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走懸疑路線的劇似乎都挺火的。
前有《隱秘的角落》張東升朱朝陽,一句「一起爬山嗎?」喜提年度恐嚇語錄No.1。
後有《摩天大樓》橫空出世,從開播到結束,豆瓣評分穩定在8分以上,有多少姐妹看過?
是不是感覺這部劇沒什麼宣傳?其實你在熱搜上看到的「AB演技」、「AB哭戲絕了」等等關於Angelababy的話題都是在講這部劇的。
是的,你沒聽錯,就是AngelaBaby,或許你對她的印象始終停留在「瞪眼式演技」上,但是這次楊穎真的很努力(格主保證沒收錢!)。
△幾段哭戲都很自然
或許是導演找到了合適的拍baby的方法,讓她在最舒服和自然的狀態裡表演,總之這次,進步明顯(不過不至於誇上天)。
回到劇本身,《摩天大樓》前半段劇情是由警察查案,嫌疑人各個說謊,編織出一個個故事,一半自我講述,一半混淆視聽來組成的。
而後半段每個人漸漸露出真實的面貌,各自的困境所牽扯的社會、性別議題也浮出水面。
和抓小三、閨蜜之間互扯頭花的劇不同,《摩天大樓》更傾向於講述女性的友誼,女性之間的同情、理解和互相救贖,這也是吸引格主的地方。
故事剛開始,摩天大樓就遇到了突發狀況——停電。
電梯停用,所有住戶不得不走樓梯。巧的是,上一次停電,恰好是受害人鍾美寶搬來的這天。
這個停電的夜晚,住在高檔小區摩天大樓20層的美女店長鍾美寶意外身亡。
正應了片頭的一句話:她從黑暗中來 又在黑暗中離開 ▽
楊穎飾演的鐘美寶,除了頭部撞擊,身上沒有其他外傷,也沒有被性.侵的痕跡。
房間裡整體環境亦沒有遭到破壞,也沒有指紋,甚至連鍾美寶自己的指紋都沒留下。
△沒有任何蛛絲馬跡,怎麼查?
劇中,兩位警探鍾敬國(郭濤飾)、楊蕊森(楊子姍 飾)決定從這棟大樓的住戶口中查詢鍾美寶的為人生平。
離奇的事情發生了,對於鍾美寶,住在這棟大樓裡的用戶眾說紛壇。
有人說她是溫柔天使、又有人說她很可憐....
她到底是什麼人?究竟是誰害死了她?
△大樓保安、建築師、房產中介、女作家、保潔阿姨
在老警察鍾敬國和菜鳥警官楊蕊森抽絲剝繭的調查下,美寶過去的人生如拼圖一般一塊一塊被拼湊完整。
一場兇案,八個篇章。
每個人的故事有兩集,這裡格主翻了很多大神的解說,大致意思可以理解為:一人兩集,一人兩面,你永遠無法知道哪一面才是她(他)真實的一面。
說得更簡單直接一些,其實就相當於「摩天大樓內部劇本殺」,兇手就在這些人之中,但你就是猜不到是誰。
目前已經完結了,格主也不過多的去說劇情,不過總結來說:在整部劇中,鍾美寶的命運是不幸的,但她又是一個完美女性的象徵符號,所有人為了維護她和她所代表的正義,都不惜自我誣陷,自我毀滅。
與很多國產劇不一樣的是,《摩天大樓》塑造了一批真正真實有力量的女性形象,豐富了女性群體畫像。
她們當然不完美,弱點缺點明顯,但就是在關鍵時刻守住原則底線的那種感情,才更顯真實動人。
女警官楊蕊森可能有些「菜」,但她並不是無腦花瓶,她對事業有責任心,以工作為先,她認真、努力、心存善念,一次次用自己的溫柔感化了嫌疑人。
而《摩天大樓》這部劇也借楊蕊森之口,揭開了社會對女性的種種不公和偏見。
犯罪就是犯罪 應該指責那些施暴者
怎麼能指責女孩子穿成什麼樣呢? ▽
犯錯的是男人 傷害別人的也是男人
但是為什麼大部分人
就是習慣把所有責任推到女人身上? ▽
這個社會對女性只有一個要求
就是早點結婚
不管你的事業經營的有多好 ▽
現在的女性在社會上地位越來越高
不是因為得到了什麼人的施捨
而是因為一代又一代的女性不停努力爭取來的 ▽
是不是覺得很扎心?格主很喜歡楊蕊森的原因,也是因為她對每個女性所遭遇的不公、PUA或是其它等等都表示出自己的理解,以及安慰。
在《摩天大樓》裡,所有女性身上都沒有發生預想的撕.逼,嫉妒,怨恨,撒潑,報復這些爛俗情節,而是在努力地互相理解相互幫助。
「這不是你的錯,是他,這是犯罪,你不用自己扛。」
她們結成同盟,一起對抗世界的不公。
今年是女性題材劇大年,《二十不惑》、《三十而已》、《誰說我結不了婚》....等都市劇熱播,以上都是從女性的某個角度出發而拍攝的劇。
相比之下,由「女性+懸疑」的題材拍攝的《白色月光》和《摩天大樓》同樣引發了新的熱潮。
每個人都各有困境,很多困境都涉及女性議題。
(未婚女性)
在相親市場上,
因年齡30+所以在婚戀市場上被「降價處理」 ▽
女人的價值,是用來生兒育女的嗎? ▽
(已婚女性)
工作中:寧願相信世上有鬼,
也別相信老闆催生的嘴 ▽
(丈夫剽竊妻子的作品)
只因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成功 ▽
(被家暴)今天警察再不來,我就要被打死了 ▽
其實說到底,鍾美寶的死亡,是全社會一起完成的。
除了兇手,還有那些加諸在女性身上的惡意和歧視。
正如導演陳正道說的:「比起是誰殺了鍾美寶,這部劇真正想傳達的是,這個世上不應該再有下一個鍾美寶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