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讓子彈飛》,現在再看時,發現這幾個姜文隱藏的細節

2020-09-05 文文侃電影

距離《讓子彈飛》上映已經過去10年了,在導演姜文搞拍《讓子彈飛》之前,在2000年曾拍過一部叫做《鬼子來了》的電影,但是後來被禁了。2007年又上映了一部叫做《太陽照常升起》的電影,但是票房成績卻撲街了。那幾年姜文在電影上面吃了不少虧,但是他依舊沒有放棄,3年後也就是在2010年,《讓子彈飛》成功突破6.36億的票房成績,而且還在豆瓣上達到了8.8的高分。現在將《讓子彈飛》翻出來再看一遍,你會發現當年在看這部電影時有好多細節都沒有注意到。

一.新官上任被截胡

電影開頭時出現的馬兒拉火車的景象雖然非常的荒誕,但是其實是在透露當時是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火車被打劫後,張麻子代替馬邦德縣長的身份,而馬邦德則代替了師爺的身份,就這樣他們一個為了錢財一個為了活命,用完全不屬於自己的身份進入了鵝城。鵝城的地頭蛇黃四郎在縣長剛入城時,命人抬來一頂只放了一頂帽子的轎子迎接,其實這是黃四郎在給新任縣長下馬威。

二.馬邦德這個牆頭草

馬邦德當初既然能夠為了自保,將夫人都送給張麻子當老婆,還將自己的縣令身份也送給了張麻子,他自然也能為了利益而出賣張麻子,所以馬德邦是個牆頭草。假扮師爺的馬邦德看黃四郎與張麻子之間處於對立,於是就向黃四郎揭露了張麻子的真實身份,兩人計劃著利用委任狀害張麻子,但是最後卻在臨死前將計劃告知了張麻子,因為他不忍心看著張麻子被害死。

三.同為革命者卻走上了兩條不同的路

在影片中,黃四郎曾經提起過日本人切腹的方式,這段話讓人不得不懷疑黃四郎應該是革命人,後來黃四郎表示自己拿出的地雷在南國總共只有兩枚,第一枚已經在辛亥革命時爆炸了,這是第二枚,這也讓人不得不懷疑黃四郎應該是曾經參加過辛亥革命的革命者。而張麻子曾經交代過自己的真實身份,早在17歲時就已經隨松坡將軍參加過辛亥革命,所以黃四郎與張麻子其實都是曾經參加過辛亥革命的革命者,但是最終卻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道路。

四.怒其不爭,哀其不幸

師爺死後,張麻子準備回鵝城找黃四郎報仇,但是他們幾人怎能對付黃四郎的幾百人?所以後來張麻子為了讓民眾一起與他反抗,便開始滿城撒銀子和槍,當張麻子發現百姓們手中雖然拿著銀子拿著槍,但是這些人寧願去打麻將,也沒有一個人願意或者是敢出來反抗惡勢力,這也是因為在當時那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背景下,百姓們已經習慣被惡勢力踩在腳下,心中已經被懦弱吞噬。

姜文自導自演的《讓子彈飛》終於讓他在經歷了十多年的電影低谷後重新站了起來,不過不得不說,這部影片確實是一部良心之作,其中居然隱藏著這麼多細節,只看一遍諸多細節無法全部理清,所以建議大家在閒暇時光時,可以再將《讓子彈飛》翻出來欣賞一遍,絕對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相關焦點

  • 10年過去了,再看《讓子彈飛》,才發現姜文暗藏了許多細節
    2000年姜文導演的《鬼子來了》被禁之後,他曾失落過一段時間,再後來2007年的《太陽照常升起》票房慘敗的三年後,他又推出了一部「半妥協」之作——《讓子彈飛》。姜文站著把錢掙了,2010年的《讓子彈飛》收穫6.36億的票房,豆瓣也高達8.8分。
  • 10年過去了,再看《讓子彈飛》,才發現姜文暗藏了許多細節
    2000年姜文導演的《鬼子來了》被禁之後,他曾失落過一段時間,再後來2007年的《太陽照常升起》票房慘敗的三年後,他又推出了一部「半妥協」之作——《讓子彈飛》。姜文站著把錢掙了,2010年的《讓子彈飛》收穫6.36億的票房,豆瓣也高達8.8分。
  • 姜文的《讓子彈飛》上映10年,這些細節你看懂了嗎?
    今年是《讓子彈飛》上映第10年。前幾天重溫,發現個有意思的細節:姜武扮演的黃四郎爪牙在縣長官邸囂張說自己是光緒三十一年的武舉人,誰敢動他?一句配角臺詞勾動我的較真,去查了下中國武舉的歷史。查到這裡我不禁笑了,是有意設計武舉人說謊,還是劇本未考證細節,都不重要。有意思的是姜文電影裡一貫的真真假假和影射諷刺。比起我2年前深度分析過的《邪不壓正》你沒看懂的5個細節,以買官縣長為故事切入的《讓子彈飛》是一部徹底地關於「真與假」的電影。
  • 看完邪不壓正,感覺姜文再也拍不出來讓子彈飛這樣的電影
    4年前看了《一步之遙》覺得很失望,今年看了《邪不壓正》感覺更失望。是我對姜文及其作品要求太高了?還是姜文已經江郎才盡?難,姜文有能力再拍出子彈飛那樣的電影,但是很難再拍出類似的電影很多觀眾都太拿導演當回事兒了
  • 讓子彈飛:姜文自傳
    姜文曾經說過,《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他的禮物,而《讓子彈飛》則是他送給觀眾的禮物。顯然,《讓子彈飛》在姜文的心目中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覺得的觀眾想要的。作為沉寂7年的復出之作,2007年上映的《太陽照常升起》的票房並不理想,這也讓姜文明白,過於的自我放飛並不能讓觀眾明白他的表達。
  • 《讓子彈飛》——姜文的驚喜
    ——《讓子彈飛》」如果給華語電影找個黑暗的時期,那無非就是21世紀的前十幾年。如果論這十幾年中哪一年最為黑暗,我想應該是2010年。《讓子彈飛》豆瓣評分8.9,imdb評分7.3(歪果仁看不懂裡面的梗),2010s年代華語電影第二,豆瓣電影TOP250中第65名。
  • 《讓子彈飛》不易察覺的三個細節,讀懂了他們,就讀懂了姜文
    2010年姜文自嗨之作《讓子彈飛》上映,該片一上映就引爆全網,網友一邊解讀該片各種隱喻一邊「人傳人」紛紛去電影院圍觀。當時無數電影人還在為3億票房努力奮鬥,《讓子彈飛》一舉砍下6.76億登頂年度票房冠軍,將常勝將軍馮小剛斬於馬下。
  • 姜文的「子彈」飛了十年,狂歡也持續了十年
    題圖:《讓子彈飛》2010 年,讓子彈飛上映,轉眼已經 2020 年。早在 10 年前,知乎就有一個問題:距離《讓子彈飛》上映已經 10 年了,十年後再看你如何評價這部電影?知友:包茅子(3800+ 贊同,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後)    子彈飛了十年。狂歡也持續了十年。
  • 十年後再看《讓子彈飛》,才發現這些讓人拍案叫絕的細節
    這個哨模仿的是鳥的聲音,表達大部分內容時聲音都是婉轉多變的,只有一個最簡單直接的表達的意思是「大哥死了」。表達「大哥死了」的聲音非常容易吹出來,連湯師爺在未經教導的情況下也能輕易吹出。類比人類語言,無論是什麼語言,最容易發出的聲音都是「ma」,因為「ma」表達的意思是母親,是嬰幼兒安全的保障和食物的來源,對嬰兒來說母親是最重要的。
  • 十年後再看《讓子彈飛》,才發現這些讓人拍案叫絕的細節
    這個哨模仿的是鳥的聲音,表達大部分內容時聲音都是婉轉多變的,只有一個最簡單直接的表達的意思是「大哥死了」。表達「大哥死了」的聲音非常容易吹出來,連湯師爺在未經教導的情況下也能輕易吹出。類比人類語言,無論是什麼語言,最容易發出的聲音都是「ma」,因為「ma」表達的意思是母親,是嬰幼兒安全的保障和食物的來源,對嬰兒來說母親是最重要的。
  • 姜文:下山後,讓子彈飛(全文)
    這幾是個象徵性的場面:陳凱歌的《趙氏孤兒》、姜文的《讓子彈飛》和馮小剛的《非誠勿擾2》。在高軍看來,《非誠勿擾2》的品牌和票房最穩定,《讓子彈飛》最用心、最認真,《趙氏孤兒》則是「盤算最多的」。這是一場大戰。2010年前三個季度,中國電影票房是70億,這個數字很可能因為這三部電影超過100個億。「這場戰爭,最後會有三個王者和一個贏家。贏家只有一個,就是中國電影。」馬珂說。
  • 讓子彈飛,姜文的子彈能飛多遠,眾多疑點深度解析
    讓子彈飛/宣傳報而姜文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的「民國三部曲」(最後一部《邪不壓正》今日上映並被作為中國的奧斯卡競選單元)。而今天我要分析的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讓子彈飛》。看完一遍,可能簡單覺得就是一部正義戰勝邪惡的電影,簡單還有一絲滑稽;第二遍,便開始覺得這部電影沒那麼簡單了;再回顧第三遍時,便會一年迷茫,我們會清楚地知道每個人都不簡單各懷鬼胎,但就是理解不了它的完全表達。於是便有了接下來的第四第五遍。這並不奇怪,而《讓子彈飛》絕對稱得上一部值得反覆觀看的好電影。所以今天我就帶大家一起來簡單梳理那些很迷人的劇情並解析那些疑點。
  • 天才姜文的黑色幽默,如今再看《讓子彈飛》,依舊還能飛得起來
    讓子彈飛是姜文人生中的第一部商業片。其實姜文這部《讓子彈飛》曾經引起過很多的爭議,雖然不能否認它的票房和影響力,但是卻很難將它歸類。:&34;事實證明姜文確實做到了,論名氣無論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是《鬼子來了》都是在國際範圍有廣泛影響力的電影;論賺錢他的《讓子彈飛》其實放在現在也已經有的不錯的點擊率,用電影的話來說,姜文這個人是真的很厲害,他將一個男人的魅力體現的淋漓盡致。
  • 10年後再看《讓子彈飛》,終於讀懂了姜文眼中的大結局!
    在電影《讓子彈飛》的結尾,有這麼一幕讓人大惑不解,那就是張麻子終於打敗了黃四郎,解救了鵝城的老百姓。他是準備回山裡的,可是手下老三卻告訴張麻子,我們不準備回山裡了,要去上海,而且他們還坐上了當初馬邦德坐的那輛火車走的!
  • 中年姜文,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姜文飾演藍青峰。(網絡圖)這些都是隱喻,指向了那個姜文欲說還休的潛故事——他眼中的歷史的進程。一句話:「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在《讓子彈飛》和《一步之遙》中,姜文已經講了一遍「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讓子彈飛》講的是群眾參與。要殺死一個人,殺死他的肉身是不夠的,必須殺死活在群眾心裡的他。
  • 子彈飛了十年,姜文確實沒有誆我們,狂歡也持續了十年
    距離《讓子彈飛》上映已經 10 年了,十年後再看你如何評價這部電影?知友:包茅子(3800+ 贊同,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後)子彈飛了十年。狂歡也持續了十年。在這十年以來,中國電影的票房記錄還在不斷被刷新,只是《戰狼二》也好《流浪地球》也好,它們也許引爆了更為廣泛的觀影狂潮,但再也難以獲得如《讓子彈飛》般持久而多樣的討論。
  • 你也許不知道《讓子彈飛》的36個細節
  • 《讓子彈飛》132分鐘無「尿點」 姜文六彈齊發
    前晚,記者在北京參加了《讓子彈飛》的首映式(該片將於本月16日上映),132分鐘的看片過程中,起身上廁所的觀眾寥寥無幾,不少人甚至強忍住綿綿「尿意」堅持到了最後——的確,經典的臺詞加上緊張的情節,以及貫穿全片的、姜文標籤式的純爺們氣質,《讓子彈飛》沒理由不讓人期待。《讓子彈飛》的情節由一開始姜文射出的6顆子彈引發,其實為了拍好這部電影,姜文同時射出了另外6顆威力強勁的「子彈」。
  • 「讓子彈飛」——那些你不知道的隱藏含義
    ,姜文拿出了《讓子彈飛》,在評論界與市場上都取得了成功,按姜文的話就是:「這次哥們兒站著把錢掙了」。姜文的作品序列裡有一個北洋三部曲的說法,讓子彈飛是這個系列的第一部,一步之遙算第二部,正在籌備中的俠隱是第三部。我不太清楚姜文為什麼會對這個短短的北洋時期感興趣,可能是因為這是中華千年未見之大變局的轉折點,所以他覺得格外的有戲。《讓子彈飛》在一首童謠裡開場,李叔同作詞的送別。
  • 姜文三部曲·《讓子彈飛》……
    三部曲第一部·讓子彈飛。八匹純血高頭白馬四蹄翻飛,車輪與鐵軌撞擊隆隆作響,兩節火車正以「馬拉火車」的夢幻奇景奔騰在南部中國的崇山峻岭之間。火車車頭的煙囪裡蒸汽蒸騰而上,不過這蒸汽的來源其實是車廂內巨大的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