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十年時間,才看懂《讓子彈飛》裡的這些令人不寒而慄的細節

2021-01-10 HongKongFilm

姜文的《讓子彈飛》迎合了大多數人,一部電影,不一樣的人看,看出了不一樣的張麻子。或許在某些地方真的存在黃四爺這樣的人,一家獨大說一不二,張麻子是個英雄,但生活中哪有那麼多這樣的英雄。

或許姜文也是這裡面的一份子,只是他很聰明,用很巧妙的方式將這樣的事情敘述了出來。每個行業,都會有這樣的人,就像張麻子說的,這樣的人跟錢對我們都不重要 。沒有這樣的人對我們很重要。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片中的一些隱喻或者細節。

首先,武智衝

自鴻門宴後,黃四郎就把他派到了群眾中去,監視他們動向和兩大家族。小情況可以及時處理,大情況可以回報上級。

這是和胡萬同樣的道理:如果你死了,你永遠都活著。

所以他就這麼潛伏下去了。

但是黃四郎沒想到的是,武智衝這一去就不回來了。因為他看到了張麻子的能力和決心,所以他和鵝城百姓一起坐山觀虎鬥。

兩方討好的師爺

葛優作為坎城影帝,演這個角色再合適不過。

這是整部戲裡的開心果,大家都喜歡他。有些人覺得姜文的張麻子太糙,太激進,也有人憤恨周潤發的黃四郎陰險毒辣,他們各有擁躉,卻都比不過師爺。

師爺擅長左右逢源,兩方討好,黃四郎也欣賞他,張麻子雖然覺得他「跟對方眉來眼去」,卻從不曾離得了他。因為他是綿裡針,是和事佬,是一個完美的人格,總有矛盾糾紛等著他去擺平。

有句話叫「屁股決定腦袋」,可師爺的死,腦袋與屁股徹底分了家,這無疑讓人感慨,原來他真的做到了。

這是冤鼓,乾隆那時候設的。老沒人敲就生了根,長了葉。哪有冤吶?誰敢有冤啊?這都一百多年了,你要把它砍了,把鼓露出來。不定多大冤吶?

六子砍下枝蔓放下冤鼓,卻放縱它四處滾動沒有去管。滾動的冤鼓讓賣涼粉的孫守義撞上了武舉人,最後也導致了六子的死。

感興趣的朋友去網上搜搜湖南懷化事件。

開頭這個鏡頭,槍號是9853。這個不做過多解讀。

在縣衙地下室裡,張牧之對六子說:「你不能像我這樣,也不能當縣長,你要去當學生。你去留洋,留完洋,你就什麼都知道了。」

講茶大堂,胡萬說你爹說的話就是個屁,眾鄉紳隨之附和。六子為維護張牧之形象,剖腹自證,身死當場。

想想,六子是誰?

鴻門宴回來後,黃四郎派人殺張麻子,卻陰差陽錯殺了「縣長夫人」,湯師爺這時候抱著她的夫人痛哭:「我就是縣長!我就是馬邦德!」,包括後來他與張麻子之間的對話:「原來你抱著我夫人哭的時候就想到了這招。」這時候,他忘記了自己「師爺」的身份,搖身一變,成了「縣長」了,但,但,但,張麻子並沒有對此作出絲毫的反應。

那麼那麼,這張麻子是什麼時候就知道這「湯師爺」其實就是「馬縣長」的?他又為什麼一直不揭穿呢?

不可否認,如今瘋傳的各種隱喻裡不乏過度解讀,但是這不正是藝術的真諦嗎?就算牧之僅僅是張牧之,但是我們的的確確從他身身上看到了偉大,意識到我們應該儘可能的接近真實,去思考今天看到的一切,使用的一切,感受到的一切究竟來自哪裡。藝術之所以偉大不是因為他是什麼,而是我們能從它身上得到哪些思考。

十年後,有人將它捧上神壇,有人已經逐漸遺忘,而我還是認為馬拉火車很好笑,張牧之讓人們不要跪很威風,人們衝向碉樓很熱血。已經不再深究張牧之到底是不是張牧之,我們只是覺得他很偉大。

感謝姜文,感謝牧之。

相關焦點

  • 用了十年時間,才看懂《讓子彈飛》裡的這些令人不寒而慄的細節
    姜文的《讓子彈飛或許姜文也是這裡面的一份子,只是他很聰明,用很巧妙的方式將這樣的事情敘述了出來。每個行業,都會有這樣的人,就像張麻子說的,這樣的人跟錢對我們都不重要 。沒有這樣的人對我們很重要。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片中的一些隱喻或者細節。
  • 《讓子彈飛》:十年之後,你看懂了嗎?
    而《讓子彈飛》,預算達到了1.3億元。雖然有姜文、周潤發、葛優三位重量級影帝護航,但誰也不知道這些投資是否能收得回來。十年前的那個賀歲檔,真正被一致看好的重量級影片,是馮小剛導演的愛情喜劇《非誠勿擾2》,佔據了「12月22日」這個最為黃金的日期開畫。而《讓子彈飛》只能退位讓賢,在12月16日上映。 結果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
  • 《讓子彈飛》:十年之後,你看懂了嗎?
    但是十年前,《讓子彈飛》還沒上映時,並不是這樣。當年的姜文,雖然備受文藝青年們的青睞,憑藉《陽光燦爛的日子》和《鬼子來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但是一部《太陽照常升起》,卻被評價為「看不懂的文藝電影」,不免讓人擔憂他之後是否會走上越來越「標榜自我」的藝術家道路。《太陽照常升起》,在商業上賠了不少。而《讓子彈飛》,預算達到了1.3億元。
  • 你是否看懂了《讓子彈飛》的這些細節?
    > 點擊「金水老師」四個字關注本公眾號【前言】不刻意去查的話,大家可能意識不到,《讓子彈飛
  • 姜文的《讓子彈飛》上映10年,這些細節你看懂了嗎?
    今年是《讓子彈飛》上映第10年。前幾天重溫,發現個有意思的細節:姜武扮演的黃四郎爪牙在縣長官邸囂張說自己是光緒三十一年的武舉人,誰敢動他?一句配角臺詞勾動我的較真,去查了下中國武舉的歷史。查到這裡我不禁笑了,是有意設計武舉人說謊,還是劇本未考證細節,都不重要。有意思的是姜文電影裡一貫的真真假假和影射諷刺。比起我2年前深度分析過的《邪不壓正》你沒看懂的5個細節,以買官縣長為故事切入的《讓子彈飛》是一部徹底地關於「真與假」的電影。
  • 十年後再看《讓子彈飛》,才發現這些讓人拍案叫絕的細節
    從此可以看出,馬匪裡誰當大哥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人領導著馬匪繼續走下去。影片中也有很多細節提示這些,張麻子對下邊的人的接受認可。當剛進城小六子問,爹他們怎麼把你畫成這樣了?張麻子就說他聽的懂的話 「越不像,越安全。」相對於後面,張麻子給湯師爺解釋「他們願意相信,一個土匪的名字叫麻子,人們更願意相信,他的臉上應該長著麻子。」張麻子給小六子解釋莫扎特的時候,也是如同哄個孩子一樣,「他呀,他離我們很遠」 「你去留洋,留完洋你就什麼都懂了。」
  • 十年後再看《讓子彈飛》,才發現這些讓人拍案叫絕的細節
    馬匪直接相互交流用的哨。這個哨模仿的是鳥的聲音,表達大部分內容時聲音都是婉轉多變的,只有一個最簡單直接的表達的意思是「大哥死了」。表達「大哥死了」的聲音非常容易吹出來,連湯師爺在未經教導的情況下也能輕易吹出。類比人類語言,無論是什麼語言,最容易發出的聲音都是「ma」,因為「ma」表達的意思是母親,是嬰幼兒安全的保障和食物的來源,對嬰兒來說母親是最重要的。
  • 子彈飛了十年,這樣的國產片卻絕跡了
    十年後,國產片再也沒打出過這樣的子彈。與其說今天人們重提《讓子彈飛》是在回味那些情節和敘事,不如說是那些情緒碎片被似曾相識的場景重新激活。十年之後,內卷騰空,打工人伏地,大家忽然想起張麻子來鵝城,承諾要辦的那三件事。
  • 盤點電影《讓子彈飛》讓人拍案叫絕的細節!你以為你看懂了嗎?
    《讓子彈飛》是姜文的巔峰之作,也是中國電影的一部不可逾越的高峰。姜文難以再次超越,其他導演也難以超越,這部電影到現在已經十年之久,也沒有全部看懂,電影中的一些隱晦的東西也沒法全部理解。真的是一部神作,每一次看都有新的理解。
  • ​子彈飛了十年,這樣的國產片卻絕跡了?
    2010年的聖誕節,距離電影《讓子彈飛》上映九天後,一個問題出現在了知乎社區,「十年之後,觀眾將怎樣評價、對待《讓子彈飛》」。今年四月,另一個問題登上了知乎熱門問答,「為什麼《讓子彈飛》最近又火了起來」。十年快馬加鞭,子彈仍未落地。
  • ​子彈飛了十年,這樣的國產片卻絕跡了
    》上映九天後,一個問題出現在了知乎社區,「十年之後,觀眾將怎樣評價、對待《讓子彈飛》」。今年四月,另一個問題登上了知乎熱門問答,「為什麼《讓子彈飛》最近又火了起來」。十年快馬加鞭,子彈仍未落地。十年前,《讓子彈飛》憑藉7.24億的票房成了年度冠軍,並且引起了觀眾罕見的闡釋熱情。
  • 《讓子彈飛》裡面那些讓人拍案叫絕的鏡頭!你看懂了嗎?
    《讓子彈飛》是商業片,這毋庸置疑。但他有三層皮。一層,是主故事線中張麻子與黃四郎對抗的故事,張麻子贏了。二層,是在故事結尾隱約出現的「黃四郎」以及劇情隱藏的兄弟背叛情節,張麻子並沒有真正的贏。最後一層,是存在於姜文設計在臺詞,場景的細節中,你需要對照歷史才能明白真正的意思,張麻子輸了。下面我們談談電影裡那些讓人慾罷不能的情節/鏡頭。老二是師爺出賣的,因為只有他知道 ,老二要去青石嶺接應。武智衝捂檔這部分,一開始沒看懂,後來覺得可能是褲擋裡藏著槍。鴻門宴和談後,師爺頭上帶了2頂帽子,一個張麻子的一個四爺的。
  • 《讓子彈飛》裡面那些讓人拍案叫絕的鏡頭!你看懂了嗎?
    《讓子彈飛》是商業片,這毋庸置疑。但他有三層皮。一層,是主故事線中張麻子與黃四郎對抗的故事,張麻子贏了。二層,是在故事結尾隱約出現的「黃四郎」以及劇情隱藏的兄弟背叛情節,張麻子並沒有真正的贏。最後一層,是存在於姜文設計在臺詞,場景的細節中,你需要對照歷史才能明白真正的意思,張麻子輸了。
  • 《讓子彈飛》為什麼又火了?
    「死人有時候比活人有用。」「沒有你,對我很重要。」……如果《讓子彈飛》的臺詞你能全文背誦,什麼時事政治、社會熱點、娛樂八卦,代進去編幾個段子,在知乎上混個大V應該是沒啥問題了。這就是好電影啊,每一句臺詞都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像魯迅先生的話一樣好用。
  • 姜文的「子彈」飛了十年,狂歡也持續了十年
    知友:包茅子(3800+ 贊同,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後)    子彈飛了十年。狂歡也持續了十年。而《讓子彈飛》的歧義是面向政治的。它是某種由來已久的中國趣味在當代的極致展示。漢代的文人把詩經裡的一首首愛情詩解讀為政治諷喻,清代的讀者則把紅樓夢裡的男歡女愛看成了反清復明抑或明珠家事,仿佛不與政治相關,文藝作品就配不上心懷天下的中國男性的讚譽。
  • 十年後再刷《讓子彈飛》,才真正看懂這個細節,姜文確實不簡單
    很多人都看過《讓子彈飛》,這是姜文執導的一部電影。講述了悍匪張牧之搖身一變化名清官「馬邦德」上任鵝城縣長,並與鎮守鵝城的惡霸黃四郎展開一場激烈爭鬥的故事。這部曾獲得6億票房的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8的作品,如今回過頭去看看它,發現好多值得品味的細節。
  • 十年後再刷《讓子彈飛》,才真正看懂這個細節,姜文確實不簡單
    很多人都看過《讓子彈飛》,這是姜文執導的一部電影。講述了悍匪張牧之搖身一變化名清官「馬邦德」上任鵝城縣長,並與鎮守鵝城的惡霸黃四郎展開一場激烈爭鬥的故事。這部曾獲得6億票房的電影,豆瓣評分高達8.8的作品,如今回過頭去看看它,發現好多值得品味的細節。
  • 《讓子彈飛》細節解讀,看完後才發現自己沒看懂這部電影…
    《讓子彈飛這部電影匯聚了華語娛樂圈裡超級硬漢的姜文,喜劇擔當的《讓子彈飛也許有人覺得這些都是過度的解讀,但姜文的作品就需要仔細的解讀。而至於怎麼解讀,則看個人喜好,畢竟每個人的思想不可能是一致的。最後想說什麼時候3才能上映啊~這都快十年了啊
  • 《讓子彈飛》究竟在隱喻什麼!你真的看懂這些細節了嗎?
    《讓子彈飛》中,陳坤扮演的人物叫胡萬,而電影中麻匪叫筒子和條子,堂子上都是條子筒子,你去胡個萬子,所以他死了。張麻子和師爺商量著怎麼賺黃四郎的錢?師爺說:先讓豪紳帶頭捐錢,然後百姓就會上交,到時候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這不就是現在的直播行業嗎?
  • 《讓子彈飛》這些情節竟細思極恐,讓人不寒而慄
    今日好書推薦:《夜譚十記》作者:馬識途 (中國著名作家、革命家)電影《讓子彈飛》改編自《夜譚十記》#讓子彈飛#可讀指數:※※※※※豆瓣評分:7.8著名電影《讓子彈飛》改編自《夜譚十記》十記之一《盜官記》。