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楓漁火對愁眠,古今的人都在為學業和前程發愁嗎?

2020-12-21 大學老師談閱讀與教育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簡直太有名了!至今姑蘇城外也就是蘇州城郊,還有一個著名景點叫寒山寺,每天遊覽的人群絡繹不絕。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有一首流行歌曲《濤聲依舊》,把這首詩改編成了歌詞,運用了它的意境,在當時非常流行,大街小巷都在播放。小朋友們可以問問父母,問問爺爺奶奶,他們可能都聽過《濤聲依舊》。

《楓橋夜泊》的作者張繼,沒有留下多少詩,就靠這一首千古留名。楓橋在哪裡呢?在今天的蘇州西郊,跨過京杭運河。楓橋是水陸交通的一個樞紐,南來北往,都得從這裡經過。或者從橋上跨過去,走陸路;或者從水路走,從橋下經過。詩人應該是走水路,途徑蘇州,停泊在楓橋邊,故云「楓橋夜泊」。

這首詩裡面還提到了兩個地名,即「姑蘇城」和「寒山寺」。至今蘇州的別稱仍然叫「姑蘇」,因為附近有座山叫姑蘇山。「寒山寺」呢?它就在楓橋西邊,又名楓橋寺。傳說唐代詩僧寒山曾經居住在這裡,所以叫寒山寺。這座寺本身的歷史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永遠留在了張繼的詩句中,留在每個蘇州人乃至每個中國人的記憶中。單是它的名字,聽起來就足夠美妙,讓人安靜,令人神往。

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三個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都是只有到了深夜才能看見。「烏啼」是什麼意思?烏鴉晚上經常嘎嘎嘎叫幾聲。為什麼叫呢?因為烏鴉對光線非常敏感,月亮光線如果變化了,突然變亮或變暗,都會驚擾到烏鴉。大家注意,古詩中經常出現烏鴉和烏鵲,但這兩種鳥並不相同。烏鵲通常指的是喜鵲。曹操《短歌行》裡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辛棄疾詞《西江月》裡說「明月別枝驚鵲」,寫的都是喜鵲。當然,鴉和鵲有個共同特點,即對光線很敏感。

詩人說「月落烏啼」,說明月光變化導致烏鴉夜啼。第三個景象是「霜滿天」,說明快到清晨了。清晨是下霜的時候。我們俗語裡說的「下霜」,其實按照現代物理學知識來說,不該叫下霜,而應叫凝霜。霜只能凝結在屋頂、樹枝、地面、井邊,不可能「霜滿天」。但是古人會疑惑:也沒有飄雪花啊,怎麼早晨起來看見地上白花花一層呢?於是他們覺得是天空下了霜。

「霜滿天」,不是一個科學的描述,而是一種感受,一種想像。到了後半夜,整個天地之間瀰漫著清冷的空氣,好像到處都充斥著白霜,故曰「霜滿天」。大家注意,三個景象安排得非常精緻。「月落」,是所見;「烏啼」,是所聞;「霜滿天」,是所感。詩人依次寫他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即「月落烏啼霜滿天」。

第二句寫「江楓漁火對愁眠」,繼續寫景。第一句渲染氣氛,景象都比較遠,比較空靈。到了第二句,詩人又往近處看:江邊有什麼呢?有楓樹。杜甫《秋興八首》裡面說「玉露凋傷楓樹林」,可見楓樹是獨屬於秋天的顏色,雖然豔麗,但很悽涼。張繼是在半夜時看江邊的楓樹的,當然看不清顏色,只能模模糊糊看見樹影,沒有顏色,只有昏暗和悽涼。

「江楓」與「漁火」,兩個景象形成一種對比。江楓是暗的,漁火是明的;江楓是在江邊,漁火是在江面。詩人呢?他停泊在楓橋邊,能看到遠遠近近各種景物。最遠的,就是「月落」「霜滿天」;往近一點兒看,江面上有「漁火」;再近一點兒看,岸邊有「江楓」。最終,詩人的感受和思緒落回自己身上,就是「對愁眠」。「愁眠」,就是睡不著的旅客,就是詩人自己。

這個「對」字寫得好!詩人要面對的太多了。要面對「月落」,面對「烏啼」,面對「霜滿天」,要面對「江楓」,面對「漁火」。這些景象,全都在跟詩人作對呢!你們一大群,我就我一個。所以,「對」字顯示出了空間上的孤單感。

另一方面,「對」字也寫出了時間上的漫長感。兩個東西相對而立,沒有動作,也沒有交流,就是我們常說的「對峙」。詩人說,我的對面有這麼多東西,而且我跟這些東西對峙了好久。因為什麼呢?因為我睡不著。我睡不著,才會對著外面那麼多景物,看看這個,聽聽那個。「對愁眠」,既把前兩句的寫景都收束了一下,同時也表達了內心的愁苦、羈旅、思鄉之情。

到了第三句,「姑蘇城外寒山寺」,這句詩很有意思,它其實什麼都沒寫。一個熟悉蘇州、熟悉楓橋的人,看了這句詩會覺得是廢話。姑蘇城外有個寒山寺,我知道啊!你說這個常識幹什麼?就好比說,你在北京生活多年,突然有人告訴你,故宮外面有天安門,天安門前面有廣場,你就會覺得莫名其妙。

其實,詩人在第三句賣了一個關子。姑蘇城怎麼樣,寒山寺怎麼樣,他都不說,他就要強調兩個事物的位置關係。為什麼刻意要說「外」呢?我們知道,寒山寺當然是在城外,而且楓橋也在城外,詩人停泊的地方就在城外。這個時刻,詩人想用一個「外」字,來展現自己的思緒飛翔在非常寬廣、有層次的空間裡。寫前兩句的時候,他的思緒是從遠到近的。現在呢?又從近到遠,從小船上的「愁眠」,推到了不遠處的寒山寺以及遠處的姑蘇城。

寒山寺的鐘聲,讓寒山寺永垂青史。

大家不要忘了,姑蘇是蘇州的別稱,包含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寒山寺呢,也有歷史。「姑蘇城」「寒山寺」都是有歷史感的名詞。所以這句「廢話」,不僅提供了寬闊的地理空間,而且撐出了一個悠久的歷史空間。在如此廣大、複雜的空間之中,詩人愈發顯得渺小、孤獨,就好像一個黑影,映在無邊的雪原上。

正在此時,一個鐘聲把詩人孤獨的心靈填滿了。鐘聲從哪裡傳來?就是從第三句所撐開的空間中傳來。悠長、悠遠又悠久的鐘聲,帶來了無限故事,無窮想像。鐘聲送到了哪裡?送到了客船,於是出來最後一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全詩到此處戛然而止。寒山寺的鐘聲,到底給詩人帶來了什麼?是溫暖,是安慰,還是更深刻的悽涼?抑或是超凡脫俗的頓悟?詩人不再多說,留給讀者無盡的猜測與回味。

可以看出,在這首詩的前兩句和後兩句中,詩人的觀察與思緒都是時遠時近、收放自如的。「月落烏啼霜滿天」,是遠景;「江楓漁火對愁眠」,逐漸變成近景;「姑蘇城外寒山寺」,又是遠景;「夜半鐘聲到客船」,則又拉回近景。雖然只有短短四句,但一縱一擒,大開大合,讀起來有無盡悽涼,更有無盡優美。

整體來看,詩的前兩句非常密集,內容非常多。後兩句其實就只寫了一件事物,即寒山寺的鐘聲,傳揚在後世每一位無眠者的耳畔,也讓寒山寺永垂青史,成為蘇州的一個文化符號。

相關焦點

  • 詩句「江楓漁火對愁眠」,7字有6個字有爭議,各種解釋令人無奈
    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被有些人理解成了落霞與飛蛾齊飛;陸遊「紅酥手,黃滕酒」被理解成了紅燒豬蹄下酒,這讓人情何以堪。不過以上兩個千古名句與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7個字相比,也都不算什麼。因為咱們今天要說的這「江楓漁火對愁眠」中,一共7個字,卻有6個字有爭議。
  • 張繼「江楓漁火對愁眠」被網友改成肉麻情詩,是水平高還是假文藝
    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上一首也一樣經典,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組詩:《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其二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詩寫得如何,不用筆者多說,算得上是千古絕唱,歷來為後世所推崇。而更令筆者動容的其實是前後兩首詩中,體現了完全不一樣的情懷。第一首,算是寫出了一個貓奴的日常了。陸遊想表達的意思不過就是:外面的江湖風大雨大,海浪濤濤,都同我和我的愛貓沒什麼關係,反正我們抱著暖暖的氈子,烤著柴火,都不出門。
  •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蘇州——姑蘇,我們來了!
    這首詩是杜荀鶴的《送人遊吳》,詩人送人前往漫遊的吳縣,又叫姑蘇,是當時蘇州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兒是富庶的魚米之鄉,絲織品聞名全國,還有不少古蹟,作品抓住這些特點,通過描繪,便把這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城市活託出來了。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
  • 濤聲依舊,卻已非當時的漁火
    濤聲依舊,人面已非。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熟悉的歌詞中,很快將我們帶入了「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夜晚。我們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優美環境中的那種淡淡的溫婉和憂愁,它將古詩詞的神韻意境完美地融入到了我們的口吻和情懷中。
  • 陳情令:從江楓眠和虞紫鳶的婚姻,淺析夫妻相處之道
    江楓眠,性格溫厚,慈愛善良,特別是對故人之子魏無羨的疼愛和寵溺,感動了無數人。是我們心中最好的江叔叔,也是受人尊敬的江宗主。藏色散人喜歡並嫁給了魏無羨的父親—魏長澤,魏長澤是和江楓眠一起長大的兄弟,也是江家的僕人。魏無羨在四歲時,他的父母不幸在一次夜獵途中雙雙身亡。可憐的魏無羨孤苦無依,小小年紀就流落街頭。後來,幸好江楓眠知情後並找到魏無羨,把他帶回蓮花塢,收他為大弟子,把他撫養長大。
  • 欣賞《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等三幅書法作品及創作特點
    筆者今天帶來了三幅行、草書拙作供書友們參考,不足之處還望書法大家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一、行書作品唐 · 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行書作品:唐 · 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作者:馮彬藏墨筆者今天帶來的拙作分別是唐 · 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詩、唐 · 劉禹錫《浪淘沙·其一》詩、近代毛澤東的《七律
  • 一首冠絕古今的七言絕句,在日本最受歡迎的漢詩
    《楓橋夜泊》的經典程度不必由我來贅述,但還是要說幾點,這首詩的經典程度遠遠超過了多數人的認知,不僅歷代的詩選都將它選錄,而且它還漂洋過海,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一首漢詩。這麼經典的一首詩,我還要介紹給大家,不僅介紹詩歌的含義,還要講述一下詩歌背後的故事。
  • 魔道祖師:江楓眠和虞紫鳶看著沒有感情,但最後卻選擇了同生共死
    其實說起來,魔道祖師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苦命人,每人都有痛,魏無羨如此,藍忘機如此,江澄更是如此,而江澄的父母,甚至比他們還要苦。其實原著中江楓眠對魏無羨的母親藏色散人是有些許好感的,但最後藏色散人和魏長澤走了,江楓眠在世家聯姻下娶了虞紫鳶,這個有著倔強的女子哪怕嫁入了江家,也不冠夫姓,有些小霸氣,嘴上和江楓眠不親近,但其實她也是喜歡江楓眠的。而江楓眠對虞紫鳶其實也是有情的,這份情可以不算是愛情,但兩人在一起那麼多年,還生了江澄和江厭離兩個孩子,那便是親情。
  • 陳情令:蓮藕玉佩未必是江楓眠留給魏嬰的,為何江厭離卻給了魏嬰
    魏無羨的樂觀能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魏無羨的笑容能讓人見之忘卻一切煩惱,可是魏無羨最後的下場也比任何人都來得慘烈。世間所有的幸福和幸運似乎在遇到這個少年郎的時候,都自行拐了個彎。所幸這世上還有真的愛魏無羨和理解魏無羨的師姐江厭離還有藍忘機,除了藍忘機的深情讓人動容以外,小編最喜歡的就是江厭離了,不愧是世界上最好的師姐!
  • 江楓眠、虞紫鳶、魏長澤、藏色散人的故事——《陳情令》
    《陳情令》主線是忘羨,但魏無羨的俠義、責任感和人生觀,很大程度受到上一輩人的影響,總結分析一下更有利於理解,所以這篇腦補分析江楓眠、虞紫鳶、魏長澤、藏色散人之間的故事和感情。從四個人性格特點看,四個人比較接近的星座分別是:江楓眠—雙魚、魏長澤—巨蟹、虞紫鳶—獅子、藏色散人—天蠍。
  • 她對江楓眠的懷疑...
    導讀:虞紫鳶對江楓眠傳說中的「初戀」藏色散人,是非常忌憚的。那她的忌憚,是否有道理呢?江楓眠對藏色散人,真的是餘情未了嗎? 1 其實除了找回魏無羨這件事,江楓眠對藏色散人的愛意,表現是並不明顯。對魏無羨的寵愛,多數也是因為,魏無羨爽朗瀟灑的性格。比起被夫人管束的唯唯諾諾的江澄,魏無羨的不拘小節,瀟灑肆意,更符合江家豪俠的傳統。更對江楓眠的脾氣。
  • 【寧品讀】霜染烏桕紅于楓
    烏桕樹冠整齊,葉形秀麗,可作行道樹,遮蔭蔽日,可栽植於景觀帶,供人觀賞;烏桕花,可釀蜜;烏桕木白色,堅硬,木質細密,不翹不裂,紋理美觀,可作車輛、家具和雕刻等用材;根皮可以治療血吸蟲病、毒蛇咬傷;烏桕葉子含有單寧,可以做黑色染料;種仁榨取的油稱「桕油」或「青油」,供油漆、油墨等用;種子外被之蠟質稱為「桕蠟」,可提制「皮油」,供制高級香皂、蠟紙、蠟燭等。
  • 《魔道祖師》江楓眠真正愛的人,世人只知她,卻不知真愛是她
    《魔道祖師》電視劇和電影都已經翻拍了,虞夫人和江楓眠,兩人青梅竹馬,從小就有婚約,虞夫人作為眉山三小姐,優越的環境,讓她不必委曲求全,性格有些潑辣。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江楓眠家世顯赫,很有傲氣。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畫師:何何舞
  • 魔道:江楓眠也被紫電認主,和虞夫人默契十足,可惜最後夫妻慘死
    虞夫人守護蓮花塢虞夫人此次是絕對不會和江澄一起走的,就算沒有江楓眠,但是她也必須回去,她是蓮花塢的夫人,必須替江楓眠守護住蓮花塢,就算守護不住,寧可戰死,也絕對不能失了這份骨氣!紫電早已認主江楓眠路上遇到回來的江楓面,看到這情況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想要放開江澄,卻擔心紫電認主問題不聽他的話。但是沒想到紫電早就已經認他做主。
  • 魔道祖師:如果早知如此,江楓眠會不會後悔把魏無羨帶回雲夢江氏
    在《魔道祖師》之中,除了年輕一輩兒的恩怨情仇之外,父母那一輩也給人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以至於讓大家心心念念至今,牽扯出不少的後續情節發展。在這裡還有一個假設,那就是如果早知魏無羨會在後來捅出那麼大的簍子,那麼江楓眠還會不會把魏無羨帶回蓮花塢裡呢?對於這個話題,大家各執一詞,但是圓子想說的是其實很多人都把視線放在魏無羨身上,卻忽略了江楓眠這個人的整體形象。今天就讓圓子來和大家一起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