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第五屆濰坊市民文化節、「夢想節拍」2020濰坊城市音樂節暨「濰坊之夏」周末音樂會在濰坊音樂廳舉辦。在開幕式上,濰坊愛樂天使交響樂團「以音樂的名義再相聚」,為濰坊市民帶來了疫情發生後的首場線下古典音樂演出。
因為疫情防控需要,音樂會上座率上限是50%。即使如此,這場音樂會也實現了「滿場滿座」。藉助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官方微信、微博、快手帳號等新媒體平臺宣傳,濰坊大眾網、濰坊傳媒網媒體平臺進行了現場直播,線上累計觀看人數達37.55萬人次。
演出負責人、濰坊市音樂家協會副秘書長張文慧回憶說:「這是我市疫情之後的首場音樂會,所以大家高度重視,儘管時間倉促,但我們不敢有任何怠慢,多次排練就是為了用音樂鼓舞大家走出疫情陰霾,讓人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憑藉多年演出實踐的積累,這場音樂會採用講解加演出的方式,梳理了古典音樂的發展脈絡,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讓更多人了解西方古典音樂的發展歷史。音樂會上,還演奏了《茉莉花》《梁祝》《漁舟唱晚》三首中國作品,中西方經典樂曲同頻共振,敲擊著觀眾的心靈,將整場音樂會帶入了高潮。
回憶起音樂會現場的熱烈氣氛,市民李霞說:「這場音樂會真是讓我終身難忘,高雅的音樂緩解了疫情帶來的壓抑感,也豐富了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品質。」
首演之後,濰坊大劇院各種音樂活動接連上演,我市的文化惠民工作,從一場音樂會開始,涓滴匯入百姓生活,回應著群眾的音樂需求熱情。
《弦樂的魅力》《致敬經典》等一場場音樂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走進尋常百姓家,激蕩起人們心底最真實的情感。為了讓藝術更貼近生活,在濰坊大劇院市民開放日,濰坊愛樂天使交響樂團還多次奉上音樂會排練展示,讓音樂會真正從圈層文化走入了大眾視野,市民們沉浸式地體驗了一把音樂會背後的故事。
「音樂的天空是廣闊的,要想讓市民領略到更加高雅的藝術,就要主動走出去把高端的藝術家請進來。」張文慧說:「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就是要不斷創新傳播方式,其中一項重要的嘗試,就是主動走出去邀請音樂名家來濰,為他們搭建音樂的交流舞臺。讓藝術家們走進濰坊,不僅能讓高端藝術提升市民的音樂素養,更能為城市發展擦亮文化印記。」
去年11月,著名青年小提琴家周聰受邀在濰坊陽光100城市廣場為市民奉獻了一場音樂講座。課後聽眾紛紛表示:「老師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大家消除了對古典音樂高冷的刻板印象,讓古典音樂真正走進了我們心裡。」
近年來,我市不斷促進音樂文化交流活動。目前,包括呂思清、俞明青、朱亦兵、寧峰、俞佳、黃輔棠、林浩力等藝術家都是我市音樂文化交流活動的座上賓。「重磅藝術家的引進,不僅有利於區域文化平臺的搭建,更有利於打造璀璨的文化地標,塑造城市人文精神。」張文慧說,今年還將有鮑元愷、湯沐海、錢舟等藝術家來濰合作。
如今,聆聽一場新年音樂會,已經成為濰坊市民的新習慣。從2014年開始,我市每年都會為市民奉獻新年音樂會。伴隨著交響樂團悠揚的旋律,市民享受著音樂迎接新的一年。在文化滋養下,濰坊這座城市也變得更自信、更優雅、更浪漫。
濰坊愛樂天使交響樂團是我市本土成長的樂團,也是每年新年音樂會的演出團體。樂團在享受著濰坊城市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滋養的同時,也以自己的方式服務、反哺城市。「普及交響樂文化、讓高雅音樂融入城市血液、潛移默化打造優雅的市民文化,這就是本土樂團成長和發展的深遠作用。」濰坊愛樂天使交響樂團團長王夢珊說。
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樂團不遺餘力地為濰坊文化服務、為濰坊人民服務、為濰坊經濟發展服務。近年來,濰坊愛樂天使交響樂團也多次在外地舞臺成功演出,為濰坊城市代言,提升了濰坊的知名度和文化自信。
王夢珊說,受疫情影響,今年新年音樂會的線下演出暫停,但是緊張的彩排並未停止,音樂會將以線上演出的方式呈現給觀眾,屆時將為觀眾帶來小提琴協奏曲《四季》全套曲目和莫扎特《第四十一(朱比特)交響曲》四個樂章的山東省首演,以線上的形式帶來深層的文化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