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期高等教育開始發生格局意義的變化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20-12-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新華網北京12月3日電 今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高等教育開始發生格局意義的變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特別是人才培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歷史性躍升,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升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創新,高等教育學習革命全面推進。

  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由2015年的40.0%提升至2019年的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多樣化不斷發展。研究型、應用型等各類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長,學科專業結構不斷優化,高等教育多樣化發展體系正在形成。中西部高等教育實力不斷增強。持續實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西部高校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服務能力、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以本為本」深入人心。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啟動會議,人才培養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學基礎地位不斷得到鞏固。價值塑造融入專業教育。召開全國高校課程思政工作視頻會議,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專業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構建起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制定頒布教學質量標準。2018年發布我國首個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涵蓋全部12個學科門類、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5.6萬餘個專業點。專業認證質量實現國際實質等效。2016年,工程教育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2020年,醫學教育專業認證制度獲得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WFME)認定通過。實施一流專業「雙萬計劃」,公布4054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推進專業認證全覆蓋。課程建設水平全面提升。一流課程「雙萬計劃」遴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118門,涵蓋了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虛擬仿真和社會實踐五類「金課」,全面示範帶動高校本科課程建設。拔尖人才培養進入2.0時代。在17個基礎學科實施拔尖學生培養計劃,首批布局104個基地,為提升國家硬實力儲備戰略人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全面開展。連續舉辦六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1577萬大學生參賽。引領帶動高校人才培養範式變革,推動形成新的人才培養觀和新的質量標準。

  新工科全面深化。推進實施「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北京指南」,布局建設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等,以組織模式創新帶動工程教育全方位深層次變革。新醫科融合發展。將醫學教育定位於「大國計、大民生、大學科、大專業」,將醫學發展理念拓展為預防、診療和康養,服務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新農科高位推進。全國高等農林教育以「安吉共識」「北大倉行動」「北京指南」為抓手,全面推進以「新農業、新農村、新農民、新生態」為核心的新農科建設。新文科布局未來。發布《新文科建設宣言》,開設政法實務、新聞傳播、經濟、藝術四個中國系列大講堂,培養具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新時代文科人才,提升中華文化的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四新」建設交織融合、引領發展,已成為走進新時代的新教改、贏得新時代的新質量、領跑新時代的新體系。

  召開中國慕課大會和世界慕課大會。2019年、2020年連續召開中國慕課大會和世界慕課大會,發布中國慕課大會北京宣言和世界慕課大會北京宣言,發起成立世界慕課聯盟,推動在線教育發展。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上線慕課數量增至3.2萬門,學習人數達4.9億人次,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人數1.4億人次。推出「愛課程」「學堂在線」等在線教學英文版國際平臺,形成慕課建設的中國方案、中國標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發展。開展慕課應用等培訓班6萬餘次,培訓老師超過462萬人次,教師的教學理念、模式、技術、方法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學習革命推動高等教育深刻變革。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有高校全部實施在線教學,108萬教師開出課程合計1719萬門次,在線學習學生共計35億人次,改變了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學校的「管」及教育的「形態」,形成時時、處處、人人皆可學的教育新形態。

  吳巖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著力推進高等學校質量文化建設,加快構建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努力開創高等教育提質創新發展的新局面。

相關焦點

  • 新發展格局下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的重要意義
    上述重大舉措,從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出發,賦予未來五年和更長時期職業技術教育新的使命,具有以下重要意義。進入21世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顯現,世界貿易和產業分工格局再行調整,《建議》概要總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成就,準確研判深刻複雜變化的國內外環境,就「十四五」時期和未來更長時期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出重大決策。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指出:「人力資源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依託。
  • 第二場: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
    中國網北京12月3日訊(記者劉佳)臨近「十三五」收官,今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等相關情況。「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開展發生格局意義的變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十三五」期間,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在信息化、現代化進程下,我國高等教育線上線下同頻「開花」。
  • 成人高考2021年政策有什麼變化嗎?
    成人高考2021年政策有什麼變化嗎?根據國家教育部新的教育改革方案決定,自2019年起,教育部就對中國現行成人教育(包括函授、網絡、自考)進行了全面改革,2021年將開始全面落地執行。成人高考2021年改革內容:1、學制延長早在201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的決定中,第十七條就明確提出「非全日制高等學歷教育的修業年限應當適當延長。」
  • 教育部、國家計委關於下達200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的通知
    教育部、國家計委關於下達200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的通知 教發〔2001〕23號   現將200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計劃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並就有關注意事項通知如下:  一、2001
  • 河南省和教育部舉行省部聯席會議 就推動河南「十四五」時期教育...
    河南省和教育部舉行省部聯席會議就推動河南「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進行會商陳寶生王國生尹弘出席並講話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錚 馮芸>12月18日,我省與教育部舉行省部聯席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匯報對接工作,持續深化省部合作,就推動河南「十四五」時期教育改革發展進行會商。
  • 2016年中國高等教育十大事件盤點
    三教育質量「國家報告」,高教實現跨越發展●事件回顧教育部發布《中國高等教育質量報告》,這是我國首次發布高等教育質量報告,同時,也是世界上首次發布高等教育質量的「國家報告」。《報告》顯示,中國高等教育飛速發展,對中國經濟社會歷史性變化起到人才和智力的決定性支撐。
  • 闕明坤王佳麗|我國民辦高等教育政策的歷史演變與邏輯理路——基於...
    我國民辦高等教育是在資源高度短缺、外部環境充滿不確定性的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因此,政策對於民辦高校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方向標作用。從我國民辦高等教育政策這一視角切入,是分析和研判民辦高等教育當前政策供給和未來走向的重要窗口,對於提升民辦高校發展水平,促進民辦高校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 上海交通大學丁奎嶺:科技創新與高等教育
    彭青龍:任何科技革命的發生與發展都與當時的社會需求密切相關。從以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為標誌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到電子和信息技術普及應用所開啟的第五次科技革命,無不折射出人類社會的需求變化。儘管在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需求不盡相同,但追求更高質量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類社會的共同願望,是推動科學技術創新的動力之一。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綱要》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綱要》出臺的背景和重要意義是什麼?  答:印發實施《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重要舉措。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全面提升新時代高校教師教育教學能力
    上半年,教育部準確研判、果斷決策,各地教育部門和高校快速響應、精準施策,組織廣大師生開展了一場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在線教學。百萬高校教師傾情投入,千萬大學生受益,體現了對學生的大愛。此次在線教學成功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停教、停學危機,促進了高等教育領域學習方式大變革。總書記的點讚進一步增強了高等教育戰線做好復學工作的信心和幹事創業的鬥志。
  • 教育部承認的泰國大學、韓國大學中文授課課程盤點
    三、碩士研究生層次(碩士學位)  國內應往屆國民教育系列本科畢業生,大四下學期在讀學生  四、 博士  國內外應往屆碩士畢業生、具有碩士學位者(申請時需提交博士論文開題報告並通過大學審核,包括研究方向、研究問題、研究框架、研究意義等)  泰國帕那空皇家大學
  • 2020年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高等教育已步入...
    然而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知識經濟的時代已經到來,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由此我國對於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也不斷加深。據教育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統計快報顯示,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0175億元,比上年增長7.74%。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0049億元,比上年增長8.25%。
  • 國慶檔新片三連改,市場格局發生變化
    慶幸的是,國慶檔終於不遠了,可是越發臨近國慶檔,卻有著一系列的變化。經過這一系列的變化之後,國慶檔呈現出了新的格局。國慶檔開始各種變陣隨著前段時間一系列影片的定檔,今年國慶檔已經是非常的飽滿,目前已經累積了《我和我的家鄉》《奪冠》《一點就到家》《急先鋒》《姜子牙》《木蘭:橫空出世》等多部影片。影片的數量跟體量都足夠,完全可以跟去年的史上最強國慶檔相媲美。
  • 2020年上海音樂學院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簡章
    上海音樂學院成人高等教育遵循教育教學的基本規律, 秉承上海音樂學院的辦學定位與學術傳統,堅持以提升音樂從業者職業素養為使命,以實際、實效、實操為宗旨,致力於提高各教育培訓機構、社會文藝團體等從業人員的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
  • 迷航中的全球高等教育的「特修斯之船」
    新冠疫情發生後,所有五星級的豪華校園(校園地產)突然空空蕩蕩。所有體育賽事停止。有遠見卓識的全球大學管理者不僅開始反思大學模式的深層問題,也同時前瞻性地思考大學的社會服務性質。21世紀的大學應該走出精英教育的局限,排名前列的科研大學應該向至少1/4的高中畢業生開放,應該為全民終身教育服務。從培養社會精英向提供社會服務轉型,全球高等教育機構正處於不得不做的艱難選擇中。
  • 教育部介紹疫情期間大中小學在線教育有關情況和下一步工作考慮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 吳巖: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我就疫情期間全國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的情況和我們下一步工作的考慮作一簡要的介紹。疫情發生後,教育部第一時間研判形勢,果斷決策,於2月4日印發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決定在全國高校全面實施在線教學。
  • 教育部答覆了!關於「繁體字」的這些流言可休矣
    要讀懂這些信息首先要能讀懂漢字記錄的各個歷史時期的漢語書面語,但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漢語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現在通過文字資料了解古代文化信息的困難主要在於記錄這些信息的語言從古至今發生了很大變化,認識繁體字的人不經過專門的古漢語、古代文化知識等的學習、培訓,也一樣讀不懂古典詩文,不能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知曉中國文化的由來。同樣,現在古典詩文都已經有簡化字版,如果不經過專門訓練,也一樣讀不懂。
  • 國慶檔新片三連改,市場格局發生變化
    慶幸的是,國慶檔終於不遠了,可是越發臨近國慶檔,卻有著一系列的變化。三部影片選擇了改檔,原本9月15日開預售日期也在推遲。經過這一系列的變化之後,國慶檔呈現出了新的格局。 要知道去年也就是三巨頭的格局而已,《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以及《攀登者》三部主旋律當道,動畫電影《雪人奇緣》是僅有的商業片。對比來看,今年國慶檔確實過於擁擠了,甚至有種春節檔的競爭感。大家都相信檔期的力量,尤其是在艱難的時刻。 如此眾多的影片囤積於國慶檔之後,反倒變得滿滿當當,隨之而來的便是減壓工作。
  • 教育部陽光高考信息公開平臺
    高校招生章程- 石家莊城市經濟職業學院 石家莊城市經濟職業學院2019年招生章程 已經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通過 石家莊城市經濟職業學院2019年招生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為保證學校2019年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維護學校和考生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 高等教育現代化——中國經驗
    @ 馬陸亭(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如果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那麼,形而中者即謂之「路」。@ 方芳(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院):在我國高等教育即將邁入普及化階段的重要時期,高等教育現代化逐漸探索出富有中國特色的發展路徑。第一,將立德樹人作為高校的首要職能和根本任務,廣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養學生的民族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