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這才是經典電影誕生的原因

2020-05-25 葉娛之樂

當年陳凱歌其實並沒有第一時間接下拍這部戲的工作,他怕自己拍不好。直到後來他認為自己有足夠信心了,才接下來拍攝。

當年陳凱歌看完劇本,對程蝶衣的人選第一個就想到了張國榮,他覺得只有張國榮可以演出來程蝶衣的韻味。

而編劇李碧華最初看好的段小樓人選是成龍,可當時的成龍名氣已經非常高,飾演的角色也都是陽剛正氣的形象。他擔心這部電影會有「同志色彩」,會影響自己的形象,於是謝絕了。

而陳凱歌選中張豐毅來演段小樓,也是獨具慧眼。

看《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這才是經典電影誕生的原因


張豐毅為人仗義、豪爽、灑脫,真摯。在影片中,段小樓也是一個非常重情義但又理性的人。他把戲和生活分得非常開。

段小樓為了唱戲,他可以努力去學,去練功,認真揣摩角色,演出當之無愧的「霸王」。但是對於他來說,唱戲只是他為了維持生活的生計,而不是他的命。

程蝶衣就不一樣,他出生於妓院,母親為了生活把他賣給了戲班。他長相清秀,於是師父讓他唱旦角。

一次次生理上的折磨,讓這個原本堅信自己是男性的人,逐漸混淆了自己的性別。所以他成了那個「人戲合一」的程蝶衣。

看《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這才是經典電影誕生的原因


張國榮能出演這部戲,其實首先要感謝黃百鳴。當年他還是黃百鳴公司旗下的藝人,按照合約,是不可以拍所屬公司意外的戲的。可黃百鳴告訴他,讓他接下這個戲,說自己看過劇本,覺得這部戲絕對可以成為張國榮的代表作。

而張國榮也很懂得感恩,從那以後,每年都會為黃百鳴拍一部賀歲電影,片酬打折。即使合約滿了以後,也沒有停止這個規律。

張國榮從香港到北京,因為水土不服,嘔吐、腹瀉,沒到一段時間,身體就非常消瘦了。為了讓自己身形纖瘦,原本很喜歡健身的他,也不再健身了。不僅如此,他還通過餓肚子、少喝水,來讓自己的身材越來越細,越來越接近女子。甚至在平時沒有拍戲的時候,也是拿捏著程蝶衣的格調。

看《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這才是經典電影誕生的原因


他像程蝶衣一樣扭著旦角的身段,說話時嬌滴滴,看著人時柔情似水,嘴角掛著嫵媚的笑,舉手投足間活脫脫一個柔弱的女子模樣。劇組的人看著他都不由得想躲起來,也對他真心佩服。

電影裡面,段小樓對程蝶衣說了兩次「你真是不瘋魔,不成活呀」。事實上不論是戲中的程蝶衣,還是在演程蝶衣的張國榮,都稱得上是「不瘋魔,不成活」。也正是這樣,才成就了《霸王別姬》,也成就了張國榮。

張國榮那場程蝶衣戒菸的戲,程蝶衣菸癮犯了發狂,在房間裡砸東西,原本第一條已經過了,可張國榮自己不滿意,說再來一條。他對自己很狠,砸玻璃時手指被削下一塊肉才覺得足夠真實了。

看《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這才是經典電影誕生的原因


電影的背景是在北京,所有角色的腔調都得是純正的京腔。儘管張國榮已經提前幾個月練習普通話了,但還是掩蓋不住濃重的廣東味兒,只能用配音。

但陳凱歌為了讓張國榮的原聲在片中有所體現,在程蝶衣抽大煙神志不清和與袁四爺在花園飲酒舞劍這樣的嗓音失真狀態下,還是保留了張國榮的原聲。

在國際電影節中,要求使用演員的原聲,因此張國榮的配音演員楊立新,成了真正的幕後英雄,字幕中沒有打他的名字。

看《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這才是經典電影誕生的原因


影片中,想要吃唱戲這行的飯,就必須從小開始練功,科班裡的師父非常嚴厲,動輒打罵。犯了錯就得趴在長凳上脫了褲子挨打。

張豐毅飾演成名後的小石頭,有一場戲是要被師父打的。原本導演說不用脫褲子了,可是張豐毅為了讓戲更有真實性,堅持要脫掉褲子。他覺得要讓一個大老爺們兒還像小時候一樣,光著屁股被師父打,那意思才對。才能體現出那種師父在徒弟心中,不可磨滅的嚴厲印象。


看《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這才是經典電影誕生的原因


當時張豐毅其實還是有點不好意思的,他提出讓所有40歲以下的女性全部迴避。但陳凱歌導演卻只是說了一句「不許拍照」,惹得所有人哈哈大笑。

拍的時候原本沒有真打,但效果看起來太假,於是導演要求真打,疼得張豐毅臉都變形了。拍完以後張豐毅站起來,面對眾人擔心的眼神,他強笑著說「沒事兒」,有人提醒他去上點兒藥,他才知道自己屁股都被打出血了。

看《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這才是經典電影誕生的原因


電影除了兩位主角,還有一個角色也非常重要,那就是「菊仙」。身為妓女,可她骨子裡有著傲氣,身份卑微只是生活所迫,她從不自賤,這也是為什麼她能夠從良的原因。

菊仙在電影裡的作用,就像一條分割線,把段小樓和程蝶衣明確地分隔開來。但她也是可悲的,段小樓固然性取向正常,分得清戲與現實,但他也並不愛菊仙。

飾演菊仙的是鞏俐,當時在菊仙向程蝶衣吐口水那段戲試戲時,鞏俐只是象徵性噴了一點。等到真正拍攝時,鞏俐一大口噴過去,張國榮笑道「你怎麼這麼多口水啊,好似噴泉一樣」。鞏俐不好意思,即刻幫張國榮擦臉。

看《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這才是經典電影誕生的原因


這部電影,不論是拍攝時所有工作人員、演員一絲不苟的認真程度,還是這部戲本身的現實意義,都足夠對得起「藝術」這兩個字。由此才能夠成就「經典」。

《霸王別姬》在坎城電影節獲得了最高榮譽的「金棕櫚」獎,原本張國榮的表現是足以在電影節上受封影帝的,但遺憾的是由於評委們覺得所有入圍提名的電影都很優秀,不能把所有大獎都只給一部電影。

於是張國榮以一票之差輸給了英國一位演員。事後評委也是對張國榮表示很抱歉。

看《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這才是經典電影誕生的原因


同一年的那一屆奧斯卡上,《霸王別姬》也獲得了「最佳外語片」的提名,但最終卻因為一個誤會,導致這部電影錯失了奧斯卡獎。

原來當時「最佳外語片」被一部西班牙電影《四千金的情人》所獲得。陳凱歌說他看過那部電影之後,並不覺得有多好。

後來他找到評委問為什麼《霸王別姬》落選。評委說,他們覺得《霸王別姬》已經獲得過「金棕櫚」和「金球獎」,又不見陳凱歌他們為這部電影宣傳,以為《霸王別姬》不需要奧斯卡獎來錦上添花了。於是把獎給了另外的電影。

看《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這才是經典電影誕生的原因


但其實陳凱歌當時以為,《霸王別姬》已經得過很多獎了,論競爭力已經是足夠了,所以也就沒有再大力宣傳。也就是當時對奧斯卡的規則不太了解,最終錯失機會。

多年過去了,這部電影依然能站在華語電影的頂端,好劇本、好團隊、好演員,缺一不可!就如同影片中一句話「想要成角兒,就得自個兒成全自個兒」。


看《霸王別姬》的幕後故事,這才是經典電影誕生的原因

相關焦點

  • 豆瓣電影top250幕後的故事--top2《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是我大學有一年假期回家,坐在嘈雜的火車中看完的一部電影,也是我第一部和唯一一部看完第一遍就開始看第二遍的一部電影。再後來我看了陳凱歌的其他電影,尤其是《道士下山》,我一直深深的懷疑,這真是陳凱歌拍出來的?
  • 張國榮經典影片《霸王別姬》,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1993年《霸王別姬》榮獲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是迄今為止我國唯一一部,獲此殊榮的影片。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個國際電影獎項。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那我們來說說你們不知道的事!
  • 《霸王別姬》:你不知道的幕後故事
    《霸王別姬》在演壇堪稱經典,它幕後的故事同樣精彩。選角一波三折《霸王別姬》的製片人徐楓看過原著後,認定程蝶衣的角色非張國榮莫屬。她把想法告訴陳凱歌時,陳凱歌都不知道張國榮是誰,後來徐楓給陳凱歌看了張國榮的影片碟片,陳凱歌這才對張國榮有了些了解。後來陳凱歌飛去香港跟張國榮見面,兩個人坐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陳凱歌給張國榮講劇本。
  • 硬漢姜文欲演虞姬,張國榮被放鴿子,《霸王別姬》幕後故事更精彩
    人們喜歡張國榮,其原因是他有著風華絕代的氣質,但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他給世人留下了諸多經典歌曲和深入人心的電影角色。提起張國榮很自然就想到了影史經典《霸王別姬》。的確,正是因為不瘋魔不成活,張國榮才給觀眾留下了不可超越的經典角色。
  • 7個小故事看《霸王別姬》,幕後爭議和正片一樣精彩
    為寫一篇外約稿,這兩天看了一些《霸王別姬》的訪談,也讀了幾本相關圖書。比如《電影編劇的秘密》,《香港有個好萊塢》,《因為我有生活》,今天抽時間匯總了7個關於《霸王別姬》的幕後小故事。 我覺得它們和正片一樣精彩。 文中故事大多提到信源,力爭有據可依。
  • 霸王別姬中那些有趣的電影彩蛋,每一個都是經典的故事
    眾多經典的電影形象匯聚成那個一代傳奇的神話。霸王別姬》中&34;的程蝶衣。這是一部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巨作。電影中出演的演員即使只有一兩句臺詞的,到現在都已經成為了一方巨星。就比如黃磊就曾在裡面客串過一個只有兩句臺詞的小角色,而閆妮在戲裡當群演,播出時連鏡頭都沒有。
  • 一部電影的誕生:《霸王別姬》(II)
    還有,為了迎合香港讀者,她縮減了小說的長度,以致故事沒有完全展開。但碧華的聰慧讓我很驚豔。」21陳凱歌建議找一位內地的編劇合作,李碧華表示同意。陳凱歌在美國時,看過蘆葦編劇、周曉文導演的電影《瘋狂的代價》,覺得蘆葦不錯,於是通過顧長衛聯繫了蘆葦。
  • 《霸王別姬》詳細介紹及經典評價,收藏起來慢慢看
    打倒「四人幫」後,師兄二人在分離了22年的舞臺上最後一次合演《霸王別姬》,虞姬唱罷最後一句,用他送給霸王的那把注滿他感情和幻想的寶劍自刎了,蝶衣在師兄小樓的懷中結束了自己的演藝生涯,也結束了這齣燦爛的悲劇幕後花絮片場上張國榮沒有任何生活上的額外要求,偶爾為之的是如果收工較早,他就邀請劇照人員和演員一起去喝咖啡。
  • 一些經典的電影推薦,末代皇帝,霸王別姬這些你都看過嗎
    很多人一直以為我國以前落後的時候,就沒有生產出很經典甚至在世界享有知名度的電影.或者只以為在以前都是香港電影的天下.其實真的錯了,我們還是有許多很經典的影片的.》就相當正宗了.如果單單按照國際獲獎數量,《霸王別姬》才是中國最經典的電影。
  • 《霸王別姬》豆瓣TOP2 從禁演到上映的坎坷故事
    有一部電影屹立不倒二十六年,坊間關於這部電影的幕後製作故事太多,這篇則是從殺青那一天開始說起。《霸王別姬》,豆瓣TOP2,從禁演到上映的坎坷故事。》,早已趕不上1993年這一屆的金馬獎,但這一年張國榮以電影《白髮魔女傳》的主題曲《紅顏白髮》拿下最佳電影歌曲的獎項,這是他第一也是唯一的一座金馬獎,他曾憑《阿飛正傳》、《風月》、《春光乍洩》、《槍王》、《異度空間》5度入圍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卻始終與金馬影帝無緣。
  • 經典電影《霸王別姬》,你會被張國榮的演技折服
    有人說,電影《霸王別姬》是陳凱歌耗盡了一生的才華,才成就了一個痴情的程蝶衣。因這部電影,中國在影視歷史上第一次接觸奧斯卡,徹底清楚了國內與國外的差距,並且還成功走進了坎城電影市場,讓世界觀眾看到了國內影視創作的努力與決心。
  • 「經典解讀」《霸王別姬》,戲裡戲外儘是悲劇
    一部好的藝術從來不會是片面蒼白的,它會是豐滿的,多彩的,每個人從中都可以得到不一樣的體悟,還是那句話「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霸王別姬》無疑是做到了。「由靈解讀」在由靈看來,這部電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因為影片裡出現的所有「希望」都無一倖存,一個一個全都幻滅了。
  • 電影《霸王別姬》詳解
    電影《霸王別姬》,此電影是1993年由陳凱歌導演執導,張國榮,張豐毅,鞏俐等主演,剛開始看第一遍根本沒有懂得裡邊的故事內容的內外表達,甚至看第二遍的時候還是懵懵懂懂的,在看第三遍的時候慢慢的也開始理解電影內容的意義了,我看的這三遍歷時五年。
  • 看完《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憑什麼成為經典
    看完《霸王別姬》這部電影,憑什麼成為經典這部電影把人物的形象演繹的惟妙惟肖,無論是眼神還是心理變化都非常到位,讓人似乎忘記了這是電影,而是真實的存在,故事情節也很豐富,配上各種歷史時期,讓人忍俊不禁。蝶衣是真虞姬,小樓卻是假霸王。
  • 經典電影《霸王別姬》,背後的神秘女作家
    電影《霸王別姬》是由張國榮、張豐毅等主演,陳凱歌導演的一部經典影片。電影中的程蝶衣也在哥哥張國榮的演繹下成為了永遠的熒幕經典……《霸王別姬》於1993年01月01日在香港上映,上映後隨即獲得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的最高獎項最——金棕櫚大獎。
  • 細讀經典: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獲坎城國際電影節最高榮譽 「金棕櫚獎」02提起華語電影的經典巔峰作品,就不得不說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
  • 講述《霸王別姬》背後的故事
    為紀念張國榮,修復版《霸王別姬》原定計劃在韓國重映,卻受新冠疫情影響而撤檔。慶幸的是《霸王別姬》主題直播在今、明兩天陸續4場直播,講述張國榮的演藝生涯和《霸王別姬》幕後的故事,以及《霸王別姬》緣何成為華語片"頂流"?和為何在韓國大受歡迎。一代巨星張國榮的演藝生涯1977年出道的張國榮,憑藉一首歌風繼續吹而成名。
  • 中國電影再也拍不出《霸王別姬》這種神作了
    為了紀念張國榮逝世17周年,韓國將在4月1日重映《霸王別姬》4k修復版。這不是海外影迷第一次可以在大銀幕上感受這部經典電影的魅力了。早在2017年,韓國首次重映《霸王別姬》171分鐘版本;2018年,數位修復版的《霸王別姬》在中國臺灣上映,刷新了數位修復片在臺灣的票房記錄。《霸王別姬》1993年元旦在香港首映,至今已經27年了。
  • 《霸王別姬》幕後:張國榮不是程蝶衣第一人選,成龍拒演段小樓
    因此,成龍大哥便婉拒了邀約,徐楓轉頭又去找姜文,心想這下肯定十拿九穩,但姜文看了劇本後,覺得段小樓一角沒有挑戰,想試試程蝶衣,這話一出,愣是把徐楓嚇退了。對《霸王別姬》劇組來說感覺到了侮辱,大家都在為藝術創作激動不已,卻有人這樣耍大牌,陳凱歌這才放棄尊龍選擇陳國榮。
  • 影視作品臺前幕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經典就是這樣拍出來的
    電影作品能被百看不厭,歷久彌新,能在大銀幕成為一部經典電影,無外乎不例外與每一個參與電影製作的臺前幕後人員離不開關係。每一部經典給觀眾銀幕前的視覺效應尤為重要,今天,小編將盤點一下好萊塢大片一些不為人知的臺前幕後的故事。好萊塢電影演員在出演電影時都是要化妝的,而且上鏡的時候妝都是特別濃的,在現實生活中看會嚇一跳,而且直接用肉眼看會感覺十分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