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治大病者,須先正心

2021-01-18 善生活養有道

心為本,身為標。正心,即能正身。如何正心呢?正心即是順應天道。

天道體現在何處?《易》曰:元亨利貞;《內經》曰:春夏秋冬;儒曰:仁義禮智信。這些都是天道。

如何順應天道?人學習並實踐天道,表現出來的,即是天性。王鳳儀老善人講「圓滿天性」,就是把實踐天道進行到底。

具體來說,順應天道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則,順四時養生。四時規律即是天道,順應四時,即是跟上天道的步伐。順之則健康,逆之則患病;

二則,行善積德,讓人心儘量無私、無欲、無求,擴大心量。因為天之大德在無私、無欲、無求;地之大德在厚德載物,在擴大心量;

三則,恬淡虛無,精神內守。這是《內經》養生的最高宗旨。能達到這個境界的,一定能健康;

四則,去習性、化稟性、圓滿天性。人心一正,就是天性。人心一偏,就是習性。治病,非正心不可。

以上四點是治療大病的關鍵。若能真正做到以上四點,我相信,病人必能得天地之庇佑。

天地的能量無限大。得天地之助,自然健康。我相信,生病只是上天給我們的忠告,希望我們借疾病而找回天性。若對上天的忠告置之不理,繼續各種錯誤的行為,疾病就難以康復。

所以說,求醫不如求己。所以外求的,比如醫療,都不如內求。求己是內求,內求才是治本之法。#百裡挑一#(董洪濤)

相關焦點

  • 柴萬靈:堅持用小藥方治「大病」
    在李樓鄉這片並不算富裕的土地上,他一直堅持「小藥方治大病」,任憑物價飛漲,為病人開的藥方也很少超過30元。出生於中醫世家立志服務百姓柴萬靈出生於中醫世家,叔叔是當地知名的老中醫。醫者仁心堅持小藥方治「大病」85歲的張奶奶因為軟組織炎症導致腳踝處疼痛難忍前來就醫,柴萬靈開出了6.21元的西藥、3.75元的中成藥、16.5元的理療,共計26.46元。
  • 「2Jin、4jing」形實結合促「正心」
    「2Jin、4jing」形實結合促「正心」 2020-09-14 22: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校園文化|安丘市青雲雙語學校校訓:正心 明志 勵學 揚善
    【校訓】正心 明志 勵學 揚善【校訓解讀】正心。司馬光在《交趾獻奇獸賦》中有云:「吾聞古聖人之治天下也,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無論學習還是處事,正心修身都至關重要。修身必先正心,正心才能修身。《傅子·正心篇》有云:「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指出立德最根本的是要使自己的心地純正,也即「修身在正心」「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正心、修身,乃齊家之始、治國之源、平天下之基。為學者,只有先修煉內心、鍛造品格,將正心修身內化於心、外化於行,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成為國之棟梁。
  • 正心正念,妖邪何懼?
    在每天惴惴不安、極端痛苦之下,有幸通過公眾號認識一位修道妹子,在我崩潰至極之時,是她提醒我:正心正念,妖邪何懼?更有一位佛家修行人,最近也同樣提醒我:清者自清,濁者自濁,以「正心」正己身,別人就不敢妄為。我最近面臨何種處境呢?剛到一個環境,便被兩個我很討厭的男士「盯上」。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國、治家、平天下,出自哪裡
    清代人崔述認為:「凡文之體,因乎其時……《大學》之文繁而盡,又多排語,計其時當在戰國。」(《洙泗考信錄·全錄》)綜合而論,《大學》的成書時代大體在孔子、曾子之後,孟子、荀子之前的戰國前期,即公元前5世紀左右,系出於曾氏之儒一派的純儒家作品」。《大學》它著重講述了提高個人修養、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與治國平天下之間的重要關係。
  • 大牆內外 ▏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正心立人奮進擔當 教育戒治篤行致遠
    大牆內外 ▏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正心立人奮進擔當 教育戒治篤行致遠 2020-09-09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正心泰顆粒多少錢一盒?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慢性病,其中很多人喜歡吃太油膩的食物,這會導致血管被脂肪堵塞,而且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很多老年人失去了生活自理的能力,甚至死亡,現在我們是常用心腦血管的藥物治療,稱之為正心泰顆粒,接下來由我來帶大家具體的來了解一下正心泰顆粒多少錢一盒。
  • 民間偏方驗方 治大病
    「鵝不食草」者,又稱「不食草」,方書謂之「石胡荽」。相傳鵝惟不食此草,餘草皆食,故稱之曰「鵝不食草」。多生於水溝傍溼地,屬菊科植物。莖高二、三寸,匍匐地面,葉小卵形,尖端有三缺刻。夏秋間葉腋著圓形綠色之頭狀花,有特異之芳香。味辛、性寒,可治鼻炎、鼻塞、鼻 肉。去目翳,散目赤腫。治頭痛,哮喘、瘧疾,及一切腫毒。青草店皆可訂購,鮮口一筋,時價亦不過新臺幣二十元之譜而已。
  • 「誠意」與「正心」:《大學》解讀之七
    按照《大學》的邏輯,「格物致知」的下兩步是「誠意」、「正心」。在拙作《格物:致良知的手段》一文中我們說了,「格物」的最終目的是「致良知」。那」誠意」是什麼意思呢?《大學》中解釋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 正心頌體怎麼樣
    我的第一次接觸頌缽我去年自駕去南京旅遊,去湯山的正心頌缽做了一次美容美體行業的頌缽spa,也就是尼泊爾睡眠spa,平衡調節了我的七個脈輪,讓我變得安靜,平和,等下次拉上程式設計師女朋友再去做一次頌缽,每天在電腦前工作,最需要的便是這种放松,在湯山附近也有很多知名景點,也當是給自己放個假他家的名字叫正心頌缽,正心頌缽是南京湯勺旁的一家頌缽療愈中心
  • 誠意正心,由內而外散發出人格魅力
    《大學》解讀之五 誠意正心上一篇文章,我們對《大學》八目中的前兩目「格物致知」進行了解讀。今天,我們繼續解讀「誠意正心」。《大學》第七章,曾子解釋誠意為「不自欺」,「如好好色,如惡惡臭」。關於「正心」,按照《大學》第八章曾子的解釋,人心受到忿激、恐懼、好樂、憂患等情慾的影響會不得其正,而心必須有所誠求,才能不亂而正。所以,「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故強調意誠為心正的前提,「意無不誠,而心可正矣」。正心就是雲水禪心,不為物所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既然恐懼,色慾,物慾,貪心都會使心不正,那麼就通過意誠去堅定本心,時刻保持心正。
  • 正心頌缽——頌缽實操類課程培訓
    三、吉娜——頌缽療愈師/正心頌缽創辦者吉娜老師創辦正心頌缽,主張的傳承理念是「學以致用」,正心頌缽始終堅持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出發去傳承頌缽療愈文化,並且正心頌缽於尼泊爾頌缽療愈中心合作辦學,通過考核即可頒發尼泊爾官方證書。四、正心頌缽之往期頌缽療愈培訓回顧——療愈身心
  • 中醫為什麼講就正心?
    我們再回到此篇的題目:為什麼要正心?因為心正則種種法正,一方面五臟六腑歸於平衡,人能健康;另一方面,外境皆安和而人能快樂、幸福。由此說,正心的內涵實在太博大、太精深,我的理解是,正心是一切法的源頭。包括醫學、心理學、社會學、宗教學等等,皆以正心為根本。篤信科學的人往往正心不以為然,認為科學能解決一切。但事實是,科學無益於正心,甚至會讓心更迷失。因為科學是崇尚外求的。(董洪濤)
  • 《大學》四五句詳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原文如下: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 中國傳統經典讀後感:誠意正心,日新其德;格物致知,止於至善
    《禮記·大學》中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而「誠意正心」則一直被我們所推崇。從古至今,有許多關於「誠意正心」的故事被人們熟知: 商鞅的城門立木、季布的一諾千金……家齊, 國治,天下平的前提是修身,是正心。唯有心正,方可談治國、平天下。若是一個人的心不正,意不誠,會有人信任他嗎? 那麼又何談遠大的志向呢? 若此,這個社會將會多麼的灰暗!
  • 逝者|安貞醫院心血管奠基人陳湛:小藥能治大病
    受訪者供圖 良醫:耐心問診,「用小藥治大病」 陳湛走了,留下了他一生的臨床經驗、科研成果和一顆醫者仁心。 從醫六十餘載,他的獲獎證書、獎盃和論文著作裝滿了一個行李箱。家中桌面上放著的幾本相冊,則是他一生的縮影。照片裡的陳湛永遠是一副高高瘦瘦的樣子,精神十足。
  • 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經
    餘自設筏濟度以來,無非以聖賢階級仙佛筌蹄,深有望於天下人,特患甘自鄙薄,克伐怨欲之心未加修治,甚非任道之器、有辜學道之名。道於何學,在去其人心、而存其道心。人心者,克伐怨欲所見端也,道心者,仁義理智所同具也,尚其返而自審焉可。
  • 正心蓮蓮子串穿制祈福文
    正心蓮傳揚君子之德;正心蓮-祈福泱泱中華,家家正心滿滿、幸福蓮蓮!!!1顆→→:一顆珠往往比較貴重,挑選具有很高物質價值的珠子,表達了佩戴者的藝術審美品位,可以貼身攜帶或是懸掛在家中,體現了人們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願望。3顆→→:代表是「佛」、「法」、「僧」這三寶,多為虔誠的佛教信徒所持有。
  • 小兒咳嗽治法
    咳嗽治法有三、有發汗,有下洩,有清補。 如初起挾風寒外感者,輕則蘇沉九寶湯,重則五虎場,一帖即效。 如咳久連聲不已,口鼻出血者,茅根湯主之。 如夏月得咳嗽者,以加味白虎湯治之。不可汗下 (方見瘧門)。 如咳痰甚者,以利痰丸主之(方見驚門)。 如咳久成龜胸者,以葶藶丸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