鯽魚屬於雜食性魚類,性情較為溫和,屬於中小型魚種。所以,我們在垂釣鯽魚的時候,為了迎合鯽魚的習性,往往線組選擇的不大。
回到問題上,釣鯽魚主線2.0會影響中魚嗎?個人的觀點是:會影響中魚的。
一般來講,2.0的主線配備線號1.5/1.2/1.0三種型號的子線。下面我基於這點來詳細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鯽魚活性高時,選用2.0主線線組是否影響中魚
毫不避諱地講,石頭我在剛接觸臺釣的時候,我選用最多的就是2+1的線組。用這樣的線組是能夠釣上來鯽魚的,但魚獲常常少的可憐,後面經過一個老釣友的指點,我選用1.2+0.8的線組,中魚率明顯的提高。
鯽魚活性好的時候,也就是在氣溫較為適宜的時候(鯽魚溫度適宜是15-25攝氏度之間)。這個時候的鯽魚具體表現:覓食活動較為頻繁,開口好,進食力度較大。
個人認為,在鯽魚活性高的時候,選擇2.0主線這樣的線組,對於中魚率多少還是有影響的。
比如說,如果我們的子線雙鉤是上鉤懸浮,下鉤躺底或者一上鉤觸底,下鉤躺底的話,鯽魚進食上鉤的時候,主線2.0配備的1.5/1.2/1.0這樣的子線是有一定硬度和支撐力的,這就增大了鯽魚發現子線魚鉤的機率。
當然了,如果線組調的是雙子線彎曲或者鉛墜到底的話,對於中魚率影響要稍小一點。
小結:
個人認為,鯽魚在活性高的時候,選擇2.0主線這樣的線組雖然也能夠釣獲上來,但中魚率較小線組要低些的。
鯽魚活性低時,選用2.0主線線組是否影響中魚
年前我釣過幾次鯽魚。我有次剛開始選用的是1.0+0.6配4#袖鉤這樣的線組,調四釣二,用紅蟲作餌。
當時浮漂的動作很輕,基本上看不出頓口,浮漂呈現的動作很多時候是下滑,下沉的動作,並且幅度很小,基本上都是半目左右。
後來我調換了0.8+0.4的線組。還是同樣的餌料,同樣的調釣,魚口的動作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最起碼能夠看到輕微的頓口了。
鯽魚活性低的時候,也就是在氣溫過高或者過低,氣壓較低的時候。這時鯽魚的表現是:鯽魚活動較少,開口較少,魚口很輕,有種愛吃不吃的感覺。
這個時候,選擇主線2.0的線組,勢必會造成「檔口」的現象,就算你調的鉛墜到底也會的。話有所回來了,吃餌受阻,鯽魚會大機率發現子線和魚鉤,你還指望它能大膽進食?
個人認為,在鯽魚活性低的時候,選擇主線2.0的線組,肯定是影響中魚率的。這個時候就算有鯽魚進食餌料,估計魚口都看不到。
引申一點:
從這麼多年個人作釣經驗來看,如果以鯽魚為目標魚的話,在活性高的時候,選擇1.2+0.8/1.0+0.6配4-5魚鉤(常用的新關東,千又除外)較為適宜,在活性低的時候,可以選擇0.8+0.4配3-4號魚鉤(常用的新關東,千又除外)較為適宜。當然,這樣的線組是需要搭配調性稍軟一點魚竿的。
寫在最後:
綜上所述,以鯽魚為目標魚時,選擇主線2.0的線組,對於漂相和中魚率會造成影響的,當然如果調釣。畢竟鯽魚屬於中小型,性情比較溫和的魚種。
備註:圖片源於網絡,侵權通知必刪。
碼字不易,如果您感覺我說的不錯,就請點個讚,添加個關注唄!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釣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