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麻子和師爺對話的時候,鏡頭給到了其他人,只有老二和六子站在陽光下。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從頭到尾只有老二和六子沒背叛他。
馬匪直接相互交流用的哨。
這個哨模仿的是鳥的聲音,表達大部分內容時聲音都是婉轉多變的,只有一個最簡單直接的表達的意思是「大哥死了」。
表達「大哥死了」的聲音非常容易吹出來,連湯師爺在未經教導的情況下也能輕易吹出。類比人類語言,無論是什麼語言,最容易發出的聲音都是「ma」,因為「ma」表達的意思是母親,是嬰幼兒安全的保障和食物的來源,對嬰兒來說母親是最重要的。
所以回到電影中,大哥死了這個消息是最容易發出的,大哥死了這個消息也是對馬匪來說最重要的。大哥死了就要有人成為新的大哥,而這種哨聲代表的含義一般都是由隊伍中最有聲望的人規定,也就是大哥。從此可以看出,馬匪裡誰當大哥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人領導著馬匪繼續走下去。
在鴻門宴一節上,黃老爺命奴婢獻鑽石,正當麻子和黃老爺互相吹捧的時候,黛玉晴雯子摔倒了,黃老爺大怒,揮刀就要砍向黛玉晴雯子,麻子推刀擋住了。相傳晉朝石崇以美人勸酒,客不喝酒則殺之的典故,放在這裡就是我張麻子不買你的帳,你也別想在我面前殺人!
把舌頭向上圈起來,試試大舌頭說話,張麻子和張牧之的發音是一樣的。久而久之,好端端的牧之也就成了人們所謂的麻子。
最後,張麻子與黃四郎最根本之差別。
一個選擇了接受認可,一個選擇了疏離排斥。是相對於人民,或者說是「下邊的人」。不太準確,大概是這個意思。
這是一種根本上的價值觀的不同,最後也點出來了,張麻子說:怎麼算帳是你的事。也就說,這個問題我不跟你討論,雖然我們都跟聰明,但是就著一點是最大不同。
影片中也有很多細節提示這些,張麻子對下邊的人的接受認可。當剛進城小六子問,爹他們怎麼把你畫成這樣了?張麻子就說他聽的懂的話 「越不像,越安全。」相對於後面,張麻子給湯師爺解釋「他們願意相信,一個土匪的名字叫麻子,人們更願意相信,他的臉上應該長著麻子。」
張麻子給小六子解釋莫扎特的時候,也是如同哄個孩子一樣,「他呀,他離我們很遠」 「你去留洋,留完洋你就什麼都懂了。」
他們一行人雨天去「火併」黃四郎的時候,在屋子裡收拾化妝,張麻子也是很耐心的跟他們說,「先有綠,再有紅」 「鋸短,能裝到包裡」。張麻子知道給他們解釋這些東西會很麻煩,所以用的是他們能聽懂最有效的方法。
包括開頭和後面高潮出現過的經典臺詞,讓子彈飛一會!在這句話之前手下都提出了疑問,沒打中?讓子彈飛一會,就是告訴你們,看著吧,我相信你們會懂的。
等等還有其他。
而黃四郎的梳理排斥,也是有不少細節。
假麻子自說自話,炸在辛亥這個地方了。黃四郎直接喊出來,辛亥是一種革命!革命!誰讓你問的!
還有黃四郎對胡千自豪的炫耀草船借箭,胡千不懂。黃四郎更是直接拍他,這是比喻!比喻!胡千還傻來一句,不就是赤壁嘛。估計黃四郎也很無奈。
還有許多其他,可以看出黃四郎對於下邊的人態度就是懶得搭理,不屑一顧。「你們就應該這樣」的感覺。就像城樓上黃四郎斬釘截鐵:拿錢,是貪!拿槍,是反!他們沒有這個膽!
而張牧之則不是,他很有耐心地對待他下邊的人,儘管那些人也很愚蠢。他騎在高頭大馬上也斬釘截鐵說了一句,明白了!誰贏,他們幫誰!他相信,民眾的力量是可以聚集的,只是需要過程,需要時間。
看過圓桌派姜文那一期的都知道,竇文濤問姜文,對於現在質量一般都商業片大賣票房之類的。姜文說,觀眾是成長的,人往高處走,人家回頭一看,當年在我不懂電影的時候,「姜哥」對得起我。或者拍一個爛片,人家回過頭來會罵你,孫子,你當年給我看的什麼玩意兒。
所以無論姜文還是張牧之,都願意讓子彈飛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