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剛生完寶寶的寶媽都會有來自靈魂深處的苦惱:本來好好的曲線怎麼說沒就沒?
肚子肉都變得松松垮垮、肚子大,還跟懷孕似的!坐地鐵公交甚至會有人給讓座,您說尷尬不尷尬?!!不僅如此,下半身還經常會有尿液的異味,有時候不小心打個噴嚏都會漏尿,簡直想找個洞鑽進去!
最近後臺有媽媽留言說自己腹直肌分離1指,希望通過治療修復。
要知道,產後肚子松垮,腹直肌分離才是根本的始作俑者。想要減脂減肚子,首先就要鍛鍊腹直肌,把分離的腹直肌重新拉回原位再繼續減脂,不然肚子的一坨坨肉肉會很長時間都在!而鍛鍊腹直肌,首先得將盆底肌復健到3級以上才能進行。
盆底肌肉,是指封閉骨盆底的肌肉群。盆底肌猶如一張「吊網」,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臟器被這張「網」緊緊吊住,從而維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
● 尿失禁:咳嗽、大笑、運動等動作時的漏尿。
●盆腔器官脫垂:陰道鬆弛膨出、子宮脫垂
● 性功能障礙:性交疼痛、性高潮障礙
在醫學上被稱為「腹直肌」,其實是,體現腹部健美的十塊腹肌,也暱稱為「馬甲線」的位置。最底兩塊因過於脆弱,缺少保護,所以一般只有八塊腹肌。
在正常狀態下,兩排腹直肌的間隙不超過2cm,在孕晚期,增大的子宮會將腹直肌之間的間隙撐大,腹白線也就這麼被拉長。由於間隙部分腹部肌肉被過度拉伸,超過了腹白線的彈性極限,導致左右兩邊的腹直肌被迫分開。這時,腹直肌分離就發生了。
生娃後的女性,腹部肌肉並不能馬上恢復到原有的形狀和位置,在生產後的幾天內,有超半數的女性的腹直肌會分離超過兩指寬。如果沒有外界幹預,即使坐完月子,仍有女性的腹直肌不能回復至原位。
這既會使她們的脊柱穩定性下降,導致腰酸背疼,臟器和脂肪又使腹部膨隆,失去平坦的外觀,嚴重影響身材和精神。
另外,腹直肌分離程度越深,腹部肌肉越弱,對腰背部的承託力就會越小,很多女性產後容易出現腰背痛,甚至連起床都變得十分困難。
溫馨提示:出現盆底問題的產後媽媽,66%會出現腹直肌分離情況!但其實除了產後媽媽,還有高齡女性、絕經女性、擁有多次孕產史的女性。肥胖、便秘、慢性咳嗽、鼻炎等也是出現盆底問題的高危人群。
儘管盆底和腹直肌等問題對許多人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也是可以通過適當的訓練以及治療進行康復。產後42天至1年內是盆底修復最佳時機,半年內是黃金時期。
11月19日,19:00,我們邀請到了順德愛博恩婦產醫院副主任醫師曾美玲在線上課程中和我們分享產後盆底和腹直肌康復的需知事項:如何選擇合適自己的康複方式,康復過程中需要注意事項等。各位如果有其他關於盆底肌和腹直肌的疑問,也可以在線諮詢,識別圖片二維碼,免費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