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江楓漁火對愁眠」,7字有6個字有爭議,各種解釋令人無奈

2020-12-20 美詩美文

1000個人心裡有1000個哈姆雷特,所以關於一些傳統古詩詞,經常會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趣解。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被有些人理解成了落霞與飛蛾齊飛;陸遊「紅酥手,黃滕酒」被理解成了紅燒豬蹄下酒,這讓人情何以堪。

不過以上兩個千古名句與本期要和大家說的這7個字相比,也都不算什麼。因為咱們今天要說的這「江楓漁火對愁眠」中,一共7個字,卻有6個字有爭議。在了解這些爭議之前,咱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詩:

《楓橋夜泊》唐.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這首七言絕句,任何時候拿出來,都是會令人豎起大拇指的詩。有人把張繼這次失眠稱為一場偉大的失眠,因為這場失眠,他看到了江楓漁火,聽到了夜半鐘聲,寫出了這首千古名作。本來是一首不錯的詩作,但這些年來卻因為各種各樣的理解,讓這首詩成為了一首爭議不斷的作品。僅僅是「江楓漁火對愁眠」這一句,就有太多的爭議了,而這些爭議當真是令人無奈得很。

先是這「江楓」二字,江楓按我們正常的理解,應該就是指江邊的楓樹。可是有人稱吳縣有一座名叫「封橋」的橋。楓和封本來就同音,所以張繼詩中寫的極有可能是「封橋」。甚至有人為了證明這一觀點,找出了宋代周遵道的《豹隱紀談》,稱原來這橋就叫封橋,後來王珪把它改成了楓橋。如果按這種理解方式,那這首詩中就沒有出現樹。

然後是這「漁火」二字,一般我們認為這是漁船上的燈火。但偏就有人認為這漁火怎麼可能愁眠,所以他們認為「火」字是通假字,通的是「夥」字,所以漁火就成了漁船上的小夥伴。對於這個解釋,筆者想問問大家,這樣的解釋你是否能接受呢?

最後是這「愁眠」二字,正常的理解愁眠是因憂愁而失眠了。但偏就有人說這愁眠不是這個意思,它指的是寒山寺外的愁眠山。但是筆者翻開了各種典籍,確實沒有找到有關於這座山的記載。

本來一句挺美的「江楓漁火對愁眠」,最後江楓不是楓樹,漁火也不是燈火,就連愁眠都不是失眠了,確實是令人無奈。這樣來理解古詩,現代人是否真的想多了呢?對於這個問題,筆者是這樣理解的。雖然1000個人心裡有1000個哈姆雷特,但是咱們在理解古詩詞時,應該遵守一般的原則,不能鑽牛角尖。

首先,從這種詩來看,若是把「楓橋」當成「封橋」,至少是找得到文史典籍來證明的,那非要這樣理解也沒多大問題。

其次,把漁火當成漁船上的小夥伴,顯然就不合適了。愁眠的是詩人張繼,他對著楓橋和漁火發愁,這有什麼不合理的?就算是這愁眠的主語當成漁火,也可以是擬人的寫法,這在古詩中是很常見的。正因有了這「漁火」二字,才能讓這月落後的霜滿天,因為有了燈火而有那麼一絲溫暖。這暖色調與詩人心中的孤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是全詩的高明之處。

再次,把愁眠當成愁眠山,至少咱們得找到一個出處,哪本典籍中有關於愁眠山的記載,這個咱們不能信口開河。

所以,對於這7個字,筆者更願意用它最經典的理解方式:詩人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難眠。雖然1000個人心裡有1000個哈姆雷特,但個人認為有時候咱們真的不要想太多了。小時候咱們做閱讀理解題時,天天分析揣測作者的想法,都尚且有一個正確答案,答得很離譜的老師是不會給分的。如今,咱們品賞古詩時,雖不會像當初做題一樣規定得那麼死板,但原則還是要有的。大家說對不對?

相關焦點

  • 江楓漁火對愁眠,古今的人都在為學業和前程發愁嗎?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楓橋夜泊》簡直太有名了!至今姑蘇城外也就是蘇州城郊,還有一個著名景點叫寒山寺,每天遊覽的人群絡繹不絕。大家注意,三個景象安排得非常精緻。「月落」,是所見;「烏啼」,是所聞;「霜滿天」,是所感。詩人依次寫他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即「月落烏啼霜滿天」。第二句寫「江楓漁火對愁眠」,繼續寫景。第一句渲染氣氛,景象都比較遠,比較空靈。到了第二句,詩人又往近處看:江邊有什麼呢?有楓樹。
  • 張繼「江楓漁火對愁眠」被網友改成肉麻情詩,是水平高還是假文藝
    1192年的11月份,在浙江紹興的一個普通村子裡,有一位67歲的老人,臥聽著窗外風雨交加的聲音。他愁緒滿懷,心中各種意難平,揮筆寫下了幾行詩作。這位老人叫陸遊,這幾行詩正是《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如果這詩只寫了其一,那這詩也僅是一首挺有水平的詠貓詩了。但陸遊是誰?他是「亙古男兒一放翁」。如此風雨大作之夜,哪怕有愛貓相依,他還是放不下風雨飄搖中的家國,所以第二首詩便問世了。遊臥於孤村,哪怕早就年過花甲,得不到重用,仍想著戍輪臺。入夢的,是自己騎著戰馬跨過冰河裡的情形。
  •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蘇州——姑蘇,我們來了!
    蘇州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水都」之稱。蘇州的最大特色——水。自從伍子胥在蘇州建城以來,城裡水道縱橫,漁船星數,水上的生活便一直是當地人們最主要的生活。
  • 小升初語文能力提升積累,秋冬的詩句
    小升初語文能力提升積累,秋冬的詩句一、描寫秋天的詩句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唐)王維《山居秋暝》解釋: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2.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唐)黃巢《不第後賦菊》解釋: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臨的時候,菊花盛開以後別的花就凋零了。
  • 欣賞《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等三幅書法作品及創作特點
    聲明:本篇的圖文由馮彬藏墨獨家原創,書法作品版權歸馮彬藏墨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一、行書作品唐 · 張繼《楓橋夜泊 / 夜泊楓江》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作者:馮彬藏墨
  • 有一種驚豔,叫做中國風名字!
    因此,「蘇辭鏡」這個名字既有中國風的古色古香,又有很唯美的意境。江楓眠「江楓眠」這個名字第一眼就給人一種很驚豔的感覺,其是源自於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中,這句詩情景交融,很有意境,寫出了,當月亮已落下時,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傍愁而眠。
  • 濤聲依舊,卻已非當時的漁火
    今天我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歌曲——《濤聲依舊》這首歌曲是著名歌唱家毛寧的代表作之一,雖然被很多歌曲家翻唱過,但依然最愛聽毛寧的那版,或許是他低沉的嗓音能夠讓我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境,也或許是我聽第一遍的版本就是他的,有了先入為主的感覺。濤聲依舊,人面已非。帶走一盞漁火,讓它溫暖我的雙眼。留下一段真情,讓它停泊在楓橋邊。
  • 魔道祖師:江楓眠和虞紫鳶看著沒有感情,但最後卻選擇了同生共死
    其實說起來,魔道祖師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苦命人,每人都有痛,魏無羨如此,藍忘機如此,江澄更是如此,而江澄的父母,甚至比他們還要苦。其實原著中江楓眠對魏無羨的母親藏色散人是有些許好感的,但最後藏色散人和魏長澤走了,江楓眠在世家聯姻下娶了虞紫鳶,這個有著倔強的女子哪怕嫁入了江家,也不冠夫姓,有些小霸氣,嘴上和江楓眠不親近,但其實她也是喜歡江楓眠的。而江楓眠對虞紫鳶其實也是有情的,這份情可以不算是愛情,但兩人在一起那麼多年,還生了江澄和江厭離兩個孩子,那便是親情。
  • 唐代詩人之所以流行,是因為有一首詩和兩行詩千古流傳開來
    其中有日本遊客,他們都來自這首詩。張繼的生活和行為沒有詳細記錄,作為一個金石人,他曾經做過檢校郎中,最後當過鹽鐵裁判。張繼留下的詩有五十首,大都並不很有名,只有這個《楓橋夜泊》包含在《唐詩三百首》中。安史之亂時,張繼到蘇州辦事,晚上在河上的客輪上停留。在寂靜的夜晚,他突然聽到鐘聲的悅耳聲音從寒山寺傳來。詩人立刻產生了興趣,用四句二十八字寫了這首詩。
  • 月落烏啼霜滿天,張繼這首詩犯了個致命錯誤,為何還能千年流傳?
    王之渙,傳世之作只有6首,卻躋身唐朝「四大邊塞詩人」之列,其中兩首《登鸛雀樓》和《涼州詞》都是耳熟能詳的名作。 還有崔護也是存詩六首,但一首《題都城南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足以令他流芳百世。
  • 魔道祖師:虞紫鳶對江楓眠有情無愛?從她對魏無羨的態度可知答案
    江楓眠一出場,一股濃濃的成熟暖男的味道就飄了出來,他對犯錯的魏無羨很是友好,非但沒有責罰反而一臉和善。大家有沒有覺得江楓眠是個非常有魅力的男人咧?由父觀子,如果江澄沒有經歷後來的江家之殤,相比江澄也會是個溫柔的暖男吧。魏無羨雖然很頑皮,但是並非沒有懼怕的人,而桃花塢的女主人虞紫鳶就讓他很是懼怕。
  • 【寧品讀】霜染烏桕紅于楓
    唐代詩人張繼《楓橋夜泊》的名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中的「江楓」說不定指的就是烏桕呢!因為清代藏書家王端履在《重論文齋筆錄》注云:「江南臨水多種烏桕,秋葉飽霜,鮮紅可愛。詩人類指為楓,卻不知楓生山中,性最惡溼,不能種之江畔也。此詩『江楓』二字,亦未免誤認耳。」的確,楓樹不生長在水邊這是不爭的事實。憑我的親身親歷,烏桕經過秋天的洗禮,在夕陽下火紅欲燃,紅得妖嬈,驚心動魄。
  • 陳情令:虞紫鳶對藏色散人的忌憚,到底有無道理?她對江楓眠的懷疑...
    導讀:虞紫鳶對江楓眠傳說中的「初戀」藏色散人,是非常忌憚的。那她的忌憚,是否有道理呢?江楓眠對藏色散人,真的是餘情未了嗎? 1 其實除了找回魏無羨這件事,江楓眠對藏色散人的愛意,表現是並不明顯。對魏無羨的寵愛,多數也是因為,魏無羨爽朗瀟灑的性格。比起被夫人管束的唯唯諾諾的江澄,魏無羨的不拘小節,瀟灑肆意,更符合江家豪俠的傳統。更對江楓眠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