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寶豐能源(600989)發布2019年年報,2019年實現營收135.68億,同比增長3.95%,淨利潤38.02億,同比增長2.88%。
報告期內,寶豐能源公司首發上市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焦炭氣化制60萬噸/年烯烴項目(後段)甲醇制60萬噸/年聚烯烴裝置一次開車成功,公司聚烯烴生產能力從60萬噸/年增加到120萬噸/年(聚乙烯60萬噸/年、聚丙烯60萬噸/年),產能實現翻番。
產能與開工情況
寶豐能源煤制烯烴二期項目——焦炭氣化制60萬噸/年烯烴項目的(後段)甲醇制60萬噸/年烯烴裝置於2019年10月順利投產,公司聚乙烯、聚丙烯產能實現翻番,達到120萬噸/年,市場佔有率明顯提升;(前段)焦炭氣化制220萬噸/年甲醇裝置主體工程已經完工,2020年上半年即可投入運行。
寶豐能源煤制烯烴三期規劃的首套裝置——5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於2020年1月獲得寧夏發展改革委核准。
2019年產銷量情況
2019年,寶豐能源通過不斷研究引進新工藝、新技術、試用新型催化劑、優化配煤方案、改進技術工藝等方式,有效降低主要原料消耗指標及能耗指標,有效降低了產品生產成本。其中煤醇比同比下降5.96%,相當於節約甲醇原料煤16.43萬噸;醇烯比同比下降4.06%,相當於節約甲醇9.08萬噸;雙烯收率同比增加4.26%,相當於多生產雙烯2.96萬噸;煤焦比同比下降3.26%,相當於節約煉焦精煤20.35萬噸。公司主體裝置的加工成本下降,甲醇裝置單位加工費同比下降6.15%,烯烴裝置單位加工費同比下降13.27%。
2019年,公司不斷優化原材料採購方式,主要原料——煤炭的採購逐步向大型煤炭生產企業集中,目前採購比例已達到60%以上,保證了原料煤的質量和穩定供應。同時,寶豐能源寧東90MWp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項目正式啟用,年發電規模約1.5億kwh,發電成本比外購電節省一半。
技術的優化持續提升成本標杆作用。2020年1月,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等合作單位的持續技術優化下,寶豐能源二期DMTO裝置月平均盤庫甲醇單耗達到2.87噸甲醇/噸烯烴,一舉改寫了DMTO行業月平均甲醇單耗從未低於2.90的歷史,正式宣告DMTO行業甲醇單耗進入了2.8時代,再次凸顯了寶豐能源在DMTO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
2020年,寶豐能源二期項目前段——焦炭氣化制220萬噸/年甲醇項目將於上半年投產,屆時烯烴用甲醇將完全實現自給,公司2019年外購甲醇均價1727元/噸,而自產甲醇的成本只有約1000元/噸,按下半年生產110萬噸甲醇計算,可節約成本近8億元。年產240萬噸的紅四煤礦投產,自產煤的成本僅為外購煤價格的一半左右,按下半年生產120萬噸計算,可節約成本近3億元。
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後續投資新增建設50萬噸/年煤制烯烴項目建設地點為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臨河綜合項目區A區。項目總投資1377000萬元,其中建設投資1298201萬元。項目新建150萬噸/年煤炭氣化制甲醇裝置(4開2備)、5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裝置、25萬噸/年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裝置、30萬噸/年聚丙烯裝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項目建成達產後主要形成年產25萬噸EVA或部分生產低密度聚乙烯、30萬噸聚丙烯,以及丙烷、C4、C5、硫磺等副產品生產能力。項目所需煤炭由項目單位通過市場化採購解決。
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0萬噸/年烯烴項目採用航天粉煤加壓氣化、DMTO甲醇制烯烴技術、美國KB公司烯烴分離技術、高壓管式EVA工藝、聚丙烯採用Spherizone氣相流化床技術。
《煤制烯烴市場研究報告》2020版
經過2010年以來煤制烯烴示範項目的運行,甲醇制烯烴技術已經得到成功驗證,煤制聚烯烴行業規模逐年擴大。截止到2019年底,煤制聚烯烴能力達到了1399萬噸,按照統計項目建設進度,2020年前該路線能力將達到1539萬噸。同時,目前規劃的石油路線、乙烷制乙烯路線、丙烷脫氫制丙烯路線配套聚烯烴產能到2022年將達到3567萬噸。
● 原油低價位運行,未來規劃諸多煤制烯烴項目能否如期落地?
● 乙烷制乙烯、丙烷制丙烯、多套大煉油項目的建設以及地方煉廠「油頭化尾」規劃的實施,將如何衝擊煤制烯烴市場?
● 四種不同工藝路線角逐聚烯烴市場,未來幾年行業供需是否會失衡?
● 2014年至今,原油價格不盡人意,煤制烯烴項目真實盈利能力如何?
● 四條生產工藝路線制聚烯烴競爭力如何?
● 目前,煤制烯烴龍頭企業正在採取什麼樣的方式進行應對?
目 錄
第一章 產品概述篇
1.1 石油化工和煤化工
1.1.1石油化工
1.1.2煤化工
1.2 三種烯烴生產工藝介紹
1.3聚烯烴細分及用途
1.4從原油/煤炭到聚烯烴成本傳導
1.5聚烯烴價格影響因素
1.5.1上遊原料價格波動
1.5.2 供需情況
第二章 發展背景篇
2.1 1990-2030年中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趨勢
2.2 2005-2019年中國原油進口依存度趨勢
2.3 原油價格的震蕩背景
2.4涉足中國新型煤化工的企業背景
2.5中國煤炭資源分布決定了現代煤化工的項目分布
第三章 政策篇
3.1 現代煤化工政策發展歷程
3.2《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解讀
3.3《現代煤化工「十三五」發展指南》解讀
3.3.1煤制烯烴產業布局地區側重
3.3.2煤制烯烴升級示範重點內容
3.3.3煤制烯烴進入建設門檻及創新重點
3.4《政府核准的投資項目目錄(2016年本)和2019年本》解讀
3.4.1 新建煤制烯烴、甲醇及PX項目由省級部分核准
3.4.2 新建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氣項目由國家主管部門核准
3.4.3 最新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煤化工產品清單
3.5《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解讀
3.5.1煤制烯烴重點為升級示範
3.5.2合成氣直接制烯烴技術被列為示範重點
3.5.3煤制烯烴與石油化工和鹽化工的產業融合
3.5.4規劃布局的4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範區
3.5.5其它地區重點推進的煤制烯烴示範項目
3.5.6煤制烯烴項目建設指標要求
3.5.7煤制烯烴審批管理程序
3.6《煤炭深加工產業示範「十三五」規劃》解讀
3.6.1規劃重點在於煤制油和煤制田安琪
3.6.2 煤炭與石油綜合利用,發展煤制烯烴
3.7未來現代煤化工政策發展定位及趨勢
3.7.1煤制烯烴目前定位
3.7.2煤制烯烴未來發展趨勢
第四章 技術篇
4.1 煤制烯烴技術路線和產品組成
4.2 煤制烯烴技術分類和進展
4.2.1 UOP公司的 MTO工藝
4.2.2 大連化物所的DMTO技術
4.2.3 中石化的SMTO技術
4.2.4 德國Lurgi 公司MTP 技術
4.2.5 清華大學的FMTP技術
4.2.6 其它制烯烴技術
第五章 裝置篇
5.1煤制烯烴
5.1.1 截止到2019年12月,已投產裝置
5.1.2 截止到2019年12月,新建裝置
5.2石油制聚烯烴
5.2.1 截止到2019年12月,已投產裝置
5.2.2 截止到2019年12月,新建裝置
5.3丙烷脫氫(PDH)制聚丙烯
5.3.1截止到2019年12月,已投產裝置
5.3.2截止到2019年12月,新建裝置
5.3.3未來全球丙烷供給決定PDH路線是否規模化發展
5.4乙烷制乙烯制聚乙烯
5.4.1國家核准和乙烷原料是項目能否建設的關鍵
5.4.1截止到2019年12月,新建項目
5.5 2019-2023年中國聚烯烴產能走勢預測
5.5.1 2019年4種工藝路線聚烯烴已投產產能統計
5.5.2 2020-2022年4種工藝路線新建聚烯烴產能統計及預測
5.5.3 2019-2022年中國聚烯烴產能走勢
第六章 運行篇
6.1代表性企業選定
6.2 神華包頭
6.2.1 2012-2019年神華包頭聚烯烴產能、產量、開工率走勢
6.2.2 2012-2019年神華包頭煤制烯烴運營數據
6.2.3 2012-2019年神華包頭聚烯烴生產成本、銷售價格及毛利潤走勢
6.2.4 神華包頭煤制烯烴真實盈虧分析
6.3 中煤集團
6.3.1 2015-2019年中煤煤制烯烴產能、產量、開工率走勢
6.3.2 2015-2019年中煤榆林/蒙大煤制烯烴運營數據
6.3.3 2015-2019年聚烯烴銷售成本、銷售價格及毛利潤走勢
6.4 2015-2019年神華和中煤集團聚烯烴銷售價格對比
第七章 供需篇
7.1聚乙烯(PE)
7.1.1 2018-2022年PE原料路線多元化發展趨勢
7.1.2 2003-2022年中國PE供需分析預測
7.2 聚丙烯(PP)
7.2.1 2018-2022年中國PP原料路線多元化發展趨勢
7.2.2 2003-2022年中國PP供需分析預測
第八章 價格和利潤篇
8.1原油與聚乙烯PE、聚丙烯PP的價格聯動性分析
8.1.1 2010-2020年原油價格走勢及預測
8.1.2 2011-2019年原油與PE的價格聯動性分析
8.1.3 2011-2019年原油與PP的價格聯動性分析
8.2 2011-2019年煤炭和聚烯烴的價格聯動性分析
8.3聚烯烴PE和PP價格走勢對比
8.3.1 2011-2019年HDPE/LLDPE/LDPE價格對比圖
8.3.2 2011-2019年PP拉絲/PP共聚價格對比圖
8.3.3 2011-2019年LLDPE和PP拉絲價格對比圖
8.4同一工藝路線制PE和PP毛利潤走勢圖
8.4.1 2011-2019年油制LLDPE和PP利潤走勢圖
8.4.2 2011-2019年煤制LLDPE和PP利潤走勢圖
8.4.3 2011-2019年外購甲醇制PE和PP毛利潤走勢圖
8.5不同工藝路線制PE和PP利潤對比圖
8.5.1 2011-2019年不同工藝路線制PE毛利潤對比圖
8.5.2 2011-2019年不同工藝路線制PP毛利潤對比圖
第九章 競爭力篇
9.1油制聚烯烴成本分析
9.2煤制聚烯烴成本分析
第十章 銷售模式
10.1中國聚烯烴銷售模式概述
10.1.1聚乙烯銷售模式
10.1.2聚丙烯銷售模式
10.2不同銷售模式優劣勢及未來發展趨勢
第十一章 結論和建議
11.1我國煤制烯烴「十四五」發展趨勢
11.2 未來我國聚烯烴發展仍以石油路線為主,煤制路線為輔
11.3 2019年聚烯烴裝置密集投產,市場承壓,價格下行
11.4煤制烯烴項目經濟性與油價、行業供需、產品品質等息息相關
11.5中國聚烯烴格局已由「數量絕對短缺」轉變為「結構性短缺」
11.6聚烯烴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龍頭企業布局高端牌號開發
11.7低成本乙烷制乙烯路線未來將衝擊聚乙烯市場
11.8 2020年原油價格仍將低位運行,影響煤制烯烴項目收益
煤制烯烴項目業主單位介紹
1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1神華包頭煤化工有限公司
1.1.1 神華包頭(一期)
1.1.2神華包頭(二期)
1.2 神華寧煤
1.2.1神華寧煤(MTP一期)
1.2.2神華寧煤(MTP二期)
1.3神華寧煤煤制油副產品深加工綜合利用項目
1.3.1 項目概況
1.3.2 裝置規模及技術
1.4神華寧煤-沙特70萬噸/年煤基烯烴及新材料示範項目
1.4.1 項目概況
1.4.2 產品方案
1.4.3 主體配套裝置及規模
1.5神華陝西甲醇下遊加工項目(SSMTO)
1.5.1 項目概況
1.5.2 裝置規模和技術
1.6 神華新疆68萬噸煤基新材料項目
1.6.1 項目概況
1.6.2 裝置規模及技術
1.6.3 產品牌號
1.7 神華集團主要項目主產牌號
2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
2.1中煤陝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一期)
2.1.1 項目概況
2.1.2 產品規模及技術
2.1.3 項目設計工程公司
2.2中煤陝西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二期)
2.2.1 項目概況
2.2.2 產品方案
2.3內蒙古中煤蒙大新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2.3.1 項目概況
2.3.2 產品規模及技術
2.4陝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一期)
2.4.1 項目概況
2.4.2 裝置規模和技術
2.4.3 產品牌號
2.5陝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二期)
2.5.1 項目概況
2.5.2 裝置規模及技術
2.5.3 設計工程公司
2.6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2.6.1 裝置規模和技術
2.6.2產品牌號
2.6.3工程公司設計
3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3.1延長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3.1.1項目概況
3.1.2裝置規模和技術
3.2陝西延長石油榆橫煤化工有限公司
3.2.1公司介紹
3.2.2項目規劃
3.3煤油氣綜合利用項目的成本優勢
4 中國石化
4.1 公司概況
4.2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貴州)有限公司
4.2.1 項目概況
4.2.2 裝置規模及技術
4.3 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
4.3.1 項目概況
4.3.2 項目總體規劃
4.3.3 一期產品方案
4.3.4 設計工程公司
4.4 中國石化和河南煤業化工集團合資煤制烯烴項目
4.4.1 項目概況
4.4.2 裝置規模
4.5中石化內蒙古鄂爾多斯項目
4.5.1 產品方案
4.5.2裝置規模及技術
4.5.3 聚烯烴產品規格
5久泰集團有限公司
5.1久泰能源內蒙古有限公司
5.2久泰能源(準格爾)有限公司
6寧夏寶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6.1公司介紹
6.2一期60萬噸烯烴項目
6.2.1 項目概況
6.3.2 項目運行情況
6.3二期60萬噸烯烴項目
6.4三期180萬噸烯烴項目
7 山東神達化工有限公司
8 陝西蒲城清潔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9 神霧集團(乙炔法制聚乙烯)
9.1 乙炔法煤化工工藝介紹
9.2 神霧集團介紹
9.3 神霧集團乙炔法制聚乙烯項目介紹
9.3.1烏海洪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9.3.2包頭神霧煤化科技有限公司
9.3.3 新疆勝沃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9.3.4山西京宏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9.3.5甘肅金河新能源化工技術有限公司
9.3.6 神霧集團(甘肅省武威市)
9.6.7 神霧集團(湖北荊門)
10富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0.1公司介紹
10.2寧波富德能源有限公司
10.2.1項目概況
10.2.2裝置規模及技術
10.3富德(常州)能源化工發展有限公司
10.3.1 項目概況
10.3.2 裝置規模
10.4 吉林康乃爾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0.4.1 項目概況
10.4.2 裝置規模及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