有意思:「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爸爸在給自己的兒子當完爸爸後,是如何去給自己的爸爸當爸爸的。從他開始給自己的爸爸當爸爸的那一刻起,他也就成為真正的兒子。」
  • 如何成為一個「好爸爸」?做爸爸是需要學習的
    而媽媽們由於天生的母性,以及社會賦予的家庭職責,總是比較容易進入角色,生寶貝前是女王和公主,生寶貝後就自動變成了老媽子。爸爸們通常在生寶貝前什麼樣,生寶貝後基本還是一個樣,上班應酬,回家打遊戲;而媽媽們心裡的落差感就很大,生寶貝後就自動切換頻道,上班依舊,但是又多了一項職責,帶娃。「憑什麼我累死累活的帶寶貝,你還在家裡裝大爺給我添麻煩!」
  • 學會控制好情緒,你也可以做一個好爸爸/媽媽
    晚上回到家,對孩子的陪伴很少,即使陪伴質量也不高。然後她每天在育兒群裡面看見其他的爸爸媽媽為孩子所做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她覺得心裡很不是滋味兒,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我當時聽完她的描述,第一時間並不是安慰她,而是告訴她,我對我們自己也有過這種感受。
  • 爸爸出軌後,孩子這樣做……
    你為了那個第三者,就這麼殘忍地傷害我媽媽,你是要把她逼瘋,逼死,讓我成為沒有媽媽的孩子嗎?你忘了上海的沈麗君了嗎?她的孩子多可憐啊,如果我們家也發生這種悲劇,你的良心真的不會痛嗎?你覺得你重組了家庭,那個第三者真的能容得下我的存在嗎?
  • 黃曉明暫退娛樂圈,陪老婆孩子,網友:這樣的爸爸,活明白了
    父親這個角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知道,可在孩子的心中,爸爸總是忙碌,陪伴自己的時間少之又少,但父愛影響著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諸多事情。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父親也開始認識到這個問題,並慢慢的回歸家庭,當然明星爸爸也是如此。
  • 爸爸要陪孩子做的50件事兒,你家爸爸做了幾件?
    這其實非常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爸爸們,無論工作多忙,也要儘量抽出時間陪伴孩子!很多媽媽經常感嘆:自己明明有老公,卻活得像單親媽媽。我們身邊也有不少這種現象,主要原因就在於:家裡有個「隱形爸爸」。這種爸爸通常忙於工作,早出晚歸,每天和老婆、孩子說不到兩句話,即使在家裡時,也總是看手機、玩遊戲。孩子的家長會,總是媽媽參加的,爸爸不見人影。
  • 小學生優秀作文:爸爸把雞殺「活」了
    爸爸自告奮勇,充當「殺手」 只見他一副鎮定自若的樣子,一手拿刀, 一手抓住雞,往樓下走去。我和媽媽跟在後面觀看。來到樓下,爸爸在一塊空地上鋪一層細沙,然後蹲下身子,左手拽緊雞翅膀 ,右手拎住雞冠,向後扭去。接著騰出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緊捏雞冠,雞脖子一下子向前凸露出來。
  • 「我是活火山,媽媽是休眠火山,爸爸是睡火山」
    相信很多爸爸媽媽都有被孩子氣得捶胸痛足的經歷
  • 父親的舉止影響孩子未來,爸爸做好四點,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所以會花大量精力賺錢養家,承擔著巨大的賺錢壓力,在工作中也難免遇到煩心的事情,那麼回到家後更願自己清淨的待著,不願其他人打擾,這樣就必然導致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大大減少。 相關研究表明,三歲前,孩子最重要的發育任務就是依戀關係的形成。如果三歲前,爸爸長期缺席孩子的成長陪伴,孩子就難以跟爸爸建立安全型的依戀關係。長此以往,孩子長大後容易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
  • 高粱|生個孩子叫爸爸(短篇小說)
    二十多天前,李繼春給劉子祥打電話,說自己現在住市裡,在家閒著,有活要人時,他可去幹。「你不是一直在飛宇陶瓷廠幹嗎?」劉子祥問他。「去年環保治理,飛宇停產了。從過年就遇上新冠疫情,半年多沒活幹,這不才找你啊。」李繼春說。
  • 我不想找一個像爸爸的,不要活成媽媽,不要讓孩子像自己一樣長大
    其中一個單身多年經常給人當「情感專家」的姐妹說:「人生三大願望,不要找一個像爸爸的,不要活成媽媽,不要讓孩子像自己一樣長大。」生活中有多少像爸爸一樣在家裡什麼都不管,就是一個甩手掌柜的。而媽媽呢,每天辛辛苦苦地做家務,帶孩子,操心家裡的大小事,有時卻是最被忽視的一個人。
  • 三流的爸爸「沒樣子」,二流的爸爸「做樣子」,一流的爸爸……
    男孩和爸爸在一起,會做什麼呢?最近,甘肅的一位爸爸,帶著兒子做了一件事,引起了網友們的高度點讚。100多天前,為了幫助兒子減肥,趙爸爸便帶著兒子晨跑。在跑步過程中,他們發現有很多共享單車被隨意丟放在街頭,當時,兒子向爸爸提議,將這些車擺好。爸爸採納了兒子的建議,每天和兒子一起,將街頭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歸置整齊,目前已經堅持了100多天了。
  • 孩子作文《我的爸爸》,家有暴躁爸爸是什麼樣的體驗?如何自控
    最近,有個班學生的作文題目叫做《我的爸爸》,一個叫做小靜同學在她的作文裡是這樣描述她爸爸的。我爸爸是個不高不瘦的人,微笑的時候很帥氣,但是爸爸一旦生氣,就會雞飛蛋打。我有時候哪裡做得不好,爸爸就開始罵,你那什麼智商?豬腦子嗎?你看看人家孩子寫作業多好,你寫作業就跟驢拉磨一樣。
  • 《以家人之名》:有一個三觀正的爸爸,是孩子一生的幸運
    李海潮作為一個單親爸爸,在照顧女兒的同時還接納了兩個沒有血緣的孩子,用自己的細心照顧著孩子,用溫暖治癒了孩子的傷痛,讓孩子活成了幸福的模樣。有一個三觀正的爸爸,是孩子一生的福氣!爸爸的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擁有一個好爸爸,一個三觀正的爸爸、能讓孩子活得更加幸福。同時也是孩子面對困難和挫折時最大的底氣。
  • 爸爸在哪裡
    爸爸去哪裡了?他在家裡可有可無了,大家都把他的職責分掉了,他就只能在角落幹站著,或者到門外去了。就像我們搞值日,大家都有活幹,漏下了一個同學沒活幹,大家都幹得熱火朝天,那沒活幹的同學怎麼辦呢?然後他玩著玩著便沉醉其中,樂不思蜀,盼望著以後每次勞動都最好不給他派活。      爸爸就順理成章成了家庭的旁觀者。      於是,爸爸就有了大量的時間,可以和同事玩,和朋友唱茶聊天打牌幹酒。
  • 【固陽故事】爸爸·白馬·家
    一開始,隊裡的任務比較重,別的車官早已幹完一天的活,爸爸由於其轅馬桀驁不馴,總是落的很多,曾經也有過退卻的想法,考慮到孩子和這個家,爸爸還是堅持了一天又一天。爸爸是個溫和有韌性的人,經過一段時間餵養和相處,白馬逐漸能平和對人,隨心好使了。讓我感悟最深的是:馬也有一顆感恩的心,只是不會表達抑或沒有讀懂它。爸爸是個愛好的人。把他的車馬打扮的漂亮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