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 《大河戀》一部美成散文詩的電影

2021-02-10 循山萬事屋

這是一部電影

也是一首散文詩

關於一對兄弟

一個家族

一段時代

一條大河

循山遇見《大河戀(A River Runs Through It)》,在於一次無意的瞥見。

那是一張藍色的宣傳海報。波光粼粼的河灘被樹影環繞著,漁夫立在河灘凸起的巖石上,甩起的長長釣杆,末端的漁線劃出優美的曲線,如一根銀絲,連接著天和水。

不辜負這張好海報,電影的畫面也如我想像的那樣——寧靜,悠長,如詩如畫。

至於故事,故事也是那樣緩緩的道著,和電影中的那條大河一樣,波瀾不驚又韻味十足。

 

C1

故事的切入點很小。

 

一戰前,美國蒙大拿州特律河邊的小鎮上有著牧師雷夫倫特·麥考連一家。

嚴肅老派的父親和兄弟兩是故事的主角。哥哥諾曼有著與父親相似的老實性格和正派理想,而弟弟保羅則顯得自由不羈,充滿靈氣。

兄弟兩常常與父親一起釣魚。靜靜的午後,在潺潺的河水邊揮動釣竿,就是父子三人最珍貴的相處。


C2

故事從去遠方學習的哥哥諾曼收到芝加哥大學教師聘書開始,諾曼奔赴遠方之前,回到了家鄉,打算與父親和弟弟再次感受釣魚的時光,與陪伴自己長大的那條河和那個小鎮做最後的道別。

 

回到家的諾曼迎接的是老了許多的父親和變得散漫,倔強的弟弟。

酗酒,賭博,交了個印第安女友的保羅整天沉醉於燈紅酒綠中。因為擔心白白浪費保羅的好天賦,勸說他離開家鄉的諾曼卻遲遲得不到弟弟的回應。

 

似乎弟弟早已於這個小鎮,這條大河產生了依戀,又或許是因為他從未真正理解過保羅。

 


C3

保羅天生倔強,自由,放蕩不羈。

 

他是一個釣魚高手,父親教會兄弟二人假蠅釣法(將假蠅作為魚餌,不停地甩向河面誘魚來吃假蠅。整個動作反覆多次,十分優美)後不久,保羅就不甘於使用和父親一樣的方式,而他的新點子,總能幫他釣上很多大魚。

 

作為兄弟的兩人,也曾在小時候傾訴過理想。

哥哥諾曼覺得將來可能會成為和父親一樣的牧師,保羅卻嚮往著成為一名假蠅釣魚高手。當哥哥立刻戳穿,說這個職業根本不存在時,保羅有過一絲迷茫和無措

 


但他的本性又始終是自由不受約束的。

小時候的保羅固執的不願將燕麥粥當作早飯。父親呵斥他,「人類吃了幾千年的燕麥,一個八歲的孩子改變不了這一切。」但執拗的對峙下,父親屈服了。這是保羅第一次展現他的不羈。

 

除此以外,他也很強壯,不同於哥哥身體上的強壯,弟弟保羅是內心的強大。小時候的每次打架,兄弟兩都會毫不猶豫的衝上去。哥哥是因為知道自己有強壯的身體,而瘦小的保羅卻是因為那顆勇敢的心。

 

C4

總之,與踏踏實實的哥哥諾曼相比,保羅有著近似天才的靈氣和個性。但他的人生又那麼狹窄,沒有諾曼那長久鍛鍊而來的寫作能力,足夠他走出小鎮去學習更多的知識,一戰爆發後,諾曼離開家鄉學習,保羅則留在小鎮,做了一名救生員。

 

於是回來的諾曼見到的就是那樣的保羅,儘管沉迷於燈紅酒綠,保羅始終堅持著釣魚,儼然將自己當作一名釣魚藝術家。於是,每一次河灘上的釣魚時間就成為了兄弟間最真切的相處時刻。

 


C5

諾曼藉此多次提出讓保羅於自己一同離開家鄉,離開使他墮落的環境,去芝加哥另謀發展。保羅似乎已經陷入了這樣的生活,或許他的心裡還堅信自己能實現小時候成為釣魚高手的夢想。總之,諾曼百般勸阻,保羅依舊深深沉迷。

 

兄弟二人從最初就註定了有不一樣的人生,踏踏實實的諾曼,不可能理解自由不羈的保羅。

 

最後一天的河灘午後,保羅在激流中用他獨創的釣法釣上了一條最大的鱒魚。喜悅爬滿保羅年輕的臉。似乎那一刻,他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夢。


C6

第二天,離開的諾曼沒有等到保羅的送別。

昨晚,保羅固執的要再賭一次,賭局中,他被仇家殺害,原來保羅早已負債纍纍,支撐不起自己的未來了。

 

保羅的離去是如此倉促,但諾曼只有繼續走下去。任教,治學,諾曼在芝加哥度過了大半的人生,再回故鄉,已是垂垂老矣。

 

站在依舊奔流的大河面前,他一次次的拋出釣竿。從父子三人到孤身一人,許許多多的往事被牽引,被記述。不變的只有大河,奔流依舊,今後也將流著。


C7

小小的切入點不代表小小的格局,在一對兄弟的人生軌跡上,既有戰爭的影子,也有對於種族歧視的思考。一個時代的描繪隨著一個家庭的演變慢慢展開。

 

故事的開展有些像餘華的《活著》。不同的是,沒有太多赤裸裸的揭示,《大河戀》更像一幅時代的溫情速寫。但歸根到底,他們都帶著一種「生活還將繼續延續下去」的期盼,如老牛與福貴,如緩緩流著的大河,生活依舊,生命依舊。

C8

《大河戀》中的兄弟二人截然不同,他們會有分歧,會有異議,走的也是完全不同的人生路。諾曼無法理解保羅,也無法讓保羅變成自己所希望的樣子。但儘管無法相互理解,也不妨礙他們完完全全的愛著彼此。不僅僅是因為家庭的血脈,或是責任,僅僅是那些午後的時光,那些傾訴和信任,那些一同走過的人生,也足夠讓難以相互理解的兩人愛著對方。

 

正是人類的差異鑄造了世界的豐富多彩,因為這些不同就去歧視,去對抗,去鬥爭,那些盲目的衝動對我們毫無益處。

 

或許我們也需要一條大河,選一個晴好的午後,一起在河灘釣魚,理解自然,理解自己,也去試著理解與我不同的你。就算做不到心意相通,我們也可以愛上他人的。

 

然後再一同看大河緩緩流過,一同繼續生活著。

END

相關焦點

  • 《大河戀》影評:流過生命的河流
    這是一部充滿濃濃懷舊深情的作品,美國鄉村的淳樸和父老們的優美回憶如同流水畫卷一樣款款展開。從小開始,老父親克裡恩牧師就帶著保羅和諾曼在大黑河裡練習釣魚,偏僻的山野缺乏城市的生氣與活力,一家人反而通過釣魚緊密的聯繫了起來,質樸但是純真。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父親日益衰老,而兩個孩子也漸漸長大。諾曼學業出色,大學歸來後留在城裡成為了大學教師。
  • 平淡如水的家庭電影,《大河戀》大氣但不招搖,90年代特有的味道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大河戀》在刻意淡化衝突,甚至淡化死亡、淡化悲劇,將一切事物平等地對待,達到了一種通篇為涓涓細流的詩的氛圍,這讓它變得十分難忘。
  • 《大河戀》是一首關於叢林,流水,魚和勇敢的詩,你看懂了嗎
    《大河戀》是一部如詩般美麗的電影,讓觀眾感受到一種屬於精神上的喜悅和心靈上的平靜。影片歌頌了自然的偉大,並借河水的川流不息,借寓人生起落,充滿人情哲理。年輕時的Brad Pitt陽光明媚得讓人心疼,看到他你會明白什麼叫天地鍾靈秀。
  • 電影《大河戀》不僅僅是一部電影,它也是一幅流動的油畫,很美
    《大河戀》是老帥哥羅伯特雷德福1992年導演的老片了,幾乎沒有什麼曲折的情節,就講蒙大拿州一個鄉村牧師家兩個孩子成長的故事,但勝在畫面極度唯美,蒙大拿的壯美山河又一次讓我傾倒,上一次是在《燃情歲月》裡,說起來還真有點淵源,這兩部片子都有布拉德皮特大帥哥主演,只不過《大河戀》裡他更年輕更青澀,不過和
  • 布拉德·皮特主演《大河戀》純真年代的田園風光
    請看《大河戀(A River Runs Through It)》。想知道什麼叫做青春永駐?請看《大河戀》。這部由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執導及幕後配音的電影,收藏了許多即將消逝的美麗:文字之美與朗讀之美(由勞勃.瑞福念出了原著NormanMaclean雋永的文學詞藻);不圬的青春之美(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就因本片確立了他從勞勃.瑞福手上接棒成為好萊塢金童);以及只能駐足在記憶深處的山林之美(原著提及的大黑腳溪(Big Blackfoot)雖是1920年代的美麗記憶,到了1990
  • 詩畫電影《大河戀》:皮特演繹人生如河,靜謐或奔騰,重在經歷
    文|白茅如玉上一次,在寫了布拉德·皮特的經典之作——《燃情歲月》後,有不少人在評論區推薦了《大河戀》,那麼今天就來共賞一下這部電影。作為布拉德·皮特的人生三部曲之一,《大河戀》比《燃情歲月》出來得更早。
  • 詩畫電影《大河戀》:皮特演繹人生如河,靜謐或奔騰,重在經歷
    文|白茅如玉上一次,在寫了布拉德·皮特的經典之作——《燃情歲月》後,有不少人在評論區推薦了《大河戀》,那麼今天就來共賞一下這部電影。,可能更符合電影及小說的立意——大河奔騰而過(一如人生),而「大河戀」這個中文名則更符合電影風格——詩意。
  • 父親節,聽一首《父親寫的散文詩》
    《父親寫的散文詩》是一首由董玉方作詞,許飛
  • 許飛:父親寫的散文詩
    回到《父親寫的散文詩》中,她以純淨的聲線演繹了這首軍旅作家董玉方的作品,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女孩對歷經艱辛父親的一生的理解。在這首歌的表達上,許飛所用的唱腔,幾乎是一種標準化的短促的尾音、刻意減少的修飾,而更硬的咬字方式,則傳遞了真摯樸實的情感。
  • 劉慧娟散文詩:心靈水域
    如今,真實的只有一個無奈無言的自我,憂傷的在風中兀自佇立……    我的思緒如荼如火,我不願很快歸去,我要把那段燃燒的日子以及熱淚,作一個徹底的了結。    讓所有過程中的美與醜,一起降落。    讓我最後一次憶起,那個熟悉的容顏。最後一次,含淚,訴說。    讓這一切,都將成為昔日,也將成為昨夜。
  • 散文詩《沉默的火焰》獲中國散文獎
    《海外文摘》雜誌社執行主編蔣建偉發表了《2020年中國散文工作報告》。本次年會共評選出散文精銳獎等4個年度獎項。河南南陽市詩人、散文作家武建華的散文詩組章《沉默的火焰》(共20章)榮獲二等獎。武建華(左三)在「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頒獎大會主席臺上領獎武建華的散文詩組章《沉默的火焰》共計20章。
  • 聽歌曲《父親寫的散文詩》感受背後的故事
    可是上天給了你一些東西就要拿走你的一些東西,突然的一天他的父親犯了腦梗病,幸好搶救的及時,命是保住了,但是身體狀態也不是從前的樣子了……從那天起父親就不會寫字了,也說不了話了,回憶著和你父親的快樂生活,董玉方整理父親過去讀過的書,寫過的稿,意外地翻到了一本日記,日記裡的內容就是我們聽到的《父親寫的散文詩》的開頭。
  • 父親寫的散文詩
    沒時間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縫紉機的踏板明天我要去鄰居家再借點錢孩子哭了一整天吶鬧著要吃餅乾藍色的滌卡上衣痛往心裡鑽蹲在池塘邊上給了自己兩拳…………這是父親日記的文字這是他的青春留下來的散文詩幾十年以後我看著淚流不止可我的父親老得像一個影子
  • 夕陽已去,皎月方來:朱自清那些如詩如畫的散文美句
    朱自清先生一生創作無數,尤以散文著名,因此他既是一個詩人,更是一個帶有詩人氣質的散文大家。鬱達夫先生更是評價他說:「朱自清雖則是一個詩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貯滿那一種詩意。」確實,同為散文大家,比起鬱達夫擅用白描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語言更帶有一種詩意,詩人讀來猶如在讀詩一般,讓我們在語言中得到美的享受。今天就來分享一下他語言如詩的散文美句。
  • 為什麼【父親的散文詩】會那麼火?
    2016年許飛發行了由青年作家董玉方執筆作詞,流行音樂製作人許飛曲譜的《父親的散文詩》問鼎華語樂壇音樂榜。歌詞的開頭就是「一九八四年」,沉重的年代感的韻味。2017年,由優秀的實力唱將,溫文爾雅傳奇音樂人李健翻唱,頓時,父親的散文詩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從此,熱度棒一路飆升。為什麼《父親的散文詩》從2016年到2017年才火起來呢?
  • 劉慧娟散文詩[2017年第57期]
    劉慧娟散文詩選  夕陽若無其事,向大地回眸一笑之後,就兀自轉過身去。我卻深陷沉重。在黑白邊緣處,審視,剔除。重塑青山綠水,塑一曲新歌,  塑健全的天地和遼闊。且找一處清淨的地方坐下,斂氣神收,刮骨療毒,療傷。療歲月失去的元氣。療尊嚴受損的地方。
  • 電影《生命之樹》——泰倫斯·馬力克的散文詩
    電影《生命之樹》是馬力克的散文詩。泰倫斯.馬力克試圖在非敘事邏輯內核,無戲劇衝突張力的情況下,通過符號化視聽語言,平和的自我展現和表達來探索電影技法。在我看來這種探索是很有價值的。馬力克的鏡頭一刻不停的在運動著,貼近運動的人物跟拍,人不動時就貼著人推升鏡頭從腳滑到頭,讓整個電影畫面動起來,因為這部電影的敘事張力太小,太過安靜了,鏡頭畫框的不停運動形成另一視覺緯度,以彌補這種安靜,防止大家睡著。
  • 【散文詩天地】 秋 水 || 三賢祠.梅花及其它(四章)
    這是詩的園子,每一片草葉上都顫動著閃光的詩句,每一片草葉都住著李白,杜甫,高適。他們月下喝酒,化影成賢。月夜樓頭驚風,他們有人吹簫,有人舞劍,有人倚欄杆,對著萬千廣廈,對著茫茫遠路,浩淼煙波,喝一杯酒,嘆一口氣,白多黑少的眼珠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像日光掩在雲後。 他們有時會嘲笑師曠,笑他端居恥生平,但更多的是仰慕,何必吹臺憶故人?
  • 看懂100部經典電影:《大河戀》
    看懂《大河戀》弟弟死後。父親對諾曼說:也許有一天,你才有能力寫我們家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